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吾、巴、怀(Wolff.Parkinson,white)综合病征为一异常的心电图表现。国内陶、祁二氏曾有1例报告,王氏曾发现5例并报告2例,但均系伴有心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的病例。河南医学院医院于1956年1—12月间,检查326例心电图中发现有3例,占0.92%,其中2例伴有明显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与闭锁不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吾、巴、怀(Wolff.Parkinson,white)综合病征为一异常的心电图表现。国内陶、祁二氏曾有1例报告,王氏曾发现5例并报告2例,但均系伴有心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的病例。河南医学院医院于1956年1—12月间,检查326例心电图中发现有3例,占0.92%,其中2例伴有明显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与闭锁不全。
其他文献
早期住院,进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并具有亲脂作用的食物,内服或注射葡萄糖及利胆剂的应用在包特金氏病的治疗上至今仍保持它的意义。
本文报告本院自1956年5月至1957年4月所收容之慢性缺氧血性肺原性心脏病40例,其诊断根据为:(一)病史、体征及X线检查确定为原发性肺部疾病,(二)用X线及心电图确定右心室肥大和从临床上确定充血性心力衰竭征象,(三)除外由心脏瓣膜病所引起之肺动脉高压和其他可以引起右心室肥大的心脏病。
1855年Thomas Addison氏描写一种特殊类型之贫血,因病情严重,当时无法治疗,预后恶劣,故称之为恶性贫血。Biermer氏(1872)发现类似贫血患者15例,并对临床症象有所补充。此后逐渐发现许多其他种类之巨红血球性贫血:营养缺乏性巨红血球性贫血,妊娠性巨红血球性贫血,胃肠道手术后巨红血球性贫血,脂肪性下痢等,为便于区别计,将本病称之为爱迪生氏恶性贫血。嗣后Pepper,Erlich氏
当心脏房室传导发生阻滞时,不论其阻滞为部分性的或完全性的,心房节律常变为不齐,换言之,P-P.间隔彼此不等,而常常是含有QRS波丛之P-P.间隔(本文称之为PQP)较不含有QRS波丛者(本文称为P-P.)为短(图1,2)。这种现象首先在1910年为Erlanger及Blackman二氏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其后乃为临床家所注意。许多学者对此种房律不齐予以不同的解释。Wilson及Robinson二氏认
患者杜××,男性,44岁,已婚,系赶马车农民,于1957年6月1日因马惊跌倒车下,为车轮轧过头部,遂急诊入我院外科治疗。检查患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不清,头部皮肤广泛裂伤,化验血常规正常,尿常规正常,粪蛔虫卵(+),颅骨X线摄片未发现异常。诊断为:①脑震荡,②头部广泛擦皮伤与裂伤,③肠蛔虫症。入院后用青霉素水剂控制感染;头部裂伤创面尚洁,敷以药物,并每6小时肌内注射鲁米那钠0.1克,4天后改为
普通磺胺类药物例如磺胺胍、磺胺噻唑、磺胺嘧啶等的抗甲状腺作用久为众所周知,抗糖尿病的磺胺类药物的结构式虽与一般磺胺类相近,但根据早期的许多病例观察,认为抗糖尿病的磺胺类药物对于甲状腺的机能并无影响,不过最近Kinsell氏及其合作者于3例糖尿病患者研究其服用抗糖尿病磺胺类药物后甲状腺对于碘131的固定能力,发现其中一例甲状腺的机能性活动受到暂时性的抑制,其甲状腺固定碘131量于24小时后不超过2%
何杰金氏病在我国于1934年由Bercoritz氏首先报告2例后,截至目前就手下文献统计共报告约60例,显示本病在我国并非十分罕见。我院自1952年12月至1956年10月经病理检查证实者共5例,其中例1为肉瘤型,确诊后虽经氮芥治疗,但终于在发病后第53日死亡。例2为肉芽肿型,发病后第八个月经淋巴结活体组织检查证实,曾经氮芥两疗程及深层X线放射治疗,虽有缓解,但亦于发病一年七个月后死亡。身后剖检在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酷似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在文献中已有报告,常易误诊为心肌梗死,但国内文献尚未见到此报告。本文仅就本院六年来,65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中,3例有酷似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的病例摘要报告,以供同志参考。
(1)本文报告兰州地区所见的125例风湿热,其发病率为2.49%,死亡率为6.4%.(2)根据临床材料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复习文献。(3)对于风湿热的预防;风湿性心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以及妊娠的影响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