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成型组合型腔数值模拟与工艺优化

来源 :塑料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aoc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某游戏机组合装配件进行了结构工艺分析,结合Moldflow最佳浇口位置分析结果,确定了模具浇口位置,设计了浇注系统与冷却系统。建立了模流分析有限元模型,利用Moldflow进行了塑件组合型腔成型过程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组合型腔采用平衡流道系统结构,存在熔体充填不平衡的问题,对成型参数熔体温度、流动速率、保压压力等进行优化,实现了组合型腔的平衡充填。熔体温度为260℃时可以明显降低塑料熔体在型腔中的流动速度,进而优化型腔的平衡充填。并结合试模,获得了合理的注塑成型工艺参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应用垂直疤痕乳房缩小术修复双环法乳房缩小术后畸形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1年3月期间,应用垂直疤痕乳房缩小术修复的双环法乳房缩小术后形态不满意的患者,对其治疗结果及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期间共诊治患者38例共76侧乳房,均为双环法乳房缩小术后,双侧乳房畸形。表现为乳房形态扁平,部分伴有乳晕周围瘢痕宽大,乳晕直径增大。有三侧乳房发生乳头坏死,21例患者42侧乳房在双环法乳房缩小的同时放置乳房假体。有11例患者22侧乳房双环法缩小术后进行过自体脂肪移植。所有患者均采用垂直疤痕乳房缩小
目的探讨采用透明质酸改善颞部凹陷的安全注射方式。方法根据下颞隔的体表投影将颞部分为上下两区,颞上区使用锐针骨膜浅层注射,颞下区使用钝针于颞深筋膜和颞浅筋膜间的疏松组织层注射。单侧总注射量1~3ml。结果应用此方法采用透明质酸注射填充颞部56例求美者,颞部轮廓改善较为明显,术后随访1~6个月评估求美者满意度,未出现红肿淤青及形态不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在骨膜浅层及疏松组织层注射透明质酸,安全可靠,是值得推广的颞部注射方法。
目的探讨改良垂直瘢痕法乳房成形术(Hall-Findlay法)在乳房下垂矫正中的应用。方法2016年5月至2021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科共完成乳房下垂矫正术60例,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34.05岁,其中矫正下垂同时因乳房肥大行乳房缩小者34例。术前详细测量、设计切口后,剥离乳腺组织,形成内上蒂或上蒂;根据乳房体积大小和患者意愿,分为A组(26例):单纯下垂矫正,不需要去除乳腺组织;B组(34例):矫正下垂的同时需要去除部分乳腺组织。分别采用不同的蒂部设计和不同乳头乳晕复合组织瓣的转移方式
目的探讨假体隆乳术后,二期行假体取出术时的修复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20年6月,96例假体隆乳术后需行假体取出/调整术患者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效果。基于患者手术目的,结合假体放置情况、乳房外形及容量,采用四种不同手术方法进行修复,包括假体取出、假体置换、假体取出+乳房固定、假体置换+乳房固定、假体取出+脂肪移植。结果5例行乳房固定术患者发生血清肿,持续引流后治愈;1例行乳房固定术患者发生切口部分裂开,清创缝合后治愈。随访6个月~3年,乳房形态饱满、轮廓自然,乳房上提固定效果良好持久,无乳头乳晕
目的探讨内上方真皮腺体蒂技术在多种乳房畸形整复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采用内上方真皮腺体蒂技术在巨乳症、乳房下垂、假体取出后Ⅰ期乳房塑形、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术后Ⅰ期乳房塑形等多种乳房畸形整复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共治疗患者216例,其中巨乳症患者150例,乳房肥大松垂(外观以松垂为主)患者46例,假体取出后Ⅰ期乳房塑形9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术后Ⅰ期乳房塑形患者11例;术后巨乳症患者乳房下皱襞处血清肿者5人,经穿刺抽吸及加压包扎治疗后痊愈,乳房下皱襞处伤口小段裂开者3例,经换药后再次缝合治愈,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胸锁乳突肌肥大致颈部形态不良求美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20年6月~12月,随机选择16例双侧胸锁乳突肌肥大的女性求美者,详细检查后,评估该肌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