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祖国医学理论远在两千年前就基本形成了,基于当时的自然科学还没有分科,无法用分析和实验方法研究医学,人们对人的生命现象和疾病原理的观察、对疾病的诊疗和预防的研究还是以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以及人与自然界的密切关系中进行的。因此,我国的劳动人民和医学家通过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医疗实践,在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阴阳学说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了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核心、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为基本特点的理论体系。
1 整体观念与认识疾病
祖国医学的发病学认为各种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疾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导致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功能活动失常,使机体内外环境相对平衡状态的破坏所致。疾病的发生和变化的原因虽然复杂,归纳起来,不外乎“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但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正气”(即机体的抗病能力)。因为各种致病因素即“邪气”只有通过改变机体内外环境相对平衡状态才能发生疾病。所以中医的发病学就是建立在脏腑经络和内外环境对立统一的整体观念的基础上,决不能离开整体而从发病局部或者离开客观环境而从发病机体加以解释。《素问·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不相染者,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避其毒气。”指出了预防传染性疫邪的感染必须保持“正气内存”、并注意避免邪毒之气,充分体现以内因为依据、外因为条件的发病学观点。
中医认识病因,主要是通过分析综合疾病的症状和体征、辨证归纳起来的,这样“辩证求因”的方法同样是贯穿着整体观念的。例如,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外感内伤均有发热;外感有伤寒、温病之分,内伤有脏腑病变之别;为了找出发热的原因,就必须认真辨证加以区分。先从发热本身来辩:恶寒不恶寒、出汗不出汗,出汗后热退与否,是否整天发热,上下午有无差异,发热高不高或是低热不明显等。从这些情况分析中,得出一个初步印象后,进一步把发热与有无头痛、身痛、烦热、口渴、潮热、鼻塞、咳嗽、呕吐、腹泻、神昏、强项、抽搐等兼证联系起来,同时与脉象、舌及舌苔、神色、声音、气味等综合诊察,才能找出发热的原因。如发热兼有恶寒、无汗、头身痛,脉浮紧者为寒邪犯表;发热兼口干、烦躁、神昏、舌边红为温热之邪侵入心包;二者的病因就有明显区别,这说明从整体观念角度来探求病因的临床意义。
再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化的机理,即病理学观点来看,同样能说明整体观念的体现。中医认识病理不停留于症状、体征的分析,不拘于病因的探求,而强调从机体内外环境的复杂关系中去对患者的体质、精神、思想状态、病因的性质和强度以及客观环境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中医从临床错综复杂的病理过程中逐步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概括有:邪正虚实、阴阳盛衰、气血紊乱、表里出入、升降失常、寒热转化等,都有整体观念。例如,虚和实是机体与致病因素相互斗争的反映,《内径》认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又称“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从现代医学看,有人认为:实证的病理变化多见于神经功能较好或过度兴奋、交感神经紧张度上升,使心肌功能增强、心跳过快、血液循环增多、血压升高、基础代谢率上升等;虚证的病理变化多见于神经功能低落或过度抑制,副交感神经紧张度上升,使心肌功能低落、心跳减慢、循环量不足、血压下降、基础代谢率下降。中医所讲的虚实,不仅有病理形态学基础而且有生理学和生物学基础。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功能的、代谢的、与结构的病变又应该是统一的,任何病理过程不仅反映某一局部的形态变化,更重要的是整体性的功能变化。
2 整体观念与诊断
诊断是辩证的前提,辨证以诊断为基础。《素问·疏五过论》“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之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贵贱贫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充分体现出整体观念在中医诊断上的重要地位。因此,中医诊断疾病,不是孤立地着眼病人,也不是孤立地看待某一症状和体征,而是从患者整体出发,对发病季节、地理环境、体质强弱、精神状态以及表现于神气、色泽、声音、脉象、舌苔各方面情况作全面分析。这种内外结合、统一审察的诊断正是中医诊断的重要原则和特点。
整体观念对诊断的指导意义,还体现在中医的诊断强调各种诊法的整体性。《素问·脉要精微论》“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生死之分。”就指明对任何疾病的认识都应“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全面分析临床资料、避免片面性。如切脉在祖国医学诊法中占有独特地位,它和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临床实践有着广泛细致的联系,无论切脉方法、脉象、内容和临床意义,都有其自身规律;但是脉象作为一种诊断手段,必须同其他诊法结合进行才有价值。以滑脉为例,中医认为圆滑、往来流利的滑脉主邪盛,多见于有痰饮和食滞的患者,但也可见于健康人和孕妇;只有结合其他诊法才能鉴别有滑脉的人代表那种情况;因为脉象的变化是全身生理和病理状态的反映,不仅仅是脉搏的局部现象。
总之,中医诊断疾病,一般是从机体外部表现和病人的主观感觉进行观察和分析,把脏腑组织的生理和病理的客观反映----症状体征作为诊断的主要对象,根据中医理论从症状体征推断其内在脏腑的病理过程;对病因、病位和病理作出结论,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正说明中医诊断是建立在整体观念的基础之上的。
3 整體观念与辨证
辨证是从病人的临床表现中去探求疾病本质的过程,也是用分析的方法来确立病证,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祖国医学根据各种疾病的发展规律逐步建立了病因、八纲、脏腑、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等各种不同的辩证纲领和方法、整体观念与辩证的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各种辨证纲领和方法虽有各自的特点和侧重面,但在临床实践中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因此,必须从整体出发,充分认识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综合运用临床,才能发挥有效作用。例如,八纲辨证是各种证候中归纳出来的共性,是各种证候的纲领,用以证明疾病的大体性质和总的趋向。但他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能代替其他的辨证方法。如前提及的虚症和实症,只是两个相对概念的纲领,还必须进一步辨明是脾虚或肾虚,是肝胆湿热的实证还是食滞胃脘的实证,是太阳表实证还是太阳表虚证;临床上绝不应满足于虚和实的笼统辨证。 其次,各种辨证纲领和方法都包括很多证候,能够代表疾病的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由于疾病证候的反应,往往不是单纯的、典型的,而是错综复杂的,加之疾病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可以概括的病证,也要从整体出发,加以综合分析,不能孤立对待。例如,脏腑辨证,由于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就时常出现心肺气虚、心肾不交、肝火犯肺、肝胃不和等脏腑兼病的辩证类型。《伤寒论》创立的对风寒之邪为主而引起的外感疾病的六经辨证,除了详细阐明六经证候外,还列举了象太阳阳明合病、阳明少阳合病、太阳阳明并病、太阳少阳并病等各经混同时出现的证型。《温病条辨》说“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则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除了指出三焦辨证与脏腑辨证的密切关系外,还阐明了主要是对湿热之邪所引起的外感疾病的传变过程,并说明三焦辨证也要从整体出发,各证型之间也是密切相关的。
4 整体观念与论治
论治是根据辨证对疾病本质的认识,结合患者所处的环境及其机体特点而选用适当的治疗法则和方法。《内经》“治病必求于本”,“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谨察其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治疗目的。由此说明中医治疗是建立在“辩证求因、审因论治”的整体观念的基础上的。治疗作用主要是通过调整整个机体的生理功能和抗病能力,来达到祛除病邪、康复身体的目的。
综上所述,整体观念贯穿在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发病、病因病理、诊断、辨证和论证各方面,它与辩证论治是密切相关的。应指出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以临床观察为基础比较全面细致的分析疾病的变化规律,其治疗作用主要是对病变的整体性纠正。限于历史条件,中医未能像西医那样用现代科学知识方法进行各项检查和实验研究,因而对机体内发生的具体病变,特别是形态学的改变或理化因素的细节知之甚少,以致掌握每种疾病的特殊规律不够透彻,治疗上的針对性就显得不足。本人在认识整体观念在辨证论治中的重要地位时,必须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形态结构和功能代谢、内因和外因、物质和精神、原因和结果等方面的辩证关系,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辨病结合辨证来论治,逐步丰富辨证论治内容,深化对整体观念的理解,为祖国医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1 整体观念与认识疾病
祖国医学的发病学认为各种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疾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导致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功能活动失常,使机体内外环境相对平衡状态的破坏所致。疾病的发生和变化的原因虽然复杂,归纳起来,不外乎“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但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正气”(即机体的抗病能力)。因为各种致病因素即“邪气”只有通过改变机体内外环境相对平衡状态才能发生疾病。所以中医的发病学就是建立在脏腑经络和内外环境对立统一的整体观念的基础上,决不能离开整体而从发病局部或者离开客观环境而从发病机体加以解释。《素问·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不相染者,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避其毒气。”指出了预防传染性疫邪的感染必须保持“正气内存”、并注意避免邪毒之气,充分体现以内因为依据、外因为条件的发病学观点。
中医认识病因,主要是通过分析综合疾病的症状和体征、辨证归纳起来的,这样“辩证求因”的方法同样是贯穿着整体观念的。例如,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外感内伤均有发热;外感有伤寒、温病之分,内伤有脏腑病变之别;为了找出发热的原因,就必须认真辨证加以区分。先从发热本身来辩:恶寒不恶寒、出汗不出汗,出汗后热退与否,是否整天发热,上下午有无差异,发热高不高或是低热不明显等。从这些情况分析中,得出一个初步印象后,进一步把发热与有无头痛、身痛、烦热、口渴、潮热、鼻塞、咳嗽、呕吐、腹泻、神昏、强项、抽搐等兼证联系起来,同时与脉象、舌及舌苔、神色、声音、气味等综合诊察,才能找出发热的原因。如发热兼有恶寒、无汗、头身痛,脉浮紧者为寒邪犯表;发热兼口干、烦躁、神昏、舌边红为温热之邪侵入心包;二者的病因就有明显区别,这说明从整体观念角度来探求病因的临床意义。
再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化的机理,即病理学观点来看,同样能说明整体观念的体现。中医认识病理不停留于症状、体征的分析,不拘于病因的探求,而强调从机体内外环境的复杂关系中去对患者的体质、精神、思想状态、病因的性质和强度以及客观环境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中医从临床错综复杂的病理过程中逐步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概括有:邪正虚实、阴阳盛衰、气血紊乱、表里出入、升降失常、寒热转化等,都有整体观念。例如,虚和实是机体与致病因素相互斗争的反映,《内径》认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又称“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从现代医学看,有人认为:实证的病理变化多见于神经功能较好或过度兴奋、交感神经紧张度上升,使心肌功能增强、心跳过快、血液循环增多、血压升高、基础代谢率上升等;虚证的病理变化多见于神经功能低落或过度抑制,副交感神经紧张度上升,使心肌功能低落、心跳减慢、循环量不足、血压下降、基础代谢率下降。中医所讲的虚实,不仅有病理形态学基础而且有生理学和生物学基础。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功能的、代谢的、与结构的病变又应该是统一的,任何病理过程不仅反映某一局部的形态变化,更重要的是整体性的功能变化。
2 整体观念与诊断
诊断是辩证的前提,辨证以诊断为基础。《素问·疏五过论》“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之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贵贱贫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充分体现出整体观念在中医诊断上的重要地位。因此,中医诊断疾病,不是孤立地着眼病人,也不是孤立地看待某一症状和体征,而是从患者整体出发,对发病季节、地理环境、体质强弱、精神状态以及表现于神气、色泽、声音、脉象、舌苔各方面情况作全面分析。这种内外结合、统一审察的诊断正是中医诊断的重要原则和特点。
整体观念对诊断的指导意义,还体现在中医的诊断强调各种诊法的整体性。《素问·脉要精微论》“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生死之分。”就指明对任何疾病的认识都应“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全面分析临床资料、避免片面性。如切脉在祖国医学诊法中占有独特地位,它和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临床实践有着广泛细致的联系,无论切脉方法、脉象、内容和临床意义,都有其自身规律;但是脉象作为一种诊断手段,必须同其他诊法结合进行才有价值。以滑脉为例,中医认为圆滑、往来流利的滑脉主邪盛,多见于有痰饮和食滞的患者,但也可见于健康人和孕妇;只有结合其他诊法才能鉴别有滑脉的人代表那种情况;因为脉象的变化是全身生理和病理状态的反映,不仅仅是脉搏的局部现象。
总之,中医诊断疾病,一般是从机体外部表现和病人的主观感觉进行观察和分析,把脏腑组织的生理和病理的客观反映----症状体征作为诊断的主要对象,根据中医理论从症状体征推断其内在脏腑的病理过程;对病因、病位和病理作出结论,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正说明中医诊断是建立在整体观念的基础之上的。
3 整體观念与辨证
辨证是从病人的临床表现中去探求疾病本质的过程,也是用分析的方法来确立病证,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祖国医学根据各种疾病的发展规律逐步建立了病因、八纲、脏腑、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等各种不同的辩证纲领和方法、整体观念与辩证的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各种辨证纲领和方法虽有各自的特点和侧重面,但在临床实践中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因此,必须从整体出发,充分认识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综合运用临床,才能发挥有效作用。例如,八纲辨证是各种证候中归纳出来的共性,是各种证候的纲领,用以证明疾病的大体性质和总的趋向。但他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能代替其他的辨证方法。如前提及的虚症和实症,只是两个相对概念的纲领,还必须进一步辨明是脾虚或肾虚,是肝胆湿热的实证还是食滞胃脘的实证,是太阳表实证还是太阳表虚证;临床上绝不应满足于虚和实的笼统辨证。 其次,各种辨证纲领和方法都包括很多证候,能够代表疾病的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由于疾病证候的反应,往往不是单纯的、典型的,而是错综复杂的,加之疾病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可以概括的病证,也要从整体出发,加以综合分析,不能孤立对待。例如,脏腑辨证,由于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就时常出现心肺气虚、心肾不交、肝火犯肺、肝胃不和等脏腑兼病的辩证类型。《伤寒论》创立的对风寒之邪为主而引起的外感疾病的六经辨证,除了详细阐明六经证候外,还列举了象太阳阳明合病、阳明少阳合病、太阳阳明并病、太阳少阳并病等各经混同时出现的证型。《温病条辨》说“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则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除了指出三焦辨证与脏腑辨证的密切关系外,还阐明了主要是对湿热之邪所引起的外感疾病的传变过程,并说明三焦辨证也要从整体出发,各证型之间也是密切相关的。
4 整体观念与论治
论治是根据辨证对疾病本质的认识,结合患者所处的环境及其机体特点而选用适当的治疗法则和方法。《内经》“治病必求于本”,“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谨察其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治疗目的。由此说明中医治疗是建立在“辩证求因、审因论治”的整体观念的基础上的。治疗作用主要是通过调整整个机体的生理功能和抗病能力,来达到祛除病邪、康复身体的目的。
综上所述,整体观念贯穿在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发病、病因病理、诊断、辨证和论证各方面,它与辩证论治是密切相关的。应指出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以临床观察为基础比较全面细致的分析疾病的变化规律,其治疗作用主要是对病变的整体性纠正。限于历史条件,中医未能像西医那样用现代科学知识方法进行各项检查和实验研究,因而对机体内发生的具体病变,特别是形态学的改变或理化因素的细节知之甚少,以致掌握每种疾病的特殊规律不够透彻,治疗上的針对性就显得不足。本人在认识整体观念在辨证论治中的重要地位时,必须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形态结构和功能代谢、内因和外因、物质和精神、原因和结果等方面的辩证关系,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辨病结合辨证来论治,逐步丰富辨证论治内容,深化对整体观念的理解,为祖国医学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