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均衡发展与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hai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均衡发展倡导在教学过程中要实施平等教育,使每个学生获得的教学效果相对均衡,获得的知识、能力相对均衡,获得的发展相对均衡。如何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实施教育均衡发展呢?本文从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模式,使学生获得教学效果相对均衡;创建以学习共同体为主的合作模式,使学生在平等教育下获得新的知识;创建师生共同探讨的探究模式,使学生得到的知识、能力相对均衡;创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互动模式,使学生在全面发展中得到相对均衡发展四方面探讨教育均衡发展与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关系。
  关键词:教育均衡发展;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如何加强各类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进而使教育的均衡发展,培养各类优秀的人才。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创建起怎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才能适应教育的均衡发展呢?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模式,使学生获得教学效果相对均衡
  教育均衡发展倡导学生获得的教学效果相对均衡。如何才能使学生获得的教学效果相对均衡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养成“四问”的习惯。所谓的“四问”是指:一篇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还能不能写得更好些。
  学生一旦能自己提出问题,便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主体作用也体现出来了,但怎样解答问题,他们往往寄希望于教师。教师不急于立即给予“教”,而是鼓励他们继续思考、研究、切磋,让学生在体验思考乐趣的同时,享受获得效果相对均衡的成果。
  教是为了达到不教。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在指导“学”上下功夫,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教师要重视抓学生先“学”,并在指导“学”上下功夫。教育学生树立“自己能干的事,不留给老师干”的观念,做语文学习的主人,遇到问题,尽量不依赖教师,而是大胆思考猜测。通过学生的先“学”,接下来老师需要“教”的东西也就不多了,但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获得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得到发挥,主动性、自主性得到培养。作为教育者,应该在每一节有限的课时内自觉地、有意识地为促进学生走向独立自主、形成自主性学习而努力。这样学生获得的教学效果相对均衡。
  二、创建以学习共同体为主的合作模式,使学生在平等教育下获得新的知识
  教育均衡发展倡导平等教育。平等教育就是学生在共同的合作学习中建立起来的,这就是以学习共同体为主的合作模式。以学习共同体为主的合作模式有:竞争、辩论、协同等三种。
  (一)竞争式合作学习模式。
  多个学習组针对同一学习内容或学习情景,进行竞争性学习,看谁能够首先达到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先提出一个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或由学生自由选择竞争者,或由教师指点竞争对手,然后开始独立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随时监看对手的问题解决情况。例如,鉴赏九年级语文下册的《乡愁》这首诗时,学生各学习组通过查阅素材库,结合自己对诗的理解,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及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创建了二十几组意境组合。学生对二十几组诗词意境组合进行判断、选择。多种感官刺激,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知识,学生用心去感动和意会,藉以扑捉诗歌意境中的情感美和心灵美,全方位地感悟到诗词的内涵所在,在共同合作中得到平等教育。
  (二)辩论式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者之间围绕给定主题,借助图书馆或互联网查询资料,以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或中立组)对他们的观点进行甄别,选出正方与反方,然后双方围绕主题展开辩论;辩论的进行可以由双方各自论述自己的观点,然后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辩驳;最后由教师(或中立组)对双方的观点进行裁决,观点论证充分的一方获胜。它既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阐述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交流互评的形式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进而获得平等教育。
  (三)协同式合作学习模式。
  多个学习者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发挥各自的认知特点,相互争论、互相帮助、相互提示或是进行分工合作。在学习《小石潭记》一文时,同学们对柳宗元思想感情难以把握,前两次写“乐”,后面感受却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如何理解柳宗元写小石潭时的思想感情?同学们四人一小组互相合作,分工明确,有人查柳宗元生平资料;有人查对《小石潭记》的评价;有人查《永州八记》及写作前景,然后资源大家共享,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柳宗元游山玩水实是内心精神世界的苦闷郁烦的表现,他是借游山玩水来排遣政治上失意而造成的内心抑郁苦闷,所以文章虽写两次“乐”,细细体会,“乐”其实是忧的另一种形式,实则写出了作者孤寂忧伤。更有学生联系课文,领会到作者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本想借山水排遣心中郁闷,反却在游玩后更添了几许忧伤。在这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环境中,每个学生的思维有了重新丰富的空间,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也有了重构的机会,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平等教育的机遇。
  三、创建师生共同探讨的探究模式,使学生得到的知识、能力相对均衡
  教育均衡发展倡导学生获得的知识、能力相对均衡。而探究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讨论总结出的新的知识规律来发现探究新的问题教学环节,使学生获得的知识、能力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探究性学习是积累知识学习与能力提高于一体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科学的发现是科学研究的先导。”“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了明确的探究目标,采用合适的探究方式,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探究,才能达到获得的知识、能力相对均衡的效果。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启发、引导,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启发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促使学生树立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提升学会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利用计算机先制做与这一单元内容相关的“知识网页”。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谈生命》、《那树》、《地下森林断想》、《人生》。选的是以生命主题的散文,我们可将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所有故事情节用动画、文字等在网页上循环不断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本单元中每篇课文的内容有个基本了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小组合作探究生命的意义,开展“比一比看谁最能准确说出对生命本质的认识”的比赛,再以合作小组归纳整理,然后汇报结果,再由计算机这位虚拟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自动反馈。之后,再去阅读课文,就会得心应手。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运用已学到的知识突破文字的障碍来阅读文章,并通过查阅各种各样的资料来获得对课文内容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被激发,从而能开始自动学习,通过探究达到了获得知识和能力。
  四、创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互动模式,使学生在全面发展中得到相对均衡
  教育均衡发展倡导学生的发展要全面均衡。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和合作交流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对学生的想法只要有理由的,都要寄予肯定和鼓励,千万不能让所谓的教学任务扼制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中学会发现,学会反思;还应当引发话题,参与学生的开放式研究,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研究方式和步骤。
  在教学中,要从传统的方式中解放出来,变“传递——接受”的讲授方式为“合作——探究”的开放活动方式。那么,怎样创建互动的学习方式呢?
  以问题激活思维,引发互动。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或师生、学生们合作探究为形式,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这是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如在教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的《乡愁》一诗中,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诗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表达了什么的内心情感?提出问题之后,开展讨论。力图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善于从文中发现新的问题,通过师生互辩,对话交流,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主题,产生联想,领悟生活中的道理;对培养学生自立、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作用。这正是教育均衡发展所希望的,也是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这些问题讨论,学生的收获远不在问题本身。学生当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学会了思考、分析问题后,他们的思维远不在每节课本身。
  以场景孕育情感,创建互动。教师可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提供情景,让学生自主体验,互相交流,归纳迁移。在学习中,应强调学生自主的体验与感悟,要求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在场景感知的基础上,通过体验和感悟,获得新知识,培养情感,发展个性和能力。例如在教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的《愚公移山》一文时,我选择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生活经验,创设了一个情景:播放解放军在广西百色地区抗旱救灾的动人一幕,让学生感受解放军的伟大与无私来领略愚公移山的壮烈情景,激发学生对愚公敬仰情感……这样学生在教师创建的场景中产生情感,建立互动。
  在实践中自主体验,促进互动。从实践操作入手,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观察、分析、提炼,从而培养能力。学生可以走出课堂,进行实地考察、采访调查、查阅资料……然后小组合作,互相交流,综合分析,得出结论,或写出报告。这样,有了“第一手资料”,更容易促进学生的互动。这样的学习,从实践中来,从学生中来,学生自己动手,多种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总之,适合教育均衡发展的语文教学模式,应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模式、以学习共同体为主的合作模式、以师生平等探讨为主的共同探究模式、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师生互动模式。
其他文献
摘 要:倾听,本义是指别人在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张时,你能集中注意力听清主要内容,并针对别人的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但在教育领域,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地听取他人言语的主体状态,包括倾听习惯和倾听能力两个方面。我们该怎样去培养才能获得更好的倾听效果呢?实践证明,必须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从低年级学生原有基础出发,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扎实地落实到我们的语文课堂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倾听能力
期刊
摘 要:为了顺应中职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从中职英语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中职英语课程改革措施。  关键词:中职英语;课程改革  二十一世纪是众多文化相互交叉、融合、渗透的时代,而英语这种世界语言为多种文化的相互交融提供了可能,因此已经成为一门人类赖以交流的关键学科和中心学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完善,迫切需要灵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新型人才。作为培养中
期刊
阅读是一个积极、复杂、活跃、充满创造的心智活动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当前,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令人担忧。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抓好阅读教学,培养良好的语感,从而使他们达到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笔者发现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多种方法,引发兴趣  阅读
期刊
教学思想史上,启发式教学思想源远流长,它是古代个别教学下的必然产物。那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呢?结合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启发式教学应重“导”而非“牵”  “启发”主为指教学的表现形式艺术,强调教学的适度性和巧妙性。引导而不是牵着学生鼻子走,鼓励而不是压抑学生,点拨而不是把答案全部端给学生。现代素质教育对启发式教学的要求是在如何教会学生学习
期刊
摘 要: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潜在的,老师要挖掘和开发学生的这种潜能,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就是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要改变过去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加强英语学习目的教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课堂教学多样化,从而最大的开发学生的潜能。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教学;学习潜能;激发兴趣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潜在的,且潜能是巨大的。潜能是建立在
期刊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英语被广泛使用,被作为一个沟通的意义和信息的车辆。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发展迅速,人们有很多机会与外国人沟通。因此,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很难被低估,英语是重要的课程。由于高考制度的改革,听力是英语测试。这意味着聆听收益能力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它是研究如何发展学生的听力能力,以及如何教听类至关重要。  因此,分析在听力理解中学生的困难和障碍。此外,还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英语教
期刊
【教学目的】  (1)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礼仪;培养学生道德礼仪判断、分辨能力,把所学的礼仪知识落到实处。  (2)通过自由发言,才艺表演等实践活动,让礼仪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做个讲文明懂礼仪的人。  【重、难点】  如何将文明礼仪落到实处,即在实际生活中,与人交往时做到讲文明有礼仪。  【教学方法】  让学生上网搜集资料、设计问卷调查,借助小品表演、诗歌朗
期刊
摘 要:教育均衡发展是让学生在平等的学习机会上个个获得成功,人人得到发展。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学生个人特长为指导。通过转变教师的观念,让师生都得到均衡发展;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备好每-节课,变学生“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化学知识;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求知欲;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活学活用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这就充分表明了语文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语文知识,还应“润物细无声”地渗透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各方面协调发展。如此,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责无旁贷地努力探求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期刊
摘 要: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写作水平。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教给学生读写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阅读与写作的训练,把读与写结合起来,让读写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关键词:阅读;写作;提高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傾吐,单说写作是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些比较难以捉摸的阅读程度。”可见,读离不开写,写也离不开读,阅读能力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