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这些与猪2型圆环病毒感染相关的疾病分别作简要概述,并从疫苗免疫和饲养管理方面强调防控措施,以期为养殖场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感染;相关疾病;防控措施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type 2 rings with a pig virus, respectively, for a brief overview of related disease, and emphasis 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from the aspects of vaccine and breeding management,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arms.
[Key words] porcine circovirus virus; infection; related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圆环病毒(PCV)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是迄今为止发现最小的一种脊椎动物病毒。根据其抗原性及基因组成不同,分为PCV-1型及PCV-2型两种血清型,。PCV-1于1974年发现的一种非致病性病毒,广泛存在于正常猪体内各组织器官;PCV-2直至1997年才被发现,具有致病性,以哺乳期和保育期的猪最易感,尤其以5~12周龄仔猪最易感。病毒可随感染猪的粪便、鼻液排出体外,经呼吸道等途径传播,母猪感染PCV-2后可经胎盘垂直感染仔猪,人工感染PCV-2的血清阳性公猪精液中能检测到PCV-2的DNA。
1与PCV-2感染相关的疾病
由PCV-2感染导致的疾病总称为猪圆环病毒病(PCVD),主要包括仔猪断奶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先天性震颤(CT)、繁殖障碍等多种疾病。
1.1 仔猪断奶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
PMWS是最早被认识与PCV-2感染相关的疾病,多发生于5~8周龄仔猪,断奶可能是诱导因素,一般于断奶后2~3 d或1周开始发病,发病率为5%~50%,死亡率为8%~35%,若继发其他病毒、细菌感染,死亡率可能超过50%。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消瘦、皮肤苍白、被毛粗乱、呼吸道症状以及发热,有的出现腹泻、黄疸及神经症状;病猪全身淋巴结明显肿大,尤其以腹股沟淋巴结最为明显。剖检变化主要有:淋巴结肿大2~5倍,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肺门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及颌下淋巴结,切面硬度增大,可见均匀的白色,发生继发感染时,淋巴结可见化脓性或出血性病变;肺呈现炎性病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肾脏水肿、苍白,少数肝脏和胃肠道先不同程度的病变。
1.2 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
PDNS是PCV-2引起的另外一种重要的综合征,主要发生于8~18周龄猪,主要临诊症状是全身性或部分皮肤有炎性分泌物渗出,形成点状或斑状病变,最典型的临床症状是皮肤表面出现圆形或不规则、隆起、红色或紫色、中央发黑的斑块,破损皮肤常融合成大的斑块。病变常首先出现在臀部、腿部和腹部,进一步发展到胸部、背部和耳部。严重感染猪除了发生上述皮肤病变外,还表现皮下水肿、发热、厌食、消瘦、呼吸困难等症状。剖检时可见肾脏苍白,极度肿大(可达正常的3~4倍),肾脏皮质部有出血或淤血斑,淋巴结肿大,脾肿大并出现梗死。
1.3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
PRDC主要由PCV-2与其他病原(多杀性巴氏杆菌、猪流感病毒、蓝耳病毒等)混合感染所致,发生于10~18周龄的猪,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低、嗜睡、厌食、发热、咳嗽及呼吸困难等。主要病理变化为肺部广泛性的炎症。由于PCV-2能导致机体发生免疫抑制,极易诱发多种病毒及细菌的混合或继发感染,尤其以呼吸系统问题最明显,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全身潮红,耳尖、尾端、大腿内侧、前肢腋下皮肤充血、出血、淤血等,剖检可见大叶性肺炎、出血性坏死性肺炎、胸膜炎、胸腔积液、心包炎、腹水增多等。用抗菌药物效果不佳,可导致死亡率增加2~10倍。
2 防控措施
疫苗免疫是防控PCVD的主要手段,国内外研究者正在着力研究与开发各种PCV-2疫苗,灭活疫苗与亚单位疫苗是早期研究的疫苗,在欧美国家已有4种疫苗注册上市,在我国有1个进口疫苗获准上市;此外,我国自主研发的疫苗也正在申报。在疫苗的实际应用效果方面,加拿大77家猪场比较了母猪接种梅里亚Circovac疫苗的免疫效果,接种半年后,猪群平均死亡率由12.6%下降至5.2%;另一家猪场将保育猪分成2组,分别接种勃林格CircoFlex疫苗和安慰剂,结果育成期免疫组死亡率为2.4%,而对照组为9.5%。由于进口疫苗刚在我国面世,实际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猪场可针对母猪或仔猪分别免疫,此外精液传播也是一种重要传播途径[3],种公猪的免疫接种也不容忽视。通过对母猪进行免疫,减少繁殖障碍的发生,同时也可经母源抗体为仔猪提供保护,使大多数仔猪在PCV-2早期感染前获得一定程度的被动免疫。
参考文献:
[1] 孔庆娟,刘马峰,杨爱明,等.猪圆环病毒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05,32(5):48-49.
[2] 夏春香,肖啸,李志敏.猪圆环病毒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5, 26(1):35-38.
[3] KHAMPEE K.圆环病毒2型亚洲流行现状及其综合防治方法[J].刘建民,译.中国动物保健,2005,75(5):44-46.
[4] 郎洪武,张广川,吴发权,等.断奶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血清抗体检测[J].中国兽医科技,2000,30(3):3-5.
[5] 胡思科,肖淑敏,张桂红,等.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免疫抑制机理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6,27(19):22-26.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感染;相关疾病;防控措施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type 2 rings with a pig virus, respectively, for a brief overview of related disease, and emphasis 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from the aspects of vaccine and breeding management,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arms.
[Key words] porcine circovirus virus; infection; related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圆环病毒(PCV)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是迄今为止发现最小的一种脊椎动物病毒。根据其抗原性及基因组成不同,分为PCV-1型及PCV-2型两种血清型,。PCV-1于1974年发现的一种非致病性病毒,广泛存在于正常猪体内各组织器官;PCV-2直至1997年才被发现,具有致病性,以哺乳期和保育期的猪最易感,尤其以5~12周龄仔猪最易感。病毒可随感染猪的粪便、鼻液排出体外,经呼吸道等途径传播,母猪感染PCV-2后可经胎盘垂直感染仔猪,人工感染PCV-2的血清阳性公猪精液中能检测到PCV-2的DNA。
1与PCV-2感染相关的疾病
由PCV-2感染导致的疾病总称为猪圆环病毒病(PCVD),主要包括仔猪断奶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先天性震颤(CT)、繁殖障碍等多种疾病。
1.1 仔猪断奶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
PMWS是最早被认识与PCV-2感染相关的疾病,多发生于5~8周龄仔猪,断奶可能是诱导因素,一般于断奶后2~3 d或1周开始发病,发病率为5%~50%,死亡率为8%~35%,若继发其他病毒、细菌感染,死亡率可能超过50%。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消瘦、皮肤苍白、被毛粗乱、呼吸道症状以及发热,有的出现腹泻、黄疸及神经症状;病猪全身淋巴结明显肿大,尤其以腹股沟淋巴结最为明显。剖检变化主要有:淋巴结肿大2~5倍,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肺门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及颌下淋巴结,切面硬度增大,可见均匀的白色,发生继发感染时,淋巴结可见化脓性或出血性病变;肺呈现炎性病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肾脏水肿、苍白,少数肝脏和胃肠道先不同程度的病变。
1.2 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
PDNS是PCV-2引起的另外一种重要的综合征,主要发生于8~18周龄猪,主要临诊症状是全身性或部分皮肤有炎性分泌物渗出,形成点状或斑状病变,最典型的临床症状是皮肤表面出现圆形或不规则、隆起、红色或紫色、中央发黑的斑块,破损皮肤常融合成大的斑块。病变常首先出现在臀部、腿部和腹部,进一步发展到胸部、背部和耳部。严重感染猪除了发生上述皮肤病变外,还表现皮下水肿、发热、厌食、消瘦、呼吸困难等症状。剖检时可见肾脏苍白,极度肿大(可达正常的3~4倍),肾脏皮质部有出血或淤血斑,淋巴结肿大,脾肿大并出现梗死。
1.3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
PRDC主要由PCV-2与其他病原(多杀性巴氏杆菌、猪流感病毒、蓝耳病毒等)混合感染所致,发生于10~18周龄的猪,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低、嗜睡、厌食、发热、咳嗽及呼吸困难等。主要病理变化为肺部广泛性的炎症。由于PCV-2能导致机体发生免疫抑制,极易诱发多种病毒及细菌的混合或继发感染,尤其以呼吸系统问题最明显,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全身潮红,耳尖、尾端、大腿内侧、前肢腋下皮肤充血、出血、淤血等,剖检可见大叶性肺炎、出血性坏死性肺炎、胸膜炎、胸腔积液、心包炎、腹水增多等。用抗菌药物效果不佳,可导致死亡率增加2~10倍。
2 防控措施
疫苗免疫是防控PCVD的主要手段,国内外研究者正在着力研究与开发各种PCV-2疫苗,灭活疫苗与亚单位疫苗是早期研究的疫苗,在欧美国家已有4种疫苗注册上市,在我国有1个进口疫苗获准上市;此外,我国自主研发的疫苗也正在申报。在疫苗的实际应用效果方面,加拿大77家猪场比较了母猪接种梅里亚Circovac疫苗的免疫效果,接种半年后,猪群平均死亡率由12.6%下降至5.2%;另一家猪场将保育猪分成2组,分别接种勃林格CircoFlex疫苗和安慰剂,结果育成期免疫组死亡率为2.4%,而对照组为9.5%。由于进口疫苗刚在我国面世,实际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猪场可针对母猪或仔猪分别免疫,此外精液传播也是一种重要传播途径[3],种公猪的免疫接种也不容忽视。通过对母猪进行免疫,减少繁殖障碍的发生,同时也可经母源抗体为仔猪提供保护,使大多数仔猪在PCV-2早期感染前获得一定程度的被动免疫。
参考文献:
[1] 孔庆娟,刘马峰,杨爱明,等.猪圆环病毒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05,32(5):48-49.
[2] 夏春香,肖啸,李志敏.猪圆环病毒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5, 26(1):35-38.
[3] KHAMPEE K.圆环病毒2型亚洲流行现状及其综合防治方法[J].刘建民,译.中国动物保健,2005,75(5):44-46.
[4] 郎洪武,张广川,吴发权,等.断奶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血清抗体检测[J].中国兽医科技,2000,30(3):3-5.
[5] 胡思科,肖淑敏,张桂红,等.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免疫抑制机理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6,27(19):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