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分层教学

来源 :考试·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diwu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并且想办法尽力因材施教。本文旨在分析如何通过分层教学解决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认识到自身的潜能,从而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
  关键词: 分层教学的意义;具体实施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57-02
  1分层教学的意义
  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我总结出这样一种现象,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都能以饱满的情绪和高涨的热情来对待,但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和知识难度的加深,"两极"分化越为明显:一方面是"吃不饱"的学优生,另一方面是"消化不良"的学困生。在当前人数众多的大班级授课的条件下,面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如何解决好教学要求与学生接受能力不一致这一矛盾,成为当前英语教学改革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根据英语新课标的要求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分层教学模式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实行分层,推进教学。由于分层是基于一个班级进行的,在分层后各层次同学又处于一个班级内,分层不分班,一方面不会影响个别性格敏感学生的自尊心,弱化这些学生的逆反心理;另一方面又给不同层次的同学提供了互相学习提高、互相督促进步的对象,可以激发其学习动力。所以,实施分层教学是完全有必要的。
  2教师实施分层教学的依据
  全面了解学生,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爱好,让学生主动地探究。学生的自身个性是教师分层教学的重视依据,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根据学生各自心理特征、语言知识、接受能力,确立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设计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进度,变换授课方式,设计分层练习和测试,实施科学评估,促进每个学生在最合适自己的英语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的发展,从而提高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质量。
  3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
  3.1目标分层
  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导致其学习的结果就会有所不同,因而学生个体的差异往往会对学习产生影响,并导致各种学习障碍的形成。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实际水平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按照学生认知速度的快慢把他们分成A、 B 、C三层。A层优等生,基础知识扎实,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反应敏锐,接受能力较强,大部分可以自学达标,较难部分需要帮助达标。B层中等生,对英语学习有兴趣,学习成绩一般或不太稳定,有的比较聪明但不够努力,有的认真刻苦,但学习方法不太对头,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以自学达标,部分学生需要帮助达标。C层学习困难生,英语学习成绩落后,基础知识差,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学习习惯有待改善,掌握语言知识的速度慢,智力活动消极,不善于思考。
  对C层的学生,只要求他们掌握教材内容(如词汇和基本的句型),保证学习成绩逐步提高;对B层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能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努力提高英语综合表达能力,逐步向A层学生的行列靠拢; A层学生,由于其基础较扎实,并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对于这一层次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在完成C、 B层学生的要求的基础上不断的拓宽知识面,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2课堂教学分层
  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因材施教,是课堂分层教学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能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活动。上课时,分层设疑、启发思维,小组探讨、尝试练习、分类指导教学,等采用不同的传授和操练方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比如pairwork活动,我要求A层学生能自己创设情境,自编对话并进行表演,要求B层学生能根据所给关键词替换并背诵对话,要求C层学生熟读对话并做一些简单的替换练习。再如,reading课,我要求A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后,能找准重难点,理解课文大意,中心思想,而且能够根据课文设置问题并解决问题,要求B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后,理解课文大意,能找准重难点,而且能够回答课文问题。要求C层学生能快速阅读课文后,理解课文大意。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从而锻炼他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在英语课堂中,教师通过根据难易程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和安排好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这种方法不仅能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水平都能得以提高。
  3.3作业分层
  教师布置作业不能采取"一刀切 "。否则,练习会让差生"吃不消"好生"吃不饱",从而是学生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教师应当正视学生的差异,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不同程度的练习。既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题,也要有面向优等生的提高题作业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容易,难易程度要适中,数量多少要适当。因此我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个别差异出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及所授内容,在一定范围内,除使用教材的配套练习外,有的放矢地按上、中、下三个层次来设计布置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的学习巩固发展空间。
  在听力方面,要求A组学生听懂并理解课本对话内容;快速准确地完成提出的问题;就对话内容互相提问和回答,复述对话;B组的学生基本听懂对话、把握对话大意,能独立完成提出的问题,大致能重复或模仿对话中的关键句。C组学生能听懂大意,基本抓住关键词。
  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4评价分层
  教师根据学生作业和平时的检测情况,在给学生下评语时也分为A、B、C三类,由于C层学生起点较低,所以教师要适当调低评价标准,并且多加指导,增大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如果以9 0为优秀的话,那么对于这类学生来说,只要他们达到60,教师就应以鼓励性的语言加以表扬,如"你真棒""有进步!""加油"等。教师这些激励性的话语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好学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增强学习能力。而对于B层学生,则应关注他们的每一次进步,及时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逐步向A层学生靠拢。至于A层的学生,当然要用较高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并应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挑战自我,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总之,分层教学真正地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理念,同时也体现了尊重个体差异的思想通过实施分层教学,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可以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向更高层次的目标迈进。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社会人们对学生的评价是以学习为主,首先是看他考了多少分,导致老师们在教学中也重知识,不中德育,其实德育无处不在,本文就初中历史课的教学谈谈如何实施德育教育。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58-01  俗语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是净化社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老师由于片面追求所谓的"诗意的课堂和平等的对话",使得阅读教学出现了任由学生对文本作无限解读之象,这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我们要尊重学生阅读主体地位,但不能放纵他们恣意地解读文本,教学中一定要对他们进行适时、适当地引导,帮助他们深入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真正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和作品蕴涵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文本;解读;尊重; 超越  中图分类号:G63
期刊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等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探究学习是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如何在生物教学实施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物
期刊
摘要: 如何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让学生在积累、推想与体会中感悟课文语言的意境与精彩,本文用实际、鲜明的课例,呈现了阅读教学的另一视角。  关键词:阅读教学;积累;推想;辨别;体会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59-01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是完全必要的。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仅就"体现"这一途径,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人文精神; 体现; 师生关系; 交流互动;自我超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36-01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清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50-01  重视能力培养,尤其是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材与旧教材最大的区别。无论是课前的预习还是课后的思考练习,新教材都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问质疑,独立思考,培养思考习惯,质疑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和智力操作技能,在导读和练习中占有一定的训练比例。那么,如何凭借教材提供的条件,培
期刊
摘要:34年的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注重对学生的渗透思想教育, 大家知道: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安排了《董存瑞舍身砸暗堡》等记叙文,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是一组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教学中,可采取多种途径,渗透好思想教育,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 简介背景;学科特点;本地资源;身心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
期刊
摘要:传统课堂教学大多采用师问生答,教师评价的形式。老师成了评价的权威,是学生学习表现的惟一评定者。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也就缺乏了生气和乐趣,缺乏了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为此,我认为优化课堂教学评价的首要任务是要转变评价观念,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把评价的权力交还给学生。  关键词:语文课堂; 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52-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63-0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因此,深化教育改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65-01  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英语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把学生引入到特定的英语语言环境之中。在英语教学法中,呈现的作用是提供充分的新的英语感性材料,让学生完成良好的感知任务。学生对语言材料感知、理解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呈现环节中与学生认知的过程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