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现场报道;特征分析;记者素养
电视现场报道,国外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国内则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它最初的定义是,广播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录制的同期报道,主要包括现场实况、口头播报、当事人及目击者的口述等。由于是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直接向观众讲解、介绍,和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相比,现场报道具有强烈的时效性、纪实性、现场感,给新闻的真实性增彩,让新闻的感染力加分,拉近了受众与现场的距离,令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的“常青树”,除了要具备新闻的基本要素,遵循新闻传播的一般规律外,还特别要在挖掘“现场资源”上下功夫,否则的话,难免会出现形式简单僵化、内容空洞的现象。记者要在新闻现场牢牢掌握主动权,不仅要把整个事件说清楚,同时要随机应变,从全局出发,真正做到夹叙夹议、重点突出,在采访中找准切入点,最大程度地把信息展现出来,这样才能高质量地做好现场报道。
对于广大电视新闻记者来说,电视现场报道不仅仅是常规的新闻报道,而是新闻事件发生后,记者到达现场的“再加工”、“再创作”。那么,现场报道应具备哪些独特的要素,又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一)争分夺秒的时新性
电视现场报道要紧紧围绕事件第一现场,选取其中一个重要的片段或者是重要事实点作为切入口,首先要让观众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大致概况。2016年,安徽省长江以南地区发生了多年不遇的洪涝灾害,笔者在报道多地抗洪救灾时,往往选择当地紧急转移受灾群众的现场或者是洪水肆虐淹没良田的现场。从救灾现场说起,既能让观众对洪涝灾害的严重程度有个直观的最新的认识,也能够给人争分夺秒的紧迫感,为后续的报道做铺垫,这远比单纯报道救援投入多少力量,目前进展如何要好得多。有了“新闻现场”,记者就能随着事件的发展不断更新信息,添加新的内容,让观众了解到事件处于变动当中,也使我们的报道有始有终,更加感染人、感动人。
(二)立体传播的真实感
无论是记者出镜,还是现场当事人完整而连贯的同期声,甚至是人物表情神态等元素,都综合聚集了多种现场资源,在同一地点、时间内进行集中传播,在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上都给观众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多管齐下真实而全面地反映新闻事件的本来面目,让报道变得丰满起来。比如,安徽卫视《安徽新闻联播》栏目是一档以宣传报道中央及安徽省委省政府方针政策的栏目,政策理论性很强,处理不好就会给人枯燥乏味的感觉,而为了使节目内容接地气、冒热气,从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们的经济报道、民生报道、主题报道往往会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新闻现场“解剖麻雀”,通过分析、对比、总结,综合运用图表、字幕、三维动画等形式,让观众从不同侧面感受到新闻的信息点,思考新闻背后的影响和意义。尤其在新媒体发展迅猛的今天,为了让观众从宏观及微观角度了解新闻现场,我们还常常借助航拍机、5D等器材,丰富现场报道的画面语言。在安徽广播电视台的多档民生类节目中,普遍借助网络手段,鼓励观众对新闻事件进行即时评论,与众多网友进行探讨交流,广泛的参与度,较强的互动性,大大提高了新闻传播的辐射力。
(三)多种形式的参与体验感
新闻传播理论强调客观、冷静,记者充当一个“旁观者”的角色,而现场报道是对新闻事件“现在进行时”的报道,记者在现场,本身就是事件的目击者甚至是参与者,发挥的空间较大。从报道方式上说,记者可以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通过交代背景、感官体验等方式,直接参与到现场中去,让观众通过记者了解到现场物体的形态、大小,环境的冷暖,甚至是通过对此时此刻面临的境遇的描述让观众产生体验感。
比如,在《安徽新闻联播》的《我们在基层》专栏中,要求记者以多种形式主动融入新闻现场的报道一般都在30%以上。采访中,记者针对一些困惑可以现场提问,比较抽象的事物,记者则可以直接进行体验,然后对着镜头把感受说出来。更多的时候,记者要和采访对象一起干活、吃住在一起、融入到一起,让采访对象面对记者和镜头轻松自如,把想说的话、想表达的观点说出来。
电视现场报道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力大,是电视新闻重要的报道形式和手段。现场报道由于时间短、任务重,需要记者以恰当的方式来展现,更要把自己“摆”进去,在实践中作出准确判断,综合调动现场的各种有利要素。事实上,不同的媒体对现场报道的把握会有很大不同,而要制作出一篇高质量的现场报道,除了要以事实和观点为准绳,对记者本身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
(一)细致的现场把控和分析判断能力
记者在新闻现场,要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还要准确判断,进行预测、研判,对事件的进展和报道预期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有条不紊,保证报道顺利推进。记者要在看似纷繁杂乱的新闻现场,捕捉最能反映事件本质、最有说服力的报道角度,在观察现场的基础上分析事件现场,明确报道重点,准确反映新闻事件的本质和内涵。例如,在农业农村部在长江安徽段举行的长江江豚放流现场会上,如果按部就班仅仅报道这次活动,显然信息量不够大,记者选择从现场环境入手,通過采访相关专家,展现安徽在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指引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让观众自然而然想到为何会在安徽搞这次活动,这篇看似平常的稿件也因此获得安徽新闻奖一等奖。
(二)多样化的现场报道形式
现场报道虽然是新闻报道的一座“富矿”,但是长期以来,不少新闻节目千篇一律的“面孔”让现场报道显得乏善可陈,以为记者在事件现场,简单介绍下现场情况就是现场报道,这完全是为了“现场”而“现场”。其实,现场报道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现场资源,通过记者采访新闻事件的亲历者、权威专家、群众等,回应观众关切。同时,记者也可以进行点评,把自己的观点抛出来,增强新闻的权威性。例如笔者在《安徽新闻联播》播发的一篇主要内容为大别山区再添快速通道的现场报道,记者并没有简简单单在现场介绍山区道路的长度、投资额,预计哪一年通车,会给周边多少百姓带来方便等。而是换种方式,在该片中,记者有一段体验式的现场报道:“像我这样30多岁的年轻人,走这段路已经气喘吁吁,很难想象年纪大的老人会是什么感受,更何况不是每天都风和日丽,夏天,乡亲们要面对倾盆大雨,冬天,他们要面对大雪封山。”记者生动的体验式描述,让观众仿佛置身其中,产生强烈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三)善于挖掘新闻现场的细节
新闻事件的现场可以说是由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事件组成,记者在现场报道中,需要精心遴选,找到最适合做报道、最能反映事件本质的事例,同时,又要把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有机组结起来,为新闻的主题服务。记者既要全面撒网,搜集、掌握大量的新闻素材,又要善于挖掘打动人心的细节和吸引眼球的矛盾冲突,避免平铺直叙。要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层层递进,让观众记得住细节,想得起情节,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可以说,一篇好的现场报道,通过多个细节展示,既能突出社会热点、展现事件亮点,又能体现记者独到的新闻视角和专业素养。2013年,央视在全国两会报道中,推出一档《夏丹追新闻》节目,节目主持人欧阳夏丹在新闻现场以“追问”的形式,一改过去大而化之的程序性报道方式,而是从老百姓关注的房价、大气污染、城镇化等一个个具体事件和细节问起,采访代表委员,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
(四)较强的现场语言组织和评述能力
记者在新闻现场的语言交流是现场报道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不仅需要记者能迅速组织好语言,而且要求记者能够准确、客观、鲜活地传递信息。哪些新闻信息点要先说,哪些要放在后面,采用什么形式,都需要记者统筹考虑,传神生动的语言能体现记者的观点。比如,处理一些抽象的数据或者形容事件发展究竟产生什么后果时,要通过打比方、做比较等方式形象展示,让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和记忆点。
同时,在现场报道中,记者要体现自己的新发现,进行必要的评论和总结,让观众更清晰地把握新闻的脉络和精髓。根据笔者的从业经验,记者在现场报道讲述中,要多用通俗易懂的短句子,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词语和长句子,必要时可以对观众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解读。总之,记者在現场报道中的语言交流,不仅能为整篇报道添彩,有时候甚至能决定一篇报道的成败。
(一)给作品适当“留白”
电视记者在现场报道中,要尽量全面反映或还原事件的全貌,让观众感受到真实的现场、鲜活的现场,但是由于受到时间、空间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做到面面俱到,记者在报道中,要通过去粗取精、精心选择,将最有说服力的新闻点展示出来。另外,即便有些采访不尽如人意,也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完美无缺去补拍,这样会失去现场报道的意义。
(二)让现场报道可信可感
在现场报道中,记者应该在准确把握现场、了解现场的基础上,让报道更加鲜活,通过故事化的表达,尽可能地放低自己的姿态,让报道更加有人情味。
总之,一篇好的现场报道要具备信息丰富、脉络清楚、表达流畅、生动鲜活等特点,记者要充分利用现场的优势,不断创新电视现场报道的形式,让报道水平逐步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
责编:周蕾
电视现场报道,国外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国内则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它最初的定义是,广播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录制的同期报道,主要包括现场实况、口头播报、当事人及目击者的口述等。由于是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直接向观众讲解、介绍,和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相比,现场报道具有强烈的时效性、纪实性、现场感,给新闻的真实性增彩,让新闻的感染力加分,拉近了受众与现场的距离,令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的“常青树”,除了要具备新闻的基本要素,遵循新闻传播的一般规律外,还特别要在挖掘“现场资源”上下功夫,否则的话,难免会出现形式简单僵化、内容空洞的现象。记者要在新闻现场牢牢掌握主动权,不仅要把整个事件说清楚,同时要随机应变,从全局出发,真正做到夹叙夹议、重点突出,在采访中找准切入点,最大程度地把信息展现出来,这样才能高质量地做好现场报道。
一、电视现场报道的要素及特征
对于广大电视新闻记者来说,电视现场报道不仅仅是常规的新闻报道,而是新闻事件发生后,记者到达现场的“再加工”、“再创作”。那么,现场报道应具备哪些独特的要素,又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一)争分夺秒的时新性
电视现场报道要紧紧围绕事件第一现场,选取其中一个重要的片段或者是重要事实点作为切入口,首先要让观众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大致概况。2016年,安徽省长江以南地区发生了多年不遇的洪涝灾害,笔者在报道多地抗洪救灾时,往往选择当地紧急转移受灾群众的现场或者是洪水肆虐淹没良田的现场。从救灾现场说起,既能让观众对洪涝灾害的严重程度有个直观的最新的认识,也能够给人争分夺秒的紧迫感,为后续的报道做铺垫,这远比单纯报道救援投入多少力量,目前进展如何要好得多。有了“新闻现场”,记者就能随着事件的发展不断更新信息,添加新的内容,让观众了解到事件处于变动当中,也使我们的报道有始有终,更加感染人、感动人。
(二)立体传播的真实感
无论是记者出镜,还是现场当事人完整而连贯的同期声,甚至是人物表情神态等元素,都综合聚集了多种现场资源,在同一地点、时间内进行集中传播,在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上都给观众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多管齐下真实而全面地反映新闻事件的本来面目,让报道变得丰满起来。比如,安徽卫视《安徽新闻联播》栏目是一档以宣传报道中央及安徽省委省政府方针政策的栏目,政策理论性很强,处理不好就会给人枯燥乏味的感觉,而为了使节目内容接地气、冒热气,从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们的经济报道、民生报道、主题报道往往会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新闻现场“解剖麻雀”,通过分析、对比、总结,综合运用图表、字幕、三维动画等形式,让观众从不同侧面感受到新闻的信息点,思考新闻背后的影响和意义。尤其在新媒体发展迅猛的今天,为了让观众从宏观及微观角度了解新闻现场,我们还常常借助航拍机、5D等器材,丰富现场报道的画面语言。在安徽广播电视台的多档民生类节目中,普遍借助网络手段,鼓励观众对新闻事件进行即时评论,与众多网友进行探讨交流,广泛的参与度,较强的互动性,大大提高了新闻传播的辐射力。
(三)多种形式的参与体验感
新闻传播理论强调客观、冷静,记者充当一个“旁观者”的角色,而现场报道是对新闻事件“现在进行时”的报道,记者在现场,本身就是事件的目击者甚至是参与者,发挥的空间较大。从报道方式上说,记者可以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通过交代背景、感官体验等方式,直接参与到现场中去,让观众通过记者了解到现场物体的形态、大小,环境的冷暖,甚至是通过对此时此刻面临的境遇的描述让观众产生体验感。
比如,在《安徽新闻联播》的《我们在基层》专栏中,要求记者以多种形式主动融入新闻现场的报道一般都在30%以上。采访中,记者针对一些困惑可以现场提问,比较抽象的事物,记者则可以直接进行体验,然后对着镜头把感受说出来。更多的时候,记者要和采访对象一起干活、吃住在一起、融入到一起,让采访对象面对记者和镜头轻松自如,把想说的话、想表达的观点说出来。
二、电视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
电视现场报道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力大,是电视新闻重要的报道形式和手段。现场报道由于时间短、任务重,需要记者以恰当的方式来展现,更要把自己“摆”进去,在实践中作出准确判断,综合调动现场的各种有利要素。事实上,不同的媒体对现场报道的把握会有很大不同,而要制作出一篇高质量的现场报道,除了要以事实和观点为准绳,对记者本身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
(一)细致的现场把控和分析判断能力
记者在新闻现场,要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还要准确判断,进行预测、研判,对事件的进展和报道预期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有条不紊,保证报道顺利推进。记者要在看似纷繁杂乱的新闻现场,捕捉最能反映事件本质、最有说服力的报道角度,在观察现场的基础上分析事件现场,明确报道重点,准确反映新闻事件的本质和内涵。例如,在农业农村部在长江安徽段举行的长江江豚放流现场会上,如果按部就班仅仅报道这次活动,显然信息量不够大,记者选择从现场环境入手,通過采访相关专家,展现安徽在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指引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让观众自然而然想到为何会在安徽搞这次活动,这篇看似平常的稿件也因此获得安徽新闻奖一等奖。
(二)多样化的现场报道形式
现场报道虽然是新闻报道的一座“富矿”,但是长期以来,不少新闻节目千篇一律的“面孔”让现场报道显得乏善可陈,以为记者在事件现场,简单介绍下现场情况就是现场报道,这完全是为了“现场”而“现场”。其实,现场报道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现场资源,通过记者采访新闻事件的亲历者、权威专家、群众等,回应观众关切。同时,记者也可以进行点评,把自己的观点抛出来,增强新闻的权威性。例如笔者在《安徽新闻联播》播发的一篇主要内容为大别山区再添快速通道的现场报道,记者并没有简简单单在现场介绍山区道路的长度、投资额,预计哪一年通车,会给周边多少百姓带来方便等。而是换种方式,在该片中,记者有一段体验式的现场报道:“像我这样30多岁的年轻人,走这段路已经气喘吁吁,很难想象年纪大的老人会是什么感受,更何况不是每天都风和日丽,夏天,乡亲们要面对倾盆大雨,冬天,他们要面对大雪封山。”记者生动的体验式描述,让观众仿佛置身其中,产生强烈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三)善于挖掘新闻现场的细节
新闻事件的现场可以说是由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事件组成,记者在现场报道中,需要精心遴选,找到最适合做报道、最能反映事件本质的事例,同时,又要把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有机组结起来,为新闻的主题服务。记者既要全面撒网,搜集、掌握大量的新闻素材,又要善于挖掘打动人心的细节和吸引眼球的矛盾冲突,避免平铺直叙。要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层层递进,让观众记得住细节,想得起情节,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可以说,一篇好的现场报道,通过多个细节展示,既能突出社会热点、展现事件亮点,又能体现记者独到的新闻视角和专业素养。2013年,央视在全国两会报道中,推出一档《夏丹追新闻》节目,节目主持人欧阳夏丹在新闻现场以“追问”的形式,一改过去大而化之的程序性报道方式,而是从老百姓关注的房价、大气污染、城镇化等一个个具体事件和细节问起,采访代表委员,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
(四)较强的现场语言组织和评述能力
记者在新闻现场的语言交流是现场报道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不仅需要记者能迅速组织好语言,而且要求记者能够准确、客观、鲜活地传递信息。哪些新闻信息点要先说,哪些要放在后面,采用什么形式,都需要记者统筹考虑,传神生动的语言能体现记者的观点。比如,处理一些抽象的数据或者形容事件发展究竟产生什么后果时,要通过打比方、做比较等方式形象展示,让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和记忆点。
同时,在现场报道中,记者要体现自己的新发现,进行必要的评论和总结,让观众更清晰地把握新闻的脉络和精髓。根据笔者的从业经验,记者在现场报道讲述中,要多用通俗易懂的短句子,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词语和长句子,必要时可以对观众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解读。总之,记者在現场报道中的语言交流,不仅能为整篇报道添彩,有时候甚至能决定一篇报道的成败。
三、电视现场报道的注意事项
(一)给作品适当“留白”
电视记者在现场报道中,要尽量全面反映或还原事件的全貌,让观众感受到真实的现场、鲜活的现场,但是由于受到时间、空间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做到面面俱到,记者在报道中,要通过去粗取精、精心选择,将最有说服力的新闻点展示出来。另外,即便有些采访不尽如人意,也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完美无缺去补拍,这样会失去现场报道的意义。
(二)让现场报道可信可感
在现场报道中,记者应该在准确把握现场、了解现场的基础上,让报道更加鲜活,通过故事化的表达,尽可能地放低自己的姿态,让报道更加有人情味。
总之,一篇好的现场报道要具备信息丰富、脉络清楚、表达流畅、生动鲜活等特点,记者要充分利用现场的优势,不断创新电视现场报道的形式,让报道水平逐步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