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担任《戏剧与电影》杂志社记者、编辑,《优雅》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四川省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现任中国曲协副秘书长。
曾先后荣获中国曲协“送欢笑 到基层”惠民文化活动先进个人称号;四川省直工委“三八”红旗手称号;四川省直工委、四川省文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四川省文联、《现代艺术》杂志社2017年度百家推优工程曲艺类“优秀文艺家”称号。
2014年四川扬琴《宝山脊梁》获“中国梦”全国优秀曲艺节目一等奖;2015年获第八届四川巴蜀文艺奖曲艺类作品金奖;2015年四川竹琴《石榴花开》获第三届四川省少儿曲艺大赛二等奖、优秀作品奖,第三届“岳池杯”中国曲艺之乡曲艺大赛一等奖;2017年四川车灯《亲亲自然 亲亲校园》获第四届四川省少儿曲艺大赛一等奖;2017年以悬崖村孩子为题材创作的四川清音《天梯上的阿果》參加2018年四川省中小学生艺术节;2018年大型四川曲艺剧《望红台》应邀参加第九届中国曲艺节优秀节目展演。
一群天真活泼的身影伴着童真的念白在舞台中央欢快地跳跃,充满童趣和自然的表演引得现场观众掌声不断,笑语连连,现场每个人仿佛都随着孩子们的表演一起回到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时光。这绝不是某学校欢度“六一”的节目展演,而是第四届四川省少儿曲艺大赛的决赛现场。此次大赛中再次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少儿曲艺作品和人才。巴中的故事《我的故事》、成都的相声《跟着一零后学相声》、绵阳的四川清音《峨眉茶》、广安的四川车灯《亲亲自然 亲亲校园》、校园小品《赢不赢》、群口快板《兄弟桥》、相声《吹牛》《上学去》等,这些精品佳作在大赛上揽获多项大奖,万语嫣、尤好等10名小演员荣获了新苗奖。
搭建艺术平台 培养曲艺人才
2010年四川省曲协启动“曲艺新苗工程” 并创建四川省小牡丹艺术团,致力于曲艺艺术在少年儿童中的传承普及,迄今已建成业余曲艺学校30所。在此基础上,李蓉作为四川省曲协常务副主席、秘书长,从2011年起已成功策划、举办了四届四川省少儿曲艺大赛以及“花开的声音”四川省优秀少儿曲艺节目展演活动。四川省少儿曲艺大赛是省曲协为了培养曲艺后备人才、展示少年儿童艺术才华而举办的重要赛事活动,为实现四川曲艺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人才基础。该活动的连续举办让更多的曲艺家和曲艺工作者投入到“传、帮、带”工作中,促进了曲艺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李蓉表示,“近几年来,通过大赛我们已经积累了四川清音《秋娃娃》 、四川谐剧《一根红薯》 、四川荷叶《娃娃闹春》 、四川竹琴《石榴花开》等一百多个优秀少儿曲艺作品,也培养和影响了一批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少年儿童,希望孩子们能在这个平台上快乐说唱,快乐成长。”
除举办少儿曲艺大赛,挖掘曲艺新苗,培养艺术人才之外,李蓉还组织承办了中国曲协第四届“岳池杯”中国曲艺之乡曲艺展演及岳池论坛、中国曲协第二届中国西部优秀曲艺节目展演、中国曲协第三届高等院校曲艺高峰论坛等一系列活动,为曲艺发展搭建了很好的艺术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四川曲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同时她还积极组织推送四川曲艺作品参加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曲协主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支持的“说唱中国梦 喜迎十九大”全国优秀曲艺节目展演和第五届全国相声小品优秀节目展演,努力推动四川曲艺走向全国。2017年,由她策划编排的大型四川曲艺情景剧《望红台》片断四川扬琴《守望》入选文化部全国曲艺、木偶剧、皮影戏优秀剧(节)目展演。她以悬崖村孩子为题材创作的四川清音《天梯上的阿果》由遂宁市小学排演,并将参加2018年四川省中小学生艺术节。
柔情洞察纯真 才情铸就佳作
在第四届四川省少儿曲艺大赛上,一部四川车灯《亲亲自然 亲亲校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孩童活泼俏皮的天性,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孩子们亲近自然时无忧无虑、天真欢快的场景。这部作品也在此次大赛上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而它的创作者正是李蓉。
1990年,李蓉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此后曾多次发表戏剧小品、文艺评论、人物专访、文化随笔等文章,如戏剧小品《桑榆晚景》,文艺评论《赵氏孤儿:历史传奇与元杂剧及其传播》《花开正当时 曲动更娇艳——四川省少儿曲艺创作观察》,人物专访《汪嘉伟有多“冷”》《陈巧茹:美人香居》,文化随笔《明星与慈善》 《一个民间艺人的守则》《又听布谷鸟咕咕叫》等,她可谓是一个真正集才情与柔情于一身的女子。
六年来,连续四届四川省少儿曲艺大赛的策划、举办,不仅让她积累了丰富的少儿曲艺作品创演经验,亦使她对少儿曲艺作品的创作生发了感情。这也是作品《亲亲自然 亲亲校园》的创作初衷。该作品创作背景源于某一天,李蓉了解到成都市有学校正在创办自然课堂,在这个已经很少看得到鸽子飞翔、蜻蜓落在指尖玩耍、麦浪在阳光下翻滚、炊烟袅袅升起的现代化生活中,尝试通过自然课堂让孩子们亲近自然,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育方式。于是,一个让她怦然心动的创作点便就这么找到了。她想为孩子们打开日常生活的阻隔,还他们片刻亲近自然的舞台体验,这也是她创作这个少儿曲艺作品的目的。
谈及少儿曲艺创作,李蓉表示,“很多人说写少儿作品难,其实最关键的是要把握住一点:孩子与我们虽然生活在同一时空,但却有着不同的世界。因此,写少儿作品需要作者拥有把自己还原成孩子的能力。这就要求创作者的心境要返璞归真,回到童年,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语言去表达所思所想。”在作品《亲亲自然 亲亲校园》中,李蓉营造了一个孩子们参加自然课堂学习的舞台规定情境。在写作上,她把握了五个方面的选择:一是曲种的选择,为表现自然课堂上孩子们亲近自然的状态,她采用四川车灯这个载歌载舞的曲种,实现小演员在舞台上念白与唱腔、形体与舞蹈的和谐交融。二是场景的选择,她挑选了鸟类课、动物课、植物课为场景。三是文本素材的选择,博大的自然中,她选中了信鸽、小马驹、蒲公英等物象,不仅因为这些事物能抓住少儿的视线焦点,同时这些动植物本身还具有美好的寓意。四是文本唱词的选择,她更多的是采用少儿语汇来表现自然课堂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五是帮腔衬句的选择,在“书声琅琅入心田”等唱句里,她根据唱词内容灵活运用了四川车灯的帮腔衬句,使作品始终洋溢着浓浓的四川车灯味道,增强了作品和舞台呈现的趣味。
李蓉谈到,在创作过程中,她脑子里会时时呈现出舞台情境。因此,她便在作品开头和结尾部分采用了少儿口语化的念白:
亲亲小马,亲亲小花,
亲亲自然,亲亲校园,
亲亲老师,亲亲同学,
亲亲爸爸,亲亲妈妈。
这段朴素稚气的排比化念白,生动地表现了一群天真活泼、友善可爱的少儿形象。只有内心真正充满柔情才能深入孩子的纯真世界,才能创作出这样柔情似水又趣味昂扬的优秀作品。作品的二度编排创作,编导曾萍在开场音乐上处理得非常到位,营造了一片鸟语花香的舞台气氛。同时更有国家一级作曲家王文能先生的倾情加入,他深谙少儿的音域特点,有针对性地为节目量身作曲,增添了作品自然活泼的特性。《亲亲自然 亲亲校园》的每场演出都引起许多少儿观众的情感共鸣,包括台上的少儿演员和台下的少儿观众。他们一下就能走进作品传达的意境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是多想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啊。
曲艺传承与创新的主动力——少儿
关于少儿曲艺,李蓉有她独到的见解。她认为,受时代和环境的影响,曲艺的生存状态正在改变,但好作品无惧于时代的变迁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要做好少儿曲艺的传承与创新,首先要对曲艺未来的发展格局有清醒的认识,提前做好引领性的指导和规划;其次要在创作源头上下功夫,创作者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入生活,多出精品佳作;最后曲艺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要从娃娃抓起,孩子是民族的未来,学校应该给曲艺分出一块阵地,加大艺术教育的力度。少儿曲艺的发展不仅是对整个曲艺事业的传承,同时也能让孩子们在学习曲艺艺术的过程中增强自信,热爱生活,改变他们木讷、害羞、不善表达的情况。
目前,四川曲艺正在巴蜀大地上焕发勃勃生机,一大批优秀的少儿曲艺演员正在逐渐成长。我们相信只要有他们,未来四川曲艺定会攀上艺术高峰,铸就曲艺新辉煌。
曾先后荣获中国曲协“送欢笑 到基层”惠民文化活动先进个人称号;四川省直工委“三八”红旗手称号;四川省直工委、四川省文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四川省文联、《现代艺术》杂志社2017年度百家推优工程曲艺类“优秀文艺家”称号。
2014年四川扬琴《宝山脊梁》获“中国梦”全国优秀曲艺节目一等奖;2015年获第八届四川巴蜀文艺奖曲艺类作品金奖;2015年四川竹琴《石榴花开》获第三届四川省少儿曲艺大赛二等奖、优秀作品奖,第三届“岳池杯”中国曲艺之乡曲艺大赛一等奖;2017年四川车灯《亲亲自然 亲亲校园》获第四届四川省少儿曲艺大赛一等奖;2017年以悬崖村孩子为题材创作的四川清音《天梯上的阿果》參加2018年四川省中小学生艺术节;2018年大型四川曲艺剧《望红台》应邀参加第九届中国曲艺节优秀节目展演。
一群天真活泼的身影伴着童真的念白在舞台中央欢快地跳跃,充满童趣和自然的表演引得现场观众掌声不断,笑语连连,现场每个人仿佛都随着孩子们的表演一起回到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时光。这绝不是某学校欢度“六一”的节目展演,而是第四届四川省少儿曲艺大赛的决赛现场。此次大赛中再次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少儿曲艺作品和人才。巴中的故事《我的故事》、成都的相声《跟着一零后学相声》、绵阳的四川清音《峨眉茶》、广安的四川车灯《亲亲自然 亲亲校园》、校园小品《赢不赢》、群口快板《兄弟桥》、相声《吹牛》《上学去》等,这些精品佳作在大赛上揽获多项大奖,万语嫣、尤好等10名小演员荣获了新苗奖。
搭建艺术平台 培养曲艺人才
2010年四川省曲协启动“曲艺新苗工程” 并创建四川省小牡丹艺术团,致力于曲艺艺术在少年儿童中的传承普及,迄今已建成业余曲艺学校30所。在此基础上,李蓉作为四川省曲协常务副主席、秘书长,从2011年起已成功策划、举办了四届四川省少儿曲艺大赛以及“花开的声音”四川省优秀少儿曲艺节目展演活动。四川省少儿曲艺大赛是省曲协为了培养曲艺后备人才、展示少年儿童艺术才华而举办的重要赛事活动,为实现四川曲艺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人才基础。该活动的连续举办让更多的曲艺家和曲艺工作者投入到“传、帮、带”工作中,促进了曲艺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李蓉表示,“近几年来,通过大赛我们已经积累了四川清音《秋娃娃》 、四川谐剧《一根红薯》 、四川荷叶《娃娃闹春》 、四川竹琴《石榴花开》等一百多个优秀少儿曲艺作品,也培养和影响了一批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少年儿童,希望孩子们能在这个平台上快乐说唱,快乐成长。”
除举办少儿曲艺大赛,挖掘曲艺新苗,培养艺术人才之外,李蓉还组织承办了中国曲协第四届“岳池杯”中国曲艺之乡曲艺展演及岳池论坛、中国曲协第二届中国西部优秀曲艺节目展演、中国曲协第三届高等院校曲艺高峰论坛等一系列活动,为曲艺发展搭建了很好的艺术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四川曲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同时她还积极组织推送四川曲艺作品参加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曲协主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支持的“说唱中国梦 喜迎十九大”全国优秀曲艺节目展演和第五届全国相声小品优秀节目展演,努力推动四川曲艺走向全国。2017年,由她策划编排的大型四川曲艺情景剧《望红台》片断四川扬琴《守望》入选文化部全国曲艺、木偶剧、皮影戏优秀剧(节)目展演。她以悬崖村孩子为题材创作的四川清音《天梯上的阿果》由遂宁市小学排演,并将参加2018年四川省中小学生艺术节。
柔情洞察纯真 才情铸就佳作
在第四届四川省少儿曲艺大赛上,一部四川车灯《亲亲自然 亲亲校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孩童活泼俏皮的天性,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孩子们亲近自然时无忧无虑、天真欢快的场景。这部作品也在此次大赛上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而它的创作者正是李蓉。
1990年,李蓉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此后曾多次发表戏剧小品、文艺评论、人物专访、文化随笔等文章,如戏剧小品《桑榆晚景》,文艺评论《赵氏孤儿:历史传奇与元杂剧及其传播》《花开正当时 曲动更娇艳——四川省少儿曲艺创作观察》,人物专访《汪嘉伟有多“冷”》《陈巧茹:美人香居》,文化随笔《明星与慈善》 《一个民间艺人的守则》《又听布谷鸟咕咕叫》等,她可谓是一个真正集才情与柔情于一身的女子。
六年来,连续四届四川省少儿曲艺大赛的策划、举办,不仅让她积累了丰富的少儿曲艺作品创演经验,亦使她对少儿曲艺作品的创作生发了感情。这也是作品《亲亲自然 亲亲校园》的创作初衷。该作品创作背景源于某一天,李蓉了解到成都市有学校正在创办自然课堂,在这个已经很少看得到鸽子飞翔、蜻蜓落在指尖玩耍、麦浪在阳光下翻滚、炊烟袅袅升起的现代化生活中,尝试通过自然课堂让孩子们亲近自然,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育方式。于是,一个让她怦然心动的创作点便就这么找到了。她想为孩子们打开日常生活的阻隔,还他们片刻亲近自然的舞台体验,这也是她创作这个少儿曲艺作品的目的。
谈及少儿曲艺创作,李蓉表示,“很多人说写少儿作品难,其实最关键的是要把握住一点:孩子与我们虽然生活在同一时空,但却有着不同的世界。因此,写少儿作品需要作者拥有把自己还原成孩子的能力。这就要求创作者的心境要返璞归真,回到童年,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语言去表达所思所想。”在作品《亲亲自然 亲亲校园》中,李蓉营造了一个孩子们参加自然课堂学习的舞台规定情境。在写作上,她把握了五个方面的选择:一是曲种的选择,为表现自然课堂上孩子们亲近自然的状态,她采用四川车灯这个载歌载舞的曲种,实现小演员在舞台上念白与唱腔、形体与舞蹈的和谐交融。二是场景的选择,她挑选了鸟类课、动物课、植物课为场景。三是文本素材的选择,博大的自然中,她选中了信鸽、小马驹、蒲公英等物象,不仅因为这些事物能抓住少儿的视线焦点,同时这些动植物本身还具有美好的寓意。四是文本唱词的选择,她更多的是采用少儿语汇来表现自然课堂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五是帮腔衬句的选择,在“书声琅琅入心田”等唱句里,她根据唱词内容灵活运用了四川车灯的帮腔衬句,使作品始终洋溢着浓浓的四川车灯味道,增强了作品和舞台呈现的趣味。
李蓉谈到,在创作过程中,她脑子里会时时呈现出舞台情境。因此,她便在作品开头和结尾部分采用了少儿口语化的念白:
亲亲小马,亲亲小花,
亲亲自然,亲亲校园,
亲亲老师,亲亲同学,
亲亲爸爸,亲亲妈妈。
这段朴素稚气的排比化念白,生动地表现了一群天真活泼、友善可爱的少儿形象。只有内心真正充满柔情才能深入孩子的纯真世界,才能创作出这样柔情似水又趣味昂扬的优秀作品。作品的二度编排创作,编导曾萍在开场音乐上处理得非常到位,营造了一片鸟语花香的舞台气氛。同时更有国家一级作曲家王文能先生的倾情加入,他深谙少儿的音域特点,有针对性地为节目量身作曲,增添了作品自然活泼的特性。《亲亲自然 亲亲校园》的每场演出都引起许多少儿观众的情感共鸣,包括台上的少儿演员和台下的少儿观众。他们一下就能走进作品传达的意境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是多想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啊。
曲艺传承与创新的主动力——少儿
关于少儿曲艺,李蓉有她独到的见解。她认为,受时代和环境的影响,曲艺的生存状态正在改变,但好作品无惧于时代的变迁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要做好少儿曲艺的传承与创新,首先要对曲艺未来的发展格局有清醒的认识,提前做好引领性的指导和规划;其次要在创作源头上下功夫,创作者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入生活,多出精品佳作;最后曲艺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要从娃娃抓起,孩子是民族的未来,学校应该给曲艺分出一块阵地,加大艺术教育的力度。少儿曲艺的发展不仅是对整个曲艺事业的传承,同时也能让孩子们在学习曲艺艺术的过程中增强自信,热爱生活,改变他们木讷、害羞、不善表达的情况。
目前,四川曲艺正在巴蜀大地上焕发勃勃生机,一大批优秀的少儿曲艺演员正在逐渐成长。我们相信只要有他们,未来四川曲艺定会攀上艺术高峰,铸就曲艺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