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渊明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开创者,他写作的田园诗与他所生活的农村环境密不可分,也与他亲自躬耕的生活经验不无关系,正是在这种生活体验中,才有了陶渊明诗歌和谐的特点。
关键词:陶渊明;农耕;田园诗;和谐
众所周知,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在经历了十三年的仕途生活之后,陶渊明为何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农村这片田园故土来安放自己的心灵呢?各家众说纷纭。其实,陶渊明的田园回归,正是农村和谐的自然环境与陶渊明双向选择的结果。陶渊明热爱自然,习惯于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因而它情不自禁地去追求与发现自然中青山绿水、苍树翠鸟的美,感悟它们恬淡、平静、和悦的特征;同时,优美的自然环境,给诗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适宜人起居住行的环境,给诗人带来无穷无尽的灵感源泉,所以非常自然地进入了诗人的生活和艺术视野。双向选择出来的结果,就具有和谐的特点。在田园生活中,陶渊明很快找到了农村环境与自己个性思想的契合点,将自身融入农村和谐的社会关系中,体会到了真纯、融洽的人情美,于是作为个体存在的诗人,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的最好的环境。
罗宗强在《陶渊明:玄学人生观的一个句号》中说道:“陶渊明与他们不同的地方,便是他与大自然之间没有距离。在中国文化史上,他是第一位心境与物镜冥一的人。他成了自然间的一员,不是旁观者,不是欣赏者,更不是占有者。自然是如此亲近,他完全生活在大自然中。他没有专门去描写山川的美,也没有专门叙述他从山川的美中得到的感受。山川田园,就在他的生活之中,自然而然地存在于他的喜怒哀乐里。”[1]足以看出陶渊明与大自然相处得多么的和谐。在罗宗强看来,“陶渊明之所以能够达到这一人生境界,就在于他真正持一种委运任化的人生态度,并且真正做到了委运任化。”[2]罗宗强还认为陶渊明所达到的“物我冥一”的境界,是和谐的境界,也是最美的境界。他指出,《饮酒》二十首之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首诗所表现的,也是这和谐。历代说者论此诗,谓其不知从何处着笔,关键也就在物我冥一上,分不出心无的界限,一片心绪,不知落在何处。人与菊、与山、与鸟,和谐地存在着,仿佛宇宙原本就是如此安排,日日如是,年年如是,不可言说也不必言说,这种物我的和谐,就是一种最美的境界,心物交融的境界,当然是一种不易描述、不易图解的境界”[3]。人与大自然,与山川田园亲密无间,没有距离,和谐并存。正因为诗人选择了这种适中的生活环境,既有人的欢乐又亲近大自然,所以才能进入这样的人生境界。
陶渊明笔下的自然环境是属于农村这一片土地的,与农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诗人特别愿意歌颂春天,正是因为它适宜人生活,适宜万物生长,适宜农业生产,是天地与人关系最为和谐的表现。如《游斜川》云:“辛丑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又如《拟古九首》:“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天气风和日丽,景色优美,非常适宜人游山玩水,观赏风景。这里主要是说春天天气宜人。《时运》云:“时运,游暮春也。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景独游,欣慨交心。”《和郭主簿二首》:“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暮春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万物迅速生长,显得润泽鲜美,这主要指草木得到天气滋润而呈现最佳的状态。《桃花源诗》云:“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腊日》云:“风雪送余运,无妨时已和。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这主要是说明春天是最好的节气。除此之外,诗人往往还在劳动中发现自然美,歌颂自然。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体现了天与人的和睦关系。《劝农》云:“气节易过,和泽难久。冀缺携俪,沮溺结耦。”春天这么美好的节气非常短暂,因此要珍惜春天的时光,及时耕耘,一年才会有好的收成。在诗人看来,适合耕耘的季节是美好的。《归田园居五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南野是诗人耕作的地方,诗人厌倦了仕途的险恶,所以情愿回到农村躬耕田园,虽然环境艰苦,但是劳动的心情却是无比喜悦,诗人从中触摸到了生活的质感。没有劳动,诗人就不会注意到南野的美丽。《归田园居五首》云:“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在这里,荒草是不美的,因为它使得庄园荒芜,而月亮和露珠是美丽的,因为它们是劳动的见证。由此可见,大自然的风景和农业生产、农业社会中的人紧密相结合,这就是诗人审美经验的基础,离开了农业生产,就没有诗人内心的和谐。
在诗人眼里,不仅春天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夏天、秋天、冬天也是一样。在《和郭主簿二首》中,“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诗人歌颂夏天树荫下的清凉,并不只是因为“清阴”的可爱,更是因为夏天有新鲜的瓜果蔬菜可吃,还因为去年的谷子今年尚有余。《酬刘柴桑》云:“门庭多落叶,慨然已知秋。新葵郁北牖,嘉穗养南畴。”这是描写秋天的诗句,诗人之所以喜欢秋天,是因为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把秋天的景色与秋天的丰收联系起来描写。而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云:“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来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秋天的霜露,让诗人感到凄凉,但是只要有了收获,寒凉的环境也让诗人感到宜人。
适合农业生产的环境是好环境,那么不适合农业生产的环境在诗人眼中就是不好的环境,与诗人的心理情感格格不入,没有美感可言。那么冬天就是诗人最不喜欢的季节了,因为在农耕社会中,冬天基本上没有任何收获,全靠秋天的储存,如果秋天的收成不好,那么这个冬天就是最难熬过的,就会面临缺衣少食的困境。《寅卯岁十二月中作于从弟敬远》云:“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皑皑白雪,在我们看来是多么的纯洁与美好,况且还有皓月当空,何其壮观。但是在诗人眼中却是了无喜悦之情,因为这雪下得让诗人感觉寒冷,饥寒交迫的生活让诗人感觉难受。在《岁暮和张常侍》云:“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冽冽气遂寒,纷纷飞鸟还。民生鲜长在,矧伊愁苦缠。屡阙清酤至,无以乐当年。”因为冬天没有任何收入,诗人感觉到苦闷,冬天的自然风光在诗人眼中也就没有任何美感可言。
由此可见,农村生活给了诗人一片自由的天地,在亲自躬耕中体会生命的喜怒哀乐,该喜则喜,该忧则忧,不像在仕途中那样身不由己。在这里,诗人真正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在中国古代追求建功立业的文人中陶渊明独树一帜,他不耻于劳动,亲自下地劳作,与农人和谐相处。正是有了这样一种平和宁静的心态,才能写出那样真实朴实纯情的文字,进而开田园诗一代诗风。
注释:
[1][2][3]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123页、第124页、第135页。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陶渊明;农耕;田园诗;和谐
众所周知,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在经历了十三年的仕途生活之后,陶渊明为何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农村这片田园故土来安放自己的心灵呢?各家众说纷纭。其实,陶渊明的田园回归,正是农村和谐的自然环境与陶渊明双向选择的结果。陶渊明热爱自然,习惯于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因而它情不自禁地去追求与发现自然中青山绿水、苍树翠鸟的美,感悟它们恬淡、平静、和悦的特征;同时,优美的自然环境,给诗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适宜人起居住行的环境,给诗人带来无穷无尽的灵感源泉,所以非常自然地进入了诗人的生活和艺术视野。双向选择出来的结果,就具有和谐的特点。在田园生活中,陶渊明很快找到了农村环境与自己个性思想的契合点,将自身融入农村和谐的社会关系中,体会到了真纯、融洽的人情美,于是作为个体存在的诗人,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的最好的环境。
罗宗强在《陶渊明:玄学人生观的一个句号》中说道:“陶渊明与他们不同的地方,便是他与大自然之间没有距离。在中国文化史上,他是第一位心境与物镜冥一的人。他成了自然间的一员,不是旁观者,不是欣赏者,更不是占有者。自然是如此亲近,他完全生活在大自然中。他没有专门去描写山川的美,也没有专门叙述他从山川的美中得到的感受。山川田园,就在他的生活之中,自然而然地存在于他的喜怒哀乐里。”[1]足以看出陶渊明与大自然相处得多么的和谐。在罗宗强看来,“陶渊明之所以能够达到这一人生境界,就在于他真正持一种委运任化的人生态度,并且真正做到了委运任化。”[2]罗宗强还认为陶渊明所达到的“物我冥一”的境界,是和谐的境界,也是最美的境界。他指出,《饮酒》二十首之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首诗所表现的,也是这和谐。历代说者论此诗,谓其不知从何处着笔,关键也就在物我冥一上,分不出心无的界限,一片心绪,不知落在何处。人与菊、与山、与鸟,和谐地存在着,仿佛宇宙原本就是如此安排,日日如是,年年如是,不可言说也不必言说,这种物我的和谐,就是一种最美的境界,心物交融的境界,当然是一种不易描述、不易图解的境界”[3]。人与大自然,与山川田园亲密无间,没有距离,和谐并存。正因为诗人选择了这种适中的生活环境,既有人的欢乐又亲近大自然,所以才能进入这样的人生境界。
陶渊明笔下的自然环境是属于农村这一片土地的,与农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诗人特别愿意歌颂春天,正是因为它适宜人生活,适宜万物生长,适宜农业生产,是天地与人关系最为和谐的表现。如《游斜川》云:“辛丑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又如《拟古九首》:“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天气风和日丽,景色优美,非常适宜人游山玩水,观赏风景。这里主要是说春天天气宜人。《时运》云:“时运,游暮春也。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景独游,欣慨交心。”《和郭主簿二首》:“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暮春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万物迅速生长,显得润泽鲜美,这主要指草木得到天气滋润而呈现最佳的状态。《桃花源诗》云:“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腊日》云:“风雪送余运,无妨时已和。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这主要是说明春天是最好的节气。除此之外,诗人往往还在劳动中发现自然美,歌颂自然。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体现了天与人的和睦关系。《劝农》云:“气节易过,和泽难久。冀缺携俪,沮溺结耦。”春天这么美好的节气非常短暂,因此要珍惜春天的时光,及时耕耘,一年才会有好的收成。在诗人看来,适合耕耘的季节是美好的。《归田园居五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南野是诗人耕作的地方,诗人厌倦了仕途的险恶,所以情愿回到农村躬耕田园,虽然环境艰苦,但是劳动的心情却是无比喜悦,诗人从中触摸到了生活的质感。没有劳动,诗人就不会注意到南野的美丽。《归田园居五首》云:“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在这里,荒草是不美的,因为它使得庄园荒芜,而月亮和露珠是美丽的,因为它们是劳动的见证。由此可见,大自然的风景和农业生产、农业社会中的人紧密相结合,这就是诗人审美经验的基础,离开了农业生产,就没有诗人内心的和谐。
在诗人眼里,不仅春天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夏天、秋天、冬天也是一样。在《和郭主簿二首》中,“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诗人歌颂夏天树荫下的清凉,并不只是因为“清阴”的可爱,更是因为夏天有新鲜的瓜果蔬菜可吃,还因为去年的谷子今年尚有余。《酬刘柴桑》云:“门庭多落叶,慨然已知秋。新葵郁北牖,嘉穗养南畴。”这是描写秋天的诗句,诗人之所以喜欢秋天,是因为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把秋天的景色与秋天的丰收联系起来描写。而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云:“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来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秋天的霜露,让诗人感到凄凉,但是只要有了收获,寒凉的环境也让诗人感到宜人。
适合农业生产的环境是好环境,那么不适合农业生产的环境在诗人眼中就是不好的环境,与诗人的心理情感格格不入,没有美感可言。那么冬天就是诗人最不喜欢的季节了,因为在农耕社会中,冬天基本上没有任何收获,全靠秋天的储存,如果秋天的收成不好,那么这个冬天就是最难熬过的,就会面临缺衣少食的困境。《寅卯岁十二月中作于从弟敬远》云:“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皑皑白雪,在我们看来是多么的纯洁与美好,况且还有皓月当空,何其壮观。但是在诗人眼中却是了无喜悦之情,因为这雪下得让诗人感觉寒冷,饥寒交迫的生活让诗人感觉难受。在《岁暮和张常侍》云:“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冽冽气遂寒,纷纷飞鸟还。民生鲜长在,矧伊愁苦缠。屡阙清酤至,无以乐当年。”因为冬天没有任何收入,诗人感觉到苦闷,冬天的自然风光在诗人眼中也就没有任何美感可言。
由此可见,农村生活给了诗人一片自由的天地,在亲自躬耕中体会生命的喜怒哀乐,该喜则喜,该忧则忧,不像在仕途中那样身不由己。在这里,诗人真正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在中国古代追求建功立业的文人中陶渊明独树一帜,他不耻于劳动,亲自下地劳作,与农人和谐相处。正是有了这样一种平和宁静的心态,才能写出那样真实朴实纯情的文字,进而开田园诗一代诗风。
注释:
[1][2][3]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123页、第124页、第135页。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