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讯 为了梳理音乐科技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审视音乐科技走过的艰苦历程,探讨专业建设存在的困惑,以谋求专业的可持续发展,4月27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邀请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共同召开“新时代音乐科技可持续发展校际交流研讨会”。
研讨会上首先举行了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科技系实践基地授牌仪式,随后东道主首师大介绍音乐科技系15年发展历程。预热过后,热烈而深入的研讨正式开始。
中国的音乐科技进入高校,是在20世纪90年代,1993年,张小夫教授在中央音乐学院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电子音乐工作室,这门被誉为“音乐的未来”的专业,25年来,实现了令人称道的强力跨越,专业师资和人才队伍不断扩大、理论深度持续推进。
音乐科技这门学科涵盖的专业广泛,涵盖四个专业方向——音乐声学、乐器学、录音与扩声、电子音乐制作。目前,全国音樂与艺术院系普遍开设了音乐科技相关专业,理论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毕业求职等各方面发展平稳,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建设。近几年更由于科技发展迅猛,传媒发达、智能手机普及,更为音乐科技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每年有大量学子报考本学业,而毕业生的出路形势同样火热,有的学校毕业生甚至达到了供不应求的程度。
本次研讨会的主要议题为:相较国际先进水准,我们目前的差距与特色何在?音乐科技在各院校的生存状态如何?音乐科技目前与相关学科深度融合的可能性何在?音乐科技在继承、弘扬和创新中国音乐方面的责任和担当如何?”“从生产方式、传播模式、商业模式三方面,音乐科技怎样改变了普罗大众的音乐生活?”等等。围绕上述议题,各位专家详细介绍了各自的具体情况,对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沟通了看法。
在本次研讨会前,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组织了一场名为“音为梦响 音梦翱翔”——校际交流讲座音乐会,上演了《墨舞 琴韵》《侠风》《The Green Poem》《蓝色多瑙河》《爱乐之城》《霾》《水乐系列》《发往火星的@》《绳索与声线之歌》《以美济心 文化自信》等充满现象、流光溢彩的音乐会。音乐会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市八一学校等由大中小学师生共同参与制作、演出,充分展现了音乐科技支撑下的现代音乐会的独特魅力,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研讨会上首先举行了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科技系实践基地授牌仪式,随后东道主首师大介绍音乐科技系15年发展历程。预热过后,热烈而深入的研讨正式开始。
中国的音乐科技进入高校,是在20世纪90年代,1993年,张小夫教授在中央音乐学院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电子音乐工作室,这门被誉为“音乐的未来”的专业,25年来,实现了令人称道的强力跨越,专业师资和人才队伍不断扩大、理论深度持续推进。
音乐科技这门学科涵盖的专业广泛,涵盖四个专业方向——音乐声学、乐器学、录音与扩声、电子音乐制作。目前,全国音樂与艺术院系普遍开设了音乐科技相关专业,理论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毕业求职等各方面发展平稳,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建设。近几年更由于科技发展迅猛,传媒发达、智能手机普及,更为音乐科技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每年有大量学子报考本学业,而毕业生的出路形势同样火热,有的学校毕业生甚至达到了供不应求的程度。
本次研讨会的主要议题为:相较国际先进水准,我们目前的差距与特色何在?音乐科技在各院校的生存状态如何?音乐科技目前与相关学科深度融合的可能性何在?音乐科技在继承、弘扬和创新中国音乐方面的责任和担当如何?”“从生产方式、传播模式、商业模式三方面,音乐科技怎样改变了普罗大众的音乐生活?”等等。围绕上述议题,各位专家详细介绍了各自的具体情况,对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沟通了看法。
在本次研讨会前,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组织了一场名为“音为梦响 音梦翱翔”——校际交流讲座音乐会,上演了《墨舞 琴韵》《侠风》《The Green Poem》《蓝色多瑙河》《爱乐之城》《霾》《水乐系列》《发往火星的@》《绳索与声线之歌》《以美济心 文化自信》等充满现象、流光溢彩的音乐会。音乐会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市八一学校等由大中小学师生共同参与制作、演出,充分展现了音乐科技支撑下的现代音乐会的独特魅力,给人以强烈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