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正的学习型组织是一种不同凡响、更适合人性的组织形式,由伟大的学习团队组成社群,有崇高而正确的核心价值、信念与使命,具有坚强的生命力与实现梦想的共同力量,不断创新、持续蜕变。在其中,成员们心心相连,反省求真,充分发挥生命的潜能,创造超乎寻常的成果,在学习中领悟工作的意义,追求心灵的成长与自我实现。通過工作,不断学习,自我否定,自我创新,享受人生。
——摘自“学习型组织教父”彼得·圣吉著《第五项修练》
学校,是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地方。不少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一提到培训教师,往往就会想到外出参加各种培训、进修、外出考察等等。的确,以上方法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不可或缺的途径。然而,笔者认为应该更多地采用以校为本的校本培训方式,致力让学校成为教师终身学习的圣园。下面,谈谈我对师资建设的一个重要层面——校本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一、以人为本,校师双赢
“校以师而立,师以校而名。”让学校真正成为学习型组织,成为广大教师践行终身学习的校园、乐园,“以人为本”是理念, “校师双赢”是归宿。
彼得·圣吉的理论强调,要建立以信息反馈为基础的学习系统。办学习班和开研讨会虽然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一个重要层面,但不是根本。学习型组织特别强调三个层次:个人的、团队的、整个组织的。要建立以信息反馈为基础的学习系统,也要强调这三个层次。因为学习型组织是从等级控制型转移到激发成员内心创造力的一个组织。
学习型组织特别强调自己的组织学习得以反馈、反思和共享,是从反馈中学习,从反思中学习,从共享中学习。要建立起一个非常顺畅的沟通系统。
我们可以从教学常规人手,着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合作意识。每年举办一至两次教师教学系列竞赛,可以有学科教学竞赛、晨会班会竞赛、论文竞赛等等。论文竞赛,比学问;班级管理,比能力;“得意门生”专题演讲,比贡献;计算机课件竞赛,比智慧……
“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教师,激发他们的最大的潜能”是现代管理理念的重要支柱。我们认为,应该发现每一位教师的闪光点,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营造理想的氛围,搭建高标准的平台,就能使学校依托教师的闪光而增值,教师凭借学校的增值而增值,学生亦获益匪浅。从而,学校、教师和学生在立体的网络式的信息反馈中共生存,同发展。
二、以用为进,用其所长
美国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是资产增值的最重要资本。现代人才观认为:人的能力有“用进废退”的特点。特级教师王炎斌先生曾说:“教优未必让其仕”,然也。现代学校完全应该不拘一格用人才,不少学校都已设立“人力资源中心”“教师培训中心”,真正做到对教师的培养和使用并重。
“人之才行,自古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才;若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二十多岁提拔中层干部,工作第一至两年就送高三毕业班,优秀教师、特长教师拥有自己的工作室……这在现代学校并不新鲜,“求全责备…‘论资排辈”诚该休矣。
我们精选的这些管理人才、教学精英、特长教师等等,不妨称之为“播种者”。他们是内部网络的中心,知道如何让一个人去影响另外一个人,知道如何建立非正式的团体,更重要的是,他们创造出工作团体,这些网络代表是第二种形式的领导。他们主要是扮演“教练”或是“导师”的角色。比如说,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网站的设计和维护,全由“播种者”担任“首席”,这不仅让他们的能力“因用而进”,又带动了更多的教师参与,大规模地推进了人力资本的建设。
三、以学为源,教学相长
《管子·形势解》有云:“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不学习,“江郎”也会才尽,以教师的学促进教师的教,以教师的教推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又成就了教师的教。如此良性循环,教学相长,可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学习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启用校内能人(即“播种者”)主持的“学校讲坛”,掀起着一波又一波的“头脑风暴”,经济有效;全方位的课题研究,全员介入,如科研兴校、尊重教育等等,“润物细无声”,不知不觉地使管理者的思想成为所有成员的理念;大胆进行“行动研究”,跟踪听课,如摄像机进课堂,名师成长个案等等。教教相长,学学相长,教学相长,是现代学校管理者的共同追求。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正是学习型组织具有坚韧的生命力与实现梦想的力量。不断创新、持续蜕变是这一组织赋有独具魅力的文化内涵,它有同化、自净的功能。组织中的成员心心相连,反省求真,往往创造出超常的成果,生命的层次提升为“自我实现”“成就事业”的高度。更多的教师在学习型组织中提高,优秀教师群体迅速形成,学校的各种办学成绩通过新闻媒体深度报道,必然会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顺利实现学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的,一张旧船票注定登不上今日教育的快艇,知识升级,能力兼容已成为教师自觉的追求。面对人才流失的难题时,学校管理者要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更要事业留人。
我们确信,组织学习为提升学校竞争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因为组织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它几乎囊括了学校管理中所有重要的因素,如管理者、组织、决策、沟通、技能等等。因此,它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项目,而是一个持续的修炼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周密筹划的组织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内部资源、知识的利用率,不断创造出新知识,而且可以从各方面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弥补缺陷与不足。组织学习是组织生存发展的前提,学习应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始终,须知,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之道。
正如袁振国先生在《教育新理念》中所言:“教育不是工艺,而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需要用我们的热情和生命去拥抱。”学校,既是学生学习的校园,也是教师终身学习的圣园。学校,因其积累、传播和再造知识,更易于形成学习型组织。学习,因为有了教师的参与,学习型组织才更加完整,如此,学校才能不断走向完美。
我们期待着现代教育的诗意未来,让我们共同创造这一切。
——摘自“学习型组织教父”彼得·圣吉著《第五项修练》
学校,是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地方。不少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一提到培训教师,往往就会想到外出参加各种培训、进修、外出考察等等。的确,以上方法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不可或缺的途径。然而,笔者认为应该更多地采用以校为本的校本培训方式,致力让学校成为教师终身学习的圣园。下面,谈谈我对师资建设的一个重要层面——校本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一、以人为本,校师双赢
“校以师而立,师以校而名。”让学校真正成为学习型组织,成为广大教师践行终身学习的校园、乐园,“以人为本”是理念, “校师双赢”是归宿。
彼得·圣吉的理论强调,要建立以信息反馈为基础的学习系统。办学习班和开研讨会虽然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一个重要层面,但不是根本。学习型组织特别强调三个层次:个人的、团队的、整个组织的。要建立以信息反馈为基础的学习系统,也要强调这三个层次。因为学习型组织是从等级控制型转移到激发成员内心创造力的一个组织。
学习型组织特别强调自己的组织学习得以反馈、反思和共享,是从反馈中学习,从反思中学习,从共享中学习。要建立起一个非常顺畅的沟通系统。
我们可以从教学常规人手,着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合作意识。每年举办一至两次教师教学系列竞赛,可以有学科教学竞赛、晨会班会竞赛、论文竞赛等等。论文竞赛,比学问;班级管理,比能力;“得意门生”专题演讲,比贡献;计算机课件竞赛,比智慧……
“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教师,激发他们的最大的潜能”是现代管理理念的重要支柱。我们认为,应该发现每一位教师的闪光点,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营造理想的氛围,搭建高标准的平台,就能使学校依托教师的闪光而增值,教师凭借学校的增值而增值,学生亦获益匪浅。从而,学校、教师和学生在立体的网络式的信息反馈中共生存,同发展。
二、以用为进,用其所长
美国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是资产增值的最重要资本。现代人才观认为:人的能力有“用进废退”的特点。特级教师王炎斌先生曾说:“教优未必让其仕”,然也。现代学校完全应该不拘一格用人才,不少学校都已设立“人力资源中心”“教师培训中心”,真正做到对教师的培养和使用并重。
“人之才行,自古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才;若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二十多岁提拔中层干部,工作第一至两年就送高三毕业班,优秀教师、特长教师拥有自己的工作室……这在现代学校并不新鲜,“求全责备…‘论资排辈”诚该休矣。
我们精选的这些管理人才、教学精英、特长教师等等,不妨称之为“播种者”。他们是内部网络的中心,知道如何让一个人去影响另外一个人,知道如何建立非正式的团体,更重要的是,他们创造出工作团体,这些网络代表是第二种形式的领导。他们主要是扮演“教练”或是“导师”的角色。比如说,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网站的设计和维护,全由“播种者”担任“首席”,这不仅让他们的能力“因用而进”,又带动了更多的教师参与,大规模地推进了人力资本的建设。
三、以学为源,教学相长
《管子·形势解》有云:“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不学习,“江郎”也会才尽,以教师的学促进教师的教,以教师的教推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又成就了教师的教。如此良性循环,教学相长,可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学习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启用校内能人(即“播种者”)主持的“学校讲坛”,掀起着一波又一波的“头脑风暴”,经济有效;全方位的课题研究,全员介入,如科研兴校、尊重教育等等,“润物细无声”,不知不觉地使管理者的思想成为所有成员的理念;大胆进行“行动研究”,跟踪听课,如摄像机进课堂,名师成长个案等等。教教相长,学学相长,教学相长,是现代学校管理者的共同追求。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正是学习型组织具有坚韧的生命力与实现梦想的力量。不断创新、持续蜕变是这一组织赋有独具魅力的文化内涵,它有同化、自净的功能。组织中的成员心心相连,反省求真,往往创造出超常的成果,生命的层次提升为“自我实现”“成就事业”的高度。更多的教师在学习型组织中提高,优秀教师群体迅速形成,学校的各种办学成绩通过新闻媒体深度报道,必然会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顺利实现学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的,一张旧船票注定登不上今日教育的快艇,知识升级,能力兼容已成为教师自觉的追求。面对人才流失的难题时,学校管理者要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更要事业留人。
我们确信,组织学习为提升学校竞争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因为组织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它几乎囊括了学校管理中所有重要的因素,如管理者、组织、决策、沟通、技能等等。因此,它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项目,而是一个持续的修炼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周密筹划的组织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内部资源、知识的利用率,不断创造出新知识,而且可以从各方面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弥补缺陷与不足。组织学习是组织生存发展的前提,学习应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始终,须知,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之道。
正如袁振国先生在《教育新理念》中所言:“教育不是工艺,而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需要用我们的热情和生命去拥抱。”学校,既是学生学习的校园,也是教师终身学习的圣园。学校,因其积累、传播和再造知识,更易于形成学习型组织。学习,因为有了教师的参与,学习型组织才更加完整,如此,学校才能不断走向完美。
我们期待着现代教育的诗意未来,让我们共同创造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