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以云南引进的紫皮土豆和黄皮土豆为参试材料,进行地膜与露地栽培的方式在林芝地区试种,以探索其适应性及地膜与露地2种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云南不同皮色的马铃薯在林芝市均可以正常成熟;黄皮马铃薯出苗率略高于紫皮马铃薯,露地栽培时出苗率高于覆膜栽培;覆膜栽培马铃薯比露地栽培的生育时期短,且早熟效应明显;覆膜栽培马铃薯株高高于露地栽培,生育期短于露地栽培,产量高于露地栽培,且马铃薯产量性状优于露地栽培。
关键词:马铃薯;露地;覆膜;性状;林芝市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0-0044-02
农田覆盖地膜后,可使土壤充分获取并蓄积太阳能,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具有明显的土壤增温效应和农田保水作用[1]。有试验表明,地膜覆盖能使地表温度提高0.4~7.3℃,地下10cm深处提高0.9~5.0℃,从而满足了种薯萌发和根系生长对温度的要求,并能促进植株营养器官快速生长,延长生育期限,有利于结薯。另外,由于地膜覆盖免去了风、雨对土壤的侵蚀和中耕等人为的践踏,使得土壤中水肥气热等状况得到改善,加强了土壤生物活性和微生物活性,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加速了有机质分解,并能抑制杂草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2-6]。
西藏地区辐射强烈,年太阳辐射总量达7000~8000MJ/m2,光合有效辐射总量3000~3400J/m2;日照多,年日照时数达2800~3300h;年降雨量251.7~580.0mm,雨量多集中在6—9月份,夜雨率约为65.5%,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马铃薯的种植[7]。紫色马铃薯中花青素含量丰富,可作为提取花青素的原料。花青素对致癌物有抑制作用,还可抗氧化。为此,笔者以黄、紫马铃薯作为试验材料,了解这2种马铃薯在林芝的适应性,探讨其在林芝作为特色食品进行开发的可能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本试验于2016年进行,试验地位于西藏农牧学院实习农场,土质主要为沙壤土。林芝市年降雨量650mm左右,年均温度8.7℃,年均日照2022.2h,无霜期180d[8]。海拔3000m左右,温度偏低,昼夜温差大,无霜期180d,年降雨量650mm,多集中在6—8月份。
1.2 材料 试验材料为搜集的云南当地马铃薯农家种:黄皮马铃薯与紫皮马铃薯。黄皮马铃薯黄皮、黄肉,芽眼较深;紫皮马铃薯紫皮、紫肉,芽眼较深;2种马铃薯薯皮光滑。地膜:无色透明,幅宽1m。
1.3 方法 穴播,施与适量草木灰,施入1425kg/hm2油菜籽油饼粕。自种子放置处15cm两旁铲土进行覆盖,每小区面积为4.2m2,行距0.6m,株距30cm,垄高40cm。记载马铃薯各出苗率、生育时期,达到收获标准后,产量按每垄单收计产(单位kg),每小区考种5株,求平均值,计算经济产量(块茎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出苗率 播种后25d左右开始出苗,出苗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4个处理的出苗率平均达到90%,其中2种皮色的马铃薯露地栽培下均达到100%的出苗率,而地膜覆盖的则相对较低,最低的是紫皮地膜栽培马铃薯,仅为78%。可能原因是林芝市土壤为砂壤,春季干旱,但仍有降雨,露地栽培马铃薯仍能接收雨水,而地膜覆盖的垄则无法吸收雨水,又因为温度高于露地,导致干旱更甚。幼苗破土初期不能及时发现,且中午阳光强烈,覆膜情况下,又增加了土壤内的温度,不及时破膜就会造成幼苗被太阳灼烧死苗现象。
2.2 生育时期 通过试验发现,不同皮色马铃薯的生育时期是不同的,不同栽培方式下生育时期也有变化,具体见表1。由表1可知,两种皮色马铃薯露地栽培出苗时间与林芝当地马铃薯出苗时间相近。黄皮马铃薯平均出苗期为26d,紫皮马铃薯平均出苗期为25.5d,出苗最迟的是紫皮、覆膜马铃薯。在覆膜情况下,出苗时间没有提前反而推后,可能与前期土壤含水量有关。出苗-出苗终,黄皮马铃薯这个时期不论覆膜与否没有变化,而紫皮马铃薯则表现为覆膜情况下相对迅速,比其露地栽培的提前了5d,比两种马铃薯平均天数少了近3d。在出苗完成后的各生育时期中,覆膜马铃薯比露地栽培的生育时期短,其中紫皮、覆膜马铃薯生育时期均是最短的。
無论露地还是覆膜栽培,紫皮马铃薯的生育时期(平均116.5d)短于黄皮马铃薯(平均126d);覆膜的马铃薯生育时期均表现为缩短,早熟效果较明显,尤其是覆膜的紫皮马铃薯,比露地栽培的紫皮马铃薯生育时期提前13d。这可能与2个不同材料本身的遗传性状有关,也与其适应覆膜栽培有关。
2.3 产量性状 不同栽培方式的马铃薯于8月中、下旬收获,产量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以上2种皮色马铃薯在林芝市可以正常成熟。黄皮马铃薯平均株高为49.3cm,紫皮马铃薯平均株高63.4cm,紫皮马铃薯比黄皮马铃薯平均高出14.1cm。黄皮马铃薯露地栽培无大薯,而覆膜栽培时则有7.5%的大薯和27.5%的中薯,说明覆膜栽培时,提高了大、中薯率。紫皮马铃薯无论露地还是覆膜栽培均無大薯和中薯,但覆膜栽培下小薯率高于露地栽培27.6%,说明覆膜情况下薯块有增大趋势。从产量上看,黄皮马铃薯产量(平均为12053.7kg/hm2)比平均产量(11940.45kg/hm2)高出113.25kg,紫皮马铃薯(平均为10719.6kg/hm2)产量则比平均低了1221kg,且无大、中薯。以上2种皮色马铃薯产量与当地马铃薯产量持平。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1)这两种云南不同皮色的马铃薯在林芝市可以正常成熟。(2)黄皮马铃薯出苗率略高于紫皮马铃薯;露地栽培时出苗率高于覆膜栽培。(3)覆膜栽培马铃薯比露地栽培的生育时期短,且早熟效应明显。(4)覆膜栽培马铃薯株高高于露地栽培;生育期短于露地栽培;产量高于露地栽培,且马铃薯产量性状好于露地栽培。
3.2 讨论 地膜马铃薯栽培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新型栽培方式,它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种做法都与产量高低和品质的好坏有着不同层次,不同的程度的牵连和影响。覆膜可加快养分转化速率,让土壤及时地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养分。产量和品质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最终产物。所以要种好地膜马铃薯,必须要因地制宜,用科学的栽培技术方法来进行标准规范化的生产,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地膜马铃薯栽培的高产优质增效的特色[10]。彩色马铃薯是马铃薯栽培品种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与普通黄色品种相比具有特殊营养价值,有抗氧化功能、调节脂质代谢功能、抗癌活性及其他生理活性[11]。其产量与本地相比虽然没有优势,但从其特殊营养价值及经济价值方面考虑,可以引种彩色马铃薯,不仅可以提高种植户的收入,也能丰富林芝饮食消费市场。
参考文献
[1]刘健.地膜覆盖种植技术问答[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水建兵.干旱区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8,12(5):61-63.
[3]陈宗栋.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示范总结[J].耕作与栽培,1986,6:03-24.
[4]封小东,陈延祥,王雪红,等.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0:67-70.
[5]马爱国.马铃薯覆膜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1,6:26-30.
[6]杨文钰.农学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7]戴相林,廖文华,卓嘎,等.西藏地区马铃薯综合利用前景及发展对策[J].中国马铃薯,2014,1(28):57-60.
[8]记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林芝灵芝[J].标准生活,2015(12):92-96.
[9]盖钧镒.作物育种学各论[M].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10]贺有田.浅析地膜马铃薯栽培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10(1):174.
[11]仇菊,刘鹏,孙君茂.彩色马铃薯营养保健功能及其食品开发研究进展[J].食品与机械,2016,(10):226-229.
(责编:张宏民)
关键词:马铃薯;露地;覆膜;性状;林芝市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0-0044-02
农田覆盖地膜后,可使土壤充分获取并蓄积太阳能,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具有明显的土壤增温效应和农田保水作用[1]。有试验表明,地膜覆盖能使地表温度提高0.4~7.3℃,地下10cm深处提高0.9~5.0℃,从而满足了种薯萌发和根系生长对温度的要求,并能促进植株营养器官快速生长,延长生育期限,有利于结薯。另外,由于地膜覆盖免去了风、雨对土壤的侵蚀和中耕等人为的践踏,使得土壤中水肥气热等状况得到改善,加强了土壤生物活性和微生物活性,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加速了有机质分解,并能抑制杂草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2-6]。
西藏地区辐射强烈,年太阳辐射总量达7000~8000MJ/m2,光合有效辐射总量3000~3400J/m2;日照多,年日照时数达2800~3300h;年降雨量251.7~580.0mm,雨量多集中在6—9月份,夜雨率约为65.5%,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马铃薯的种植[7]。紫色马铃薯中花青素含量丰富,可作为提取花青素的原料。花青素对致癌物有抑制作用,还可抗氧化。为此,笔者以黄、紫马铃薯作为试验材料,了解这2种马铃薯在林芝的适应性,探讨其在林芝作为特色食品进行开发的可能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本试验于2016年进行,试验地位于西藏农牧学院实习农场,土质主要为沙壤土。林芝市年降雨量650mm左右,年均温度8.7℃,年均日照2022.2h,无霜期180d[8]。海拔3000m左右,温度偏低,昼夜温差大,无霜期180d,年降雨量650mm,多集中在6—8月份。
1.2 材料 试验材料为搜集的云南当地马铃薯农家种:黄皮马铃薯与紫皮马铃薯。黄皮马铃薯黄皮、黄肉,芽眼较深;紫皮马铃薯紫皮、紫肉,芽眼较深;2种马铃薯薯皮光滑。地膜:无色透明,幅宽1m。
1.3 方法 穴播,施与适量草木灰,施入1425kg/hm2油菜籽油饼粕。自种子放置处15cm两旁铲土进行覆盖,每小区面积为4.2m2,行距0.6m,株距30cm,垄高40cm。记载马铃薯各出苗率、生育时期,达到收获标准后,产量按每垄单收计产(单位kg),每小区考种5株,求平均值,计算经济产量(块茎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出苗率 播种后25d左右开始出苗,出苗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4个处理的出苗率平均达到90%,其中2种皮色的马铃薯露地栽培下均达到100%的出苗率,而地膜覆盖的则相对较低,最低的是紫皮地膜栽培马铃薯,仅为78%。可能原因是林芝市土壤为砂壤,春季干旱,但仍有降雨,露地栽培马铃薯仍能接收雨水,而地膜覆盖的垄则无法吸收雨水,又因为温度高于露地,导致干旱更甚。幼苗破土初期不能及时发现,且中午阳光强烈,覆膜情况下,又增加了土壤内的温度,不及时破膜就会造成幼苗被太阳灼烧死苗现象。
2.2 生育时期 通过试验发现,不同皮色马铃薯的生育时期是不同的,不同栽培方式下生育时期也有变化,具体见表1。由表1可知,两种皮色马铃薯露地栽培出苗时间与林芝当地马铃薯出苗时间相近。黄皮马铃薯平均出苗期为26d,紫皮马铃薯平均出苗期为25.5d,出苗最迟的是紫皮、覆膜马铃薯。在覆膜情况下,出苗时间没有提前反而推后,可能与前期土壤含水量有关。出苗-出苗终,黄皮马铃薯这个时期不论覆膜与否没有变化,而紫皮马铃薯则表现为覆膜情况下相对迅速,比其露地栽培的提前了5d,比两种马铃薯平均天数少了近3d。在出苗完成后的各生育时期中,覆膜马铃薯比露地栽培的生育时期短,其中紫皮、覆膜马铃薯生育时期均是最短的。
無论露地还是覆膜栽培,紫皮马铃薯的生育时期(平均116.5d)短于黄皮马铃薯(平均126d);覆膜的马铃薯生育时期均表现为缩短,早熟效果较明显,尤其是覆膜的紫皮马铃薯,比露地栽培的紫皮马铃薯生育时期提前13d。这可能与2个不同材料本身的遗传性状有关,也与其适应覆膜栽培有关。
2.3 产量性状 不同栽培方式的马铃薯于8月中、下旬收获,产量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以上2种皮色马铃薯在林芝市可以正常成熟。黄皮马铃薯平均株高为49.3cm,紫皮马铃薯平均株高63.4cm,紫皮马铃薯比黄皮马铃薯平均高出14.1cm。黄皮马铃薯露地栽培无大薯,而覆膜栽培时则有7.5%的大薯和27.5%的中薯,说明覆膜栽培时,提高了大、中薯率。紫皮马铃薯无论露地还是覆膜栽培均無大薯和中薯,但覆膜栽培下小薯率高于露地栽培27.6%,说明覆膜情况下薯块有增大趋势。从产量上看,黄皮马铃薯产量(平均为12053.7kg/hm2)比平均产量(11940.45kg/hm2)高出113.25kg,紫皮马铃薯(平均为10719.6kg/hm2)产量则比平均低了1221kg,且无大、中薯。以上2种皮色马铃薯产量与当地马铃薯产量持平。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1)这两种云南不同皮色的马铃薯在林芝市可以正常成熟。(2)黄皮马铃薯出苗率略高于紫皮马铃薯;露地栽培时出苗率高于覆膜栽培。(3)覆膜栽培马铃薯比露地栽培的生育时期短,且早熟效应明显。(4)覆膜栽培马铃薯株高高于露地栽培;生育期短于露地栽培;产量高于露地栽培,且马铃薯产量性状好于露地栽培。
3.2 讨论 地膜马铃薯栽培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新型栽培方式,它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种做法都与产量高低和品质的好坏有着不同层次,不同的程度的牵连和影响。覆膜可加快养分转化速率,让土壤及时地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养分。产量和品质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最终产物。所以要种好地膜马铃薯,必须要因地制宜,用科学的栽培技术方法来进行标准规范化的生产,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地膜马铃薯栽培的高产优质增效的特色[10]。彩色马铃薯是马铃薯栽培品种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与普通黄色品种相比具有特殊营养价值,有抗氧化功能、调节脂质代谢功能、抗癌活性及其他生理活性[11]。其产量与本地相比虽然没有优势,但从其特殊营养价值及经济价值方面考虑,可以引种彩色马铃薯,不仅可以提高种植户的收入,也能丰富林芝饮食消费市场。
参考文献
[1]刘健.地膜覆盖种植技术问答[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水建兵.干旱区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8,12(5):61-63.
[3]陈宗栋.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示范总结[J].耕作与栽培,1986,6:03-24.
[4]封小东,陈延祥,王雪红,等.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0:67-70.
[5]马爱国.马铃薯覆膜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1,6:26-30.
[6]杨文钰.农学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7]戴相林,廖文华,卓嘎,等.西藏地区马铃薯综合利用前景及发展对策[J].中国马铃薯,2014,1(28):57-60.
[8]记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林芝灵芝[J].标准生活,2015(12):92-96.
[9]盖钧镒.作物育种学各论[M].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10]贺有田.浅析地膜马铃薯栽培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10(1):174.
[11]仇菊,刘鹏,孙君茂.彩色马铃薯营养保健功能及其食品开发研究进展[J].食品与机械,2016,(10):226-229.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