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大意义
首先,三者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整个教育时空上的紧密衔接,让学生做到时时学习、处处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化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要求时间上的连续和空间衔接。只有实现整个教育时空上的紧密衔接,才能实现教育目标,否则,将会出现教学和实践的脱节,导致教育的失败。
其次,三者结合起来,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保证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现实中出现的教育问题,往往是由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的教育不协调的结果。学校坚持正面教育,如果家庭和社会却不这样要求学生,这样就无法保证整个教育的一致性,结果给学生造成错觉,甚至让学生认为学校教育的虚伪,不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如果这样的话,整个教育就会走向失败,更不用说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再次,三者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各种教育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学校教育能使青少年学会更好地融入群体与社会当中,是青少年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动力、热情和必备的基础,学校教育要有助于不断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使今天的青少年在未来生活中更加文明、更加科学、更加幸福、更加美满。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家庭教育侧重于对孩子心理、品德、人品的塑造,因为家庭的环境对孩子善与恶的分辨、勤劳与懒惰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社会教育是一种活的教育,它的深刻性、丰富性、独立性、形象性远非学校教育可比。协调社会教育可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能将分散的、自发的社会影响纳入正轨。
可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的教育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三者只有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整体作用。
二、当前影响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
首先,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存在短效性。应试教育的影响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仍占据着一定的地位。有些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升学率,忽视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必然会影响我们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时常表现在重智育轻德育,不少学校的领导和老师认为,智育是“硬任务”,学生学习不好,就考不上重点中学和大学,就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和生源,也就会影响到学校的收入。而德育是“软任务”,搞的好坏,没法用标准来衡量。因此,没有完整系统的德育工作计划,没有人坚持做细致深入的德育工作。这些表现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学校教育的短效性,都没有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没从全面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出发,也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
其次,家庭教育的片面性。一个孩子往往承载着几代人的希望,而希望的出路就是在应试教育过程中取得好的成绩,这样就忽视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在孩子的教育存在严重的重智育轻德育、轻体育,重学历轻能力等导向。而家庭驾驭在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一些家长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庭教育,从而陷入种种误区,这种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做法,严重地影响了下一代的成长。这样的做法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背离,当然对学生全面发展不利。
再次,社会教育的不完善性。当前社会大环境对教育的影响不容忽视。国内经济飞速发展,消费层次日益多元化,很多网吧、歌厅、洗浴中心等场所都向学生开放,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社会经验和责任意识缺乏,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很多学生经受不住物质诱惑,盲目追求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而他们没有经济收入,必然会误入歧途。况且有些社会教育内容简单,方法单调,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比较片面、肤浅。
可见,在我国社会现阶段国情下,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存在和开展仍然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的工作仍然会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要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有机结合,才能构成一个整体教育的网络新格局,有利于打破传统教育的封闭模式,促进大德育观的形成;有利德育时空的整体化,促进德育渠道网络化;有利于发掘德育资源,利用一切有形无形、有声无声的教育因素,起到课堂难以起到的积极作用充实德育内容。为此我们必须认识到: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相互联系。教育起始于家庭,学校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是终生教育。任何一个人成长不是这单一的某一个方面的教育,而是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学校内外沟通,内部与外部目标方向上一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围绕一个目标,同步进行、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从三个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品德教育,從而形成一支多功能、全方位、网络化的社会教育队伍,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求。正如前苏联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改革的基本方针中指出“教育效果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家庭、社会、学校和劳动集体的共同努力和对学生要求的一致”,教育是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要想全面、健康发展,必须树立整体教育的思想,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使之融为一体。
首先,三者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整个教育时空上的紧密衔接,让学生做到时时学习、处处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化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要求时间上的连续和空间衔接。只有实现整个教育时空上的紧密衔接,才能实现教育目标,否则,将会出现教学和实践的脱节,导致教育的失败。
其次,三者结合起来,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保证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现实中出现的教育问题,往往是由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的教育不协调的结果。学校坚持正面教育,如果家庭和社会却不这样要求学生,这样就无法保证整个教育的一致性,结果给学生造成错觉,甚至让学生认为学校教育的虚伪,不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如果这样的话,整个教育就会走向失败,更不用说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再次,三者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各种教育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学校教育能使青少年学会更好地融入群体与社会当中,是青少年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动力、热情和必备的基础,学校教育要有助于不断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使今天的青少年在未来生活中更加文明、更加科学、更加幸福、更加美满。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家庭教育侧重于对孩子心理、品德、人品的塑造,因为家庭的环境对孩子善与恶的分辨、勤劳与懒惰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社会教育是一种活的教育,它的深刻性、丰富性、独立性、形象性远非学校教育可比。协调社会教育可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能将分散的、自发的社会影响纳入正轨。
可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的教育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三者只有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整体作用。
二、当前影响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
首先,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存在短效性。应试教育的影响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仍占据着一定的地位。有些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升学率,忽视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必然会影响我们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时常表现在重智育轻德育,不少学校的领导和老师认为,智育是“硬任务”,学生学习不好,就考不上重点中学和大学,就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和生源,也就会影响到学校的收入。而德育是“软任务”,搞的好坏,没法用标准来衡量。因此,没有完整系统的德育工作计划,没有人坚持做细致深入的德育工作。这些表现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学校教育的短效性,都没有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没从全面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出发,也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
其次,家庭教育的片面性。一个孩子往往承载着几代人的希望,而希望的出路就是在应试教育过程中取得好的成绩,这样就忽视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在孩子的教育存在严重的重智育轻德育、轻体育,重学历轻能力等导向。而家庭驾驭在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一些家长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庭教育,从而陷入种种误区,这种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做法,严重地影响了下一代的成长。这样的做法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背离,当然对学生全面发展不利。
再次,社会教育的不完善性。当前社会大环境对教育的影响不容忽视。国内经济飞速发展,消费层次日益多元化,很多网吧、歌厅、洗浴中心等场所都向学生开放,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社会经验和责任意识缺乏,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很多学生经受不住物质诱惑,盲目追求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而他们没有经济收入,必然会误入歧途。况且有些社会教育内容简单,方法单调,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比较片面、肤浅。
可见,在我国社会现阶段国情下,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存在和开展仍然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的工作仍然会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要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有机结合,才能构成一个整体教育的网络新格局,有利于打破传统教育的封闭模式,促进大德育观的形成;有利德育时空的整体化,促进德育渠道网络化;有利于发掘德育资源,利用一切有形无形、有声无声的教育因素,起到课堂难以起到的积极作用充实德育内容。为此我们必须认识到: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相互联系。教育起始于家庭,学校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是终生教育。任何一个人成长不是这单一的某一个方面的教育,而是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学校内外沟通,内部与外部目标方向上一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围绕一个目标,同步进行、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从三个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品德教育,從而形成一支多功能、全方位、网络化的社会教育队伍,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求。正如前苏联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改革的基本方针中指出“教育效果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家庭、社会、学校和劳动集体的共同努力和对学生要求的一致”,教育是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要想全面、健康发展,必须树立整体教育的思想,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使之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