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球化语境下,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面貌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本文从中国当代设计教育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出发,指出要实现教育的转型必须从本土传统文化和外来现代文化中吸取良性因子,通过对人本精神、传统造物思想、设计伦理思想的综合融创,确立属于自己的人文向度。
关键词:全球化 传统文化 人文向度 有机设计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3-0143-03
在愈演愈烈的全球化趋势中,出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往的需要,以及各民族在多元文化互动中形成的关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觉的、主动的价值选择,人类文化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一种强烈的整合现象。
众所周知,工业文明在引导社会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社会普遍物化和对人的精神和情感的忽视问题,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同样不能幸免。技术理性在对人的本质力量进行肯定的同时也把人工具化,技术成为一种统治人、奴役人甚至毁灭人的力量。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不少知识分子都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对工具理性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绝对人类中心主义带来的西方工业文明弊端进行批判,也在竭力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但是,他们或者是力图用“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精神来重新建构现代社会,或者干脆希望中国直接进入到后工业文明,避开为实现现代化而付出的代价。这种交织着对现代化前景的渴望和对随之而来的负面效应的恐惧的矛盾文化心理是可以理解的。工具理性过分强化导致的物化和异化,以及过分强调人本主义带来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使我们意识到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也存在种种的缺憾,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是我们这个时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基本生存样法,是一个民族融入世界历史进程的最重要的文化因素。
当然,这并不表示我们必须对传统文化和伦理精神做全盘的否定,因为无论怎样强调全球化时代资本的跨国运作、各民族文化的相互渗透,中国依然是中国,中国是带着自己辉煌灿烂的文明进入到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中的,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要想在全球性的新文化价值形成的过程中增大对世界文明的主导力量,就需要我们在传统文化中寻找适合新的文化的“种子”,以便在现代文明的“土壤”中生长出新的人文价值体系。面对不可逆转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我们应该建立一种以现代性为基本要素,以科学理性和人本精神为主要内涵的文化模式,坚定地接纳工业文明,并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合理的一面与之进行有机的文化整合,减轻工业文明带来的异化弊端。
作为中国整体文化及经济的一部分,中国的设计教育也和理论界一样存在着种种错误倾向和文化误读:或是以传统优秀文化自傲、抱着“凡是民族的就是国际的”纯粹国粹派;或是患上“文化失语症”,认为凡是國际的就是先进的。设计艺术作为特定时代中经济、文化、技术和需求共同作用的产物,是一种复杂的有针对性的创造性思维成果。在清楚地认识中国国情的同时,设计界和设计教育界更应该认清中国当代设计所处的“设计系统”。在20世纪后期的中国,“以农业技术为核心的手工业体系的工艺设计”与“以欧洲近现代工业技术为核心的科学体系的设计系统”发生了碰撞,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了交叉、融合和共生。因此,今天的中国设计是“处于一个不同于西方科技文明的设计系统,也不同于农业文明的设计系统,而是两者交叉的系统中,我们称之为‘第三系统’”[1]。但是,不管处于什么系统,还是系统如何发展变化,从古到今,我们都依靠设计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设计的本质内容是不会改变的。
针对中国设计界和设计教育界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困惑,翟墨先生提出“我们要在全球意识和人类文明胸怀的大前提下吸收异质文明的良性基因,建立有民族优良‘道器’文脉的‘有机设计’体系。”[2]这就需要我们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为滋养,以中国设计和设计教育的现实情景为出发点和基本点,这样才能建设起有民族文化传统根底的新的设计体系和设计教育体系。“传统的文化艺术文本是历史的,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语境;但传统的文本一旦产生,进入历史流传的链条,它本身又是历史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它被不断地被解读,释放出新的文化艺术能量来。”[3]中国的“道器”文脉就是中国传统造物文化的“一种传承延续不断发展的内在思想和‘活’的文化精神,它不是表面的、形式的、静止的,而是随着时代‘脉动’历史积淀的民族文化之‘魂’”。[4]认清中国在知识经济时代设计文化转型中应该建立的“公共话语空间”,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进行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融合国际化设计和教育理念,找到符合人类理想的设计文化和审美定位,可以帮助我们摆脱目前紧跟西方模式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教育思路,并最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有机设计体系的建立必须依赖设计教育思维的转变,而转变并非想当然,它需要一种新的人文向度的确立,这种向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指示内容:
第一,用科学技术和人本精神塑造设计人才,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强调对学习主体内在素质和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设计教育实践中,尤其是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师仍然坚持将“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首要目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按照概念讲解、图例分析、作业讲评的机械步骤进行着填鸭式教育,教师不在意学生如何解读课程内容,学生丧失主体性地位后缺乏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教条式的讲解、应付的作业、被动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只能是一批又一批既不懂设计规律、又不谙市场的“残品”,设计教育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从何谈起!现代设计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知识点的学习中,打破只让学生按图索骥的传统教育的定式思维,让学生从身体到头脑全方位地动起来,教师通过对教学环节中每一个具体课题多维度、多层次、多样化地精心设计,创设符合设计实践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市场调查,深入的数据分析,积极的方案讨论最终实现思维火花的迸发,这才是现代设计教育应有的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中,学生成为问题的研究者、方案的创立者、方法的实施者,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内在设计素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只有成为具备了合理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这些未来的设计师们才能够在未来的设计生涯中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对文化和技术的需求。 第二,让传统造物思想中的优秀文脉融入到信息设计和“有机文化生态环境”中,以实现设计教育的“综合融创”。现代设计作为一个舶来品,诞生于机器化大生产,更多的承载着西方的理性、科学精神,因此,不少设计理论研究者都把它作为工业文明的产物,和生长于农耕文明土壤的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割裂开来,在设计实践和教育理念中一味照搬西方模式,造成中国当代设计与本土优秀的传统造物思想决裂,不利于具有民族特色的原创设计的建立。对比古今中国设计教育,应该承认:传统师徒制中因材施教、言传身教、自学习惯以及钻研精神对我们的现代设计教育就具有很好的启发价值。而传统手工艺的实践经验与技艺诀窍,对现代设计的造型活动也是大有裨益的。目前,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更多地偏向于对设计理论知识的学习,片面追求形而上的“道”,忽视形而下的“器”,对材料性能、工艺流程和市场需求涉及不多,学生在课程内的课题设计基本停留在追求艺术性的效果图阶段,绝大部分学生没有体验过将图纸转化成实物的过程。对材料和工艺认识的缺乏使学生难以驾驭设计的真正效果,而脱离受众需求又常常使设计沦为“一纸空谈”。针对现在设计教育中存在的这些尴尬局面,我们的设计教育必须要走出一条学校、产业、市场三结合的路子,最终实现以实践性主体促进设计教学的提高。
第三,强调对学生艺术格调、设计伦理意识培养的必要性。作为向“人”提供“人造物”的活动,设计的宗旨是以人为本,设计出合适的用品满足人的消费需求。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社会早已从物质短缺进入到物质充盈甚至相对过剩的状态,也就是所谓的消费社会。在这个阶段,消费欲望极度膨胀,消费的意义从生存转变为对符号的消费,消费不再是个人层面的事情,而是与他人的一种竞争关系,是社会认同和阶层塑造的過程。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设计从业者们无论是自营还是服务于产业集团,出于对利润的追逐,都争先恐后地加入到对消费符号的塑造的队伍中,通过“更时尚”“更先进”的设计引导受众进入虚荣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且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要改变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关系异化的现状,设计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既然设计能够帮助产业资本塑造出供人们消费的符号,就能够引导人们回归合理的生活方式。在这一过程中,设计教育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设计伦理教育应该和设计意识教育、设计方法论教育、设计技能教育一样,成为设计学科中一个稳定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再者,设计的伦理意识应该贯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到每一次具体的课题设计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伦理意识的自觉。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的责任、伦理意识真正贯彻到设计师的设计工作中,成为每个设计师工作意识中自觉的组成部分,避免不文明的、不负责任的设计。因为设计对生活的强行干预性和介入性,常常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需要让人类的生活在设计师的工作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明”。
全球化对文化和经济的影响无疑是深刻的,设计作为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载体更是受到巨大的冲击,我国设计教育固有的经验和传统的认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语境。要改变这种局面,只有立足中国当代设计教育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从本土传统文化和外来现代文化中吸取良性因子,通过科学技术和人本精神塑造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中糅合传统造物思想中的优秀文脉,强化设计伦理道德,最终确立属于自己的人文向度。
参考文献:
[1]周思中.当代中国艺术设计中的“伪概念”[J].美术观察,2004,(08):84-86.
[2]翟墨.批评包豪斯[J].美术观察,2003,(01):99.
[3]童庆炳.中国文化艺术应喊出自己的声音[J].文艺研究,1998,(04):14-16.
[4]梅映雪.三论建立有民族优良“道器”文脉的“有机设计”体系[J].美术观察,2004,(08):82-84.
关键词:全球化 传统文化 人文向度 有机设计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3-0143-03
在愈演愈烈的全球化趋势中,出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往的需要,以及各民族在多元文化互动中形成的关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觉的、主动的价值选择,人类文化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一种强烈的整合现象。
众所周知,工业文明在引导社会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社会普遍物化和对人的精神和情感的忽视问题,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同样不能幸免。技术理性在对人的本质力量进行肯定的同时也把人工具化,技术成为一种统治人、奴役人甚至毁灭人的力量。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不少知识分子都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对工具理性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绝对人类中心主义带来的西方工业文明弊端进行批判,也在竭力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但是,他们或者是力图用“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精神来重新建构现代社会,或者干脆希望中国直接进入到后工业文明,避开为实现现代化而付出的代价。这种交织着对现代化前景的渴望和对随之而来的负面效应的恐惧的矛盾文化心理是可以理解的。工具理性过分强化导致的物化和异化,以及过分强调人本主义带来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使我们意识到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也存在种种的缺憾,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是我们这个时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基本生存样法,是一个民族融入世界历史进程的最重要的文化因素。
当然,这并不表示我们必须对传统文化和伦理精神做全盘的否定,因为无论怎样强调全球化时代资本的跨国运作、各民族文化的相互渗透,中国依然是中国,中国是带着自己辉煌灿烂的文明进入到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中的,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要想在全球性的新文化价值形成的过程中增大对世界文明的主导力量,就需要我们在传统文化中寻找适合新的文化的“种子”,以便在现代文明的“土壤”中生长出新的人文价值体系。面对不可逆转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我们应该建立一种以现代性为基本要素,以科学理性和人本精神为主要内涵的文化模式,坚定地接纳工业文明,并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合理的一面与之进行有机的文化整合,减轻工业文明带来的异化弊端。
作为中国整体文化及经济的一部分,中国的设计教育也和理论界一样存在着种种错误倾向和文化误读:或是以传统优秀文化自傲、抱着“凡是民族的就是国际的”纯粹国粹派;或是患上“文化失语症”,认为凡是國际的就是先进的。设计艺术作为特定时代中经济、文化、技术和需求共同作用的产物,是一种复杂的有针对性的创造性思维成果。在清楚地认识中国国情的同时,设计界和设计教育界更应该认清中国当代设计所处的“设计系统”。在20世纪后期的中国,“以农业技术为核心的手工业体系的工艺设计”与“以欧洲近现代工业技术为核心的科学体系的设计系统”发生了碰撞,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了交叉、融合和共生。因此,今天的中国设计是“处于一个不同于西方科技文明的设计系统,也不同于农业文明的设计系统,而是两者交叉的系统中,我们称之为‘第三系统’”[1]。但是,不管处于什么系统,还是系统如何发展变化,从古到今,我们都依靠设计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设计的本质内容是不会改变的。
针对中国设计界和设计教育界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困惑,翟墨先生提出“我们要在全球意识和人类文明胸怀的大前提下吸收异质文明的良性基因,建立有民族优良‘道器’文脉的‘有机设计’体系。”[2]这就需要我们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为滋养,以中国设计和设计教育的现实情景为出发点和基本点,这样才能建设起有民族文化传统根底的新的设计体系和设计教育体系。“传统的文化艺术文本是历史的,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语境;但传统的文本一旦产生,进入历史流传的链条,它本身又是历史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它被不断地被解读,释放出新的文化艺术能量来。”[3]中国的“道器”文脉就是中国传统造物文化的“一种传承延续不断发展的内在思想和‘活’的文化精神,它不是表面的、形式的、静止的,而是随着时代‘脉动’历史积淀的民族文化之‘魂’”。[4]认清中国在知识经济时代设计文化转型中应该建立的“公共话语空间”,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进行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融合国际化设计和教育理念,找到符合人类理想的设计文化和审美定位,可以帮助我们摆脱目前紧跟西方模式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教育思路,并最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有机设计体系的建立必须依赖设计教育思维的转变,而转变并非想当然,它需要一种新的人文向度的确立,这种向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指示内容:
第一,用科学技术和人本精神塑造设计人才,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强调对学习主体内在素质和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设计教育实践中,尤其是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师仍然坚持将“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首要目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按照概念讲解、图例分析、作业讲评的机械步骤进行着填鸭式教育,教师不在意学生如何解读课程内容,学生丧失主体性地位后缺乏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教条式的讲解、应付的作业、被动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只能是一批又一批既不懂设计规律、又不谙市场的“残品”,设计教育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从何谈起!现代设计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知识点的学习中,打破只让学生按图索骥的传统教育的定式思维,让学生从身体到头脑全方位地动起来,教师通过对教学环节中每一个具体课题多维度、多层次、多样化地精心设计,创设符合设计实践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市场调查,深入的数据分析,积极的方案讨论最终实现思维火花的迸发,这才是现代设计教育应有的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中,学生成为问题的研究者、方案的创立者、方法的实施者,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内在设计素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只有成为具备了合理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这些未来的设计师们才能够在未来的设计生涯中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对文化和技术的需求。 第二,让传统造物思想中的优秀文脉融入到信息设计和“有机文化生态环境”中,以实现设计教育的“综合融创”。现代设计作为一个舶来品,诞生于机器化大生产,更多的承载着西方的理性、科学精神,因此,不少设计理论研究者都把它作为工业文明的产物,和生长于农耕文明土壤的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割裂开来,在设计实践和教育理念中一味照搬西方模式,造成中国当代设计与本土优秀的传统造物思想决裂,不利于具有民族特色的原创设计的建立。对比古今中国设计教育,应该承认:传统师徒制中因材施教、言传身教、自学习惯以及钻研精神对我们的现代设计教育就具有很好的启发价值。而传统手工艺的实践经验与技艺诀窍,对现代设计的造型活动也是大有裨益的。目前,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更多地偏向于对设计理论知识的学习,片面追求形而上的“道”,忽视形而下的“器”,对材料性能、工艺流程和市场需求涉及不多,学生在课程内的课题设计基本停留在追求艺术性的效果图阶段,绝大部分学生没有体验过将图纸转化成实物的过程。对材料和工艺认识的缺乏使学生难以驾驭设计的真正效果,而脱离受众需求又常常使设计沦为“一纸空谈”。针对现在设计教育中存在的这些尴尬局面,我们的设计教育必须要走出一条学校、产业、市场三结合的路子,最终实现以实践性主体促进设计教学的提高。
第三,强调对学生艺术格调、设计伦理意识培养的必要性。作为向“人”提供“人造物”的活动,设计的宗旨是以人为本,设计出合适的用品满足人的消费需求。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社会早已从物质短缺进入到物质充盈甚至相对过剩的状态,也就是所谓的消费社会。在这个阶段,消费欲望极度膨胀,消费的意义从生存转变为对符号的消费,消费不再是个人层面的事情,而是与他人的一种竞争关系,是社会认同和阶层塑造的過程。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设计从业者们无论是自营还是服务于产业集团,出于对利润的追逐,都争先恐后地加入到对消费符号的塑造的队伍中,通过“更时尚”“更先进”的设计引导受众进入虚荣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且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要改变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关系异化的现状,设计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既然设计能够帮助产业资本塑造出供人们消费的符号,就能够引导人们回归合理的生活方式。在这一过程中,设计教育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设计伦理教育应该和设计意识教育、设计方法论教育、设计技能教育一样,成为设计学科中一个稳定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再者,设计的伦理意识应该贯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到每一次具体的课题设计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伦理意识的自觉。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的责任、伦理意识真正贯彻到设计师的设计工作中,成为每个设计师工作意识中自觉的组成部分,避免不文明的、不负责任的设计。因为设计对生活的强行干预性和介入性,常常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需要让人类的生活在设计师的工作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明”。
全球化对文化和经济的影响无疑是深刻的,设计作为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载体更是受到巨大的冲击,我国设计教育固有的经验和传统的认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语境。要改变这种局面,只有立足中国当代设计教育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从本土传统文化和外来现代文化中吸取良性因子,通过科学技术和人本精神塑造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中糅合传统造物思想中的优秀文脉,强化设计伦理道德,最终确立属于自己的人文向度。
参考文献:
[1]周思中.当代中国艺术设计中的“伪概念”[J].美术观察,2004,(08):84-86.
[2]翟墨.批评包豪斯[J].美术观察,2003,(01):99.
[3]童庆炳.中国文化艺术应喊出自己的声音[J].文艺研究,1998,(04):14-16.
[4]梅映雪.三论建立有民族优良“道器”文脉的“有机设计”体系[J].美术观察,2004,(08):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