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语中数词的相对性及极限

来源 :汉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ear0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固定语中出现的数词较多。这些嵌加在词语中的数(量)词,其作用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数词代表的数(量)词实指,这包括常见的基数和序数。表基数的实数的如:
   ①《左传·僖公五年》:“晋不可启,寇不可翫,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②《左传·成公十年》:“公梦疾为二豎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艺风堂友朋书札·刘炳照》:“加以二豎为灾,室人多病,号寒之苦,较啼饥尤为甚。”
   ③元·魏初《送杨季海》:“交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
   ④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故事拾遗》:“唐张璪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
   ⑤唐·刘禹锡《蜀先主庙》:“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想汉家天下,鼎足三分。”
   ⑥《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⑦隋炀帝《宝台经藏愿文》:“五种法师,俱得六根清净。”清·李渔《奈何天·狡脱》:“终朝打坐参禅,渐觉六根清净。”
   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北齐书·魏收传》:“诏试收为《封禅书》,收下笔便就,不立稿草,文将千言,所改无几。时黄门侍郎贾思同侍立,深奇之,白帝曰:‘虽七步之才,无以过此。’”《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七步成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朱自清《诵读教学》:“所谓耳治、口治、目治这诵读教学三部曲,日渐纯熟,则古人的‘一目十行’、‘七步成诗’,并非难事。”
   ⑨明·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
   ⑩《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
   上举11例中“一之谓甚”、“二豎为灾”、“两袖清风”、“双管齐下”、“鼎足三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六根清净”、“七步成诗”、“七步之才”、“七步成章”、“八仙过海”、“百步穿杨”的数字词,至少在语源上指的是实数。“二豎”开始指的就是两个小孩子,后概指疾病,则是概括义。“六根”本为佛教用以指眼为视根,耳为听根,鼻为嗅根,舌为味根,身为触根,意为念虑之根,即《百喻经》所说的“欲守护六根,修诸功德”的六根。后来才泛指五官四肢。“八仙”传说虽早在唐宋元代已有,“人”名也不一致,但到明代,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传》确定为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李铁拐、韩湘子、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八仙。后民间沿用的就此八仙。
   表序数的实数如:元·谢枋得《送方伯载归三山序》:“七匠、八娼、九儒、十匄。后之者,贱之也,贱之者,谓无益于国也。”清·赵翼《陔余丛考·九儒十丐》:“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九儒十丐”是一种排序。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几十等,读书人(儒)被列为第九等,仅比最末等的乞丐高一等。
   另一类是数词代表的数字并非实数,这里的“数”已升华为另一种意义。如:
   ①《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唐·欧阳詹《送洪孺卿赴举序》:“三折股为良医。予五升词场,四遭掎摭,是以窃知乎文则。”
   ②《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宋·辛弃疾《哨遍》:“嗟鱼欲事远游时,请三思而行可矣。”
   ③《国语·齐语》:“比至,三三浴之。桓公亲近之于郊。”宋·黄庭坚《元勋字序》:“有居成功之心则不达,自智而敖不能则不达,故三釁三沐之,而字之曰:‘不伐’。”宋·李清照《投翰林学士綦崈礼启》:“重归畎釁,更须三沐三熏。”
   例中“三”只表“多”,并非实数。“三折肱”或“三折股”为多次折断手臂,“三思”指反复多次思考,“三釁三浴”指再三熏香沐浴。“三”为虚,比之以实,其虚立现。以“三思”为例,如荀子所说“少思长,老思死,有思穷”,此“三思”便是实“三”。
   数词的虚化在成对使用的时候,其“游离”性更为明显。这里所说的“游离性”是指其意义已游离于具体的“数”之外,不再“一是一,二是二”。请看下列各例:
   ①明·张凤翼《灌园记·淖齿被擒》:“将军虽不说,只怕军人们七嘴八舌要讲开去怎生是好?”
   ②《五灯会元·径山景禅师法嗣·育王德光禅师》:“上堂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逆顺,打成一片。”《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他本来不会走城里的路,这时着了急,七首八脚的乱跑,眼睛又看不见前面,跑了一箭多路,一头撞到一顶轿子上。”
   ③《朱子语类》卷一二一:“学问只是一个道理……今人被人引得七上八下,殊可笑。”《红楼梦》第49回:“林丫头刚起来了,二姐姐又病了,终是七上八下的。”《孽海花》第十二回:“心中就一惊一喜,七上八落起来。”
   ④刘复《重印〈何典〉序》:“这书做得好极,一味七支八搭,使用尖刁捉揢的挖空心思,颇有吴老丈风味。”
   例①“七嘴八舌”的“七”“八”是多而杂的意思。例②“七手八脚”或“七首八脚”的“七”“八”是多而乱的意思。例③“七上八下”或“七上八落”的“七”“八”是多而无所适从。例④“七支八搭”的“七”“八”是随意。上述诸例中的“七”“八”连用,或表纷杂,或表无头绪,基本意义是多而杂,绝无“数”之实。
   值得提出的是一些数原本是实指某数,在使用过程中逐渐虚化成为另一意义。例如:
   五花八门
   原指战术变化多端的五行阵和八门阵。清·洪栋园《后南柯·伐檀》:“只要五花应节,四正相维、八阵非常,物情相制本阴阳,垤鸣雨至占卦象。”唐·司空图《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术用八门,乃以生门为上。”按术家以休、生、伤、杜、死、景、惊、开为八门。是“五”“八”原为实数,今用以比喻花样繁多,变化多端。鲁迅《花边文学·大小骗》:“‘欺世盗名’者有之,盗卖名以欺世者又有之,世事也真是五花八门。”其中“五”“八”已由实转虚。
   三顾草(茅)庐
   “三”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按《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刘备往访诸葛亮,凡三往,乃见。诸葛亮上后主表中也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宋·陈亮《酌古论·诸葛孔明下》:“雍容草庐,三顾后起。”清·魏源《定军山武侯祠》:“三顾起南阳,六出来渭岸。”也都坐实了“三”之数。至于尽人皆知的《三国演义》还把三顾之情演绎得活龙活现,无需赘述。现在用“三顾草(茅)庐”表示诚心邀请贤才,“三”己虚化。
   不论原数的开始就“虚”用或后来由实转虚,虚化的数词还可以从其时间或空间的变化上反映出来,即表同一义的带数词的词语,往往在不同历史时期或同一时期在不同地区用法出现数词上的差异。单从不同数词看,如果坐实“数”的意义,则不同数词数的概念自是不同,而从整体上看,用不同的数词表示出整体名义却无变化,这样“数”的概念已由实转虚。请看下列各组例证:
   ①汉·焦赣《易林·睽之隨》:“五心六意,歧道多径,非君本志,生我悔恨。”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醒世姻缘传》第三十七回:“我的主意已定了,你们都别要三心两意,七嘴八舌的乱了我的主意。”
   ②《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晋书·慕容德载记》:“滑台四通八达,非帝王之居。”
   ③清·李渔《凰求凤·假病》:“这等说起来,果然不妙了。若有一长二短,叫我怎生舍得?”《文明小史》第二回:“倘有一长半短,岂不于我的风水也有关碍?”《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倘有三长两短,你取出道袍穿了,竟自走回,那个扯得你住!”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四:“小心呵,今年的天气还不晓得如何呢?要是秧苗有个三长四短的,都死在你手里。”《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那官人慌了,脱得身子,顾不得甚么七长八短,急从后门逃了出去。”
   ④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常言道七贫七富,我便似阮籍般依旧哭穷途。”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二折:“常言道,人有七贫八富,信有之也。”
   ⑤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二十四回:“谁家也有三灾六难哩!互相帮助嘛!”王愿坚《后代·妈妈》:“这钱你存着,孩子要有个三灾八难的,费心你请丈夫给治治。”
   上例①中的“五心六意”“三心二(两)意”均表示志不坚,犹豫不决。“五”与“三”,“六”与“二”,“数”不同,“意”无别,于是“数”不实,虚化为“多”意。例②中的“四通五达”与“四通八达”均表示通非常便利,“五”等同于“八”,意义已虚。例③中“一长二短”“一长半短”“三长两短”“三长四短”“七长八短”均表意外的事故或灾祸,只有“七长八短”另有长短高低不齐之义,如《儒林外史》第二回:“直到开馆那日,申祥甫同着众人领了学生来,七长八短几个孩子,拜见先生”和零落不全之义,如柳青《铜墙铁壁》第三章:“这村全就这几个七长八短的人手。”而前例中的数词也同样虚而不实。例④中的“七贫七富”与“七贫八富”,例⑤中的“三灾六唯”与“三灾八难”,情况相同。
   数的虚化,产生了数的不确定性。“七”“八”表多,“九”“十”也表多;“一”“二”表少,“三”“半”也表少。只要不是同时出现在一处,表多,则“八”“九”“十”一样,表少,则“一”“二”“半”无别。请看下列各组例证:
   ①唐·杜甫《负薪行》:“土风坐男使女立,男当门户女出入。十有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宋·陆游《新津小宴之明日欲游修觉寺以雨不果呈范舍人》:“不如意事十八九,正用此时风雨来。”《新唐书·李杰传》:“时户口逋荡,细弱下户为豪力所兼,杰为设科条区处,检防亡匿,复业者十七八。”
   ②老舍《龙须沟》第一幕:“五行八作,就没你这一行。”顾笑言《你在想什么》十四:“矿山是除了神话中的仙境之外,最令人神往的地方,而三教九流,九行八业之中矿工是最崇高的职业。”
   ③清·叶廷琯《鸥波渔话·莪洲公诗》:“身后著作,年久多散佚,余遍为蒐罗,仅得诗三帙,丛残不具首尾,于诸集殆不过一鳞半爪耳。”朱自清《日常生活的诗》:“批评陶传,用的正是现代的语言,一鳞一爪,虽不是全韵,表现着陶诗给予现代的我们的影像。
   第一组“十有八九”“十八九”与“十七八”均表多数,对“十”来说,“七”“八”“九”均与之接近,“十”为满数,而“七”“八”“九”均接近满数,故均表多,于是“七”“八”“九”实际数的概念几近模糊从而等同起来。
   第二组“五行八作”“九行八业”均表各种行业。“五”“九”数的引申概念也同样趋同。
   第三组“一鳞半爪”“一鳞一爪”中的“一”与“半”也均在“少”义上等同。此外,如“十年面壁”与“九年面壁”,“一万八千里”与“十里八千里”,“一锥子扎不血来”与“三锥子扎不出血来”,“五洲四海”与“九洲四海”,“一街两巷”与“三街两巷”等等也均属同类现象。
   还有一种情形:由于角度不同而出现两种“数”的不同说法,而整体意义却依然相同。例如“一尘不染”与“六尘不染”。《西游记》第九十八回:“六尘不染能归一,万劫安然自在行。”《聊斋志异·金和尚》:“五蕴皆空,六尘不染,是谓‘和尚’。”“六尘”本佛教语,指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不染”指除物欲,保持洁净。用来形容清净廉洁,品格高尚,不被污染而成了“一尘不染”。《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听起来,老人家又是一位一尘不染、两袖皆空的。”从所有的“六尘”不染到“一尘”也不染,说话只是换了角度,而并没意义的不同。
   单个数的,自有“数”在,这是实在的数。实在的“数”一进入相对的环境中,“数”往往产生了相对性。汉语数词由“一”到“十”即由小到大,由少到多。“一”最小,“十”最大。然而汉语常常又以“三”为多,“三”成了一个极限数,史例极多,不必赘述。“一”最小,而相对于“半”,则又不是最小。“十”最大,而相对于“百”“千”“万”,则又不是最大。这种相对性,例比则清晰可见。“三”为极数,故有“三人成虎”“三不知”“三不管”“三生有幸”“三折肱为良医”,但相对于“六”,“六”为“三”之倍,则“六”又为极数,如“三头六臂”“三茶六饭”“三班六房”(指旧州县衙门吏役总称),以此推衍,“九”为“三”之三倍,则又大于“三”和“六”,其极数身份不难明了,因此有“三教九流”“三六九等”语例。
   角度不同,可能伊始就有差异,也可能是后世之演变。如古人形容儿童,往往冠以“长度”。《孟子·滕文公上》:“从许子之道,则市价不二,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乘其力衰,三尺童子可使制其死命。”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减头绪》:“三尺童子,观演此剧,皆能了了于心,便便于口。”“三尺”“五尺”皆指童子,一说古尺短,故称“五尺”,这也只是有此一说而己。
   极数既有相对性,似乎也应有个限度。在“限”度内,相对灵活:
   《水浒传》第二十四回:“便是老身十病九痛,怕有些山高水低,先头要制办些衣服。”
   《红楼梦》第八十九回:“代儒本来上年纪的人,也不过伴着几个孩子解闷儿,时常也八病九痛的,乐得去一个少操一日心。”
   《孽海花》第二十四回:“一年到头,上下多少人,七病八痛,都是他包圆儿的。”“十病九痛”与“八病九痛”都表各种病痛,在整体意义不变的条件下,“八”“九”“十”相对灵活。下列三例更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特点:
   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叔父,王粲不曾自来,你将书呈三番两次调发小生到此。”
   《儒林外史》第三十八回:“三番五次,缠得老和尚急了。”
   《说岳全传》第五十一回:“这个狗头,几次三番来哄骗我们,今日又来做什么?”例一的“三番两次”,例二的“三番五次”,发展到例三的“几次三番”,由有定数到无定数“几”,其相对性表现到了极点。然而,终极在哪里?请看下例:
   ①《楚辞·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唐·刘良注:“九,数之极也,言……虽九死无一生,未足悔恨。”《北齐书·杜弼传》:“诸熏人身能锋刃,百死一生,纵其贪鄙,所取处大,不可同之循常例也。”《汉书·司马迁传》:“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以奇矣。”宋·文天祥《集杜诗·邹处置诗之二序》:“公万死一生,备经艰难,竟得脱。”
   ②宋·陆游《雨夜》:“百紫千红占岁华,又随风雨卷泥沙。”宋·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③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桃符获罪》:“宜入新年怎生呵,百事大吉那般者。”续范亭《国难严重中纪念国庆》:“上层的人,以为领袖空摆臭架子就可以百废俱兴,下层认为把领袖捧到天上,就可以万事大吉。”
   ④《古今小说·范巨卿鸡黍死生交》:“辞亲别弟到山阳,千里迢迢客梦长。”清·刘献廷《广阳杂论》卷四:“女家贫,人口众,万里迢迢,何以当此。”
   例①“九死一生”刘良注已明确“九”为极数,然而续有“百死一生”和“万死一生”,“九”之“极”,不及“百”之“极”,“百”之“极”,又不及“万”之“极”。例②③④之百、千、万亦同。“极”亦有“极”,“极”限在相对之中。用“极”词当慎之又慎,否则“重中之重”又会有“重中之重之重”了。
  
   (通讯地址: 116029 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