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及沙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小吃。小吃各地都有,所用原料大同小异,而沙县却将“小吃”做成品牌,遍及全国,甚至走出国门,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一个山区小县,运用了何种销售手段、传播模式,才能达到如此神奇的效果?难道其它地方就不能仿效、复制吗?这一不大不小的疑问在我心中盘旋,挥之不去。
【沙县印象】
沙县位于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境内山脉纵横、丘陵起伏,大大小小的盆地错落其间。一条名为沙溪的河流由西向东横贯沙县全境,福建最大的河流——闽江有三条主要支流,沙溪便是其中之一。古代交通以水运为主,城镇多建于江河之滨,沙县也不例外,县城便坐落在沙溪两岸。
人们见到“沙县”二字,往往望文生义,以为此地到处都是沙子,是一块荒凉的土地,一个贫困之县。其实,沙县土地肥沃、交通方便、物产丰富、商贾云集,有“千家之市”和“金沙县”之称。古时人们将沙县与周边的建瓯、南平、邵武连在一起,便有了“金沙县、银建瓯、铜延平(南平)、铁邵武”之说。沙县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东出南平至福州,西过三明至厦门,北上浙赣至中原华北,自古即为中原南迁移民的客家历史文化之乡。
自西晋始,五胡乱华,永嘉之难,中原黄河流域河洛地区华夏汉民族不断南迁,多次大规模南下入闽。东晋延平县南乡沙源地(即今沙县城东古县村)始设沙戍,东晋义熙年间沙戍升格为沙村县,隋朝时改沙村县为沙县,不久废置。唐永徽六年又复置,从此县置至今。
今日的沙县全县面积1815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其中城镇居民12万,农村人口8万,还有6万多长期在外经营小吃生意。沙县是典型的“藏富于民”,值得称道的是,市政建设、文化科教等公共事业并未滞后,而是随着民众的不断富裕“水涨船高”地快速发展。
在当地一家看似不起眼的小店,我着实体会了一把什么是正宗的沙县小吃。
这是一家夫妻店,没有雇请外人。友人杨先生一口气点了近十道小吃,夫妻俩分工明确,赶紧忙碌起来,将芋饺、豆腐丸、灌猪肺、灌猪肠、米冻皮、水煮鸭头、米浆猪血等一一端上餐桌。
在我的印象中,猪肺煮汤味道相当不错,也吃过卤猪肺,女主人端上来的灌猪肺却是第一次品尝。猪肺一般充满或浓或淡的血色,而眼前的灌猪肺却是白颜色,吃一口,嫩而脆,颠覆了我以前对猪肺的认知。据介绍,灌猪肺的原材料一是米浆,二是猪肺。用籼米磨成米浆,灌入猪肺,下锅煮熟即可食用。做工看似简单,但要做得好看、好吃并非易事,原料的品质、火候的把握、调料的选择都十分重要。
水煮鸭头不唯沙县小吃专有,其余地方的小吃也有。店主端上来的鸭头显然经过长时间熬煮,放入嘴中,稍一吮吸,鸭骨与鸭肉便分离开来,同时有一股香辣而绵长的味道在舌尖萦绕。其它小吃如米浆猪血、豆腐丸、米冻皮、灌猪肠等,一一品来,味道、品质都要超出外地沙县小吃。
最后端上来的是热气腾腾的夏茂烧麦。以前吃过的烧麦都是咸的,而夏茂烧麦咬了一口,竟是甜的,面粉皮里包的原材料挺多,有紫菜、花生、白糖、猪油等。这种甜烧麦为何冠以“夏茂”二字?原来,夏茂是沙县第一大镇,距县城近40公里,这里物产丰富,与将乐、顺昌、明溪等县毗邻,人口流动量大,刺激了当地的饮食业发展。因此,沙县风味小吃中的不少品种,都源自夏茂小吃摊。
来到沙县地面,吃到了本地的正宗小吃,于是,我的第一個问题迎刃而解。在外经营沙县小吃的既有沙县人,也有不少是外地人,哪怕沙县人,对本地小吃的技艺掌握得也并非那么精致娴熟,经营的品种较为单一,于是便给顾客造成了沙县小吃“过于普通”“不过如此”的误解。而风味餐饮特别讲究原料,沙县小吃遍及全国乃至海外,原料受限,只能就近取材,其加工程序、制作工艺也是因地制宜。久而久之,特色、风味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变得与当地小吃无甚差别。
我向来认为,小吃适于早餐,快捷简便,带有一定的过渡性;而午餐和晚餐则属“正餐”,得正儿八经地上菜吃饭才是,若有兴致,不妨来点小酒。而这顿作为午餐的沙县小吃,却有一种令我比吃正餐更满足、更惬意的感受。
【沙县小吃的意外崛起】
沙县小吃的崛起,的确称得上是一个奇迹,既有地理环境、社会变迁等客观因素,也有沙县人自身的主观努力,还有几分神秘的偶然。
沙县小吃创于汉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旺在当代,作为汉族饮食文化的一个分支,源远流长,不仅至今仍保留着古老汉族传统文化的特点,其制作亦传承着原始古老的方法,被誉为传统饮食的“活化石”。
计划经济时代,粮食统购统销、定量供应,个体饮食从业者举步维艰,遍布大街小巷的饮食店面、流动摊点全部消失,有的经过改造后,被过渡为国营食堂。沙县小吃的兴盛,实源于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代。据资料统计,1982年时,饮食店铺、流动摊点开始复活,沙县城区出现了54家餐饮门店和小吃摊点;1985年,全县持证的饮食业“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86家;1990年,沙县工商局个体劳动者协会创办了沙县风味小吃优胜品种评选活动,促进了当地餐饮业的发展。
沙县小吃在本县及周边的三明、南平市悄然兴起,不少当地人靠做小吃或出租店面给他人做小吃生意而致富。不少靠小吃致富的农民,回乡盖起了楼房。沙县小吃刚刚复苏,便对当地经济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面对市场经济大潮,沙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出了“外引内联”的口号。当时看好的产业,主要是化工、建材、机械、造纸、纺织、饲料、食品加工等。除沙县小吃的直管部门外,大家并不看好沙县小吃——只有小吃,没有大菜,如何走向市场、占领市场?
然而,1992年一场偶然爆发、席卷全县的“倒会”风波,改变了沙县的经济格局,改写了沙县小吃历史。
沙县有一种名叫“标会”的民间信贷活动,与轮转储蓄相似,筹集金钱用于买地造房。标会的发起者兼组织者称“会首”,类似钱庄老板或银行经理,参加者称“会众”,会员人数及会期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会首负责组织每次标会活动,聚会时,确定会额,会众各写出一个数字,所出最大数目者中标。三日之内,所有会员必须将会额减去中标者所出的钱数交给会首,再由会首交给中标会员。比如会额为10000元,中标者数目为3000元,其他会众共出7000元(按会员多少平摊)。标会活动一般一月一次,如此循环,一期标会结束,所有会众都有一次中标机会。 所谓“倒会”,就是这种标会的会首或会员卷款潜逃,没有收回会钱的其他会员,中标希望落空,前期投入全部化为乌有。沙县标会长期存在,源于何时虽无从考证,但信誉极好,很少发生“倒会”现象。沙县1992年的“倒会”,不仅是某一标会的个别现象,而是全县的普遍行为。1990年前后,沙县兴起一股赌博风,尤以小吃繁盛的县城、夏茂镇为最。一些人通过标会获得资金,或拿到赌场放贷,或作为赌资直接参赌。赌博有输有赢,如果参赌者将钱输掉,放贷者无法收回资金,他们无力应对下一次标会,无法缴纳会钱,只好“逃会”。而逃跑的会众一旦增多,会首无法应对其他会员的催要会款,迫不得已,也只有“倒会”。1992年8月11日,沙县标会八大会首背负数以百万元计的欠款逃跑,而涉及几万、几十万的“倒会”小会首则不计其数。沙县标会“倒会”总金额达七千多万元,牵连数万人。
这些“倒会”的会员逃到外地,总得寻求谋生之道。其时,各大城市出现了庞大的民工潮,廉价快餐成为一种社会需要。这些沙县人抓住商机,在深圳、厦门、福州等地纷纷开起了小吃店。
起先自然因陋就简,“四根竹竿一块布,两个煤炉两口锅”,他们从扁肉、拌面、芋饺、锅贴、烫嘴豆腐开始,到烧麦、鱼丸、豆干、米冻皮、米冻糕、泥鳅粉干、水晶蒸饺、真心豆腐丸等,慢慢打出“沙县小吃”的招牌与门面。源远流长的传统性、独特性及大众化兼备的口味,加之物美价廉、方便快捷、店主热情等因素,使得沙县小吃大受欢迎。投资一个简单的小吃店铺,几个月即可收回成本。那些“倒会者”不仅还清了欠款,还回乡盖起了高大的楼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是,一批批沙县人受到影响,他们走出家乡,通过“沙县小吃”成就自己的人生梦想。当然,这只是“倒会”风波的一个侧面,还有不少人正是通过标会,筹措到了外出投资开店的“第一桶金”,参与到将“沙县小吃”铺向全国的创业之大军之中……
几年间,在外的沙县小吃连锁店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1996年便达五千多家。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沙县,到外地做小吃生意。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政府当初十分“看好”,并列入“计划”的那些行业,并未为当地带来深刻影响,反而是民间自发生长的小吃行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在全国出了名。沙县小吃的崛起之路,为我们正确看待“计划”与“市场”,上了生动的一课。
【文化之旅】
除了小吃,沙县亦是历史人文积淀深厚之地。
西出县城约3公里,便是当地著名的淘金山。宋朝宰相李纲、理学家罗从彦在此留有遗迹;山顶有座淘金寨,旧志称“昔人尝屯军于此”,故淘金山又称屯军山,也有人说淘金寨“为昔人结寨避寇之所”。在耸立的佛陀舍利塔下,有座高大的卧佛。佛像依山就势雕刻而成,长38米,宽10米,高11米,有“华夏第一卧佛”之称。这座卧佛,雕的是定光佛。当地流行一则传说,两宋之际的抗金名将——李纲贬至沙县任监税官时,在西门外见到一位僧人涉水沙溪,竟然脚不沾水,凭虚而渡。李纲惊异不已,尾随至淘金山的洞天岩,却见那位僧人盘坐在一块岩石上睡觉。李不敢打扰,便静静地跪地恭候。待僧人醒来,求问前程,僧人说“天机不可泄露”,复睡。良久,僧人再醒,见李纲仍恭敬地跪在原地,便口占四句偈语:“青着立,米去皮,那时节,再光辉。”李纲追问其意,僧人不语,飞身而去。时过六年,即靖康元年,李纲复出,任兵部侍郎、尚书左丞,靖康二年任丞相。此时,李纲恍然大悟,青着立”乃“靖”字,米去皮”即“糠”字(谐音“康”),偈语是说李纲将在靖康年间“再光辉”(即复出)。而那位僧人,便是定光佛的化身。佛有三世,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过去佛燃灯佛,又称“定光佛”;现在佛为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佛。当地人为了纪念李纲与定光佛的这段缘分,明代时建造了一尊长约1.2米、高约0.4米的侧身右卧佛像,供奉在洞天岩佛庵之中。后佛庵崩塌,佛像移出,于1966年时被毁。位于东南山麓的定光禅院,少说也有1100多年的历史。定光佛信仰主要分布在闽西、赣南、粤东北等地的客家人聚居区,被当地居民视为“有求必应”的保护神。
而豫章贤祠、将军祠、城隍庙、文昌阁等,则分布在沙溪两岸。豫章贤祠供奉、祭祀的,是宋代著名理学家罗从彦。宋朝时,沙县为闽北文化重镇。宋明时期,我国东南地区出现了一批研究、倡导、宣传并发展“二程”程颢和程颐)理学的学者,经过数代弟子艰苦努力,在学术上形成了有别于濂、洛、关学的独立学派,这就是“闽学”。在这一学派中,最著名的是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史称“闽学四贤”。罗从彦师从于“二程”的嫡传弟子杨时,经过20余年的潜心研究,“终得楊时不传之秘”。杨时认为,在千人之众的门下弟子中“唯从彦可与言道”。罗从彦学成回到沙县后,筑室山中,绝意仕进,终日端坐静思,习研理学。他先后在沙县的洞天岩、南斋书院讲学论道。宋政和六年前后,朱熹的老师李侗拜罗从彦为师,朱熹的父亲朱松也成了罗从彦弟子,此外,许多当代理学名流也纷纷投入罗从彦门下。后李侗再传朱熹,最后由朱熹集理学之大成,影响中国社会达700多年之久。
沙县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建县历史,其所沉淀的文化底蕴,难以一一纳入笔底。沙县,是不止有小吃的。
一个山区小县,运用了何种销售手段、传播模式,才能达到如此神奇的效果?难道其它地方就不能仿效、复制吗?这一不大不小的疑问在我心中盘旋,挥之不去。
【沙县印象】
沙县位于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境内山脉纵横、丘陵起伏,大大小小的盆地错落其间。一条名为沙溪的河流由西向东横贯沙县全境,福建最大的河流——闽江有三条主要支流,沙溪便是其中之一。古代交通以水运为主,城镇多建于江河之滨,沙县也不例外,县城便坐落在沙溪两岸。
人们见到“沙县”二字,往往望文生义,以为此地到处都是沙子,是一块荒凉的土地,一个贫困之县。其实,沙县土地肥沃、交通方便、物产丰富、商贾云集,有“千家之市”和“金沙县”之称。古时人们将沙县与周边的建瓯、南平、邵武连在一起,便有了“金沙县、银建瓯、铜延平(南平)、铁邵武”之说。沙县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东出南平至福州,西过三明至厦门,北上浙赣至中原华北,自古即为中原南迁移民的客家历史文化之乡。
自西晋始,五胡乱华,永嘉之难,中原黄河流域河洛地区华夏汉民族不断南迁,多次大规模南下入闽。东晋延平县南乡沙源地(即今沙县城东古县村)始设沙戍,东晋义熙年间沙戍升格为沙村县,隋朝时改沙村县为沙县,不久废置。唐永徽六年又复置,从此县置至今。
今日的沙县全县面积1815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其中城镇居民12万,农村人口8万,还有6万多长期在外经营小吃生意。沙县是典型的“藏富于民”,值得称道的是,市政建设、文化科教等公共事业并未滞后,而是随着民众的不断富裕“水涨船高”地快速发展。
在当地一家看似不起眼的小店,我着实体会了一把什么是正宗的沙县小吃。
这是一家夫妻店,没有雇请外人。友人杨先生一口气点了近十道小吃,夫妻俩分工明确,赶紧忙碌起来,将芋饺、豆腐丸、灌猪肺、灌猪肠、米冻皮、水煮鸭头、米浆猪血等一一端上餐桌。
在我的印象中,猪肺煮汤味道相当不错,也吃过卤猪肺,女主人端上来的灌猪肺却是第一次品尝。猪肺一般充满或浓或淡的血色,而眼前的灌猪肺却是白颜色,吃一口,嫩而脆,颠覆了我以前对猪肺的认知。据介绍,灌猪肺的原材料一是米浆,二是猪肺。用籼米磨成米浆,灌入猪肺,下锅煮熟即可食用。做工看似简单,但要做得好看、好吃并非易事,原料的品质、火候的把握、调料的选择都十分重要。
水煮鸭头不唯沙县小吃专有,其余地方的小吃也有。店主端上来的鸭头显然经过长时间熬煮,放入嘴中,稍一吮吸,鸭骨与鸭肉便分离开来,同时有一股香辣而绵长的味道在舌尖萦绕。其它小吃如米浆猪血、豆腐丸、米冻皮、灌猪肠等,一一品来,味道、品质都要超出外地沙县小吃。
最后端上来的是热气腾腾的夏茂烧麦。以前吃过的烧麦都是咸的,而夏茂烧麦咬了一口,竟是甜的,面粉皮里包的原材料挺多,有紫菜、花生、白糖、猪油等。这种甜烧麦为何冠以“夏茂”二字?原来,夏茂是沙县第一大镇,距县城近40公里,这里物产丰富,与将乐、顺昌、明溪等县毗邻,人口流动量大,刺激了当地的饮食业发展。因此,沙县风味小吃中的不少品种,都源自夏茂小吃摊。
来到沙县地面,吃到了本地的正宗小吃,于是,我的第一個问题迎刃而解。在外经营沙县小吃的既有沙县人,也有不少是外地人,哪怕沙县人,对本地小吃的技艺掌握得也并非那么精致娴熟,经营的品种较为单一,于是便给顾客造成了沙县小吃“过于普通”“不过如此”的误解。而风味餐饮特别讲究原料,沙县小吃遍及全国乃至海外,原料受限,只能就近取材,其加工程序、制作工艺也是因地制宜。久而久之,特色、风味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变得与当地小吃无甚差别。
我向来认为,小吃适于早餐,快捷简便,带有一定的过渡性;而午餐和晚餐则属“正餐”,得正儿八经地上菜吃饭才是,若有兴致,不妨来点小酒。而这顿作为午餐的沙县小吃,却有一种令我比吃正餐更满足、更惬意的感受。
【沙县小吃的意外崛起】
沙县小吃的崛起,的确称得上是一个奇迹,既有地理环境、社会变迁等客观因素,也有沙县人自身的主观努力,还有几分神秘的偶然。
沙县小吃创于汉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旺在当代,作为汉族饮食文化的一个分支,源远流长,不仅至今仍保留着古老汉族传统文化的特点,其制作亦传承着原始古老的方法,被誉为传统饮食的“活化石”。
计划经济时代,粮食统购统销、定量供应,个体饮食从业者举步维艰,遍布大街小巷的饮食店面、流动摊点全部消失,有的经过改造后,被过渡为国营食堂。沙县小吃的兴盛,实源于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代。据资料统计,1982年时,饮食店铺、流动摊点开始复活,沙县城区出现了54家餐饮门店和小吃摊点;1985年,全县持证的饮食业“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86家;1990年,沙县工商局个体劳动者协会创办了沙县风味小吃优胜品种评选活动,促进了当地餐饮业的发展。
沙县小吃在本县及周边的三明、南平市悄然兴起,不少当地人靠做小吃或出租店面给他人做小吃生意而致富。不少靠小吃致富的农民,回乡盖起了楼房。沙县小吃刚刚复苏,便对当地经济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面对市场经济大潮,沙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出了“外引内联”的口号。当时看好的产业,主要是化工、建材、机械、造纸、纺织、饲料、食品加工等。除沙县小吃的直管部门外,大家并不看好沙县小吃——只有小吃,没有大菜,如何走向市场、占领市场?
然而,1992年一场偶然爆发、席卷全县的“倒会”风波,改变了沙县的经济格局,改写了沙县小吃历史。
沙县有一种名叫“标会”的民间信贷活动,与轮转储蓄相似,筹集金钱用于买地造房。标会的发起者兼组织者称“会首”,类似钱庄老板或银行经理,参加者称“会众”,会员人数及会期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会首负责组织每次标会活动,聚会时,确定会额,会众各写出一个数字,所出最大数目者中标。三日之内,所有会员必须将会额减去中标者所出的钱数交给会首,再由会首交给中标会员。比如会额为10000元,中标者数目为3000元,其他会众共出7000元(按会员多少平摊)。标会活动一般一月一次,如此循环,一期标会结束,所有会众都有一次中标机会。 所谓“倒会”,就是这种标会的会首或会员卷款潜逃,没有收回会钱的其他会员,中标希望落空,前期投入全部化为乌有。沙县标会长期存在,源于何时虽无从考证,但信誉极好,很少发生“倒会”现象。沙县1992年的“倒会”,不仅是某一标会的个别现象,而是全县的普遍行为。1990年前后,沙县兴起一股赌博风,尤以小吃繁盛的县城、夏茂镇为最。一些人通过标会获得资金,或拿到赌场放贷,或作为赌资直接参赌。赌博有输有赢,如果参赌者将钱输掉,放贷者无法收回资金,他们无力应对下一次标会,无法缴纳会钱,只好“逃会”。而逃跑的会众一旦增多,会首无法应对其他会员的催要会款,迫不得已,也只有“倒会”。1992年8月11日,沙县标会八大会首背负数以百万元计的欠款逃跑,而涉及几万、几十万的“倒会”小会首则不计其数。沙县标会“倒会”总金额达七千多万元,牵连数万人。
这些“倒会”的会员逃到外地,总得寻求谋生之道。其时,各大城市出现了庞大的民工潮,廉价快餐成为一种社会需要。这些沙县人抓住商机,在深圳、厦门、福州等地纷纷开起了小吃店。
起先自然因陋就简,“四根竹竿一块布,两个煤炉两口锅”,他们从扁肉、拌面、芋饺、锅贴、烫嘴豆腐开始,到烧麦、鱼丸、豆干、米冻皮、米冻糕、泥鳅粉干、水晶蒸饺、真心豆腐丸等,慢慢打出“沙县小吃”的招牌与门面。源远流长的传统性、独特性及大众化兼备的口味,加之物美价廉、方便快捷、店主热情等因素,使得沙县小吃大受欢迎。投资一个简单的小吃店铺,几个月即可收回成本。那些“倒会者”不仅还清了欠款,还回乡盖起了高大的楼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是,一批批沙县人受到影响,他们走出家乡,通过“沙县小吃”成就自己的人生梦想。当然,这只是“倒会”风波的一个侧面,还有不少人正是通过标会,筹措到了外出投资开店的“第一桶金”,参与到将“沙县小吃”铺向全国的创业之大军之中……
几年间,在外的沙县小吃连锁店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1996年便达五千多家。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沙县,到外地做小吃生意。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政府当初十分“看好”,并列入“计划”的那些行业,并未为当地带来深刻影响,反而是民间自发生长的小吃行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在全国出了名。沙县小吃的崛起之路,为我们正确看待“计划”与“市场”,上了生动的一课。
【文化之旅】
除了小吃,沙县亦是历史人文积淀深厚之地。
西出县城约3公里,便是当地著名的淘金山。宋朝宰相李纲、理学家罗从彦在此留有遗迹;山顶有座淘金寨,旧志称“昔人尝屯军于此”,故淘金山又称屯军山,也有人说淘金寨“为昔人结寨避寇之所”。在耸立的佛陀舍利塔下,有座高大的卧佛。佛像依山就势雕刻而成,长38米,宽10米,高11米,有“华夏第一卧佛”之称。这座卧佛,雕的是定光佛。当地流行一则传说,两宋之际的抗金名将——李纲贬至沙县任监税官时,在西门外见到一位僧人涉水沙溪,竟然脚不沾水,凭虚而渡。李纲惊异不已,尾随至淘金山的洞天岩,却见那位僧人盘坐在一块岩石上睡觉。李不敢打扰,便静静地跪地恭候。待僧人醒来,求问前程,僧人说“天机不可泄露”,复睡。良久,僧人再醒,见李纲仍恭敬地跪在原地,便口占四句偈语:“青着立,米去皮,那时节,再光辉。”李纲追问其意,僧人不语,飞身而去。时过六年,即靖康元年,李纲复出,任兵部侍郎、尚书左丞,靖康二年任丞相。此时,李纲恍然大悟,青着立”乃“靖”字,米去皮”即“糠”字(谐音“康”),偈语是说李纲将在靖康年间“再光辉”(即复出)。而那位僧人,便是定光佛的化身。佛有三世,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过去佛燃灯佛,又称“定光佛”;现在佛为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佛。当地人为了纪念李纲与定光佛的这段缘分,明代时建造了一尊长约1.2米、高约0.4米的侧身右卧佛像,供奉在洞天岩佛庵之中。后佛庵崩塌,佛像移出,于1966年时被毁。位于东南山麓的定光禅院,少说也有1100多年的历史。定光佛信仰主要分布在闽西、赣南、粤东北等地的客家人聚居区,被当地居民视为“有求必应”的保护神。
而豫章贤祠、将军祠、城隍庙、文昌阁等,则分布在沙溪两岸。豫章贤祠供奉、祭祀的,是宋代著名理学家罗从彦。宋朝时,沙县为闽北文化重镇。宋明时期,我国东南地区出现了一批研究、倡导、宣传并发展“二程”程颢和程颐)理学的学者,经过数代弟子艰苦努力,在学术上形成了有别于濂、洛、关学的独立学派,这就是“闽学”。在这一学派中,最著名的是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史称“闽学四贤”。罗从彦师从于“二程”的嫡传弟子杨时,经过20余年的潜心研究,“终得楊时不传之秘”。杨时认为,在千人之众的门下弟子中“唯从彦可与言道”。罗从彦学成回到沙县后,筑室山中,绝意仕进,终日端坐静思,习研理学。他先后在沙县的洞天岩、南斋书院讲学论道。宋政和六年前后,朱熹的老师李侗拜罗从彦为师,朱熹的父亲朱松也成了罗从彦弟子,此外,许多当代理学名流也纷纷投入罗从彦门下。后李侗再传朱熹,最后由朱熹集理学之大成,影响中国社会达700多年之久。
沙县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建县历史,其所沉淀的文化底蕴,难以一一纳入笔底。沙县,是不止有小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