肝巨大血管瘤行规则性肝切除术或血管瘤剥除术的治疗效果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ergy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比较肝巨大血管瘤行规则性肝切除术或者血管瘤剥除术的治疗效果,以供治疗此疾病给予参考。方法 将我院于2012年收治的62名进行手术切除的肝巨大血管瘤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是实验组,一组是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进行血管瘤剥除手术,而实验组的患者则要进行规则性的肝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痊愈率进行比较,发现进行规则性肝切除术的患者治愈率为45.5%,而进行血管瘤剥除术的患者治愈率为21.4%,但血管瘤剥除术的并发症为4例,规则性肝切除术的并发症为11例,P<0.05。结论 用规则性肝切除术来治疗肝巨大血管瘤,治愈率比较高,但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而血管瘤剥除术引发的并发症较少,左肝血管瘤一般选择规则性干切手术。
  【关键词】 肝巨大血管瘤;剥除术;肝切除;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562-01
  肝巨大血管瘤是肝脏出现的肿瘤,它一般都是侵入第一、第二或者第三肝门,因此手术的难度极大,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进行手术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它可能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并对手术风险进行评估。在目前,规则性肝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而其他的治疗方法仅仅只是辅助治疗的手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在2012年共收治了62名肝巨大血管瘤患者,其中男性有21名,女性有41名,患者的年龄大概在39-71岁之间。大部分患者都有腹痛、腹胀的临床症状,经检查和诊断,确认为患有肝巨大血管瘤。两组患者的年龄、病史、生育情况等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有31例,全部进行血管瘤剥除术,沿着正常肝实质与肝血管瘤分界清楚,在靠近肿瘤的部分,沿着肝脏与肝血管瘤之间的空隙进行一点一点的分离。在分离的过程当中,如果遇到血管瘤的血管,应该及时的进行结扎或者电凝,直到血管瘤被完全的剥除掉。另外,手术的过程中应该避免碰到血管,防止肿瘤出血。
  实验组的患者有31例,实施标准的规则性肝切除术,切除的时候要让病人向右倾或者向左倾。建立气腹和通道,切断肝脏周围的韧带,游离肝左叶,对第一肝门进行解剖,解剖出肝动脉和静脉,结扎锁夹闭左肝动脉和静脉左支并且将其剪短,控制肝血流,可见左半肝的状态。然后再对第二肝门进行解剖,将肝左静脉分离出来,然后再缝扎上,从而控制肝脏的留血。如果解剖不成功,也可以等待肝至左静脉时再用丝线进行结扎。最后还要在预切线上用电刀、超声刀等器械来断离肝实质。如果肝内管道的直径大于两毫米,切断之前就必须要用钛夹来处理,从而避免出现胆漏的现象。
  1.3 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肝巨大血管瘤在手术后可能会引起并发症,比如术后大出血、胆漏等。术后大出血可能会与手术时候的止血措施有关,结扎线脱落、腹腔积液、血管被腐蚀等等,都会造成大出血。因此,必须在手术后进行残肝创面,从而避免并发症出现。一般情况要根据病情的不同来对创面进行处理,同时,这也是预防术后胆漏、脓肿的有效措施。
  2 结 果
  将两组患者的治愈率进行比较,发现进行规则性肝切除术的患者治愈率为45.5%,而进行血管瘤剥除术的患者治愈率为21.4%,实验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也远远小于对照组,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治愈率远远的高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的是规则性肝切除的方法,但对照组的血管瘤剥除术出现的并发症比率比实验组的要少。
  3 讨 论
  肝巨大血管瘤是肝脏出现的良性肿瘤,发病原因不明确,但发病的时期较慢,甚至可持续多年。目前在治疗肝巨大血管瘤的方法中,规则性肝切除术是主要的方法。它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肝功能恢复方面,都要好于血管瘤剥除术,但血管瘤剥除术的并发症出现的机率相对较少。无论哪一种手术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当症状比较轻的时候,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如果症状严重,就要选择手术治疗的方法了。
  参考文献
  [1] 滕瑞峰,赵宇,等.肝海绵状血管瘤剥除术126例临床应用体会[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1,16(8):463-465.
  [2] 陈晓鹏,彭淑牖,等.刮吸解剖法在肝海绵状血管瘤剥除术中的应用[J].实用肿瘤杂志,2002,17(5):345-346.
  [3] 李俊霞,张艳艳,陈祥青.1例肝巨大血管瘤切除手术中的护理配合[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5,26(5):477-477.
  [4] 岳树强,窦科峰,等.31例规则性肝切除术外科解剖和电刀应用[J].伤残医学杂志,2003,11(1):14-16.
其他文献
期刊
【关键词】 膀胱结石;等离子体电切镜鞘;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  我院自2004年4月——2012年4月以来,采用等离子体电切镜鞘做通道保护尿道同时结合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8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86例膀胱结石患者中,男58例,女28例;年龄22-75岁。均有尿疼、排尿困难以及排尿刺激症状,其中19例因结石嵌顿于后尿道并发尿潴留,18例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
【中图分类号】R73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932—01  患者女性,69岁。因“反复右下腹部疼痛1年半”入院。 患者1年半前出现右下腹持续性隐痛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无返酸嗳气,无呕血黑便。抗感染治疗后疼痛缓解。患者半年前再次出现右下腹疼痛,性质同前。下腹部彩超示:“右下腹混合性团块,阑尾脓肿可能。”入院查体:右下腹可及约2cm×3cm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