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任职教育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任职教育院校的教学管理综合信息化平台设计方案。
关键词:任职教育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7-0000-02
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有了长足进步,纷纷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信息化教学应用平台和信息化教学设备设施,但任职教育院校的教学信息化建设尚存在一些不足。许多任职教育院校的教学信息化平台直接移植自学历教育院校,在适用性、应用推广等方面遇到诸多问题,尤其是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成熟度多有不足。围绕该问题,本文拟通过分析任职教育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需注意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任职教育院校的教学管理综合信息化平台设计方案。
1任职教育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需要注意的特点
较之学历教育,任职教育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需注意以下几个特点:
(1)任职教育院校教学互动环节、实践性教学内容较多。需为教学互动和实践性教学量体打造各种信息化管理手段。同时,实践性教学内容会给课程安排、教学指挥等环节带来一些不可控外界因素,对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灵活性、智能性要求更高。例如一些任职教育院校,学期初安排的课表在教学实施中面临频繁调整,如果排课系统过于死板,实用性就大大降低了。
(2)任职教育院校教育培训层次较多,教学管理更为复杂。许多任职教育院校同时存在多种层次的岗位任职培训、专题班次培训,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等培训层次,管理体制各异,在学籍管理、课程安排、教学指挥调度、教学实施、信息资源建设等各方面均有不同需求,要求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分别适应。例如,任职培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多,课程安排经常面临调整,课表为每周发布;学历教育课表相对稳定,课表可每学期之初确定和发布。
(3)任职教育院校学员类型多,需有针对性加强教学信息系统的适用性。不同培训班次、年龄层次、学历层次的学员,在教学活动中应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程度、水平、方式存在较大差异,要求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为不同类型学员提供特色使用环境。
(4)任职教育院校培训内容以岗位任职能力为导向,多级任职培训并存。学员离校返岗后远程学习、再次来校参加其他层次培训的情况较多,对远程教育提出更多需求,学员信息和学习档案的管理也更强调系统性和长期性。
目前许多任职教育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和应用推广程度有待提高,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未能把握任职教育院校的特点。鉴于此,本文根据上述特点,提出一个适用于任职教育院校的教学管理综合信息化平台设计方案,并讨论信息化平台应用推广的有效策略。
2适用于任职教育院校的教学管理综合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针
任职教育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应遵循如下方针:
(1)建设贯穿教学管理各个环节的教学管理综合信息化平台。
首先,应根据任职教育院校培训任务和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结合教学管理各环节的实际,综合统筹,开发教学管理综合数据库,统一教学管理综合信息化平台的底层数据技术标准。
其次,各教学管理业务部门在综合数据库确立的技术标准基础上,根据自身需求,组织人员开发分管业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子系统。这一开发过程应该注意沟通协调,避免信息流动不畅、重复建设、业务逻辑冲突。
(2)充分集成需求,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易用性,推进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应用。
教学管理综合信息化平台的开发要充分征集、仔细论证教学管理各环节的信息化应用需求,综合统筹任职教育院校教学管理的自身特点,做好顶层设计。在开发过程中,要及时公开设计方案,搜集教职员工的反馈意见。在开发完成后,要充分测试,及时排除系统中一些结构性问题,避免将不成熟的系统投入正式使用,造成不可逆的数据损失。
(3)教学管理综合信息化平台方案应与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方案相融合,融入数字化校园平台。
教学管理综合信息化平台应是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方案的一部分,和教学资源信息系统、干部信息管理系统、安防信息系统、后勤信息系统等存在许多交集。在教学管理综合信息化平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这方面的信息共享和信息流通,在院校缺乏信息化建设整体方案的情况下,应留下必要的接口,在院校已有信息化整体方案的情况下,应注意技术标准的兼容。
3适用于任职教育院校的教学管理综合信息化平台设计
根据以上建设方针,提出一种适用于任职教育院校的教学管理综合信息化平台设计方案,平台包括:教学应用综合服务系统、教学基础信息系统、课程安排系统、教学指挥与教室监控系统、教务信息发布系统等多个综合联动的子系统,面向教学管理、教员、各类学员等用户群体的应用门户,以及教学信息资源、网络课堂等外围分系统。其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图1教学管理综合信息化平台结构图
教学基础信息系统用于管理和编辑教员、学员、教室、开课单位、学科设置等教学基础信息。考虑到任职教育院校的实际情况,开课单位、学科设置等基本信息变化较频繁,这些教学基础信息数据可以加上生命周期属性,以反映其失效和生效情况。
课程安排系统根据学科设置、排课规则和教员教室等基本信息,为每学期排出课表,课表包括每一门应排课程的上课时间、教室、教员等。其中,任职教育课程每周的上课安排常有所不同,故课表以周课表的形式给出;学历教育课程的课表则每学期初发布。
选课系统可让学员根据课程安排结果和学科设置、选课规则等选修课程,确定课程学员名单。有时还可能根据选课结果对课程安排进行修正,故这两个系统是互相作用的。
教学指挥与教室监控系统包括教室视频监控系统和相应的教学指挥调度程序。教务管理人员可根据课程安排,结合教室视频监控系统来监督和管理教学活动进行,通过教学指挥调度程序对教员授课进行考勤和调度指挥,教学保障人员也可通过该系统实时保障教学活动的开展。
教学信息发布系统包括教学信息推送接口、教学信息公告、教学直播等功能模块。该系统可通过教学信息推送接口与教学信息资源、网络课堂、交互式数字教室应用等分系统交换教学管理信息,也可根据课程安排将课表信息、调课通知、考勤情况等发布到教学信息电子公告栏,还可通过教室监控系统和多媒体教室硬件设施直播教学实况,便于院校领导、教员、学员远程听课。
教学应用综合服务系统是面向用户群提供服务集成的综合平台,根据用户类型提供相应的使用界面,通过和其他分系统的交互为各类用户提供所需要的集成服务。教学应用综合服务系统为教员、任职教育学员、研究生学员、本科学员提供不同应用环境,集成与之相关的教学应用服务和用户体验。并具备用户登录认证、个性化界面设置和账户安全服务功能。
教学管理门户为教学管理干部提供教务管理、教学保障等教学管理工作环境。该门户区分不同权限级别和教学管理领域,提供不同的功能接口,可供各级教学管理干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例如,任职教育教学管理用户,登陆后系统即自动切换为任职教育教学管理环境,按照任职教育管理机制提供各类教学管理功能。
为满足任职教育学员离校后远程学习及日后返校再次培训的需要,系统对于校外IP登录用户仍提供一定浏览使用权限,并建立学员学习档案常态化管理体系,根据学员培训经历,为学员职业生涯中的历次培训提供个性化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
关键词:任职教育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7-0000-02
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有了长足进步,纷纷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信息化教学应用平台和信息化教学设备设施,但任职教育院校的教学信息化建设尚存在一些不足。许多任职教育院校的教学信息化平台直接移植自学历教育院校,在适用性、应用推广等方面遇到诸多问题,尤其是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成熟度多有不足。围绕该问题,本文拟通过分析任职教育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需注意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任职教育院校的教学管理综合信息化平台设计方案。
1任职教育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需要注意的特点
较之学历教育,任职教育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需注意以下几个特点:
(1)任职教育院校教学互动环节、实践性教学内容较多。需为教学互动和实践性教学量体打造各种信息化管理手段。同时,实践性教学内容会给课程安排、教学指挥等环节带来一些不可控外界因素,对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灵活性、智能性要求更高。例如一些任职教育院校,学期初安排的课表在教学实施中面临频繁调整,如果排课系统过于死板,实用性就大大降低了。
(2)任职教育院校教育培训层次较多,教学管理更为复杂。许多任职教育院校同时存在多种层次的岗位任职培训、专题班次培训,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等培训层次,管理体制各异,在学籍管理、课程安排、教学指挥调度、教学实施、信息资源建设等各方面均有不同需求,要求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分别适应。例如,任职培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多,课程安排经常面临调整,课表为每周发布;学历教育课表相对稳定,课表可每学期之初确定和发布。
(3)任职教育院校学员类型多,需有针对性加强教学信息系统的适用性。不同培训班次、年龄层次、学历层次的学员,在教学活动中应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程度、水平、方式存在较大差异,要求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为不同类型学员提供特色使用环境。
(4)任职教育院校培训内容以岗位任职能力为导向,多级任职培训并存。学员离校返岗后远程学习、再次来校参加其他层次培训的情况较多,对远程教育提出更多需求,学员信息和学习档案的管理也更强调系统性和长期性。
目前许多任职教育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和应用推广程度有待提高,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未能把握任职教育院校的特点。鉴于此,本文根据上述特点,提出一个适用于任职教育院校的教学管理综合信息化平台设计方案,并讨论信息化平台应用推广的有效策略。
2适用于任职教育院校的教学管理综合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针
任职教育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应遵循如下方针:
(1)建设贯穿教学管理各个环节的教学管理综合信息化平台。
首先,应根据任职教育院校培训任务和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结合教学管理各环节的实际,综合统筹,开发教学管理综合数据库,统一教学管理综合信息化平台的底层数据技术标准。
其次,各教学管理业务部门在综合数据库确立的技术标准基础上,根据自身需求,组织人员开发分管业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子系统。这一开发过程应该注意沟通协调,避免信息流动不畅、重复建设、业务逻辑冲突。
(2)充分集成需求,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易用性,推进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应用。
教学管理综合信息化平台的开发要充分征集、仔细论证教学管理各环节的信息化应用需求,综合统筹任职教育院校教学管理的自身特点,做好顶层设计。在开发过程中,要及时公开设计方案,搜集教职员工的反馈意见。在开发完成后,要充分测试,及时排除系统中一些结构性问题,避免将不成熟的系统投入正式使用,造成不可逆的数据损失。
(3)教学管理综合信息化平台方案应与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方案相融合,融入数字化校园平台。
教学管理综合信息化平台应是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方案的一部分,和教学资源信息系统、干部信息管理系统、安防信息系统、后勤信息系统等存在许多交集。在教学管理综合信息化平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这方面的信息共享和信息流通,在院校缺乏信息化建设整体方案的情况下,应留下必要的接口,在院校已有信息化整体方案的情况下,应注意技术标准的兼容。
3适用于任职教育院校的教学管理综合信息化平台设计
根据以上建设方针,提出一种适用于任职教育院校的教学管理综合信息化平台设计方案,平台包括:教学应用综合服务系统、教学基础信息系统、课程安排系统、教学指挥与教室监控系统、教务信息发布系统等多个综合联动的子系统,面向教学管理、教员、各类学员等用户群体的应用门户,以及教学信息资源、网络课堂等外围分系统。其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图1教学管理综合信息化平台结构图
教学基础信息系统用于管理和编辑教员、学员、教室、开课单位、学科设置等教学基础信息。考虑到任职教育院校的实际情况,开课单位、学科设置等基本信息变化较频繁,这些教学基础信息数据可以加上生命周期属性,以反映其失效和生效情况。
课程安排系统根据学科设置、排课规则和教员教室等基本信息,为每学期排出课表,课表包括每一门应排课程的上课时间、教室、教员等。其中,任职教育课程每周的上课安排常有所不同,故课表以周课表的形式给出;学历教育课程的课表则每学期初发布。
选课系统可让学员根据课程安排结果和学科设置、选课规则等选修课程,确定课程学员名单。有时还可能根据选课结果对课程安排进行修正,故这两个系统是互相作用的。
教学指挥与教室监控系统包括教室视频监控系统和相应的教学指挥调度程序。教务管理人员可根据课程安排,结合教室视频监控系统来监督和管理教学活动进行,通过教学指挥调度程序对教员授课进行考勤和调度指挥,教学保障人员也可通过该系统实时保障教学活动的开展。
教学信息发布系统包括教学信息推送接口、教学信息公告、教学直播等功能模块。该系统可通过教学信息推送接口与教学信息资源、网络课堂、交互式数字教室应用等分系统交换教学管理信息,也可根据课程安排将课表信息、调课通知、考勤情况等发布到教学信息电子公告栏,还可通过教室监控系统和多媒体教室硬件设施直播教学实况,便于院校领导、教员、学员远程听课。
教学应用综合服务系统是面向用户群提供服务集成的综合平台,根据用户类型提供相应的使用界面,通过和其他分系统的交互为各类用户提供所需要的集成服务。教学应用综合服务系统为教员、任职教育学员、研究生学员、本科学员提供不同应用环境,集成与之相关的教学应用服务和用户体验。并具备用户登录认证、个性化界面设置和账户安全服务功能。
教学管理门户为教学管理干部提供教务管理、教学保障等教学管理工作环境。该门户区分不同权限级别和教学管理领域,提供不同的功能接口,可供各级教学管理干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例如,任职教育教学管理用户,登陆后系统即自动切换为任职教育教学管理环境,按照任职教育管理机制提供各类教学管理功能。
为满足任职教育学员离校后远程学习及日后返校再次培训的需要,系统对于校外IP登录用户仍提供一定浏览使用权限,并建立学员学习档案常态化管理体系,根据学员培训经历,为学员职业生涯中的历次培训提供个性化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