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针对教师的极端校园暴力引发的教育反思

来源 :青少年犯罪问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学生针对教师的极端校园暴力事件进行了教育的反思,主要从三方面讨论了校园暴力和教育对策。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需要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并且要处理好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关系。从教师发展的角度来看,重点关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及树立和维护教师的威信。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看,师生冲突与学生的暴力行为有关,师生需要积极应对冲突,关键还在于构建和谐理性的师生关系,才能建设和谐校园和平安校园。
  [关键词]极端校园暴力;教育反思;学生教师;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C913 5
  [文献标识码]A
  
  一、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暴力行为和教育对策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暴力行为的分析必须考虑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需要和特点、教育和学生发展的关系。
  
  (一)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青少年期处于身心发展变化最剧烈的阶段,心理发展表现出四个典型特点:(1)过渡性。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迅速但不够稳定,很多方面兼具童年期的幼稚和成年期的成熟;(2)动荡性。青少年新的独立性需要与社会地位之间存在矛盾,容易产生品行问题和违法犯罪;(3)社会性。青少年在认识方面开始从关心自身到以极大的兴趣观察思考、判断社会生活的种种现象与问题;(4)闭锁性,内心世界从开放转向闭锁,不轻易表露自己的内心活动。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提示了青少年的暴力行为有一定的突发性,但是如果及时发现,可以防止暴力的发生。
  青少年的暴力行为表现有很大的差异,由不同的分类方法,其中,Tolan&Guerra(1994)关于暴力行为的分类有一定的代表性:(1)情景性暴力行为(Situational violence),与特定的情景因素相关,如多次社会性应激,情绪波动、使用武器或药物等; (2)关系性暴力行为(Relationship violence),发生于连续性的人际关系突然中断,特别是亲密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断;(3)故意破坏性暴力行为(Pedatory violence),与有意为达到一个目标或一种犯罪行为有关,如抢劫或团伙犯罪;(4)精神病理性暴力行为(Psychopathologicalviolence),与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或心理创伤相关的严重病理的并发症。那么针对教师的暴力行为可以划归哪些类型呢?笔者初步分析了2004年至2008年的6起学生弑师事件,发现主要是情景性暴力和关系性暴力。也就是说,学生针对教师的极端暴力行为与情绪波动、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冲突有关。青少年的情绪社会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情感丰富强烈,但情感的两极性明显,容易冲动,自我控制力还不稳定。青少年的情绪如果因为某些内在或外在的原因产生波动,可能诱发攻击行为甚至是严重的暴力行为。发生关于儿童青少年情绪与行为问题的研究也表明,在定义青少年的情绪与行为障碍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各种关系问题。儿童青少年期的主要关系包括以亲子关系为核心家庭关系,以及以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为主的其他社会关系。一旦社会关系因为某种原因发生冲突或中断的时候,很可能诱发攻击行为或暴力行为。
  青少年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包括情绪、人际关系问题。但是在预防暴力行为发生的过程中,就心理发展而言,教育者不能只关心青少年的情绪和人际关系,还应当关注青少年学生整体的心理发展。青春期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成功地适应中学生活、学业成绩(学习更高级的教育或工作所需的技能)、参加课外活动(如体育,俱乐部)、与同性和异性建立友谊、形成自我同一性的一致感。其中,同一性的发展涉及到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根据Erickson的观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危机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所谓同一性指个体知道自己的社会角色;角色混乱指个体不能正确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生活角色。克服这种危机能形成“忠诚品质”,即“不管在价值体系中存在着矛盾,仍然忠于自己内心的实验的能力。”而随着教育年限的延长,大学阶段称为人生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阶段。在这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包括:学习仍然是重要的任务,为未来职业生涯作准备;爱与被爱的需要;适应生活转变;性心理适应;发展健全的人格。其中,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处于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向亲密对孤独的转化期。根据Erickson的观点,只有建立了牢固的自我克服这种危机能形成“忠诚品质”同一性的人才敢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热烈追求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因为,这要将自己的同一性和他人的同一性融合在一起,这包含了牺牲和让步。克服这种危机能形成“爱的品质”,即“爱是一种永远抑制由遗传而导致对立而永久的相互奉献精神。”
  
  (二)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关系
  讨论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有两个不同的角度:一方面,强调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教育要考虑个体的发展特征,即因材施教。教育和学生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长期以来的教育改革似乎过多地关注了课程和教学的改革,对于教育理念关注较少,对于接受教育的学生关注就更少了。为了处理好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我们要反思教育的目的和价值、以知识和技能为主的学科教育同道德教育的关系、因材施教等问题。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反思教什么和怎么教,还要反思教育价值是什么和为什么教。
  首先,教育要做到关注学生发展和满足社会需要的统一。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的合格人才。对于这一点,我们毋庸置疑。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把社会核心价值传递给下一代,但是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有些模糊,导致教育目标出现偏差。在青少年犯罪预防中,关注更多的是如何提高素质教育,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社会化的规律。因此,学校教育不能迷失其本来的目的和价值。关于学校教育目的和价值,笔者认为有两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过分强调教育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忽视了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教育目标的功利化,过分关注升学、就业等功利性目标,偏离了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目标。如果割裂学生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关系,学校教育是无法达成其预期目标的。因此,一方面,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和特点,制定适当的教育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育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培养学生能真正适应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
  其次,教育要处理好学科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关系。学科教育通常以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标,也包括情感和道德目标。学科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需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和道德发展。德育不仅是班主任或德育老师的职责,更是学科教师的任务,要渗透在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
  第三,教育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和方法。因材施教不仅是教育的基本原则,更重要的是教育的重要方法。因材施教不是单纯考虑如何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而是强调要充分评估学生发展的优势和不足,设定适当的教育目标,选择相应的课程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可见,因材施教特别重视教育和学生发展的关系。   还有一点特别要强调,在讨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教育预防时,关注更多的是“差生”或“问题青少年”,忽略了其他潜在的攻击行为学生,还要关注其他学生,或者说要关注所有学生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注意到,弑师事件中的学生并非都是差生,部分学生不引人注目,甚至平时表现不错。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同学与教师的忽视、歧视或排斥的态度、个人情绪波动、师生关系冲突等在学生暴力行为发生中的影响。
  
  二、从教师发展的角度看暴力行为和教育对策
  
  教师作为学生极端暴力事件受害者,其专业角色和发展问题值得我们反思,其中很多问题需要放在师生关系的范畴中讨论。这里主要讨论教师专业化和威信两个问题。
  
  (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专业人员的发展历程,伴随这一历程的是教师专业内涵的持续改变,包括:发展专业知识,即教师必须不断积累和更新一般文化知识、教育学科知识、任教学科知识;熟练专业技能,即教师必须掌握和熟练教学技能;健全专业情意,即教师必须梳理专业理想,养成专业情操,调适专业性向和建立专业自我。比较成熟的教师,能够坚守教育理想,献身教育工作,以学生的利益为前提;强调专业知识与技能,参与专业决定,负起专业的责任;行为表现有弹性,较能容忍压力,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具有从多个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能力。
  我们可以注意到,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同样重要,还要了解学生的发展。成熟的教师既要做一个学科专家,也要做一个教育专家;既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还要加强思想道德的教育。为了预防学生针对教师的极端暴力行为,笔者对教师有三点建议。
  第一,教师要采用正面的教育方法。正面教育的有效性远高于惩戒,这已经在实践和研究中得到证实。应该说,绝大部分教师的教育方法是以正面教育为主。因为教育中教师和学生所处的地位中,教师相对处于强势。为了达到教育目标,部分教师可能对正面教育方法的重视不够。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正面教育尤其重要,惩戒式的负面教育可能引起不必要的师生冲突。
  第二,教师要掌握有效的沟通策略。沟通是为了建立和维护融洽关系。就与青少年的沟通策略而言,教师特别要注意:想用一条通用信息说服所有学生是不切实际的;不断总结和反省可以提高沟通策略;养成倾听的态度和习惯,听比说有时更重要。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语言技巧,审慎地发表过激的不恰当言论,避免给学生造成挫折从而导致攻击行为。
  第三,教师要掌握必要的危机应对策略。教师既要预防可能发生暴力行为的危机事件,也要能及时评估和应对危机事件,努力做到转危为安。事后的危机干预中,应当及时澄清事实,避免无端猜测导致误解或恐慌。对于一件社会性事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评论,但这种评论应当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认识。一旦失去事实依据,评论可能出现偏激或夸大严重性的倾向,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甚至导致更多的极端行为。
  
  (二)教师威信树立和维护
  教师的威信是指由于教师的资历、声望、才能与品德等因素构成的优秀品质而使学生产生的尊重和信赖。教师的威信直接影响教育效果,树立和维护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任务。教师威信的树立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渊博的知识、良好的品德和高超的教学水平是教师建立威信的基础。第二,教师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不能用权威代替威信,靠强权建立不平等师生关系的教师,并不能在学生心目中真正建立威信。威信是在长期的平等、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氛围中建立起来的。第三,教师应以良好的生活习惯与作风、端庄的仪表影响学生。教师要维护威信,就要做一名心理健康的教师、德才兼备的教师和以身作则的教师,积极发展自己的道德及心理品质、业务能力,应注意自身角色和身份的限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身作则,不失教师身份与言行,维护教师的威信。
  
  三、从师生关系的角度看暴力行为和教育对策
  
  学校教育在青少年生活中主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管理漏洞、教育方法失误、教育资源短缺、素质教育形式化和工读教育尴尬等方面的缺失与青少年犯罪有关。许多研究表明,学校教育中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有助于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及其社会化,在青少年中犯罪预防中有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学生针对教师的暴力事件涉及的是学校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冲突,是师生关系冲突的极端形式。
  
  (一)师生关系中的冲突与暴力行为
  师生关系的互动既有和谐一致的一面,也有冲突对立的一面。师生冲突的表现形式有四种:(1)内隐性冲突。隐性冲突是一种内向性的退缩行动,如“敢怒不敢言”;(2)非现实性冲突,以表达敌对情绪,发泄不满本身为目的;(3)一般性行为冲突,对立不严重,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权威地位控制整个局面;(4)对抗性行为冲突,是人在精神紧张时的一种宣泄,若不控制,双方僵持下去将会产生恶劣的后果,有时会出现过激言语或行为,对师生关系造成深重的破坏性影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城市中学生,面临着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多元文化价值选择的冲突,一项对当前海口市中学生的师生关系研究发现,尽管中学师生关系总体呈现良性发展状态,近1/3的学生与老师发生过冲突。
  那么,什么原因引起了师生的冲突以至严重的暴力事件呢?有研究者认为,师生地位的不对等与教师权利的滥用造成了师生关系的冲突。法律中的教师权利和现实中的教师权利不一致,可能使本应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变成了教师处于支配地位的师生关系。《教师法》赋予教师的权利包括教育教学活动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得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其中,与处理师生关系有关的教师权利包括:第一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即教育教学权”;第三条“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测评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即管理学生权”。这两个条款教师教育教学与管理学生的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通常情况下,学生认可法律赋予教师权利并接受教师所处的支配地位。青少年学生因为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容易发生师生冲突,但很少发生言语和躯体攻击行为。法律在赋予教师权利的同时,也规定了义务。就师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来说,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但是,现实中的教师权利往往是单向的,学生处于一种被管理和别支配的地位,而传统的“尊师重教”观念给教师权利提供了一个现实的依据。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的教师可能过度使用了自己的权利,而忽视了自己应尽的义务和学生的权利。教师的过激言语或“惩戒”可能被学生认为是对自己权利的侵犯,从而引发冲突,甚至激烈的对抗。
  还有研究者认为,社会转型带来了传统文化的变迁,对社会有所贡献的核心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取而代之的是多元的价值观,增加了追求财富、成功和实现欲求的价值观。甚至有 人认为,社会的核心价值正从社会取向变成个人取向。事实上,社会转型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并存的过程中,但多种价值发生激烈的碰撞,容易产生冲突,包括师生关系的冲突。传统的师生关系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尊师重教”取向逐步向以学生中心的“促进发展”取向转变,应该说,教师和学生都没有适应。
  从教师的权利滥用观点来看,需要接受法制教育的不仅是学生,也包括教师。教师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至少应包括:教师具备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学生的权利和保护。只有这样,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清楚自己权利的限制以及应尽的义务,清除学生的权利以及如何保护学生的权利。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共同适应社会转型带来各种冲突。肖伟认为,青少年犯罪现象的预防重点集中于对不同价值追求的平等尊重和平等保障上,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着手:家庭教育应当尊重青少年个性自由发展,而不是压抑个性的发展;对学校进行多元化改革,不再过分追求升学教育,转向对社会合理价值和信仰的追求,避免青少年采取过激手段实现与社会不相容的目标;社会价值目标必须重塑,在全社会形成对多元价值、多元职业追求的尊重和认同。
  
  (二)应对师生冲突的策略
  师生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合作关系,发生冲突是难免的,重要的是积极应对师生冲突。有一项研究得到的结果很有意思,教师和学生在应对冲突时采取的策略基本上是一致的:高中学生处理冲突的策略主要是“合作”、“回避”,其次采用“妥协”、“迁就”、最少采用的是“竞争”;教师处理冲突的策略主要也是“合作”、“回避”,其次采用“迁就”、“妥协”、最少采用的是“竞争”。这说明学生和教师在处理冲突的时候还是愿意“合作”或者“回避”,采用竞争导致的极端冲突行为很少见。可见,处理师生冲突关键还在于合作。
  师生关系的互动既有和谐一致的一面,也有冲突对立的一面,但是,教师在改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减少并化解师生冲突中处于主动地位。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处于相对强势地位,有一定的主导作用,教师应该主动化解冲突,而不是被动地等到矛盾激化、或者回避冲突、或者让学生解决冲突。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理性的师生关系是预防师生冲突的关键。师生关系理性程度越高,教师权利的使用越趋向于合理,越不易产生师生冲突,而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要更具有理性,在“选择取向”、“价值标准”、“角色关系”、“行为动机”、和“学生评价”等五方面应有所改变。
  师生之间需要的是一种建设性的和谐关系,但是在社会转型或变迁的过程中,师生关系也在发生变化,彼此需要保持弹性,及时调整。关键在于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和关注每个学生,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每个教师也需要尊重和关注,甚至包括校园里的每一个人都需要被尊重和尊重他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个自我成长、全面发展的过程,要与共同学生成长。
  发生在师生之间的校园暴力事件,无论是教师对学生,还是学生对教师,关键还在事前预防,最重要的应该还是要整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资源,既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也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更要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建设和谐校园和平安校园。
其他文献
密码函数的相关系数在密码函数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利用Fourier系数和相关系数的定义及已有结论,给出2个q-进制密码函数互相关系数与其各自Fourier系数间的关系,并基于
针对微观储层分析中传统目估分析鉴定方法存在不确定性及工效低的问题 ,开发了计算机图像分析处理技术系列。文章介绍了图像分析处理技术系列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针对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 ,对相关技术进行了完善 ,进而阐述了其在储层评价、生物地层及三次采油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根据云计算环境中用户任务调度的不同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任务调度策略,可实现在短时间内对云计算任务的相对较优调度。将用户费用与该任务的截止时间
为提高多用户MIMO干扰信道的容量,提出一种干扰对齐方案。在假设已有天线配置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将发送端的原有天线划分为数目相当的2个子组,分别设置不同的天线参数,以消除2个子
针对因节点失效而造成的业务流性能变化问题,提出一种新的Ad hoc网络状态预测算法TAP。该算法利用小波变换减弱实际业务流的长相关特性,并结合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和Kalm
环庆路是北宋防御西夏的重要军事区域,其主要作用在于配合其他帅司路牵制西夏和经略沿边蕃部。散布在宋夏沿边地区的蕃部是环庆路防御西夏的重要力量。作者通过对相关史料的
元代荫叙制度具有“民族性”的典型特征,将四等人制贯彻至选官与任官环节中,荫叙制本身对不同族群承荫人初授品级高低、所能进入职务系统,都有所区别;元代在维持其基本限定原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SHHextracted with either water or ethanol against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 and
文章介绍了KSKS05型数控系统的组成、功能、工作原理和电路设计特点。基于FPGA技术设计的硬件电路具有高度灵活通用的特点,根据功能软件的选取可实现多种任务的切换。该系统还
金属磁记忆检测是利用磁记忆效应对铁磁性材料的应力集中区进行无损检测的新方法。磁记忆信号非常微弱,磁敏传感器的选择十分重要。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霍尼韦尔磁阻传感器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