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园危机管理中问责制度的引入和完善,是提高校园危机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措施。通过提高认识,完善法律法规,明确校园危机管理的主体及其职责,规范问责制度,营造问责文化等路径来实现校园危机管理中问责制度的引入和完善。
【关键词】校园危机管理;问责制度;引入和完善
目前,我国正处于各种类型公共危机的易发期[1],校园危机管理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推广。但是,校园危机管理的现状是,当有校园危机发生以后,校园危机管理就得到重视;然而没有危机发生时,校园危机管理就显得十分薄弱。从相关实践和理论研究来看,在校园危机管理中引入问责制,是构建校园危机管理长效机制的一个重要措施。
问责制的本质在于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以及对过失权力进行责任追究,体现了所谓“责任政府”的原则,是责任政府的具体体现形式,其最终目的在于保证政府系统的正常运行、遏制权力腐败以及保障公众利益尽量不受损失或损失最小化。[2]面对我国校园危机多发、突发的现状,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重要主体,相关部门紧密配合的危机管理模式势在必行。而提高这一危机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就需要在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引入问责制,对政府、学校及相关部门在校园危机管理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地问责。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校园危机管理中引入问责制度,对于目前的校园管理来讲,是一个新鲜事物,甚至是一种改革和创新。因此,各地区政府的主要领导,教育行政部门等相关部门领导,学校的领导对这一理念、措施的理解和支持程度,对于校园危机管理中引入和完善问责制度能否具体实施和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应该通过教育培训、专题讲座等不同形式,提高这些领导对校园危机管理中问责制度的引入这一理念和措施的认识。通过提高相关领导的认识、统一思想,为校园危机管理中引入和完善问责制度这一具体实践扫除思想障碍。
二、完善法律法规,提供法律保障
目前,我国关于校园危机管理,校园危机管理中实施问责制度等方面没有专门、完善的法律法规。这一情况导致,在学校危机管理,尤其是在学校危机管理中问责制度的执行时,许多措施和做法无法律依据,这往往成为问责制度执行的软肋。因此,人大尤其是全国人大应该加快校园公共危机管理中问责制度专门法律的出台,完善现有的相关法律。各地区人大应该根据全国人大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校园危机管理中问责制度的专门法律法规,使各地在校园公共危机管理中依法引入和完善问责制度,依法执行问责制度,实现依法问责。
三、明确校园危机管理的主体及其职责
当前,从校园危机发生的数量,原因和危害程度分析,校园危机管理的主体不再单是学校;从校园危机应对的能力来看,部分校园危机的应对不在学校能力范围之内。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危机管理的成效影响着学校的危机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下,校园危机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学校,还应包括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因此,通过法律规范,明确校园危机管理的相关主体及其职责,对不同主体的工作分工和工作责任,做出尽量明确、完整的界定,使不同部门,同一部门不同层级的职责更加明确。只有这样明确校园危机管理的主体及其职责,才能在问责制度执行中,能够准确地追究相关主体的责任。而不至于出现,有成绩时大家都争夺,有责任时大家都推诿的情况。
四、规范问责制度
规范问责制度主要从明确问责事项,规范问责程序,保障被问怎人的合法权益三个方面努力。具体而言,明确问责事项,即明确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启动问责程序;规范问责程序,就是要规范问责程序的启动条件、启动者、如何确定问责对象和内容等;保障被问责人的合法权益,即被问责人在被问责过程中,问责决定作出之后,都应该保障其相应的合法权益,如申诉的权利。
五、营造问责文化
我国对于问责制度的实践探索起步较晚,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问责的领域比较狭窄,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广大群众的问责意识都较薄弱。因此,在校园危机管理中引入和完善问责制度,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营造问责文化。
具体而言,校园危机管理中引入问责制度,涉及到各地区政府主要领导,教育行政部门等相关部门领导,学校的领导和教职员工,还包括新闻媒体,家长,学生等不同人群。相关部门,学校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大会,新闻发布会,家长会,班会等不同形式,对不同人群进行校园危机管理中问责制度的引入和完善这一理念、措施的宣传教育,使不同人群能认清当前校园危机管理的形势,校园危机管理中引入和完善问责制度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等。通过营造问责文化,促使相关人员的问责意识,不断增强自身工作的责任感。
在校园危机管理中引入和完善问责制度,对于目前的校园管理来讲,是一次改革和创新,目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不够深入,相关理论,如校园危机管理中引入和完善问责制度的配套制度建设,问责制度中的奖惩规范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洪大用.中国转型期的公共危机与危机管理[N].南方日报,2007-5-10(第A13版).
[2]谭功荣.问责制:责任政府最基本的实践形式[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0).
[3]李雪平.走出问责管理误区[EB/OL].http://www.esafety.cn/pinglun/wangyougd/201007/49829.html.
[4]百度百科.行政问责制[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92712.htm.
[5]张春旺.严娅等.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研究和实践综述[J].学理论,2010,31.
本文系2010年度华北电力大学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02128)。
作者简介:严娅(1989—),女,湖北鄂州人,现就读于华北电力大学法政系,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关键词】校园危机管理;问责制度;引入和完善
目前,我国正处于各种类型公共危机的易发期[1],校园危机管理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推广。但是,校园危机管理的现状是,当有校园危机发生以后,校园危机管理就得到重视;然而没有危机发生时,校园危机管理就显得十分薄弱。从相关实践和理论研究来看,在校园危机管理中引入问责制,是构建校园危机管理长效机制的一个重要措施。
问责制的本质在于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以及对过失权力进行责任追究,体现了所谓“责任政府”的原则,是责任政府的具体体现形式,其最终目的在于保证政府系统的正常运行、遏制权力腐败以及保障公众利益尽量不受损失或损失最小化。[2]面对我国校园危机多发、突发的现状,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重要主体,相关部门紧密配合的危机管理模式势在必行。而提高这一危机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就需要在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引入问责制,对政府、学校及相关部门在校园危机管理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地问责。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校园危机管理中引入问责制度,对于目前的校园管理来讲,是一个新鲜事物,甚至是一种改革和创新。因此,各地区政府的主要领导,教育行政部门等相关部门领导,学校的领导对这一理念、措施的理解和支持程度,对于校园危机管理中引入和完善问责制度能否具体实施和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应该通过教育培训、专题讲座等不同形式,提高这些领导对校园危机管理中问责制度的引入这一理念和措施的认识。通过提高相关领导的认识、统一思想,为校园危机管理中引入和完善问责制度这一具体实践扫除思想障碍。
二、完善法律法规,提供法律保障
目前,我国关于校园危机管理,校园危机管理中实施问责制度等方面没有专门、完善的法律法规。这一情况导致,在学校危机管理,尤其是在学校危机管理中问责制度的执行时,许多措施和做法无法律依据,这往往成为问责制度执行的软肋。因此,人大尤其是全国人大应该加快校园公共危机管理中问责制度专门法律的出台,完善现有的相关法律。各地区人大应该根据全国人大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校园危机管理中问责制度的专门法律法规,使各地在校园公共危机管理中依法引入和完善问责制度,依法执行问责制度,实现依法问责。
三、明确校园危机管理的主体及其职责
当前,从校园危机发生的数量,原因和危害程度分析,校园危机管理的主体不再单是学校;从校园危机应对的能力来看,部分校园危机的应对不在学校能力范围之内。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危机管理的成效影响着学校的危机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下,校园危机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学校,还应包括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因此,通过法律规范,明确校园危机管理的相关主体及其职责,对不同主体的工作分工和工作责任,做出尽量明确、完整的界定,使不同部门,同一部门不同层级的职责更加明确。只有这样明确校园危机管理的主体及其职责,才能在问责制度执行中,能够准确地追究相关主体的责任。而不至于出现,有成绩时大家都争夺,有责任时大家都推诿的情况。
四、规范问责制度
规范问责制度主要从明确问责事项,规范问责程序,保障被问怎人的合法权益三个方面努力。具体而言,明确问责事项,即明确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启动问责程序;规范问责程序,就是要规范问责程序的启动条件、启动者、如何确定问责对象和内容等;保障被问责人的合法权益,即被问责人在被问责过程中,问责决定作出之后,都应该保障其相应的合法权益,如申诉的权利。
五、营造问责文化
我国对于问责制度的实践探索起步较晚,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问责的领域比较狭窄,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广大群众的问责意识都较薄弱。因此,在校园危机管理中引入和完善问责制度,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营造问责文化。
具体而言,校园危机管理中引入问责制度,涉及到各地区政府主要领导,教育行政部门等相关部门领导,学校的领导和教职员工,还包括新闻媒体,家长,学生等不同人群。相关部门,学校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大会,新闻发布会,家长会,班会等不同形式,对不同人群进行校园危机管理中问责制度的引入和完善这一理念、措施的宣传教育,使不同人群能认清当前校园危机管理的形势,校园危机管理中引入和完善问责制度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等。通过营造问责文化,促使相关人员的问责意识,不断增强自身工作的责任感。
在校园危机管理中引入和完善问责制度,对于目前的校园管理来讲,是一次改革和创新,目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不够深入,相关理论,如校园危机管理中引入和完善问责制度的配套制度建设,问责制度中的奖惩规范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洪大用.中国转型期的公共危机与危机管理[N].南方日报,2007-5-10(第A13版).
[2]谭功荣.问责制:责任政府最基本的实践形式[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0).
[3]李雪平.走出问责管理误区[EB/OL].http://www.esafety.cn/pinglun/wangyougd/201007/49829.html.
[4]百度百科.行政问责制[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92712.htm.
[5]张春旺.严娅等.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研究和实践综述[J].学理论,2010,31.
本文系2010年度华北电力大学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02128)。
作者简介:严娅(1989—),女,湖北鄂州人,现就读于华北电力大学法政系,研究方向: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