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各地各校都非常重视学校特色建设,创建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
我们学校一直坚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和“育才先育人”的指导思想,为此特别重视学生养成教育,把“序列化养成教育”作为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经过几年努力,现已初具特色,并取得了理想教育效果。实践证明,抓好养成教育,对于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养成教育序列化的理论依据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难教育了。他们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以及更深层面的思想道德素养每况愈下。究其原因,是因为长期以来,无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多注重于用说教或抓典型、树模范、大张旗鼓地搞宣传的方式进行品德教育,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却忽视了对个人良好习惯的教育培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养”。一个人道德品质的确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在于一点一滴的养成。古希腊的哲人就曾指出:“德是表现在行为上的习惯”;古罗马的一位作家也曾说过:“在任何事情上,习惯总是极其有效的主人。”实际上,人日常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道德判断之类的理性使然,更多的是习性使然,所谓“习惯成自然”。比如说,谁都知道,闯红灯、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是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但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明知故犯?习惯了。这是反面的例子。正面的例子也有。
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被问及“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时,回答是在幼儿园。因为“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这里强调的也是好习惯对人的成长的重要作用。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叶圣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他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以上事例说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多么重要;而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又是多么重要。
何为养成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还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其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
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是有序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养成教育也应该是有序的。为此我们提出养成教育要序列化。要实现系列化教育,必须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易到难,由低入高,按照科学的序列计划出具体的时间和内容,做到横向一体化,纵向系列化。
我校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努力追求跨越式发展的实践中,全面理解和把握养成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把养成教育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
二、 养成教育序列化的具体实践
1.高中三年养成教育的纵向序列化
学校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养成教育的纵向序列化。高一年级学生是打基础的学年,学生能不能顺利完成初、高中的接轨,能不能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想行为习惯,直接关系到三年后高考的成败和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因此学校确定高一年级以“基础教育”为支点,以做“文明学子”为目标,致力培养合格的高中生。为此,学校编撰了校本教材《高一新生入学必读》,已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分“德育篇”和“智育篇”。“德育篇”主要是行为习惯教育,“智育篇”主要是学习习惯教育。
高二年级是学生选课走班、发展特长的关键学年,学生能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方向,将直接关系到学生个人成材和学校大面积提高升学率。因此学校确定高二年级以“发展教育”为支点,以“因材施教,发展特长”为目标,致力培养适合特长发展的高中生。
高三年级是学生提升能力,向高考冲刺的攻关学年,学生能否心态稳定、志存高远、持之以恒备战高考,将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成败。因此学校确定高三学年以“理想教育”为支点,以“健全人格和优秀成绩双丰收”为目标,致力培养优秀的高中毕业生。
2.养成教育的横向一体化
上述学生三年养成教育的总体规划,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确定的教育培养重点。学生养成教育既然是一个序列化过程,许多教育措施和教育活动又必须是一体化的。比如,我校提出的做“文明学子”的目标,是“男生做谦谦君子,女生做文雅淑女”,就是对全校所有学生提出的。
(1)为实施养成教育序列化,每个年级都推行主题班会序列化。建立了“班会集体备课”制度,各年级在班主任集体研讨的基础上,确定每次班会主题。每个学期初就将一个学期的序列主题班会内容确定好,每次班会前再统一研讨本次班会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流程,班主任轮流作为中心发言人,着手搜集材料,并负责上好观摩班会。
另外,学校每月组织一次全校观摩班会,高一、高二、高三年级根据各年级的培养目标分别确定不同的主题;邀请学生家长、科任老师参加;全部由学生主持,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全校班主任、分管教学和学生管理的校级领导、处室主任、级部主任全部参加;班会结束,进行会课研讨。全校观摩班会已成为我校的一大亮点,在全县开放周活动中,得到一致好评。
(2)始终坚持正确的育才观,坚持“活动育人”。高一年级“60华里远足”、高二年级“18岁成人仪式”、高三年级高考“百日誓师”主题活动已成为学校常态化教育活动。
学校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充分发挥职能,利用清明节、“五四”青年节、端午节等重大节日组织演讲比赛和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此外,学校还非常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高一年级组织学生去企业、武警中队参观学习,邀请法院、检查院有关专家来我校做法制报告;高二年级组织学生做社会调查,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性学习;等等。
(3)开设好“信息博览课”。这是我校坚持多年的校本课程。节目的录制编辑由校园电视台负责,内容由各科教研室主任帮助策划和搜集资料,每天半小时,内容丰富多采。“一周时政要览”、“科技之光”、“电视散文”、“走遍中国”、“希望英语”等节目是通过问卷征求学生意见基础上开设的,深受学生欢迎。
(4)为配合养成教育序列化,各年级均举行系列读书活动。高一、高二年级订阅了湖北黄岗地区的优秀学生阅读期刊《情感读本》,高三年级订阅了《中华活页文选》;语文教研室自编小报“时文选粹”,每周一期,选择短小精美的文章给学生阅读。各班还成立了励志读书会,选出会长组织“每周一读”,读励志名篇,大家在每周三的“课外阅读时间”一起阅读,读完谈体会。通过这种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形式,陶冶了学生情操,提升了学生思想品位,也为学生写作提供了素材。
(5)提倡“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学校一直以来都提倡“贴近管理”,要求教师走进学生中间,走进学生心田;更是在去年提出了“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的管理理念。学生养成教育需要老师的陪伴,高一年级学生需要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老师陪伴;高二年级学生选课走班,面临艰难的选择,有许多不舍和困惑,需要老师陪伴;高三年级学生面临高考压力,心理上会有许多波动,学习上需要老师指点,更需要老师陪伴。注意,这个“陪伴”不是监督,更不是包办;这个“陪伴”更多的是情感上的陪伴,是让学生感觉到“有老师在,我什么都不怕”。陪伴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一种内心支撑,是“让学生在孤独无助时能牵住老师的手”。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我校所理解的养成教育,已不单是养成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习惯。我们的定义是:以追求育人的高质量为根本宗旨,以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构建理想的课堂为主要手段,以全校上下养成各种良好习惯为根本要求,全员、全程、全方位提升办学品位。为此,我们提出了“育才先育人,正人先正己”,全体教师包括后勤工作人员在内都要努力提升道德素养,做到“身正为范”,全员育人:管理人员养成良好的管的习惯,教师养成良好的教的习惯,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做人习惯。
通过教育,让每个学生现在得到最好的发展,将来拥有最好的素质,这是我校序列化养成教育的终极目标。
我们学校一直坚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和“育才先育人”的指导思想,为此特别重视学生养成教育,把“序列化养成教育”作为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经过几年努力,现已初具特色,并取得了理想教育效果。实践证明,抓好养成教育,对于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养成教育序列化的理论依据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难教育了。他们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以及更深层面的思想道德素养每况愈下。究其原因,是因为长期以来,无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多注重于用说教或抓典型、树模范、大张旗鼓地搞宣传的方式进行品德教育,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却忽视了对个人良好习惯的教育培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养”。一个人道德品质的确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在于一点一滴的养成。古希腊的哲人就曾指出:“德是表现在行为上的习惯”;古罗马的一位作家也曾说过:“在任何事情上,习惯总是极其有效的主人。”实际上,人日常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道德判断之类的理性使然,更多的是习性使然,所谓“习惯成自然”。比如说,谁都知道,闯红灯、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是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但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明知故犯?习惯了。这是反面的例子。正面的例子也有。
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被问及“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时,回答是在幼儿园。因为“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这里强调的也是好习惯对人的成长的重要作用。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叶圣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他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以上事例说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多么重要;而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又是多么重要。
何为养成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还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其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
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是有序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养成教育也应该是有序的。为此我们提出养成教育要序列化。要实现系列化教育,必须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易到难,由低入高,按照科学的序列计划出具体的时间和内容,做到横向一体化,纵向系列化。
我校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努力追求跨越式发展的实践中,全面理解和把握养成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把养成教育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
二、 养成教育序列化的具体实践
1.高中三年养成教育的纵向序列化
学校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养成教育的纵向序列化。高一年级学生是打基础的学年,学生能不能顺利完成初、高中的接轨,能不能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想行为习惯,直接关系到三年后高考的成败和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因此学校确定高一年级以“基础教育”为支点,以做“文明学子”为目标,致力培养合格的高中生。为此,学校编撰了校本教材《高一新生入学必读》,已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分“德育篇”和“智育篇”。“德育篇”主要是行为习惯教育,“智育篇”主要是学习习惯教育。
高二年级是学生选课走班、发展特长的关键学年,学生能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方向,将直接关系到学生个人成材和学校大面积提高升学率。因此学校确定高二年级以“发展教育”为支点,以“因材施教,发展特长”为目标,致力培养适合特长发展的高中生。
高三年级是学生提升能力,向高考冲刺的攻关学年,学生能否心态稳定、志存高远、持之以恒备战高考,将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成败。因此学校确定高三学年以“理想教育”为支点,以“健全人格和优秀成绩双丰收”为目标,致力培养优秀的高中毕业生。
2.养成教育的横向一体化
上述学生三年养成教育的总体规划,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确定的教育培养重点。学生养成教育既然是一个序列化过程,许多教育措施和教育活动又必须是一体化的。比如,我校提出的做“文明学子”的目标,是“男生做谦谦君子,女生做文雅淑女”,就是对全校所有学生提出的。
(1)为实施养成教育序列化,每个年级都推行主题班会序列化。建立了“班会集体备课”制度,各年级在班主任集体研讨的基础上,确定每次班会主题。每个学期初就将一个学期的序列主题班会内容确定好,每次班会前再统一研讨本次班会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流程,班主任轮流作为中心发言人,着手搜集材料,并负责上好观摩班会。
另外,学校每月组织一次全校观摩班会,高一、高二、高三年级根据各年级的培养目标分别确定不同的主题;邀请学生家长、科任老师参加;全部由学生主持,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全校班主任、分管教学和学生管理的校级领导、处室主任、级部主任全部参加;班会结束,进行会课研讨。全校观摩班会已成为我校的一大亮点,在全县开放周活动中,得到一致好评。
(2)始终坚持正确的育才观,坚持“活动育人”。高一年级“60华里远足”、高二年级“18岁成人仪式”、高三年级高考“百日誓师”主题活动已成为学校常态化教育活动。
学校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充分发挥职能,利用清明节、“五四”青年节、端午节等重大节日组织演讲比赛和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此外,学校还非常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高一年级组织学生去企业、武警中队参观学习,邀请法院、检查院有关专家来我校做法制报告;高二年级组织学生做社会调查,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性学习;等等。
(3)开设好“信息博览课”。这是我校坚持多年的校本课程。节目的录制编辑由校园电视台负责,内容由各科教研室主任帮助策划和搜集资料,每天半小时,内容丰富多采。“一周时政要览”、“科技之光”、“电视散文”、“走遍中国”、“希望英语”等节目是通过问卷征求学生意见基础上开设的,深受学生欢迎。
(4)为配合养成教育序列化,各年级均举行系列读书活动。高一、高二年级订阅了湖北黄岗地区的优秀学生阅读期刊《情感读本》,高三年级订阅了《中华活页文选》;语文教研室自编小报“时文选粹”,每周一期,选择短小精美的文章给学生阅读。各班还成立了励志读书会,选出会长组织“每周一读”,读励志名篇,大家在每周三的“课外阅读时间”一起阅读,读完谈体会。通过这种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形式,陶冶了学生情操,提升了学生思想品位,也为学生写作提供了素材。
(5)提倡“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学校一直以来都提倡“贴近管理”,要求教师走进学生中间,走进学生心田;更是在去年提出了“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的管理理念。学生养成教育需要老师的陪伴,高一年级学生需要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老师陪伴;高二年级学生选课走班,面临艰难的选择,有许多不舍和困惑,需要老师陪伴;高三年级学生面临高考压力,心理上会有许多波动,学习上需要老师指点,更需要老师陪伴。注意,这个“陪伴”不是监督,更不是包办;这个“陪伴”更多的是情感上的陪伴,是让学生感觉到“有老师在,我什么都不怕”。陪伴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一种内心支撑,是“让学生在孤独无助时能牵住老师的手”。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我校所理解的养成教育,已不单是养成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习惯。我们的定义是:以追求育人的高质量为根本宗旨,以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构建理想的课堂为主要手段,以全校上下养成各种良好习惯为根本要求,全员、全程、全方位提升办学品位。为此,我们提出了“育才先育人,正人先正己”,全体教师包括后勤工作人员在内都要努力提升道德素养,做到“身正为范”,全员育人:管理人员养成良好的管的习惯,教师养成良好的教的习惯,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做人习惯。
通过教育,让每个学生现在得到最好的发展,将来拥有最好的素质,这是我校序列化养成教育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