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让音乐和生活更美好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cyqi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讯 为了梳理音乐科技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审视音乐科技走过的艰苦历程,探讨专业建设存在的困惑,以谋求专业的可持续发展,4月27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邀请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共同召开“新时代音乐科技可持续发展校际交流研讨会”。
  研讨会上首先举行了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科技系实践基地授牌仪式,随后东道主首师大介绍音乐科技系15年发展历程。预热过后,热烈而深入的研讨正式开始。
  中国的音乐科技进入高校,是在20世纪90年代,1993年,张小夫教授在中央音乐学院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电子音乐工作室,这门被誉为“音乐的未来”的专业,25年来,实现了令人称道的强力跨越,专业师资和人才队伍不断扩大、理论深度持续推进。
  音乐科技这门学科涵盖的专业广泛,涵盖四个专业方向——音乐声学、乐器学、录音与扩声、电子音乐制作。目前,全国音樂与艺术院系普遍开设了音乐科技相关专业,理论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毕业求职等各方面发展平稳,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建设。近几年更由于科技发展迅猛,传媒发达、智能手机普及,更为音乐科技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每年有大量学子报考本学业,而毕业生的出路形势同样火热,有的学校毕业生甚至达到了供不应求的程度。
  本次研讨会的主要议题为:相较国际先进水准,我们目前的差距与特色何在?音乐科技在各院校的生存状态如何?音乐科技目前与相关学科深度融合的可能性何在?音乐科技在继承、弘扬和创新中国音乐方面的责任和担当如何?”“从生产方式、传播模式、商业模式三方面,音乐科技怎样改变了普罗大众的音乐生活?”等等。围绕上述议题,各位专家详细介绍了各自的具体情况,对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沟通了看法。
  在本次研讨会前,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组织了一场名为“音为梦响 音梦翱翔”——校际交流讲座音乐会,上演了《墨舞 琴韵》《侠风》《The Green Poem》《蓝色多瑙河》《爱乐之城》《霾》《水乐系列》《发往火星的@》《绳索与声线之歌》《以美济心 文化自信》等充满现象、流光溢彩的音乐会。音乐会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市八一学校等由大中小学师生共同参与制作、演出,充分展现了音乐科技支撑下的现代音乐会的独特魅力,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其他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各种方针、政策的实施,56个民族在政治等方面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  中华文化是由56个民族的天才、智慧共同创造的。在中华文化大平台上,各具特质的各民族文化(艺术、音乐等),没有“先进”、“落后”,“优”、“劣”之分。都是大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各民族极具特质的(艺术、音乐)文化,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独一无二的文化现象,都是值得本民族自豪的
西方音乐大规模地进入中国已有一个多世纪,一百多年来学科的面貌不断变化,2003年西方音乐学会的建立,为学科发展开辟了新的阶段。七年来学会曾以西方音乐的“教学理念与实践”、“作品解读与分析”为主题举办过前两届年会,并就“外国音乐经典论著翻译出版”、“西方音乐史研究生教学培养”、“综合性院校西方音乐学科发展”和“综合性院校西方音乐史教学工作”等议题召开了专题研讨会。2010年12月10—12日,一百五
近日,咸宁市“湖北好课堂”小学、初中音乐优秀课现场展评研讨活动在赤壁市举行,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周文娇老师执教了一节二年级的音乐欣赏课《森林中的铁匠》。这节课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生活与表达感情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表现美与创造美的能力。课堂妙趣横生,可圈可点,尤其注重学科渗透、五育融合。  作为一堂美育课,周老师以赏析“森林中的铁匠”为教学重点,很好地将美育
18年7月28日,“手写的流年·张宏光经典作品音乐会”在北京卡迪拉克中心举行。几乎与此同时,《手写的流年·张宏光音乐之旅四十年经典作品选》系列专辑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同步发行。从方方面面反馈回来的信息,该场音乐会显然在国内音乐界激起了一层波澜。时至今日,波澜虽已散去,却引发了笔者对中国流行音乐及其历史发展的思考。  一  纵观近百年的中国流行音乐史,不论是悠悠民国,还是沸沸当今,也不论是大潮涌动的“新
太音乐教育研究论坛(Asia-Pacific Symposium on Music Education Research,简称APSMER),是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usic Education,简称ISME)设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区域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是为亚太地区的音乐教育研究者、学生和教师提供学术交流与经验分享、建立网络与合作机会的主要平台。
本刊讯 2018年4月1日,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青年教师罗麦朔“乐以咏志”合唱作品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举行。音乐会汇集了作曲家近十年创作、改编的合唱作品,包括五首中国民歌改编、《步出夏门行》(曹操词)、《满江红》(岳飞词)、《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改编)、《玉之音》(为男中音、室内乐、混声合唱而作)。音乐会由和谐之声合唱团、山东泉城合唱团加盟,吴灵芬指挥。其中,《玉之音》由新加坡文化艺术理事会委约创
2012年底,汉乐图像研究的新作《礼复乐兴:两汉钟鼓之乐与礼乐文化图考》(以下简称《钟鼓》)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隆重推出。这是李荣有教授继《汉画像的音乐学研究》之后与其团队在该领域的又一部力作。音乐图像学术研究作为“金石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经历了百年来学科分割和学术理念转型之后,反倒成了极其复杂艰巨和令诸多学人望而却步的领域。李荣有长期以来秉承学人理想,带领着一批
丹桂飘香、金风送爽的9月,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承办的首届中国民族音乐节闪亮登场。从9月20日至25日,音乐节共举办了7场音乐会、7场学术讲座和两场民间音乐展演,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民乐同仁、各界人士和音乐爱好者们汇聚一堂,共襄盛举。  近几年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曾先后举办北京胡琴节、弹拨乐音乐节和管乐音乐周,之所以要举办这样一个集教学、表演、理论和创作于一身的中国民族音乐节,主
兰学者高罗佩(Robert Hans van Gulik 1910—1967)是一位传奇性人物,他的职业是一名外交官。在长达三十多年的外交官生涯里,他先后供职于荷兰驻东京、重庆、南京、华盛顿、新德里、贝鲁特、吉隆坡的领事机构。他还是一位学者,不仅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学术研究对象,还强烈向往古时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方式,努力学习书法、篆刻、绘画、鼓琴等。  一、高罗佩其人  可能是由于他的童年时光是
对于每一个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孔子给予我们的影响绝不仅止于精神和文化层面。孔子的学说和思想,塑造了几千年来的中国知识界和一代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虽然历史上有过各种对于孔子学说的批判,或激烈,或和缓,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孔子带给我们的影响,不论我们对于孔子的了解有多少,都已经渗透在我们的血液里和灵魂当中。也就是因为这样,孔子成为创作者们,也包括电影的创作者们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题材,同时也是是一个充满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