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杜甫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历来被尊为“诗圣”,其实,不仅他的诗歌,他的“凌云健笔”的诗学观对后代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拟从“真”的艺术追求与有“心寄”的言说两个方面予以探讨。
关键词:杜甫;凌云健笔;诗学观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1)08-0164-01
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提出了自己“凌云健笔”的诗学观。在我看来,杜甫“凌云健笔”的诗学观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真”的艺术追求。二是有“心寄”的言说。
1“真”的艺术追求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所谓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这里的“真”指的是“艺术之真”,即作者在作品中直接流露或间接的逗露出的一种真切的情怀,真挚的情感和描写时用一种现实主义的栩栩如生刻画形象的“真”的艺术手法。并不是作者做机械的刻画或描摹。
杜甫的诗歌正是如此,他的诗歌以诚动人,用一种真诚到近乎朴实的情感打动当时和后世的读者的,正是通过杜诗中的“真”这个平台,我们才能跨越千年和杜甫进行心灵的沟通。如果细读过他诗歌中那些传诵千古的名篇,名句,对“真”这一点应该会有明显的感受。读他的诗歌,总能感觉到其中有一种发自于肺腑的真情,而不是无病的呻吟,这是笔者认为杜甫诗学中是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的部分。
如《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述说自己不幸和悲惨:
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字句简单到了极限,意思也十分明了,近乎白话,但是读后却给读者很深的触动。试想,当时的杜甫政治上正是上失意之时,偏偏碰到了幼子“无食至夭折”饿死的惨事。这是怎样的一幅人间惨剧!当听到孩子的死讯,杜甫的心中该是充满着多少的歉疚啊!能打动读者的,正是沉浸于诗歌字里行间的真挚情感。故浦起龙品论说:“文之至者,止(只)见精神,不见语言,此五百字,真恳切到淋漓沉痛,俱是精神,何处见有语言”。这种“不见语言,止(只)见精神”的艺术精神正是以“真’为必备要素的。没有切身感受来的真情实感而能有这种艺术效果是不可想象的。
杜甫诗学之“真”还表现在,他用诗歌所反映的下层人民悲惨生活的“真实性”上,尤其在战乱之下的人民的不幸遭遇的描写上,如《兵车行》中说“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揭露出士兵即使头发花白却还需要“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反映出边疆战争的残酷,战士战死沙场的惨况。“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道出了战争使得全国经济的凋敝,“千村万落”都变成了生“荆杞”的荒村。《遣遇》中说“丈夫死百役,暮返空村号”可见战争带来的人口锐减,村不成村的情况在当时是相当普通的了。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政府为了筹措战争经费依然不顾人民死活的巧取豪夺“县官急索租”(《兵车行》)。
杜甫诗歌中的“真”,除了抒真情、写真景外,有时也是对外在“虚华世界”表现出的一种间接的否定,反映出了诗人不被外在的虚华所累,力图恢复一种健康,健全且自然的人的本性。这种本性不为俗世所拘,率性而为,坚守个人的道德情操,反对一切的“伪”。如《寄薛三郎中》诗中说 “二公化为土,嗜酒不失真。”借赞扬“二公”在安史之乱下的乱世中即使喝酒也不失其真性情。表现出了自己一种不为贫穷和疾病所累,不惧乱世性情之真。在《暇日小园散病,将种秋菜,督勒耕牛,兼书触》诗中说:“不爱入州府,畏人嫌我真。及乎归茅宇,旁舍未曾嗔。”将为官的生活和自己闲居的生活对比,表现了自己过于耿直的性格不合于官场。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不愿意与官场中人同流合污的不屈之真。
2有“心寄”的言说
杜甫“凌云健笔”诗学观也表现为一种有“心寄”的托物言志。他很早就说过“沉饮聊自遗,放歌破愁绝”(《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又说“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偶题》)。这就很清楚表明了,杜甫是用诗歌这种艺术形式来抒发自己无穷的感慨的,是用诗歌来“破愁”的,这种宣泄或者说发抒,从另一个方面看,其实就是杜甫言说自己“心寄”的过程。
他所吟咏的“忧愁”大体而言,不外乎国家社稷的不幸和个人事业生活的不幸两个大的方面。在“破愁”过程中,必然会带着一种不满,悲愤,愤懑的情绪,在这样一种情绪的宣泄之下,所表现的国家不幸,诗家不幸,便是一种有“心寄”的言说。他诗歌中那些看似平常的诗句其实是蕴含着很深的情感“寄托”的。加之杜甫深受儒家“入世”思想影响,那种为国分忧,为民请命的忠君爱国的“心寄”就在杜诗中占据了主体的地位,以至于宋代人說他一饭不忘君。当然,杜甫也并非时时刻刻的满脑子尽是“忠君”和“爱国”,有时他也用诗歌寄托一些亲情和友情。表现一下自己的闲适情调。
通过诗歌表现爱国忠君的心迹;对下层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个人的情怀的抒发可以说是杜甫诗歌“心寄”的三个主要方面。特别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后的的诗歌,我们看的更加明显。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有一句说“葵霍倾太阳,物性固莫夺”就借向日葵(亦名向阳花)总是朝向太阳,表现自己的时刻不忘为君分忧的“忠君不二”之心。又说“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借用古代两个隐士巢父与许由的坚贞不屈,间接的表现了自己不能像古代的贤人一直坚守自己的信念而不“易其节”的愧疚情感。《登楼》中的“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既表明了希望朝廷像北极星一样不可动摇,又表现了自己对“西山寇盗“(吐蕃夷狄)侵扰的忧虑。《蜀相》中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借描写“蜀相”诸葛亮的精忠报国,蕴藉着诗人为愿朝廷竭力救国,匡时济世的心情。
除了表现对“国家”对“君”的忠心外,杜甫还有许多诗歌是表现人民心声的,换句话说,杜甫有“心寄”言说,实际上就是当时人民的悲惨遭遇借杜甫之口予以言说。这些构成了杜诗有“心寄”的言说的另一面。诗歌《雷》便是如此,全诗描绘了“大旱山岳燋,密云复无雨”恶劣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土梗空俯偻”和大旱过后农民几乎颗粒无收的的惨况。可是县官却不管农民的死活,依然要“一物休尽取”。老农无奈,只好“故老仰面啼,疮痍向谁数”。通过老农的无可控诉,仰天长叹的场景的叙述,寄托了对不合理的巧取豪夺的剥削制度的质疑和控诉。在这里,老农的控诉正是通过杜甫之口予以了最好的表达。
当然,杜甫这种有“心寄”的言说也不完全是“为民请命”有时也是借诗歌来寄托自己的豪情壮志和生活中的悲惨不幸。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表现了唐代强大时期知识分子奋发向上、藐视一切的精神,更是寄托了自己要干一番伟业的雄心壮志。再如“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房兵曹胡马》) “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高都护骢马行》)”等诗句,杜甫都是用一种有“心寄”的方式托物咏怀,借物抒情,表现了自己愿意驰驱沙场、建立功业的英雄情怀。
钟惺曰:“少陵如《苦竹》、《蒹葭》、《胡马》《病马》《鸂鶒》、《孤雁》、《促织》、《萤火》、《归燕》、《归雁》、《鹦鹉》、《白小》、《猿》、《鸡》、《鹿》诸诗,于诸物有赞羡者,有悲悯者,有痛惜者,有怀思者,有慰藉者,有嗔怪者,有嘲笑者,有劝戒者,有计议者,有用我语诘问者,有代彼语对答者,蠢者灵,细者巨,恒者奇,嘿者辩,咏物至此,神佛圣贤帝王豪杰具此,难着手矣。”
钟惺虽以杜甫的咏物诗为例,着重指出了他的诗歌有借物寓意,在吟咏之间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好恶的特点。“有赞羡者,有悲悯者,有痛惜者,有怀思者,有慰藉者,有嗔怪者,有嘲笑者,有劝戒者,有计议者”但也再一次说明了杜甫的诗学观中有很深的情感寄托。
参考文献:
[1] 浦起龙.读杜心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关键词:杜甫;凌云健笔;诗学观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1)08-0164-01
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提出了自己“凌云健笔”的诗学观。在我看来,杜甫“凌云健笔”的诗学观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真”的艺术追求。二是有“心寄”的言说。
1“真”的艺术追求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所谓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这里的“真”指的是“艺术之真”,即作者在作品中直接流露或间接的逗露出的一种真切的情怀,真挚的情感和描写时用一种现实主义的栩栩如生刻画形象的“真”的艺术手法。并不是作者做机械的刻画或描摹。
杜甫的诗歌正是如此,他的诗歌以诚动人,用一种真诚到近乎朴实的情感打动当时和后世的读者的,正是通过杜诗中的“真”这个平台,我们才能跨越千年和杜甫进行心灵的沟通。如果细读过他诗歌中那些传诵千古的名篇,名句,对“真”这一点应该会有明显的感受。读他的诗歌,总能感觉到其中有一种发自于肺腑的真情,而不是无病的呻吟,这是笔者认为杜甫诗学中是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的部分。
如《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述说自己不幸和悲惨:
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字句简单到了极限,意思也十分明了,近乎白话,但是读后却给读者很深的触动。试想,当时的杜甫政治上正是上失意之时,偏偏碰到了幼子“无食至夭折”饿死的惨事。这是怎样的一幅人间惨剧!当听到孩子的死讯,杜甫的心中该是充满着多少的歉疚啊!能打动读者的,正是沉浸于诗歌字里行间的真挚情感。故浦起龙品论说:“文之至者,止(只)见精神,不见语言,此五百字,真恳切到淋漓沉痛,俱是精神,何处见有语言”。这种“不见语言,止(只)见精神”的艺术精神正是以“真’为必备要素的。没有切身感受来的真情实感而能有这种艺术效果是不可想象的。
杜甫诗学之“真”还表现在,他用诗歌所反映的下层人民悲惨生活的“真实性”上,尤其在战乱之下的人民的不幸遭遇的描写上,如《兵车行》中说“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揭露出士兵即使头发花白却还需要“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反映出边疆战争的残酷,战士战死沙场的惨况。“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道出了战争使得全国经济的凋敝,“千村万落”都变成了生“荆杞”的荒村。《遣遇》中说“丈夫死百役,暮返空村号”可见战争带来的人口锐减,村不成村的情况在当时是相当普通的了。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政府为了筹措战争经费依然不顾人民死活的巧取豪夺“县官急索租”(《兵车行》)。
杜甫诗歌中的“真”,除了抒真情、写真景外,有时也是对外在“虚华世界”表现出的一种间接的否定,反映出了诗人不被外在的虚华所累,力图恢复一种健康,健全且自然的人的本性。这种本性不为俗世所拘,率性而为,坚守个人的道德情操,反对一切的“伪”。如《寄薛三郎中》诗中说 “二公化为土,嗜酒不失真。”借赞扬“二公”在安史之乱下的乱世中即使喝酒也不失其真性情。表现出了自己一种不为贫穷和疾病所累,不惧乱世性情之真。在《暇日小园散病,将种秋菜,督勒耕牛,兼书触》诗中说:“不爱入州府,畏人嫌我真。及乎归茅宇,旁舍未曾嗔。”将为官的生活和自己闲居的生活对比,表现了自己过于耿直的性格不合于官场。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不愿意与官场中人同流合污的不屈之真。
2有“心寄”的言说
杜甫“凌云健笔”诗学观也表现为一种有“心寄”的托物言志。他很早就说过“沉饮聊自遗,放歌破愁绝”(《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又说“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偶题》)。这就很清楚表明了,杜甫是用诗歌这种艺术形式来抒发自己无穷的感慨的,是用诗歌来“破愁”的,这种宣泄或者说发抒,从另一个方面看,其实就是杜甫言说自己“心寄”的过程。
他所吟咏的“忧愁”大体而言,不外乎国家社稷的不幸和个人事业生活的不幸两个大的方面。在“破愁”过程中,必然会带着一种不满,悲愤,愤懑的情绪,在这样一种情绪的宣泄之下,所表现的国家不幸,诗家不幸,便是一种有“心寄”的言说。他诗歌中那些看似平常的诗句其实是蕴含着很深的情感“寄托”的。加之杜甫深受儒家“入世”思想影响,那种为国分忧,为民请命的忠君爱国的“心寄”就在杜诗中占据了主体的地位,以至于宋代人說他一饭不忘君。当然,杜甫也并非时时刻刻的满脑子尽是“忠君”和“爱国”,有时他也用诗歌寄托一些亲情和友情。表现一下自己的闲适情调。
通过诗歌表现爱国忠君的心迹;对下层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个人的情怀的抒发可以说是杜甫诗歌“心寄”的三个主要方面。特别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后的的诗歌,我们看的更加明显。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有一句说“葵霍倾太阳,物性固莫夺”就借向日葵(亦名向阳花)总是朝向太阳,表现自己的时刻不忘为君分忧的“忠君不二”之心。又说“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借用古代两个隐士巢父与许由的坚贞不屈,间接的表现了自己不能像古代的贤人一直坚守自己的信念而不“易其节”的愧疚情感。《登楼》中的“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既表明了希望朝廷像北极星一样不可动摇,又表现了自己对“西山寇盗“(吐蕃夷狄)侵扰的忧虑。《蜀相》中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借描写“蜀相”诸葛亮的精忠报国,蕴藉着诗人为愿朝廷竭力救国,匡时济世的心情。
除了表现对“国家”对“君”的忠心外,杜甫还有许多诗歌是表现人民心声的,换句话说,杜甫有“心寄”言说,实际上就是当时人民的悲惨遭遇借杜甫之口予以言说。这些构成了杜诗有“心寄”的言说的另一面。诗歌《雷》便是如此,全诗描绘了“大旱山岳燋,密云复无雨”恶劣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土梗空俯偻”和大旱过后农民几乎颗粒无收的的惨况。可是县官却不管农民的死活,依然要“一物休尽取”。老农无奈,只好“故老仰面啼,疮痍向谁数”。通过老农的无可控诉,仰天长叹的场景的叙述,寄托了对不合理的巧取豪夺的剥削制度的质疑和控诉。在这里,老农的控诉正是通过杜甫之口予以了最好的表达。
当然,杜甫这种有“心寄”的言说也不完全是“为民请命”有时也是借诗歌来寄托自己的豪情壮志和生活中的悲惨不幸。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表现了唐代强大时期知识分子奋发向上、藐视一切的精神,更是寄托了自己要干一番伟业的雄心壮志。再如“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房兵曹胡马》) “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高都护骢马行》)”等诗句,杜甫都是用一种有“心寄”的方式托物咏怀,借物抒情,表现了自己愿意驰驱沙场、建立功业的英雄情怀。
钟惺曰:“少陵如《苦竹》、《蒹葭》、《胡马》《病马》《鸂鶒》、《孤雁》、《促织》、《萤火》、《归燕》、《归雁》、《鹦鹉》、《白小》、《猿》、《鸡》、《鹿》诸诗,于诸物有赞羡者,有悲悯者,有痛惜者,有怀思者,有慰藉者,有嗔怪者,有嘲笑者,有劝戒者,有计议者,有用我语诘问者,有代彼语对答者,蠢者灵,细者巨,恒者奇,嘿者辩,咏物至此,神佛圣贤帝王豪杰具此,难着手矣。”
钟惺虽以杜甫的咏物诗为例,着重指出了他的诗歌有借物寓意,在吟咏之间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好恶的特点。“有赞羡者,有悲悯者,有痛惜者,有怀思者,有慰藉者,有嗔怪者,有嘲笑者,有劝戒者,有计议者”但也再一次说明了杜甫的诗学观中有很深的情感寄托。
参考文献:
[1] 浦起龙.读杜心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