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牙体牙髓病给予多次法根管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8例牙体牙髓病患者,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次法根管治疗,观察组经一次性根管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疼痛情况(VAS评分)及治疗时间。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82.3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94%,显著低于对照组14.71%;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体牙髓病给予多次法根管与一次性根管治疗均具有明显效果,但一次性根管治疗更具有优势,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关键词:多次法根管;一次性根管;牙体牙髓病
牙体牙髓病在牙科比较常见,往往造成患者牙洞、断牙、剧烈疼痛等症状的发生,或是导致患者出现牙齿出血、牙周溃烂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临床上对牙体牙髓病进行治疗时,往往采用拔牙、填充牙洞等手术方法,但是难以根治。近些年来,根管治疗术得到广泛应用,多次法根管治疗、一次性根管治疗对于牙体牙髓病具有明显效果[1]。本文选取68例牙体牙髓病患者,探讨多次法根管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意义,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8例牙体牙髓病患者,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为(42.64±3.62)岁;慢性牙髓炎12例,急性牙髓炎12例,龋齿10例。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42.81±3.81)岁;慢性牙髓炎13例,急性牙髓炎11例,龋齿10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方面无明显对比差异(P>0.05)。
1.2方法
患者均经X线检查,确定患牙情况。做好牙体预备,除髓治疗,去除坏死牙髓。牙根管冲洗,彻底清理根管系统。
对照组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在临床准备后,通过15号或10号根管锉完成根管定位,检测根管长度,以甲醛甲酚棉暂封管口,每周复诊2次,在根管填充条件成熟后根管填充治疗。
观察组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临床准备后,通过10号、15号根管锉完成根管定位,检测根管长度,在根管干燥后通过牙胶+氧化锌丁香油碘仿糊剂完成根管填充,经侧压法予以固定疗法。手术后经X线检查,牙根管填充良好后可观察压痛情况,确认是否采用止痛片控制疼痛。若无良好填充可重新实施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在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及VAS疼痛评分、治疗时间。VAS疼痛评分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显示疼痛越严重。
1.4观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无不适感,咀嚼正常,根尖病变显著缩小或消除,根管填充物与根尖间保持0.5~2.0mm距离;有效:压痛明显缓解,咀嚼功能有一定恢复,原有病变有一定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改善或更为严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2]。
1.5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計量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说明差异显著。
2结果
2.2临床疗效对比
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35%,两组具有明显组间对比差异(P<0.05),见表1。
2.2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94%,对照组发生率为14.71%,两组具有明显组间对比差异(P<0.05),见表2。
2.3VAS疼痛评分、治疗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牙齿周围因血运丰富,所以在牙齿组织损伤后,可快速修复,但是修复失误极有可能造成感染,产生剧烈疼痛,导致咀嚼功能受到不良影响,无法正常进食。传统补牙、拔牙等方法处理通常无法根治,出现大量并发症,使得临床疗效受到影响[3]。
经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观察组患者并发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多次根管治疗需要较长周期,效率较低,并发症较多,因此临床使用受到限制。一次性根管治疗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一次性根管治疗时,在根管填充后需实施根管封闭,由此可使得外界与根管得到有效隔绝,因操作次数少,从而使得患者受到不良刺激明显减少,避免因多次操作而无法及时消毒,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避免二次感染,预防牙齿受到二次损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牙的有效康复。
总之,牙体牙髓病给予多次法根管与一次性根管治疗均具有明显效果,但一次性根管治疗操作更为简单,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治疗周期,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参考文献:
[1]王敏.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疗效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4,12(26):169-170.
[2]李俊亮,葛久禹,危薇.根管治疗中一次法和多次法对术后疼痛的影响[J].口腔医学研究,2012,28(12):18-20.
[3]孙晓川.对根管治疗的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1):187.
关键词:多次法根管;一次性根管;牙体牙髓病
牙体牙髓病在牙科比较常见,往往造成患者牙洞、断牙、剧烈疼痛等症状的发生,或是导致患者出现牙齿出血、牙周溃烂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临床上对牙体牙髓病进行治疗时,往往采用拔牙、填充牙洞等手术方法,但是难以根治。近些年来,根管治疗术得到广泛应用,多次法根管治疗、一次性根管治疗对于牙体牙髓病具有明显效果[1]。本文选取68例牙体牙髓病患者,探讨多次法根管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意义,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8例牙体牙髓病患者,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为(42.64±3.62)岁;慢性牙髓炎12例,急性牙髓炎12例,龋齿10例。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42.81±3.81)岁;慢性牙髓炎13例,急性牙髓炎11例,龋齿10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方面无明显对比差异(P>0.05)。
1.2方法
患者均经X线检查,确定患牙情况。做好牙体预备,除髓治疗,去除坏死牙髓。牙根管冲洗,彻底清理根管系统。
对照组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在临床准备后,通过15号或10号根管锉完成根管定位,检测根管长度,以甲醛甲酚棉暂封管口,每周复诊2次,在根管填充条件成熟后根管填充治疗。
观察组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临床准备后,通过10号、15号根管锉完成根管定位,检测根管长度,在根管干燥后通过牙胶+氧化锌丁香油碘仿糊剂完成根管填充,经侧压法予以固定疗法。手术后经X线检查,牙根管填充良好后可观察压痛情况,确认是否采用止痛片控制疼痛。若无良好填充可重新实施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在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及VAS疼痛评分、治疗时间。VAS疼痛评分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显示疼痛越严重。
1.4观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无不适感,咀嚼正常,根尖病变显著缩小或消除,根管填充物与根尖间保持0.5~2.0mm距离;有效:压痛明显缓解,咀嚼功能有一定恢复,原有病变有一定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改善或更为严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2]。
1.5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計量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说明差异显著。
2结果
2.2临床疗效对比
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35%,两组具有明显组间对比差异(P<0.05),见表1。
2.2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94%,对照组发生率为14.71%,两组具有明显组间对比差异(P<0.05),见表2。
2.3VAS疼痛评分、治疗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牙齿周围因血运丰富,所以在牙齿组织损伤后,可快速修复,但是修复失误极有可能造成感染,产生剧烈疼痛,导致咀嚼功能受到不良影响,无法正常进食。传统补牙、拔牙等方法处理通常无法根治,出现大量并发症,使得临床疗效受到影响[3]。
经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观察组患者并发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多次根管治疗需要较长周期,效率较低,并发症较多,因此临床使用受到限制。一次性根管治疗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一次性根管治疗时,在根管填充后需实施根管封闭,由此可使得外界与根管得到有效隔绝,因操作次数少,从而使得患者受到不良刺激明显减少,避免因多次操作而无法及时消毒,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避免二次感染,预防牙齿受到二次损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牙的有效康复。
总之,牙体牙髓病给予多次法根管与一次性根管治疗均具有明显效果,但一次性根管治疗操作更为简单,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治疗周期,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参考文献:
[1]王敏.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疗效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4,12(26):169-170.
[2]李俊亮,葛久禹,危薇.根管治疗中一次法和多次法对术后疼痛的影响[J].口腔医学研究,2012,28(12):18-20.
[3]孙晓川.对根管治疗的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