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5-000-01
摘 要 体育赛事所带动的相关经济效益早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体育赛事也因此已经成为发展体育产业与刺激经济的重要策略,举办体育赛事是提高城市形象和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体育赛事对主办城市乃至国家都可能产生重大的影响,不仅可以提供休闲娱乐活动,而且在重塑城市形象和加速城市建设与改造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从经济层面出发来讲,体育赛事可以拉动城市地区的旅游、商业、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从社会及政治层面来讲,体育赛事的举办促进就业,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提高国民审美情趣、增强社会凝聚力,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体育赛事 经济发展 经济效益,
一、提升城市地区竞争力
全球化使得城市地区之间的竞争呈现出新的意义。体育对于提升一个城市地区的竞争力有其独特的作用。可从从举办过的奥运会的例子得以证实,如日本的东京、韩国的汉城、西班牙的巴塞罗、美国的亚特兰大等都因成功举办奥运会而一跃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城市地区,并极大地促进了本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城市竞争力的增强也使体育产业得到更大发展的基础,城市竞争力与体育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良性的发展循环,为城市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生态平衡等各个方面的统筹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1]。
二、促进城市地区体育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城市地区承办体育赛事不仅借体育的影响力来改善城市的形象,提升城市的影响力、竞争力,还促进体育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所谓的产业集群,是指性质各异,但相互有紧密的经济联系的产业或行业的集合,通常表现为一定的区域产业结构。产业集群使各地区经济多样化、综合化发展[2]。例如,英国牛津市是全球著名的“赛车山谷”所在地,在这座城市的周边50英里的范围内聚集了大约4500多家与赛车生产制造及赛事运作有关的企业。有研究报告称,“赛车山谷”为北卡罗来纳州创造了58亿美元的生产总值,并提供了27万多个就业岗位。
(一)有利于地区政治、社会的建设
就业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足够的就业岗位是保民生的根本要求,可以上升到政治层面的高度,在劳动力过剩的大前提、大背景下,解决了大部分的就业问题无疑是很重要的举措。这不但促进了城市地区经济的增长,同时还对社会稳定和谐作出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3]。另外,体育赛事的举办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举办城市地区市民的精神生活,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由于举办赛事,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环境的改善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观赏精彩纷呈的体育竞赛、感受力与美的完美结合,不仅能够陶冶市民的情操,还能激发了他们参与体育的热情。
(二)有利于推动承办地区城市化进程
大中型的体育赛事可以使举办城市地区形成庞大而活跃的投资和需求市场,激发城市经济的活力,促进对外贸易,同时吸引人才流、资本流、技术流和信息流向城市聚集。体育赛事的举办可以塑造城市形象,美化城市环境;能刺激和打造城市文化,进而加快城市化进程伐。举南京为例,作为江苏省十运会得主赛场,在4年内新建体育场馆、道路交通、旅游设施,宾馆、饭店、城市绿化等等,这大大改善了该城市的软环境,推动城市地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至少加快了15到20年。
三、结论和建议
(一)转变观念,积极申办,以赛促创承办大型体育竞赛是一项促进城市全面发展的好事,所以从政府部门到个人都应该充分认识体育赛事对城市和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转变陈旧观念,破除劳民伤财办竞赛的思想,要充分认识大型体育赛事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抓住一切机会积极申办大型体育竞赛[4]。
(二)改革机制,确立正确理念。既然已经把体育作为一种产业,那么其建立和运作都应该按照现代企业体制进行,实行政事、政企、政群分开。对于体育产业管理机构来讲,也应该加强社会管理,建立产业管理机关和部门,才能够真正使体育走向社会、走向市场。作为一项产业来运作的体育赛事,既要做好各种经营服务以满足体育赛事的社会需要,又要注重将体育赛事取得的巨大经济利益主要用于体育设施的完善、当前及今后的发展上来,为体育这项产业的发展构筑坚实的经济后盾。
(三)完善政策,强化服务,提供优质环境。举办地区政府要力足长远,着眼全局,营造宽松的体育赛事比赛环境,要创造性地将大型体育竞赛与地方经济有机结合起来,运用税收、金融、外贸等各种政策服务,把大型竞赛作为凝聚人才、吸引资本的手段。
(四)体育赛事和城市的发展是一个长久性、交互性的过程。在现今社会,只有选择与城市特点相匹配并且具有一定城市特色的体育赛事,实施科学的赛事规划,才有可能保证城市和体育赛事可持续的互利共赢,最终产生共生效应。
参考文献:
[1] 唐哓彤.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对社会发展的波及效应[J].广州体育学校学报.2007(1).
[2] 杨越.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经济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5(8).
[3] 周雯艳.体育赛事对主办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J].产业观察.2008(8).
[4] 石丽.试论体育赛事与经济社会发展[J].经济师.2006(6).
摘 要 体育赛事所带动的相关经济效益早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体育赛事也因此已经成为发展体育产业与刺激经济的重要策略,举办体育赛事是提高城市形象和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体育赛事对主办城市乃至国家都可能产生重大的影响,不仅可以提供休闲娱乐活动,而且在重塑城市形象和加速城市建设与改造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从经济层面出发来讲,体育赛事可以拉动城市地区的旅游、商业、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从社会及政治层面来讲,体育赛事的举办促进就业,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提高国民审美情趣、增强社会凝聚力,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体育赛事 经济发展 经济效益,
一、提升城市地区竞争力
全球化使得城市地区之间的竞争呈现出新的意义。体育对于提升一个城市地区的竞争力有其独特的作用。可从从举办过的奥运会的例子得以证实,如日本的东京、韩国的汉城、西班牙的巴塞罗、美国的亚特兰大等都因成功举办奥运会而一跃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城市地区,并极大地促进了本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城市竞争力的增强也使体育产业得到更大发展的基础,城市竞争力与体育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良性的发展循环,为城市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生态平衡等各个方面的统筹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1]。
二、促进城市地区体育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城市地区承办体育赛事不仅借体育的影响力来改善城市的形象,提升城市的影响力、竞争力,还促进体育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所谓的产业集群,是指性质各异,但相互有紧密的经济联系的产业或行业的集合,通常表现为一定的区域产业结构。产业集群使各地区经济多样化、综合化发展[2]。例如,英国牛津市是全球著名的“赛车山谷”所在地,在这座城市的周边50英里的范围内聚集了大约4500多家与赛车生产制造及赛事运作有关的企业。有研究报告称,“赛车山谷”为北卡罗来纳州创造了58亿美元的生产总值,并提供了27万多个就业岗位。
(一)有利于地区政治、社会的建设
就业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足够的就业岗位是保民生的根本要求,可以上升到政治层面的高度,在劳动力过剩的大前提、大背景下,解决了大部分的就业问题无疑是很重要的举措。这不但促进了城市地区经济的增长,同时还对社会稳定和谐作出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3]。另外,体育赛事的举办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举办城市地区市民的精神生活,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由于举办赛事,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环境的改善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观赏精彩纷呈的体育竞赛、感受力与美的完美结合,不仅能够陶冶市民的情操,还能激发了他们参与体育的热情。
(二)有利于推动承办地区城市化进程
大中型的体育赛事可以使举办城市地区形成庞大而活跃的投资和需求市场,激发城市经济的活力,促进对外贸易,同时吸引人才流、资本流、技术流和信息流向城市聚集。体育赛事的举办可以塑造城市形象,美化城市环境;能刺激和打造城市文化,进而加快城市化进程伐。举南京为例,作为江苏省十运会得主赛场,在4年内新建体育场馆、道路交通、旅游设施,宾馆、饭店、城市绿化等等,这大大改善了该城市的软环境,推动城市地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至少加快了15到20年。
三、结论和建议
(一)转变观念,积极申办,以赛促创承办大型体育竞赛是一项促进城市全面发展的好事,所以从政府部门到个人都应该充分认识体育赛事对城市和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转变陈旧观念,破除劳民伤财办竞赛的思想,要充分认识大型体育赛事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抓住一切机会积极申办大型体育竞赛[4]。
(二)改革机制,确立正确理念。既然已经把体育作为一种产业,那么其建立和运作都应该按照现代企业体制进行,实行政事、政企、政群分开。对于体育产业管理机构来讲,也应该加强社会管理,建立产业管理机关和部门,才能够真正使体育走向社会、走向市场。作为一项产业来运作的体育赛事,既要做好各种经营服务以满足体育赛事的社会需要,又要注重将体育赛事取得的巨大经济利益主要用于体育设施的完善、当前及今后的发展上来,为体育这项产业的发展构筑坚实的经济后盾。
(三)完善政策,强化服务,提供优质环境。举办地区政府要力足长远,着眼全局,营造宽松的体育赛事比赛环境,要创造性地将大型体育竞赛与地方经济有机结合起来,运用税收、金融、外贸等各种政策服务,把大型竞赛作为凝聚人才、吸引资本的手段。
(四)体育赛事和城市的发展是一个长久性、交互性的过程。在现今社会,只有选择与城市特点相匹配并且具有一定城市特色的体育赛事,实施科学的赛事规划,才有可能保证城市和体育赛事可持续的互利共赢,最终产生共生效应。
参考文献:
[1] 唐哓彤.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对社会发展的波及效应[J].广州体育学校学报.2007(1).
[2] 杨越.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经济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5(8).
[3] 周雯艳.体育赛事对主办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J].产业观察.2008(8).
[4] 石丽.试论体育赛事与经济社会发展[J].经济师.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