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实感就是一种深度

来源 :考试·新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SKY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学生问:真情实感是一种深度吗?
  我说: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啊?
  学生说:我们老师说我的作文有真情实感,但缺乏深度。
  我说:有真情实感,不一定就有深度,这是两回事。
  学生还是不解。
  联想到作文教学,我想这个问题恐怕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一些学生和老师心里,也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真情实感有深度吗?为什么有真情实感,却缺乏深度?
  先说真情实感有没有深度。毫无疑问,真情实感是一种深度。撇开写作的角度不说,我们把真情实感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打量,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原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喜怒哀乐,实在是最直接地表达了人性,最直接地反映了人的感受,最直接地彰显了人的生命色彩。有这样一个故事,唐代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贺知章在京城长安遇见李白,一时喜不自胜,惊呼道:李先生是谪仙人也!于是邀李白同到酒肆喝酒。因为走得急,忘了带酒钱,于是解下身上象征官品级别的金龟充作酒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金龟换酒”的故事。贺知章和李白是一见如故,也可以说是意气相投。是的,生活中常常有一种人天然地就喜欢另一种人,一经相见,马上引为同道,并且因为爱好相近、性情相投而成为至交。贺知章在见到李白的那一刹那所表现出的喜悦和快乐,不就是贺知章最直接的人性的流露、最直接的生命特征的反映吗?这个故事现在已过去一千多年了,我们今天读来,仍然动容,这就是真情实感的魅力。
  作为人,流露真性情,表达真感受,常常能构成无限的人格魅力。魏晋人在性情方面,是最逼近“真情实感”的,他们常常给我们带来惊世骇俗的表现,但细细一想,又觉得在情理之中——人,原本应该如此。有些人即便没有佳作传世,光是故事也足以流传千古。王子猷月夜访戴,兴高而去,兴尽而返,即便是到了门下,也可以不见,他凭的是自己的一份兴致,跟见不见人完全没有关系,这是多么潇洒!
  魏晋人也好,唐朝人也好,只要是表达了真性情,就仍能在我们心头激起阵阵涟漪。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真人能打动人,那么作文呢?写真性情也能打动人!
  那为什么抒写了真切的感受,有时候却显得没有深度呢?这就要问一问你表达的到底是不是真感受,你又是如何来表达这一份真感受的。同样是写“孝”,当我们读到这样的句子时,“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对比中,作者李密把祖母的病情写得是那样“朝不虑夕”,把自己与祖母须臾不可分离的意愿写得是那样充分,我们又怎能不为他的至诚至孝所打动?同样是写“忠”,当我们读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我们也一定会为诸葛亮的忠心所折服。同样是写“亲亲之爱”,当我们读到这样的句子时,“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韩愈与韩老成虽然是叔侄关系,却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韩愈完全是一边哭泣一边倾诉,这样的文字又怎能不让我们悲痛欲绝?要说《出师表》《陈情表》和《祭十二郎文》这三篇文章有多么深刻的思想,可能谈不上,但这三篇文章足以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其原因恐怕就在于他们表达的是真情实感。所以,苏轼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必不友。”真情实感不仅是做人的聚焦点,也是好文章的试金石。
  我们来看一个初中学生写的作文片段:
  那天,快放学了,我看着风雨交加的窗外,心里想:爸爸出差了,妈妈早上还在发烧,不会有人来接我了,我可怎么回家呢?想着一个人冒雨走在马路上,就想流眼泪。
   放学了,我心事重重地走出校门口,突然看到了一个瘦弱的身影,啊!那是妈妈!妈妈打着伞站在校门口,她虚弱的身躯仿佛风一吹就会倒下。我快步走到妈妈身边,对她说:“妈妈,您不是发烧了吗?怎么还来接我?”妈妈强笑着说:“没事,已经好了。”边说边搂着我的腰把伞撑在我头顶上。 (《放学路上》)
  第一段文字是必要的交代,第二段文字除了“边说边搂着我的腰把伞撑在我的头顶上”有点真实性以外,其余文字全都给人虚假的感觉。我丝毫不怀疑作者生活中发生过类似事件,也丝毫不怀疑作者与母亲的那一份感情,可为什么还是给人虚假的感觉?原因如下:第一,都已经走到校门口了,完全能清楚地看见妈妈了,可竟然还是写“看到一个瘦弱的身影”,莫非作者高度近视?第二,风雨交加的妈妈是站在风雨中,还是站在屋檐下?是打着伞,还是没打伞?她的衣服是湿透了,还是没有打湿?这一些都没有交代。第三,母亲发着高烧,想必是身体虚弱,那么她是走了多远的路才到校门口的,脸色如何,身形又如何?第四,母亲说“没事,已经好了”,是真好了,还是说假话?母亲为什么说假话?是平时就喜欢这么说,还是只在今天才这样说?在我看来,作者写这段文字时,并没有认真用心揣摩,特别是对风雨中校门口接送孩子这个特殊场景和细节,缺乏真切感受和体验,完全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和“词语”在堆砌,在敷衍。
  这几个故事和一个不成功的作文片段提醒我们,不用怀疑真情实感的深度问题了,问题就在于你是不是有真性情,以及你如何写出这一份真性情。
  下面我们欣赏一篇习作是如何体现真情实感的:
  生死相依
  北京市八十中学高一(2)班 徐文心
  爷爷家有间老房子,打开窗户伸手就能够到院子里老桑树墨绿墨绿的叶子。不过,我从来没有过多的注意过这些“一不小心”就伸进屋子里来的叶子,直到爷爷去世的那一年。
  爷爷以前是名军人,一辈子养成了军人早起自律的习惯。一大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窗户,摘几片桑叶,泡茶喝。从从容容喝完一杯茶,便去给奶奶做早饭,等到奶奶起来了,餐桌上便已经准备好了一杯冒着热气的桑茶,一桌普普通通的早饭。吃完早饭,奶奶喜欢搬个小凳儿,走到院子里的大桑树下,在绿油油的桑叶的遮蔽下,给爷爷缝缝衣服,补补袜子,快到中午时帮爷爷摘摘菜,洗洗瓜。老俩口退休后的日子就这么简单清闲,不用再为三个儿女操心奔波,终于可以相互为伴,携手同行。这棵桑树,和它浓密的桑叶,陪着爷爷奶奶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有一年秋天,爷爷突然病倒了,从此一病不起。初秋时,我去看他,他还健健壮壮的在大桑树下拿自制的大毛笔写大字,嘱咐我要把字练好。第一场秋风吹过,奶奶就打来电话说,爷爷开始咳血了。家里人轮流去照看爷爷,但是爷爷脾气倔,不住院,也不让人照顾。奶奶便说:“你们都回去,我陪着他就够,他也只听我劝。”
  天气一天天冷了,秋风吹了又吹,院子里的桑叶一片片泛黄,已经不能泡茶用了。即使可以,爷爷也没有力气采桑叶泡茶喝了。他渐渐的没有力气走动,一整天卧在床上,或者坐在椅子上,拉着奶奶的手,和奶奶一起望着窗外的桑树。奶奶有时候把窗户打开,让爷爷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泛黄的渐渐枯萎的桑叶便钻进屋子里,看望爷爷。有时候桑叶被风吹的摇摇欲坠,左摇右摆好不容易才通过窗户钻进来,爷爷便对奶奶说:“它和我一样,快不行了。”
  第一片桑叶飘落,爷爷住院了。
  倔强的爷爷还是抵触住院,抵触治疗,他倔了一辈子,但是他的身体背叛了他,他真的坚持不住了,就像那棵老桑树一样,到了秋冬,到了该告别的季节,便同它的桑叶一起,离开了。
  爷爷去世后,回到老房子的奶奶拒绝了儿女的要求,坚持自己一个人住在这里,这个她和爷爷生活了许多许多年的房子里。这时候院子里已经桑叶满地,桑树的树枝秃秃的,只有零星的几片叶子还吊在上面,晃晃悠悠的样子,似乎任何一阵轻微的风都会吹落它们。我陪着奶奶扫院子,把桑叶都扫到角落里,空空荡荡的院子里只有大桑树孤零零的站立着,像是在哀悼它逝去的叶子,逝去的生命。
  一阵风吹过,又一片桑叶掉了下来,它飘飘荡荡的,不舍的飞下,在空中翻了几个滚,便缓缓的落在树干旁,静静地依偎着老桑树,无声无息。
  桑叶和桑树,生时互相陪伴,叶给树带去阴凉,树给叶带去营养。死时互相依靠,落叶归根,又怎能只是因为感恩?叶和树,生时相伴,死时也要相依。
  点评:
  “生时相伴,死时也要相依”,如此平淡地携手一生,看上去似乎没有现代爱情那般轰轰烈烈,但谁又能说,这不是人世间最温暖的剪影呢?生命的无常,带来了分离的痛苦,也带来了彼此亲密的相依。秋风带走了叶子,也带走了大树飘零的往事,只剩下干枯的树干守着冬的寂寞。这篇文章堪称托物寄怀的佳作,作者用她朴实的语言叙说爷爷、奶奶的故事,并用桑叶和桑树的关系来隐喻人世的分离,从而使发生在爷爷、奶奶身上的故事富有了一点哲学的意味。
   责任编辑 任占华
其他文献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是世界各地都存在的问题.大量研究报道表明,磷是静态水域、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子.为了控制磷的污染,人们采取了多种方法,"禁(限)磷"措施是其中之一.该
目的:生命统计资料是重要的社会卫生信息资源,也是每个国家必须掌握的最基本数据。通过对它进行定期分析,可以反映疾病与外部原因死亡的静态特征、动态趋势、疾病链与疾病谱的消长变迁,从而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趋势,敏感地提示预防保健的重点与方向。同时,还能展示社会经济发展、行为危险因素、卫生政策等相关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通过对生命统计资料的系统分析,可以使我们从宏观上了解现阶段一个地区人群疾病模式的特点和转变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60Coγ射线诱导的DNA双链断裂(DSB)进行定量测量和观察其碎片的分布,探讨DNA双链断裂后碎片分布的统计碎裂模型的适用条件并将拟合的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
该课题选择浙江省德清县和江苏省盐城地区作为研究现场,在两地区各选择一个行政村,将7岁以上的所有人群作为一般农村人群,同时选取当地与猪相关职业从业者作为高危人群,通过
了解结核病住院病人的耐药情况,并分析结核耐药的影响因素.本研究结果提示:复治耐药率明显高于初始耐药率,且复治耐药偏向于耐多药.无论初治和复治病例均对如今抗结核治疗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