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和实践的综合,既以语文学习为生长点,又是语文学习的一种拓展和延伸。这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相一致的。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研究,要设法通过综合性学习提升学生的素养。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拓展,将语文综合性学习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探索,感觉到拓展的方式有许多,可以是教材中某个知识点的拓展,也可以是课文中某个人物事迹的拓展,还可以是课文里某种写作方法的拓展。
比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中的《春联》一课,它是一篇知识小品文,详细介绍了关于传统“春联”的知识,并且对春联的写作特点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我在上完这课后,适时组织班上的学生进行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他们可以上网查阅有关我国春联的资料,自主地创作春联。
在这个过程里,有整理,有拓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兴趣倍增,在潜移默化中拓宽了语文学习渠道,明白了我国传统春联的由来和春联的寓意,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以巧妙融合。
学生永远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我们在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时,一定要尊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确定综合性学习内容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认知水平为基点。我们所提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是尽可能让全体学生都来参与其中、获得体验、增长能力、提高素养的学习活动,而不是老师做编剧和导演,少数学生做演员,多数学生沦为观众的“节目表演”。
例如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有四篇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笔者在教完这些教材后,结合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组织他们开展了综合性学习活动,先组织班上的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自主发表意见和想法,听取学生的意见,最终确定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内容。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收集你喜欢的景点或名胜的相关资料,然后与同学进行交流。
2.收集自己喜欢的景点的图片,给每张图片写上简要的说明。
3.自己做小导游,向父母或者同学介绍自己喜欢的一个景点。
4.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然后一起合作,制作关于某个景点的手抄报。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进行选择,人人有事可做,个个拥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即便是那些平时较沉默不起眼的学生,也有机会经历探求知识的过程。通过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能力得到不同的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我们组织小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时候,要对活动的目标、内容和形式进行全方位的整合,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和不同学科进行渗透与整合,在自主实践活动中,开阔視野,提高效率,增强听说读写能力,进而全面提高核心素养。
比如去年的十月份,我组织学生围绕“寻找秋天的足迹”这一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学生们走出教室,来到校园,走进社区,尽情地投入到大自然怀抱中,极力地寻找,尽情地感受,表现十分活跃。
1.借助活动开展,激发探索兴趣。每年秋天,我都会组织学生开展“欣赏秋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的开始,展示一些关于秋天的美丽图片,在第一时间激发起孩子的兴趣。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确定行动方案。师生讨论中,他们知道了怎样去寻找秋天,这为第二阶段的观察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结合亲身实践,探索秋天的美丽。为了保证活动圆满成功,我充分利用家校联系手册进行沟通,与家长们达成共识,家长们尽可能在节假日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这样的形式,孩子们非常喜欢。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他们深刻地体会到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对之前学过的描写秋天的成语、古诗、课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组织汇报交流。接下来,我就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有的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自己所看到的秋天的美景;有的学生采集了多姿多彩的树叶和果实,拼贴成一幅幅色彩鲜艳的图画,每一幅图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背后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有的学生则用笔写下了赞美秋天的作文,虽然文笔稚嫩,但是从作文中不难看出孩子们的喜悦之情。
这种形式的活动既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也能够很好地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这种效果是我们传统的语文课堂无法取得的。
总之,语文综合性活动作为一个新的语文课程板块,其呈现方式千差万别,操作方法也不拘一格,需要我们教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既要依托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我相信语文综合性学习一定会真正地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师生综合素养的过程中大放异彩!
作者简介:江苏省昆山市裕元实验学校语文教师,一级教师。
一、借助教材,适度拓展语文教学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拓展,将语文综合性学习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探索,感觉到拓展的方式有许多,可以是教材中某个知识点的拓展,也可以是课文中某个人物事迹的拓展,还可以是课文里某种写作方法的拓展。
比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中的《春联》一课,它是一篇知识小品文,详细介绍了关于传统“春联”的知识,并且对春联的写作特点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我在上完这课后,适时组织班上的学生进行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他们可以上网查阅有关我国春联的资料,自主地创作春联。
在这个过程里,有整理,有拓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兴趣倍增,在潜移默化中拓宽了语文学习渠道,明白了我国传统春联的由来和春联的寓意,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以巧妙融合。
二、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已有知识
学生永远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我们在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时,一定要尊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确定综合性学习内容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认知水平为基点。我们所提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是尽可能让全体学生都来参与其中、获得体验、增长能力、提高素养的学习活动,而不是老师做编剧和导演,少数学生做演员,多数学生沦为观众的“节目表演”。
例如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有四篇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笔者在教完这些教材后,结合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组织他们开展了综合性学习活动,先组织班上的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自主发表意见和想法,听取学生的意见,最终确定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内容。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收集你喜欢的景点或名胜的相关资料,然后与同学进行交流。
2.收集自己喜欢的景点的图片,给每张图片写上简要的说明。
3.自己做小导游,向父母或者同学介绍自己喜欢的一个景点。
4.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然后一起合作,制作关于某个景点的手抄报。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进行选择,人人有事可做,个个拥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即便是那些平时较沉默不起眼的学生,也有机会经历探求知识的过程。通过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能力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多元融合,有效体现综合特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我们组织小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时候,要对活动的目标、内容和形式进行全方位的整合,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和不同学科进行渗透与整合,在自主实践活动中,开阔視野,提高效率,增强听说读写能力,进而全面提高核心素养。
比如去年的十月份,我组织学生围绕“寻找秋天的足迹”这一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学生们走出教室,来到校园,走进社区,尽情地投入到大自然怀抱中,极力地寻找,尽情地感受,表现十分活跃。
1.借助活动开展,激发探索兴趣。每年秋天,我都会组织学生开展“欣赏秋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的开始,展示一些关于秋天的美丽图片,在第一时间激发起孩子的兴趣。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确定行动方案。师生讨论中,他们知道了怎样去寻找秋天,这为第二阶段的观察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结合亲身实践,探索秋天的美丽。为了保证活动圆满成功,我充分利用家校联系手册进行沟通,与家长们达成共识,家长们尽可能在节假日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这样的形式,孩子们非常喜欢。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他们深刻地体会到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对之前学过的描写秋天的成语、古诗、课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组织汇报交流。接下来,我就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有的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自己所看到的秋天的美景;有的学生采集了多姿多彩的树叶和果实,拼贴成一幅幅色彩鲜艳的图画,每一幅图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背后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有的学生则用笔写下了赞美秋天的作文,虽然文笔稚嫩,但是从作文中不难看出孩子们的喜悦之情。
这种形式的活动既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也能够很好地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这种效果是我们传统的语文课堂无法取得的。
总之,语文综合性活动作为一个新的语文课程板块,其呈现方式千差万别,操作方法也不拘一格,需要我们教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既要依托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我相信语文综合性学习一定会真正地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师生综合素养的过程中大放异彩!
作者简介:江苏省昆山市裕元实验学校语文教师,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