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恐怖主义行为之预防性刑法规制研究——从碎片化思维到系统化思维的转向

来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_wsx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恐怖主义的高危风险,严峻形势,催生刑法早期干预,惩罚提前的内生需求,衍生规范冲突和刑罚失衡的体系弊病,陷入碎片化思维的瓶颈,亟待系统化思维的转向.网络恐怖主义行为是众多犯罪行为中的一种特殊类型,防卫提前,惩罚加重的刑法预防性规制当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植根刑法惩罚的正当性,予以内部均衡,外部融贯的系统应对.在刑法边界界分上,以网络恐怖主义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为基,从罪与非罪的质变节点予以精准切入;在行为归责上,以不法意志的进程控制为内容,从行为人实现社会危害的主观支配予以全面考量;在矫治根据上,以消弭行为人不法意志中对法规范、法秩序的敌视态度为己任,从行为人与全民安全内容之人权相对立的危险人格予以有效评估.社会危害程度、不法意志内容、危险人格状态均是网络恐怖主义行为该当刑法惩罚在不同侧面的抽象反映,需转向系统思维,予以多点印证,科学构建.具体而言,以社会危害与规范有效的双向确证精准限定网络恐怖主义行为的刑法边界,以不法意志为核心合理匹配网络恐怖主义行为的刑名罪量,以诸法关联的系统构建均衡调适网络恐怖主义行为的制度衔接.
其他文献
2月4日,中央编办召开全办调研工作交流总结会,回顾总结2020年调研工作情况,交流研讨重点课题成果,研究部署2021年调研工作.中央编办主任周祖翼出席会议并讲话,办领导班子成员
期刊
保理合同是《民法典》合同编最显著的立法进展和制度增设,首次将保理合同作为有名合同在立法上予以固定.然而,我国保理合同立法尚属首次探索,现有规定难谓尽皆允当,尚需凭借
开展去极端化工作是根除宗教极端思想和遏制恐怖主义发展蔓延的重要途径.新疆去极端化工作经历了初步探索、快速发展和系统完善三个阶段,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为进一步推动
假新闻是近年全球范围内的火热现象.它之所以会在2016年前后爆发,有技术、心理、经济和政治社会学四方面的原因.对假新闻进行治理,应从假新闻生命周期的三个关键主体——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