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的传统武术能够促进与传承中国的传统美学、伦理以及哲理。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引入我国的传统武术不仅丰富了体育教材,完善了教学体系,锻炼了学生的身体,更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当前在高校开展传统武术仍旧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不足,比如教学手法过于保守、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等。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总结了在高校开展武术教育的问题,并针对武术教育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传统武术;文化弘扬;教育
高校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地,也是人才的培养地。传统武术兼备了艺术性和竞技性,凝聚中华的传统文化,促进了高校的文化传统。部分高校教育没有传统的武术经验,实际的教学中问题重重,阻碍了传统的传播武术的发展。为了发挥武术的传统优势,完善高校的教学体系,需要从多方面促进武术与高校的体育结合。
一、传统武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困境
(一)传统武术研究基础薄弱
科学的传播支撑着我国的传统武术,体育化的课程发展需要强有力的科研基础为后盾,但当下高校中的中国传统教学研究仍然薄弱,导致在传统武术中缺乏正确的指引与支撑。很多学校研究了武术,虽然研究主体是武术的体育化,但是整个研究过程还是着重在西方的竞技思想,这导致传统的武术目标偏离,在高校研究传统武术教学生时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发展,这使得数据研究资料与学生的接受能力方面存在差异性,导致成果的效用较低。当下传统的武术交流范围并不广泛,由于高校之间缺乏着互动交流,这不利于武术的研究与发展。
(二)高校武术教师素质不高
为教授传统武术,高校教师必须应具备丰富的武术底蕴,积累传统的教学实践经验。若是这些条件匮乏,会导致武术动作的教授中可能不够标准,这容易引起学生对武术的错误认识,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下我国的高校体育中武术素养并不深刻,在时间推移中,专业的教师已经慢慢退休,新聘任的教师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习惯期,由于缺乏武术教学经验,导致高校武术教学中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三)传统武术教学手法落后
传统武术与学生接触到的体育项目并不完备,但部分教师由于没能调整传统的武术教学,导致课堂的教学效率较低。在体育教师传授和设计武术内容时往往出现畏难以及对学生情绪的厌倦。在现阶段高校在教授传统武术时,往往忽视了学生的理论教学。有些老师认为武术教学的目标是强身健体,锻炼学生的体能以及素质,这种观念具有主观的片面性。在传统武术流传至今,我们应当重视武术领域的文化内涵,强调武术精神。在实践中有很多高校教师都忽视了教学领域的传播,部分学生在学习之后甚至不清楚传统武术的具体门派与分类。
二、武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武术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能够强身健体,锻炼个人意志,武术道德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优势明显,也同样因为武术的强身健体,赢得了学生的喜爱。武术课程能够强身健体,注重的是内外兼修,在练习中能够疏通经脉,调养精神。太极拳中强调的是意识的引导,长久的锻炼能够调养人体的气血,改善人体的精神状况,治疗慢性疾病,增强健康的体质。
学习武术能够很好的保护自己,武术中的格斗套路能够体现实现正当防卫,在体育教育中很多体育项目仅仅可以强身健体。武术同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意识,课程设置能够体现学生的基本武术技艺,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长久以来的中华武术重视礼仪,在习武中正在成长的学生同样能学会做人,培养自身的良好道德与心理素质,达到修身养性。
武术的课程设置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武术的观赏价值较高,技术动作以及套路演练的内外合一给予人以精神与美德的激励,深受学生喜爱,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武术的课程设置同样可以增强学生在学校中的交流机会。我国传统武术博大精深,学生可以通过互相学习交流体会,互相学习,这扩大了学生的交友圈,增进的同窗情,师生情,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
三、如何在高校体育中推广传统武术
(一)更新武术课程
为促进传统的武术创新与教学的改革,学校应当针对当下的困境,从课程的培养,训练目标等方面重置传统的武术教程,优化武术教学。首先要扩展传统的武术课程,针对传统的武术兴趣与需求深入调整体育竞技、民间养生进行培养。教师充分调整传统的武术理念与课程,重视学生的学习考核,源头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高校设置传统武术的目标后,老师还应当调整课程体系,为实现目标进行具体的方案执行。在学校中老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发展与体育需求,提高武术的系统性以及科学性。
(二)提高高校老师的专业技能
专业的教师队伍是高校进行武术推广的重要保障,针对师资的培养老师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提高财力、人力等方面的投入。学校在招聘中应当积极的吸纳武术中的专业人才,对于真正有能力的武术专业人才,高校应当想办法留住他们,比如重金聘请,降低学历以及职称方面的要求,让更多的专业人才能够加入到高校教育中,从而改善高校的教师团队的短缺问题。
学校可以外聘民间艺人以及当地德高望重的资深武术专家、教师等到校进行理论的交流和文化的开展。高校根据传统的武术安排和学习交流经验,深化体育教师对武术的理解,强化教师技巧以及基础,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从而改善武术的教学质量。定期在学校开展专业的武术培训活动,促进教学的再学习。学校应当创造机会,让教师深入不同的学习传统领域,掌握有特色的武术技能。在传统的武术教育以及培训中,高校应当以谦逊的态度开展校内学习,向教师讲解武术,弥补高校教师素质不足的问题。
(三)落实传统武术的教学研究
在研究高校体育中,高校应当突破西方思想的局限性,调整教育目标,调整传统的武术精神,为提高教研的实践与针对性,在开展武术教研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拳种设置研究小组,探索教学方法与教学课程。为提高传统武术的教研,高校一方面需要加大投资力度,根据传统武术研究制定经费标准。另一方面制定教研制度,建立完善的激励制与考评制,提高武术的研究积极性。在学术交流中,高校应当结合自身,合理举办武术交流,营造活跃的研究氛围,提高体育教师的水平,促进武术的稳步发展。
(四)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
第一是丰富武术的教学内容,在体育教学领域整合梳理系统性的教学资料。教师应合理整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整原有武术内容,补充兼备实践性与趣味性的课堂教学。第二是多元化的训练,高校的体育教师转变武术的教学概念,探索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套路,比如组织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定期进行太极拳、工夫的表演,鼓励学生进行专业交流。体育老师可以班级为单位,组建武术代表队,深度联系培养,这一方面能提高武术的比赛水平,另一方面可培养高素质的武术人才。第三优化武术的理论教学,在千年的武术发展中,每个拳种都蕴含着传统的伦理、美学思想,这体现着我国传统的文化。在传统武术发展中,应当整体提高传统的武术掌握。
四、结语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在千年发展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在高校课堂中进行传统武术的推广,完善高校教学体系,提高教材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体育参与度,促进良好的锻炼习惯,能够更好的弘扬我国传统。受制于西方的模式以及体育制度的局限性,高校在武术的领域方面课程失衡、教师基础薄弱等方面出现了各种问题。为应对教学困境,推动校园中的武术传播,高校应当探索以及推广体育教学中的传统武术。高校应当结合武术需求,重置课程的设置与改革方法,提高教师的素质,强化武术教研措施,推动武术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宏亮,刘红建.传统武术的传承困境与矫正路径研究——以鲁西南地区传统武术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1):69-73.
[2]刁振东,石继章.中国传统武术的近代化历程——以武术与社会和国家的互动为视角[J].体育文化导刊,2007,(10):83-86.
(作者单位: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传统武术;文化弘扬;教育
高校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地,也是人才的培养地。传统武术兼备了艺术性和竞技性,凝聚中华的传统文化,促进了高校的文化传统。部分高校教育没有传统的武术经验,实际的教学中问题重重,阻碍了传统的传播武术的发展。为了发挥武术的传统优势,完善高校的教学体系,需要从多方面促进武术与高校的体育结合。
一、传统武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困境
(一)传统武术研究基础薄弱
科学的传播支撑着我国的传统武术,体育化的课程发展需要强有力的科研基础为后盾,但当下高校中的中国传统教学研究仍然薄弱,导致在传统武术中缺乏正确的指引与支撑。很多学校研究了武术,虽然研究主体是武术的体育化,但是整个研究过程还是着重在西方的竞技思想,这导致传统的武术目标偏离,在高校研究传统武术教学生时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发展,这使得数据研究资料与学生的接受能力方面存在差异性,导致成果的效用较低。当下传统的武术交流范围并不广泛,由于高校之间缺乏着互动交流,这不利于武术的研究与发展。
(二)高校武术教师素质不高
为教授传统武术,高校教师必须应具备丰富的武术底蕴,积累传统的教学实践经验。若是这些条件匮乏,会导致武术动作的教授中可能不够标准,这容易引起学生对武术的错误认识,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下我国的高校体育中武术素养并不深刻,在时间推移中,专业的教师已经慢慢退休,新聘任的教师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习惯期,由于缺乏武术教学经验,导致高校武术教学中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三)传统武术教学手法落后
传统武术与学生接触到的体育项目并不完备,但部分教师由于没能调整传统的武术教学,导致课堂的教学效率较低。在体育教师传授和设计武术内容时往往出现畏难以及对学生情绪的厌倦。在现阶段高校在教授传统武术时,往往忽视了学生的理论教学。有些老师认为武术教学的目标是强身健体,锻炼学生的体能以及素质,这种观念具有主观的片面性。在传统武术流传至今,我们应当重视武术领域的文化内涵,强调武术精神。在实践中有很多高校教师都忽视了教学领域的传播,部分学生在学习之后甚至不清楚传统武术的具体门派与分类。
二、武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武术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能够强身健体,锻炼个人意志,武术道德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优势明显,也同样因为武术的强身健体,赢得了学生的喜爱。武术课程能够强身健体,注重的是内外兼修,在练习中能够疏通经脉,调养精神。太极拳中强调的是意识的引导,长久的锻炼能够调养人体的气血,改善人体的精神状况,治疗慢性疾病,增强健康的体质。
学习武术能够很好的保护自己,武术中的格斗套路能够体现实现正当防卫,在体育教育中很多体育项目仅仅可以强身健体。武术同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意识,课程设置能够体现学生的基本武术技艺,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长久以来的中华武术重视礼仪,在习武中正在成长的学生同样能学会做人,培养自身的良好道德与心理素质,达到修身养性。
武术的课程设置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武术的观赏价值较高,技术动作以及套路演练的内外合一给予人以精神与美德的激励,深受学生喜爱,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武术的课程设置同样可以增强学生在学校中的交流机会。我国传统武术博大精深,学生可以通过互相学习交流体会,互相学习,这扩大了学生的交友圈,增进的同窗情,师生情,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
三、如何在高校体育中推广传统武术
(一)更新武术课程
为促进传统的武术创新与教学的改革,学校应当针对当下的困境,从课程的培养,训练目标等方面重置传统的武术教程,优化武术教学。首先要扩展传统的武术课程,针对传统的武术兴趣与需求深入调整体育竞技、民间养生进行培养。教师充分调整传统的武术理念与课程,重视学生的学习考核,源头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高校设置传统武术的目标后,老师还应当调整课程体系,为实现目标进行具体的方案执行。在学校中老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发展与体育需求,提高武术的系统性以及科学性。
(二)提高高校老师的专业技能
专业的教师队伍是高校进行武术推广的重要保障,针对师资的培养老师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提高财力、人力等方面的投入。学校在招聘中应当积极的吸纳武术中的专业人才,对于真正有能力的武术专业人才,高校应当想办法留住他们,比如重金聘请,降低学历以及职称方面的要求,让更多的专业人才能够加入到高校教育中,从而改善高校的教师团队的短缺问题。
学校可以外聘民间艺人以及当地德高望重的资深武术专家、教师等到校进行理论的交流和文化的开展。高校根据传统的武术安排和学习交流经验,深化体育教师对武术的理解,强化教师技巧以及基础,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从而改善武术的教学质量。定期在学校开展专业的武术培训活动,促进教学的再学习。学校应当创造机会,让教师深入不同的学习传统领域,掌握有特色的武术技能。在传统的武术教育以及培训中,高校应当以谦逊的态度开展校内学习,向教师讲解武术,弥补高校教师素质不足的问题。
(三)落实传统武术的教学研究
在研究高校体育中,高校应当突破西方思想的局限性,调整教育目标,调整传统的武术精神,为提高教研的实践与针对性,在开展武术教研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拳种设置研究小组,探索教学方法与教学课程。为提高传统武术的教研,高校一方面需要加大投资力度,根据传统武术研究制定经费标准。另一方面制定教研制度,建立完善的激励制与考评制,提高武术的研究积极性。在学术交流中,高校应当结合自身,合理举办武术交流,营造活跃的研究氛围,提高体育教师的水平,促进武术的稳步发展。
(四)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
第一是丰富武术的教学内容,在体育教学领域整合梳理系统性的教学资料。教师应合理整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整原有武术内容,补充兼备实践性与趣味性的课堂教学。第二是多元化的训练,高校的体育教师转变武术的教学概念,探索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套路,比如组织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定期进行太极拳、工夫的表演,鼓励学生进行专业交流。体育老师可以班级为单位,组建武术代表队,深度联系培养,这一方面能提高武术的比赛水平,另一方面可培养高素质的武术人才。第三优化武术的理论教学,在千年的武术发展中,每个拳种都蕴含着传统的伦理、美学思想,这体现着我国传统的文化。在传统武术发展中,应当整体提高传统的武术掌握。
四、结语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在千年发展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在高校课堂中进行传统武术的推广,完善高校教学体系,提高教材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体育参与度,促进良好的锻炼习惯,能够更好的弘扬我国传统。受制于西方的模式以及体育制度的局限性,高校在武术的领域方面课程失衡、教师基础薄弱等方面出现了各种问题。为应对教学困境,推动校园中的武术传播,高校应当探索以及推广体育教学中的传统武术。高校应当结合武术需求,重置课程的设置与改革方法,提高教师的素质,强化武术教研措施,推动武术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宏亮,刘红建.传统武术的传承困境与矫正路径研究——以鲁西南地区传统武术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1):69-73.
[2]刁振东,石继章.中国传统武术的近代化历程——以武术与社会和国家的互动为视角[J].体育文化导刊,2007,(10):83-86.
(作者单位: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