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史料实证”作为当前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要求学生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教师要通过教学实践探讨和分析对“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培育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史料;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学生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史料实证”作为当前历史学科的核心素養之一,近年来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上受到广泛关注。
一、“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培育的策略分析
作为一线的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工作目标不但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也必须努力加强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
(一)重视证据意识的培养
通过调查数据分析,我们发现高中学生对史料的认识与运用、对历史证据概念的理解等都存在明显问题,学生的证据意识不足。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加强学生对各类史料的分析和解释,并尽可能的为这些材料设计一些可以实现“史料实证”的问题,以提高学生对史料的重视程度和培养对史料思考和分析的习惯。
例如: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知识拓展”栏日中捉到“四百人议事会和陶片放逐法”,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阅读材料,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并结合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考是否能采用雅典式的民主方式呢?
2016年版的初中历史统编教材,关于史料的类型和内容都有了丰富的补充,并设置了多个栏目如“相关史事”、“人物扫描”、“材料研读”、“知识拓展”等加以呈现,并增加了很多的图片、漫画等素材。如果初中教师能充分地、有效地使用这些史料辅助教学,既有利于提前做好未来初中历史参加会考的备考应对,同时也能为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置史料实证的专题课程
无论初中还是高中阶段,历史课都应该开设关于史料实证认知的专题课程。这类课程的开设,必须有系统性和针对性。
初中阶段的学习偏向于兴趣性,专题课程可以围绕一些与时代紧密结合的内容来进行讨论和学习。例如近年热播的《甄嫘传》、《延禧攻略》等宫廷电视剧,戏剧的加工确实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却很大程度地丢失了历史的真实性。初中老师的专题课程,可以围绕这类电影电视的剧情,寻找同时期真实的史料进行对比,指导学生进行分辨,既可以实现课堂的趣味性和时代性,又能以轻松亲切的内容使学生逐步掌握史料实证的学习方法。
高中阶段的学习则要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专题课程的开设应该偏向于专业性和学术性。高中教师除了平时在课堂上注重史料的分析之外,开展系统的、完整的史料实证专题课程有利于帮助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拔高。这类专题性课程的类型可以很多样性。
(1)围绕不同类型的史料进行认知、分析,文献类、遗址类、遗存类等等,各有什么特征,各有什么所长与缺陷,又该如何具体应用?
(2)开展围绕高考史料题的认知、分析,指导学生对考题的理解和思维方法的培养,进行学法指导,可以有效地开阔学生答题的眼界;
(3)在高一、高二阶段开展史料实证的研究性学习,如学生对本地区、本村历史的研究,撰写要求要有各类不同的史料作为理论支撑的研究报告。这些活动,让研究史料付诸于实践之中,不仅提高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史料实证的收集,分辨,提炼,判断的能力。
(三)编写史料文献资源库来辅助教学
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由历史教师编写一些新情景、新观点的史料文献资料成册,辅助教学。这样的好处可以体现为:
(1)能相对符合本地区或本校学生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辅助教学都更加有针对性;
(2)史料实证的多样性,决定了新编写的内容最终可能会得出与传统教材不一样的结论。通过不同材料、不同结论的对比,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唯物史观”的历史核心素养,掌握辩证分析的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针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编写与教材角度不一致的内容,如历史教材中的“隋炀帝是一个残暴、好大喜功的暴君……”,教师可以通过寻找不同的史料并加以对比和展示,还可以得出“隋炀帝是一个杰出有为,功在千秋的伟人……”。这类的史料实证很多,整篇成册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内容,让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多维角度的思考与讨论。学生由于是通过对史料文献的阅读来直接获取认知的,将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变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单、重复的现象。同时,研习史料文献还可以使学生增强对历史的真实感受,更重要的是,这个利用史料文献进行历史探究的过程,将进一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并形成逻辑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建议
结合当时中学生在“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培育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初中、高中历史教师都需要在历史教学、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中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一)学生对历史学科是很感兴趣的
学生喜爱生动有效的学习过程,讨厌呆板和无效教学方式。教师不能再像以往用自己所谓的教学经验进行简单的重复完成教学过程,这会降低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和挫伤学生学习的热情。如果一个学生宁愿从电视剧里而去了解不确定是否真实的历史知识而不愿在课堂上专注学习,绝对是历史教师最大的悲哀。
(二)对史料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缺乏对学生在关于“史料”类型、功能、真实性及其运用的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其实,这一现象在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也是比较普遍。除了初中历史教师必须在未来的教学中注意这个问题外,高中教师也必须亡羊补牢,开展关于“史料”的认知和分析的专题教学,以弥补一直存在的教学漏洞。 (三)深入钻研、理解和运用新教材
2016年秋季起,初中阶段已经开始全而使用统编历史教材。翻阅本套统编历史教材,可以清晰地发现教材已经针对过去旧教材缺乏史料實证的状况作出,很大的改变。学生能够通过大量地阅读相关的史料,加强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初中教师往往舍本逐末,对教材的史料有效运用得不多,不但使历史课堂教学的专业性不强.也浪费了新教材的价值用途,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历史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的水平。
高中阶段,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从改变初中存在的不良状况,首先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史学素养和锻炼扎实的教学功底。这个对学生培养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过程,是值得我们历史教师认真反省,并晕视研究。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尽可能地改变过去的传统教学方式,坚定以贯彻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深挖教材,精心打磨教学设计,全面围绕教材设计出史料实证的教学思路,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四)提升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有效运用的能力
当前的中学生缺乏有效的历史学习专业指导,缺乏正确地、有效地运用史料实证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因此,无论是为了培养历史核心素养的能力,还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都必须系统地开展关于史料实证的专题研究或课程研究。课堂中,教师要把史料辅助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决不能延续课堂上只是“老师讲,学生记”的万年不变的教学模式。
开展史料实证的专题研究或课程研究,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是一个持续的、连贯的过程。教师需要静心思考,编写适合本地区或本校学生学习水平的新情景、新观点的史料资源库来辅助历史教学。只有教学内容有新意,又具备探讨性,学生才乐意接受和愿意学习。
参考文献
[1]何成刚,张汉林,沈为慧.《史料教学案例设计与解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叶小兵.论中学历史学科的阅读理解能力[J].历史教学.2002(12):23-25.
[3]何成刚.历史核心素养的提炼与培养[J].历史教学.2016年第11期.
[4]吴才灿.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落实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J].参考网-新课程-下旬.2017年7期.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史料;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学生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史料实证”作为当前历史学科的核心素養之一,近年来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上受到广泛关注。
一、“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培育的策略分析
作为一线的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工作目标不但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也必须努力加强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
(一)重视证据意识的培养
通过调查数据分析,我们发现高中学生对史料的认识与运用、对历史证据概念的理解等都存在明显问题,学生的证据意识不足。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加强学生对各类史料的分析和解释,并尽可能的为这些材料设计一些可以实现“史料实证”的问题,以提高学生对史料的重视程度和培养对史料思考和分析的习惯。
例如: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知识拓展”栏日中捉到“四百人议事会和陶片放逐法”,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阅读材料,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并结合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考是否能采用雅典式的民主方式呢?
2016年版的初中历史统编教材,关于史料的类型和内容都有了丰富的补充,并设置了多个栏目如“相关史事”、“人物扫描”、“材料研读”、“知识拓展”等加以呈现,并增加了很多的图片、漫画等素材。如果初中教师能充分地、有效地使用这些史料辅助教学,既有利于提前做好未来初中历史参加会考的备考应对,同时也能为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置史料实证的专题课程
无论初中还是高中阶段,历史课都应该开设关于史料实证认知的专题课程。这类课程的开设,必须有系统性和针对性。
初中阶段的学习偏向于兴趣性,专题课程可以围绕一些与时代紧密结合的内容来进行讨论和学习。例如近年热播的《甄嫘传》、《延禧攻略》等宫廷电视剧,戏剧的加工确实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却很大程度地丢失了历史的真实性。初中老师的专题课程,可以围绕这类电影电视的剧情,寻找同时期真实的史料进行对比,指导学生进行分辨,既可以实现课堂的趣味性和时代性,又能以轻松亲切的内容使学生逐步掌握史料实证的学习方法。
高中阶段的学习则要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专题课程的开设应该偏向于专业性和学术性。高中教师除了平时在课堂上注重史料的分析之外,开展系统的、完整的史料实证专题课程有利于帮助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拔高。这类专题性课程的类型可以很多样性。
(1)围绕不同类型的史料进行认知、分析,文献类、遗址类、遗存类等等,各有什么特征,各有什么所长与缺陷,又该如何具体应用?
(2)开展围绕高考史料题的认知、分析,指导学生对考题的理解和思维方法的培养,进行学法指导,可以有效地开阔学生答题的眼界;
(3)在高一、高二阶段开展史料实证的研究性学习,如学生对本地区、本村历史的研究,撰写要求要有各类不同的史料作为理论支撑的研究报告。这些活动,让研究史料付诸于实践之中,不仅提高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史料实证的收集,分辨,提炼,判断的能力。
(三)编写史料文献资源库来辅助教学
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由历史教师编写一些新情景、新观点的史料文献资料成册,辅助教学。这样的好处可以体现为:
(1)能相对符合本地区或本校学生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辅助教学都更加有针对性;
(2)史料实证的多样性,决定了新编写的内容最终可能会得出与传统教材不一样的结论。通过不同材料、不同结论的对比,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唯物史观”的历史核心素养,掌握辩证分析的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针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编写与教材角度不一致的内容,如历史教材中的“隋炀帝是一个残暴、好大喜功的暴君……”,教师可以通过寻找不同的史料并加以对比和展示,还可以得出“隋炀帝是一个杰出有为,功在千秋的伟人……”。这类的史料实证很多,整篇成册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内容,让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多维角度的思考与讨论。学生由于是通过对史料文献的阅读来直接获取认知的,将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变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单、重复的现象。同时,研习史料文献还可以使学生增强对历史的真实感受,更重要的是,这个利用史料文献进行历史探究的过程,将进一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并形成逻辑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建议
结合当时中学生在“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培育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初中、高中历史教师都需要在历史教学、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中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一)学生对历史学科是很感兴趣的
学生喜爱生动有效的学习过程,讨厌呆板和无效教学方式。教师不能再像以往用自己所谓的教学经验进行简单的重复完成教学过程,这会降低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和挫伤学生学习的热情。如果一个学生宁愿从电视剧里而去了解不确定是否真实的历史知识而不愿在课堂上专注学习,绝对是历史教师最大的悲哀。
(二)对史料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缺乏对学生在关于“史料”类型、功能、真实性及其运用的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其实,这一现象在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也是比较普遍。除了初中历史教师必须在未来的教学中注意这个问题外,高中教师也必须亡羊补牢,开展关于“史料”的认知和分析的专题教学,以弥补一直存在的教学漏洞。 (三)深入钻研、理解和运用新教材
2016年秋季起,初中阶段已经开始全而使用统编历史教材。翻阅本套统编历史教材,可以清晰地发现教材已经针对过去旧教材缺乏史料實证的状况作出,很大的改变。学生能够通过大量地阅读相关的史料,加强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初中教师往往舍本逐末,对教材的史料有效运用得不多,不但使历史课堂教学的专业性不强.也浪费了新教材的价值用途,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历史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的水平。
高中阶段,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从改变初中存在的不良状况,首先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史学素养和锻炼扎实的教学功底。这个对学生培养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过程,是值得我们历史教师认真反省,并晕视研究。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尽可能地改变过去的传统教学方式,坚定以贯彻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深挖教材,精心打磨教学设计,全面围绕教材设计出史料实证的教学思路,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四)提升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有效运用的能力
当前的中学生缺乏有效的历史学习专业指导,缺乏正确地、有效地运用史料实证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因此,无论是为了培养历史核心素养的能力,还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都必须系统地开展关于史料实证的专题研究或课程研究。课堂中,教师要把史料辅助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决不能延续课堂上只是“老师讲,学生记”的万年不变的教学模式。
开展史料实证的专题研究或课程研究,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是一个持续的、连贯的过程。教师需要静心思考,编写适合本地区或本校学生学习水平的新情景、新观点的史料资源库来辅助历史教学。只有教学内容有新意,又具备探讨性,学生才乐意接受和愿意学习。
参考文献
[1]何成刚,张汉林,沈为慧.《史料教学案例设计与解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叶小兵.论中学历史学科的阅读理解能力[J].历史教学.2002(12):23-25.
[3]何成刚.历史核心素养的提炼与培养[J].历史教学.2016年第11期.
[4]吴才灿.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落实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J].参考网-新课程-下旬.2017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