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浆丙二醛变化及意义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o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及规律,我们以血浆丙二醛(MDA)为标志物,观察AMI患者PCI治疗后血浆MDA变化时程及心肌缺血时间与再灌注损伤程度的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或心房颤动(AF)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8例AMI后并发PSVT(n=8)或AF(n=20)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负荷量(75~150mg)后,继以静滴(0.5~1.0mg/min)维持,观察PSVT或AF转复窦律疗效及副作用.结果:22例患者(PSVT8例、AF14例)用药后24h内转复为窦律(78.6%).7例曾出现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