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子内生泛菌促进小球藻生长和油脂积累

来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6年全国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wl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水稻种子中分离出优势内生菌,研究其对小球藻生长、生化组分及油脂积累的影响,探索植物内生菌作为促进微藻生长和生化品质改良的新微生物资源的可行性.【方法】以粳稻品种日本晴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传统表面消毒法分离获得内生菌.以蛋白核小球藻为研究对象,以纯藻为对照,采用共培养法评估内生菌对小球藻生长及生化指标的影响.小球藻细胞中叶绿素a 和类胡萝卜素的提取采用甲醇浸提法,定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小球藻油脂提取采用氯仿甲醇浸提法,脂肪酸组分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果】分离获得一株在水稻种子中常见且数量较多的内生细菌REY-1,为革兰氏阴性短杆状,经16SrDNA 鉴定属于泛菌属Pantoea sp..REY-1 与蛋白核小球藻共培养14 d 后,菌藻共培养组中藻细胞浓度达到1.15×108 cells/mL,是对照组的1.97 倍.14 d培养结束时,菌藻共培养组的菌藻比反转为1﹕100,说明REY-1 促进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其自身增殖又受到藻细胞的抑制,二者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菌藻共培养组藻细胞叶绿素a 和类胡萝卜素总浓度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藻细胞油脂含量比对照组增加78.00%,油脂产率(2.14 mg·L-1·d-1)比对照组增加了1.68倍.2种培养体系中藻细胞脂肪酸主要组分相似,均为棕榈酸(16﹕0)、亚油酸(18﹕2)和亚麻酸(18﹕3).REY-1 共培养处理使藻细胞的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比对照增加了32.37%,短链脂肪酸肉豆蔻酸(14﹕0)相对含量比对照增加了2.12 倍,差异显著.此外共培养组藻细胞新合成一种长链脂肪酸—芥酸(22﹕1),相对含量达到藻细胞总脂肪酸的1.68%.【结论】水稻种子内生泛菌REY-1能在BG11 培养液中长期存活并与蛋白核小球藻产生互作,显著提高小球藻生物量和油脂含量,大幅提高小球藻油脂产率并影响脂肪酸相对组成比例的生物学效应.水稻种子内生菌可以作为开发小球藻共生菌的优良微生物新资源.
其他文献
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离和鉴定了水稻受赤霉素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经50个引物组合差异显示,获得21个诱导表达差异的cDNA片段。经反向Northern初步筛选对其中5个阳性片段进
【正】8月11日、12日,第六届"移动杯"垂钓大奖赛在西宁贵波垂钓休闲园隆重举行,来自社会不同行业的400名移动用户参加比赛。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青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爱军、副总
【目的】通过基因型与表型数据关联分析,检测出与玉米茎秆抗推力相关的SNP位点,发掘出控制茎秆抗推力的候选基因。【方法】以292份玉米自交系组成的自然群体为材料,2015年和2
【目的】全基因组水平鉴定玉米Glyco-hydro-16家族,分析该家族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以及在不同玉米杂种优势群中的遗传分化。【方法】根据Glyco-hydro-16家族相对保守
以典败率、圆败率、染败率、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为育性指标,对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731A、恢复系C9083以及731A/C9083的F1、731A//731B/C9083的三交F1等亲本和杂种群体的育性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2001~2002年浙、苏、皖、赣等4省水稻二化螟4龄幼虫对氟虫腈、阿维菌素、三唑磷及杀虫单等的抗性;用三唑磷高抗种群经室内筛选纯化后与室内敏感种群进行正反
【目的】对水稻穗退化突变体spd11进行遗传分析及候选基因鉴定,以便了解水稻穗发育的调控机制。【方法】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粳稻品种中花11的直立密穗突变体dep
【目的】构建优质陆地棉栽培品种冀228纤维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降低纤维中存在的高峰度基因的拷贝数,提高发现纤维发育相关基因随机序列和稀有基因的效率,为公共数据库提供丰
利用籼型水稻4个不育系和4个恢复系配组的4 ×4 不完全双列杂交,对其根系活力及其衰退特性进行了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1) 根系活力及其衰退值的广义遗传力均
评价了来自中国的13个粳稻品种、11个籼稻品种、13个杂交稻组合,以及11个热带粳稻品种的杀卵作用和拒食抗性.具有杀卵作用的品种仅见于粳稻品种.测试的13个粳稻品种中,4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