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疗效及对ICAM-1、ANP、ET与右室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re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心房钠尿肽(ANP)、内皮素(ET)与右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90例房间隔缺损病人,按抽签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病人均行心脏超声检查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外科修补术治疗,试验组采用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临床指标(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血清ICAM-1、ANP、ET水平,右室功能指标[右心室舒张末面积(AreaED)、右心
其他文献
随着高等生物中十几个新的参与囊泡运输的Hermansky—Pudlak综合征(HPS)蛋白质的发现.认为可能存在一类新的囊泡运输通路。该通路主要由新近鉴定的3个被称为溶酶体相关细胞器生
目的探讨品管圈提高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术后出院患者规范性电话随访执行率的效果。方法应用品管圈活动,以提高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术后出院患者规范化电话随访的执行率为主题,通过
Mutator(Mu)转座子是植物中已发现的转座最活跃的转座子,其高的转座频率及趋向于单拷贝功能基因转座的特性,使该转座子成为玉米功能基因克隆的主要方法.Mu转座子的同源类似因子
从双心医学的发展简史入手,强调了我国目前双心医学发展仍任重而道远。指出传统双心医学模式的局限性,主张开展中西医结合思想指导下的新双心医学模式,并阐释了新双心医学模
近些年,随着遗传技术和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进步,疫苗(亚单位疫苗、活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等)的研究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利用转基因植物技术生产植物疫苗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