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贝多芬说:我情愿写10000个音符,也不愿写一个字母。
而我,情愿用10000个字,去换贝多芬的一个音符。但我知道,他根本不稀罕。
有什么办法?在伟大的艺术与它谦卑的粉丝之间,就存在着这种不平等。
但我依旧虔诚地朝拜着,并且相信:每写下10000个字,就与音乐圣殿的距离又近了一个音符……
听李健的歌,有人听见了理工男神的款款深情,有人听见了抒情诗人的浅唱低吟,我却从他的歌声中听见了一座“美好的城市”(李健语)。
哈尔滨,我们共同的家乡。在这里出生,在这里成长。虽然如今的李健,已成为走向世界的异乡人,但我懂得为什么他的歌声中总流露出淡淡的怅惘之情?那是他怀旧的印记,那是他频频回首时无言的唏嘘:一首接一首的歌铺就一程连一程的思乡路,离开的越远,思乡的路就越长。
作为一名唱作俱佳的音乐才子,李健做到了“心之所向,笔之所往”:他偏爱读俄罗斯作家的书,于是,无论是《贝加尔湖畔》,还是《一辈子的十分钟》,都流溢着一股浓郁的俄罗斯风情,而李健也坦言:“我对俄罗斯的文化和音乐情有独钟,这跟我在哈尔滨长大关系非常大”。
早在20世纪初,哈尔滨便被来自全世界的旅人称为“远东的莫斯科”、“东方的小巴黎”,“足见当年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品格与气质是何等的典雅”(作家阿成)。而哈尔滨所独具的异国风情,早已流转在它的百年历史中、土木砖石间与舌尖味蕾上:
街头,随处可见风格各异的欧式建筑,那些尖拱高窗,可不是勾勒出李健音乐的线条?!巷尾,时时飘来“里道斯”、“大列巴”和“格瓦斯”的香,那诱人的气息,可不是渲染出他音乐的味道?!还有,被这座“教堂之城”的钟声惊起的鸽群,飞落在五线谱上,便被他的手指弹成了不一样的音符……哈尔滨,是李健创作与情感的出处。
“当微风带着收获的味道/吹向我脸庞”(《风吹麦浪》);“当微风送花草清香/正是我想你的季节”(《故乡山川》)。在李健的歌声中,总有“微风”拂动。因为风,尤其是夏风,是季节给予哈尔滨人特别的馈赠,它凉爽着每一位哈尔滨人的记忆:风吹过,一花的摇曳催起百花的招展,一木的浓荫连起百木的蓊郁,一鸟的啁啾带起百鸟的争鸣。
轻风程程送,清夏步步来,青碧入目,清凉入肤,清冽入心——为什么李健不喜欢在舞台上飚高音呢?因为有清风沁肺腑,所以他更喜欢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歌唱。
“松花江水/静静的流淌/梦里依稀看到她/奔腾的波浪/点点白帆的水面/那船歌嘹亮……”(《松花江》)哈尔滨人的“心灵之家”,在松花江上。汇无数河川逶迤而来的松花江,养育了哈尔滨这座滨水而居的城市。“坐在岸边,看看夕阳/让我想起你/暖暖余晖,温柔如你/慈爱的眼睛……”(《父亲》)到江边去,是哈尔滨人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的“探亲”仪式,一家人来到这里,散坐在岸边,看到这条江一切安好,方才归去。也因此,哈尔滨人的血管中,涌动着松花江的水,太阳岛的风,轻轻召唤一声,无论身在何地,都将会沐风涉水地奔向它,就像奔向家中的父亲母亲……
“那一年我五岁最爱动物园/全家逛了一遍又一遍”(《童年》)。
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哈尔滨人,谁没去玩过老动物园呢?那里与我所居住的学校大院仅一街之隔,那里是儿时的我们唯一的乐园。难忘老动物园的大铁门、老木桥、林荫路、猴笼子、大象馆……然而记得最深的,却是与爸妈手牵手时那温暖的感觉,他们始终忙着应付艰难的生活,少有与孩子“肌肤相亲”的时刻,所以那温暖微微烫着记忆,至今忘不了。“哪个孩子会珍惜自己的童年/懂得珍惜已过了多年”,李健用歌声,帮我们塑封了童年。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每当听到《传奇》,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那份火爆网络的《2014中国内地美女城市排行榜》,第一名,哈尔滨!所以说,因为只有哈尔滨女孩那种清水芙蓉、天然无饰的美,才会让男孩们看一眼就难忘。据说《传奇》是李健写给妻子小贝壳的,可是小贝壳也是地道的哈尔滨美女呀!所以我认为《传奇》是写给所有哈尔滨女孩的。
很多位歌手曾翻唱过《传奇》。听王菲唱,冷傲的“一眼”似乎是视而不见;听周华健唱,热烈的“一眼”等同于一眼又一眼;听迈克学摇滚唱,茫然的“一眼”不知该往哪儿看;听藏族小伙唱,那本该瞥向姑娘的“一眼”,其实是望天望地望草原。
所以,我身边的朋友们,都喜欢李健原唱的《传奇》,因为只有哈尔滨男孩,才能用冰雪一样清澈的性格和江水一般蕴藉的感受力这样演绎:“多看了一眼”就是多看了一眼,只“一眼”便成传奇。
“曾经的乡音/悄悄地隐藏/说不出的诺言/一直放心上”(《异乡人》)
乡音是什么?乡音是写在空气中的血脉,同乡人用耳朵寻亲。我们在李健的歌中听见童年,听见故乡山川,听见乡音,乡音如酒能醉客,让人不知何处是他乡。
因此,无论远游到何处,只要听一听李健的歌,便听“健”了故乡。
而我,情愿用10000个字,去换贝多芬的一个音符。但我知道,他根本不稀罕。
有什么办法?在伟大的艺术与它谦卑的粉丝之间,就存在着这种不平等。
但我依旧虔诚地朝拜着,并且相信:每写下10000个字,就与音乐圣殿的距离又近了一个音符……
听李健的歌,有人听见了理工男神的款款深情,有人听见了抒情诗人的浅唱低吟,我却从他的歌声中听见了一座“美好的城市”(李健语)。
哈尔滨,我们共同的家乡。在这里出生,在这里成长。虽然如今的李健,已成为走向世界的异乡人,但我懂得为什么他的歌声中总流露出淡淡的怅惘之情?那是他怀旧的印记,那是他频频回首时无言的唏嘘:一首接一首的歌铺就一程连一程的思乡路,离开的越远,思乡的路就越长。
作为一名唱作俱佳的音乐才子,李健做到了“心之所向,笔之所往”:他偏爱读俄罗斯作家的书,于是,无论是《贝加尔湖畔》,还是《一辈子的十分钟》,都流溢着一股浓郁的俄罗斯风情,而李健也坦言:“我对俄罗斯的文化和音乐情有独钟,这跟我在哈尔滨长大关系非常大”。
早在20世纪初,哈尔滨便被来自全世界的旅人称为“远东的莫斯科”、“东方的小巴黎”,“足见当年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品格与气质是何等的典雅”(作家阿成)。而哈尔滨所独具的异国风情,早已流转在它的百年历史中、土木砖石间与舌尖味蕾上:
街头,随处可见风格各异的欧式建筑,那些尖拱高窗,可不是勾勒出李健音乐的线条?!巷尾,时时飘来“里道斯”、“大列巴”和“格瓦斯”的香,那诱人的气息,可不是渲染出他音乐的味道?!还有,被这座“教堂之城”的钟声惊起的鸽群,飞落在五线谱上,便被他的手指弹成了不一样的音符……哈尔滨,是李健创作与情感的出处。
“当微风带着收获的味道/吹向我脸庞”(《风吹麦浪》);“当微风送花草清香/正是我想你的季节”(《故乡山川》)。在李健的歌声中,总有“微风”拂动。因为风,尤其是夏风,是季节给予哈尔滨人特别的馈赠,它凉爽着每一位哈尔滨人的记忆:风吹过,一花的摇曳催起百花的招展,一木的浓荫连起百木的蓊郁,一鸟的啁啾带起百鸟的争鸣。
轻风程程送,清夏步步来,青碧入目,清凉入肤,清冽入心——为什么李健不喜欢在舞台上飚高音呢?因为有清风沁肺腑,所以他更喜欢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歌唱。
“松花江水/静静的流淌/梦里依稀看到她/奔腾的波浪/点点白帆的水面/那船歌嘹亮……”(《松花江》)哈尔滨人的“心灵之家”,在松花江上。汇无数河川逶迤而来的松花江,养育了哈尔滨这座滨水而居的城市。“坐在岸边,看看夕阳/让我想起你/暖暖余晖,温柔如你/慈爱的眼睛……”(《父亲》)到江边去,是哈尔滨人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的“探亲”仪式,一家人来到这里,散坐在岸边,看到这条江一切安好,方才归去。也因此,哈尔滨人的血管中,涌动着松花江的水,太阳岛的风,轻轻召唤一声,无论身在何地,都将会沐风涉水地奔向它,就像奔向家中的父亲母亲……
“那一年我五岁最爱动物园/全家逛了一遍又一遍”(《童年》)。
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哈尔滨人,谁没去玩过老动物园呢?那里与我所居住的学校大院仅一街之隔,那里是儿时的我们唯一的乐园。难忘老动物园的大铁门、老木桥、林荫路、猴笼子、大象馆……然而记得最深的,却是与爸妈手牵手时那温暖的感觉,他们始终忙着应付艰难的生活,少有与孩子“肌肤相亲”的时刻,所以那温暖微微烫着记忆,至今忘不了。“哪个孩子会珍惜自己的童年/懂得珍惜已过了多年”,李健用歌声,帮我们塑封了童年。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每当听到《传奇》,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那份火爆网络的《2014中国内地美女城市排行榜》,第一名,哈尔滨!所以说,因为只有哈尔滨女孩那种清水芙蓉、天然无饰的美,才会让男孩们看一眼就难忘。据说《传奇》是李健写给妻子小贝壳的,可是小贝壳也是地道的哈尔滨美女呀!所以我认为《传奇》是写给所有哈尔滨女孩的。
很多位歌手曾翻唱过《传奇》。听王菲唱,冷傲的“一眼”似乎是视而不见;听周华健唱,热烈的“一眼”等同于一眼又一眼;听迈克学摇滚唱,茫然的“一眼”不知该往哪儿看;听藏族小伙唱,那本该瞥向姑娘的“一眼”,其实是望天望地望草原。
所以,我身边的朋友们,都喜欢李健原唱的《传奇》,因为只有哈尔滨男孩,才能用冰雪一样清澈的性格和江水一般蕴藉的感受力这样演绎:“多看了一眼”就是多看了一眼,只“一眼”便成传奇。
“曾经的乡音/悄悄地隐藏/说不出的诺言/一直放心上”(《异乡人》)
乡音是什么?乡音是写在空气中的血脉,同乡人用耳朵寻亲。我们在李健的歌中听见童年,听见故乡山川,听见乡音,乡音如酒能醉客,让人不知何处是他乡。
因此,无论远游到何处,只要听一听李健的歌,便听“健”了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