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取代学生的学,以教师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探索,过分追求"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等迎合应试教育的做法将逐步离我们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探究性地学习。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学习需要、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素材,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思维发展的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探索意识呢?
一、挖掘教材自身优势,选择合适的自主探究素材
教科书为学生的数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只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養创造型人才。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吸引学生探究。教材中编排了众多的彩色图片,所选取的素材都是学生所喜爱的生活场景和小动物,图文并茂,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学习的欲望。
2.结合教材与生活的实际使学生愿意探究。书中的很多题材都直接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例如,低年级的“数一数”、“比一比”分别选择了学生最喜欢的儿童乐园和最熟悉的家里的客厅、厨房为场景,“上下、前后、左右”则选择教室的一部分,在“分一分”中让学生整理文具盒和书包,这些都是学生每天都能看到或要做的事,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学生只要跳一跳,便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而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这样才能使学生想学。
3.创设现实情境,便于使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学,使学生乐于探究。如教学“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模拟一个在小商店里购物的情境,让学生解决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多少钱,拿50元买2盒彩笔应找回多少钱等问题。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类似的若干问题,然后通过分析、归纳、交流、反思,总结出“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由于提供了模拟的现实情境,且学生都有购物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因此理解上一般没什么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学生就会乐学。
二、个体与集体探究形式相结合,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个体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个体探究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能带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如在教学除法验算时,我让学生观察72÷2=36,36×2=72和121÷5=24…1,24×5 1=121两组题目,让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得出:在第一组算式中,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就是乘法算式中的得数,而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和商都是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在第二组算式中,前一道算式中的被除数是最后一道算式的得数,前一道算式中的除数、商是后一道算式中乘法部分的因数。学生分析后自然得出“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 余数”的结论。
集体探究分为小组合作探究和班级集体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就是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进行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能使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能力和团队精神。小组合作探究一般适用于需要分工协作或很多学生单凭个人力量难以探究的问题。无论哪种形式的探究,都需要有一个开放的、有关键意义的数学问题,都需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切实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三、加强思维训练,培养探索思维
探索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主要由发散思维和聚敛思维有机结合而成。但在创造性思维中,两者并不是等量齐观的,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居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发散思维具有三个特点: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发散性思维的这些特征都是构成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因素,但传统教学偏重于聚敛思维的主要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显露思维过程,交给学生类比、联想、猜想、概括论证等方法,把思维进展的层次“模拟”展示给学生,充分利用变式训练、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抓好横向与纵向、发散与聚敛、分析与综合、顺向与逆向等多种思维方式的训练,使学生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全面而系统地思考问题,或从同一条件得出不同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放手让学生去做
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小学生共有的特点,不管什么事他们都愿意自己去试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和多种感官的参与来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如在活动课“有趣的七巧板”中,在制作七巧板之前,先引导学生观察7种图形的大小、位置,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在进行拼图练习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在掌握了基本拼图要领后,照着书中图形拼图,继而让学生大胆创新,拼出自己喜爱的图形。在活动中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发展创新意识。又如,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以后,可以设问:取一根16厘米的细绳可以围成几种不同的长方形?学生根据已学得的知识讨论得出:16厘米就是所要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周长÷2就是长方形的一个长与一个宽之和。然后借助钉子板,实际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并结合小组讨论各抒已见,大家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参考文献:
[1]刘加斌.浅谈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J].读与写:上、下旬,2014(03).
[2]李论旭.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45).
一、挖掘教材自身优势,选择合适的自主探究素材
教科书为学生的数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只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養创造型人才。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吸引学生探究。教材中编排了众多的彩色图片,所选取的素材都是学生所喜爱的生活场景和小动物,图文并茂,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学习的欲望。
2.结合教材与生活的实际使学生愿意探究。书中的很多题材都直接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例如,低年级的“数一数”、“比一比”分别选择了学生最喜欢的儿童乐园和最熟悉的家里的客厅、厨房为场景,“上下、前后、左右”则选择教室的一部分,在“分一分”中让学生整理文具盒和书包,这些都是学生每天都能看到或要做的事,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学生只要跳一跳,便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而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这样才能使学生想学。
3.创设现实情境,便于使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学,使学生乐于探究。如教学“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模拟一个在小商店里购物的情境,让学生解决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多少钱,拿50元买2盒彩笔应找回多少钱等问题。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类似的若干问题,然后通过分析、归纳、交流、反思,总结出“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由于提供了模拟的现实情境,且学生都有购物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因此理解上一般没什么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学生就会乐学。
二、个体与集体探究形式相结合,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个体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个体探究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能带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如在教学除法验算时,我让学生观察72÷2=36,36×2=72和121÷5=24…1,24×5 1=121两组题目,让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得出:在第一组算式中,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就是乘法算式中的得数,而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和商都是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在第二组算式中,前一道算式中的被除数是最后一道算式的得数,前一道算式中的除数、商是后一道算式中乘法部分的因数。学生分析后自然得出“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 余数”的结论。
集体探究分为小组合作探究和班级集体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就是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进行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能使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能力和团队精神。小组合作探究一般适用于需要分工协作或很多学生单凭个人力量难以探究的问题。无论哪种形式的探究,都需要有一个开放的、有关键意义的数学问题,都需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切实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三、加强思维训练,培养探索思维
探索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主要由发散思维和聚敛思维有机结合而成。但在创造性思维中,两者并不是等量齐观的,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居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发散思维具有三个特点: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发散性思维的这些特征都是构成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因素,但传统教学偏重于聚敛思维的主要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显露思维过程,交给学生类比、联想、猜想、概括论证等方法,把思维进展的层次“模拟”展示给学生,充分利用变式训练、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抓好横向与纵向、发散与聚敛、分析与综合、顺向与逆向等多种思维方式的训练,使学生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全面而系统地思考问题,或从同一条件得出不同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放手让学生去做
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小学生共有的特点,不管什么事他们都愿意自己去试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和多种感官的参与来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如在活动课“有趣的七巧板”中,在制作七巧板之前,先引导学生观察7种图形的大小、位置,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在进行拼图练习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在掌握了基本拼图要领后,照着书中图形拼图,继而让学生大胆创新,拼出自己喜爱的图形。在活动中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发展创新意识。又如,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以后,可以设问:取一根16厘米的细绳可以围成几种不同的长方形?学生根据已学得的知识讨论得出:16厘米就是所要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周长÷2就是长方形的一个长与一个宽之和。然后借助钉子板,实际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并结合小组讨论各抒已见,大家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参考文献:
[1]刘加斌.浅谈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J].读与写:上、下旬,2014(03).
[2]李论旭.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