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模式在课程国际化中的应用与启示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模块化模式建立具备国际化水平的工业设计课程体系,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国际化人才。以肇庆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为例,分析课程国际化中的模块化模式概况,并将其模式运用在工业设计课程体系建设中,最后提出了立足需求、灵活取向、实践取向、产教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模块化模式是课程国际化可行性路径,能够促进国际化课程的建立。
  关键词:模块化模式 工业设计 课程体系 国际化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6-0119-03
  引言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其主要手段是通过国际化课程的教授,来培养全球化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而基于模块化模式的课程体系建立,可以引入和统筹优质资源,营造国际化教学氛围,同时以应用为培养目标,推动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此背景下,肇庆学院在中德双方政府支持下,与富克旺根艺术大学共同建立了肇庆学院中德设计学院,引进德国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对外合作办学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发挥“窗口”和“实验田的作用”。
  一、课程国际化中的模块化模式
  所谓的模块化是指“一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的活动组合成不同的主题式教学单位模块”,以实践运用为目的。而模块化模式要实现课程的国际化,既要营造活跃的国际化教学氛围,创造国际化教学平台,也要注意衔接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接触到国际化相关知识,结合实践以加深对国际化的理解与适应,还需建立起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增长,以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的国际化人才。
  (一)课程模块化的核心要素与特点:课程模块化需建立开放的课程氛围。教师和学生通过建立公开的对话和讨论,教师对每一小组,甚至每一个小组成员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与研讨,教师总是处于抛出话题的一方,学生会根据教师的意见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实现手段,同时课程教师应根据学生提供的解决方案和学生的个人能力,提出相关针对性意见。
  模块化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需根据实践需求不断更新改善。首先根据不同的课程模块培养需求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如基础模块是注重学生感知和艺术审美的培养,教授内容和教学方法应多与艺术实践有关,主要通过艺术实践增加感知体验和提升艺术审美。其次在教授课程中,也要关注外部环境和学生的需求,时刻将真实的素材与教授的内容相结合,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最适合的指导。
  模块化课程模式应具备灵活性。根据需要可以不完全按照固定的教学大纲,教师只需根据单元的培养目标,结合自身所擅长的领域与在实践中得出的方法论,给予学生最具备实践性的案例与课题,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
  模块化课程应围绕能力本位培养思想。关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前沿性并结合学生的需求,让不同身份的教学者和学习者能够在课程实践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利用不同身份者的经验,创造了一种跨文化的学习环境。
  (二)课程模块之间的关系:通过结合双方办学特色,教学内容关注人类、文化、环境、方法和战略、技术和创新五个层面,因而学院建立以问题为导向、以设计项目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以四年的学士培养为跨度,分成基础模块、项目模块、技能和实践模块、理论模块和专业语言五大模块课程。
  这五大模块课程不仅具有独立性,而且具有衔接、递进、补充和加强的关系,关系如图l所示。基础模块学习主要专注感知研究,在于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其具备三维表达和使用材料的基本能力。基础模块的目标是让学生体验创意活动,熟悉实践创意过程传达的基本工具;理论模块旨在深入了解设计理论、历史和研究的基础知识上,学生们将学会在设计内容上反思他们自己的工作,在理论领域获得的知识对于准备设计工作实践是必要的;技能和实践模块侧重于教授如何采用基本技能来交流和表达设计概念和设计思想。这里获得的技能对于在设计项目课程中取得成功至关重要,学生在技能和实践模块中获得的技能,使他们可以在设计项目课程中有益地提升和传达他们的想法。此外,技能和实践模块提供工业设计师的行业所需的基本知识;项目设计模块是对学生综合能力最重要的考验,在课程体系中占有主要的地位,其涉及到思维方法、工具等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掌握整个设计过程。在他们的第一個设计项目中,学生们将受到严格的监督,并受到教师的加强指导,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学生将被要求越来越独立地工作,直到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在本科毕业设计项目中尽可能自主地完成设计任务。
  一开始通过基础课让学生们打开自己的感知,比如在基础课上让学生们将听到的声音用手工黏土来表达听到的感受见图2;然后通过掌握一些基础专业技能,将抽象的感受,用具体的结构形体来表达见图3;最后,以实际的项目比如水龙头设计,见图4,来检验和提升自身的设计思维与专业实践能力。
  (三)课程模块的多维度评价:课程模块对于学习任务的评价应该具备多维度,这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项目模块课程是对学习效果的最佳考验,因此对于学生的任务完成评价都有完备准确的标准,通过设计的质量、模型制作、展示海报和汇报表现四个评价模块进行综合打分,每个评价模块又可划分为不同的标准。模型制作可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的纸模制作和第二阶段的高保真模型制作,并根据其完成程度进行打分,意味着所有项目课程必须有模型制作流程。海报的展示,是从版式、效果图、文字说明等综合打分。最后汇报表现需考量学生汇报逻辑的严谨性、语言表达的清晰度、准确性和生动性等方面。对于教师也有一些评价标准,一是来源学生的教学打分,二是教师需每学期末组织展览,将课程教学成果进行公开展示,通过外界的反馈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价,以便提升教学质量。
  二、课程国际化中的模块化模式运用
  作为地方院校,应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和周围的经济环境,建立起符合自身定位的办学特色,以培养实践型运用型国际人才为目标。因此,专业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学生所需和社会所需,关注提升学生国际化视野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此建立起可持续的国际化教学平台,提升自身办学的竞争力。   (一)立足需求:模块化模式满足地方院校转型所需,同时在课程国际化体系建设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对学生培养目标的设定并非主观臆测,宏观层面上,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中观层面则需学校结合当地企业建立产学研平台。微观层面上,又需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能力强弱来决定课程模块化的结构和优化程度。
  为实现围绕设计项目开展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的目标,学院着力围绕七个实验实训场所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并通过工作室开设专业选修课程以及专业实践课程。工作室设备先进、管理规范,由专业教师主持,配有专职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已开设的工作室有模型制作工作室,是教师和学生手工制作实训场所;三维打印工作室,为精确制模提供实训场所,还有摄影工作室、绘图工作室和数码设计工作室提供一体化的实验配件,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字化能力。近年还在积极建设虚拟现实工作室和机械制作车间,关注前沿技术和现实所需实时更新工作室的建设。
  (二)灵活开放:为了营造灵活的教学课程体系和开放的国际化氛围,学院做了巨大的尝试。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都是以国际化的配置进行布置,同时在师资的配置上,以富克旺根老师全英教学为主,必要时还邀请了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进行教授,也邀请合作院校的学生进行交流,做到课程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例如,在大三第一学期的跨文化饮食餐具项目课程中,邀请德方学生进行为期四周的课程交流,通过互相了解对方的文化,开设融合东西方文化理念的餐具设计主题课程。期间还参观拜访肇庆“柴烧”工厂制陶工匠,德方课程上也配备了一位具备多年的烧瓷经验的手工艺人进行技术指导。
  在学生层面上,学生能够自由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课程多以汇报讨论为主。在教师层面上,老师是提供服务的人,为了让课程更加完善,经过协调可以结合其他教学模块,比如第四学期经协调理论课程,给中方学生布置查找中方炊具相关资料并进行总结汇报,为第五学期的跨文化课程做好准备。模块化课程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可调整性,体现了模块化模式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三)实践取向:在三年的合作办学中,建立了基础模块、项目模块、技能和实践模块、理论模块和专业语言五大课程模块。基础模块可以分为基础模块A和基础模块B,设置在第一学年。基础模块A的教学目的是介绍设计原则和掌握专业基础表达能力。如:形态,比例,“格式塔完形法则”,三维表达的基本能力。基础模块B的教学目的是深化形态,色彩、造型等设计原则,授予并提升三维表达和使用材料的基本能力,这是艺术和设计研究的重要基本能力。基础模块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习创意活动的基本能力,并掌握实践创意过程传达的基本工具,基础模块是学生接触的专业课程的第一个模块,有启发和引导学生的作用,为其他专业实践课打下基础。
  项目模块课程总共分为A—E五部分,分布在第三、四、五和七学期。项目A也叫项目基础模块,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基础的设计研究,能够根据简单语境确定设计对象,并开始接触到简单的设计流程,为如何解决设计任务提供了第一次体验。项目B和项目C是快题设计,同时分布在第四学期,各有侧重点,项目B侧重于方法论的创新和相关概念的运用,项目C重点在于人体工程学和用户体验,同时也关注方法论的创新。项目B为项目C提供方法论,项目C为方法论提供实践对象,层层相扣。项目课程D则是提供一个复杂而富有挑战性的主题,侧重于研究过程和设计问题的解决,学生通过项目D将学习巩固设计研究的方法,以及学习如何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解决方案的能力,该项目旨在为现在或不久的将来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创新性的设计概念、理念和解决方案。比如17级大三学生就曾进行跨文化餐具设计研究,从中西方餐具文化的资料搜集、产品设计、制模、烧制和布置展览全程参与实践,其教学内容注重跨文化,国际化的理念形式,关注人们的未来生活,以带来创新的设计产品。项目E则是毕业设计,在大四第一学期开始,学生结束实习开始返校做毕业设计,主题同样是关注未来,注重设计过程和问题解决,不同的是,学生们经过大三4个月的实习,结合在企业的实践经验,对某一个领域进行自主选题和突破,以检验自身的设计能力,为下一步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项目模块是基础模块进一步深入,为的是让学生熟练设计流程,掌握设计能力,項目模块具体内容见表1。
  设计理论模块分布在大一到大四所有的学期,与国内理论课程只分布方式和服务目的有所不同。第一、二学期,考虑到全英教学,以及基础课程涉及一些专业词汇和一些历史背景,所以理论教学主要教授设计词汇和设计史,其目的是让学生们要学会以专业的方式讨论设计主题。第三学期开授项目课程A,为了项目A的有效开展,此时理论模块教学内容为设计方法论,通过概述和介绍常用的设计方法,帮助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寻找解决方案和创造创新。第四、第五学期理论课程分别为设计理论1和设计理论2,以促进学生们学会从更加专业视角讨论重要的设计主题,并接受有关设计阅读和设计写作方面的训练,为第五学期项目课程复杂设计主题做铺垫。第五学期的理论课帮助学生进行英文写作的训练,服务于第六学期的作品集制作和中外企业实习的投稿。设计理论模块是基础模块和项目模块的知识点的补充,服务于实践课程。
  技能实践模块,教学内容在第一学期是二维技术的运用,通过教授绘图,素描和成像技术,让学生学习二维技术设计表达的基本技能,例如:通过手绘,Photoshop,Illustrator进行草图设计。三维技术运用和机械操作主题分布在第二学期,学生们学习软件3D建模和高级可视化,同时学习如何在车间中进行工作和行动以及学习安全规定和操作机器,使他们能够自行建立模型和制作原型。第三学期的技能实践模块包含二维技术运用2和三维技术运用2,是对二维和三维技术的深化,让学生掌握快速成型法,如3D打印和数控铣削等。第四学期的主题则是材料与施工工艺和图片与摄影基础,学生们将了解与工业设计师相关的重要的生产流程和材料,同时能将自己的作品通过影视进行高质量的宣传,技能实践模块为学生提供最需要的技能,加强学生的技术能力。   专业语言模块为学生在英语的表达和理解提供辅助,是帮助学生从中文语言思维过度到英文听说能力的重要课程,主要设置在前三个学期,专业课程的设计直接或者间接上都是以實践为目标,专业课程详细组织内容如表2所示。
  (四)产教融合:模块化模式在课程国际化应用中,在按照模块单元的培养目标前提下,可以一定程度上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和形式,这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引入,通过与中外企业建立联系,可以安排企业人员进行授课,或者授课内容与企业课题相关,为最终与企业合作办学建立实习基地打下基础。这为学生将来去企业工作提供了优势,大三下学期属于实习时期,已有一些同学去往德国,在柏林等地方企业或公司实习,剩余相当部分同学留在国内的外企或中企实习,为下一年的毕业设计做好准备。产教融合是课程国际化的最要内容之一,是学生走出去的重要影响因素,也为国际化教育平台建立提供可能性。
  三、模块化模式对课程国际化的启示
  (一)协调利用多方教学资源:国际化课程的建设需协调利用内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在学院层面,通过评估自身的办学目标和特点,加快与各专业的合作和相关实验室的建设;在师资层面,注重本院教师的国际化知识和储备和观念的培养,以支持教师参与国际化活动的服务与交流;学生层面应以多途径的招生渠道来获取符合本专业办学定位的高素质人才和建立相应的考核方式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外部资源包括院校合作层面,结合双方办学特色,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和资源共享;企业层面,与企业合作办学,建立实验基地,为产品落地提供商业环境,同时院校也为企业输送实践型人才;政府层面上,与政府协同办立研究院,抓住办学战略高点,培养战略型人才。
  (二)构建国际化教学实践型平台:加快建设中方高校+中外高校+中方企业+外方企业的“四元制”国际化教学实践平台。在此平台上学生享受国内外高校和企业的培训机会,这是国际化教学平台的优势,应通过双方院校与国内外企业建立联系,整合双方企业资源,以此推进际化产学研教学平台的建立,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在国际教学实践平台中,才能让学生建立自身的学科体系,以一种国际化,全球化的视角解决问题,以便将来到全球化国际化平台中更好的工作。
  (三)推进特色国际化课程建设:国际化的内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模块化课程设计虽是一种模式,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结合自身的特点,发展出拥有自身特色的国际化课程,需改变观念,不仅借鉴西方的教学方法,同时需完善、消化、吸收这种方法,加强双向交流、构建紧密联系、灵活可调整的课程模式和多维度评价体系,以此拥有自身特色的国际化课程。
  结语
  总之,模块化模式在专业课程的实践,可以帮助课程国际化的建设,建设过程中应立足需求结合自身特点,在实践中推进对国际化的概念理解以及发展出自己的特色课程,通过以灵活开放的方式组织课程,吸收整合内外部资源,建立起国际化的产学研教学平台。
其他文献
摘要:2019年lO月113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纪念之际,70组国庆彩车盛装驶过天安门广场,举世瞩目。国庆彩车作为时代精神、民族文化与记忆的承载物,其装饰设计反映出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与审美趣味,具极强的视觉设计参考性。本文将国庆彩车的视觉符号设计作为对象,借助信息可视化方法对建国70周年国庆彩车设计中的视觉元素类型、色彩、元素组合关系等进行解析,分析彩车视觉设计之路径,以期为相关研究与设计提供资
期刊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8-0153-04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人们每天需要接收、甄选以及处理的信息内容越来越驳杂,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群体综合性、跨学科以及创新能力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高校教育模式也做出改革,从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中心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转变,越来越重视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社交型学习,重视信息技术带来的数字
期刊
摘要:研究黎锦纹样的艺术特色,实现传统黎锦纹样与当下审美的融合,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基于黎锦文化缺乏创新的现状,对黎锦代表性动物纹样进行分析研究,梳理黎锦纹样的艺术特征,提出基本元素的创新与再造、语意的共生与延伸、文化的传承及应用等方面的设计创新。结合现代人的价值观和审美思维方式,将其运用到文创旅游产品及室内设计中。海南黎锦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探究黎族传统纹样设计再生,推动黎族传统文化
期刊
摘要:本文从人的行为需求角度出发,通过对案例开放式住区公共空间物理环境以及空间使用者的行为活动进行调查,探究城市生活和空间质量之间的相互关联。针对既有开放式住区公共空间内现存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提出开放式住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相关研究及规划实践提供参考,最后为开放式住区公共空间的物质空间品质优化和活力激发注入了新动力。  关键词:开放式住区 公共空间 行为活动 更新设计 空间优化  中图分
期刊
摘要:结合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特点,进行课程思政的教育与实践,旨在为教育同行提供些许参考。文章以《图形创意》课程为例,探析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设计思路、实施方法及过程,总结教学成效,进行教学反思,得出建设路径。通过案例导入法、项目式教学法、榜样示范法、交互式教学法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实践,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通过典型案例融入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实践,达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的效
期刊
摘要:说明设计人类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如何在人类学和设计学这两个学科转向的驱动下,逐步成型并探索其的创新路径对于未来设计研究的价值。本文将就这一现象形成的学科背景,设计与人类学之间的复杂关系,基于历史实践的线索进行简要梳理,分别结合设计人类学在知识论、方法论和本体论层次的研究状况展开讨论。“设计人类学”是近+年来设计师和人类学家积极探索作为批判性地审视历史和面向未来的途径。人类学为设计提供批判性
期刊
TRANSPORTATION PUBLIC SPACE DESIGN  我国地铁建设起步较晚,但整体建设需求持续增长,不仅对缓解与优化城市交通作用显著,还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地铁公共交通空间装修设计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同时,装修设计本身也是基于地铁内部空间功能性要求,因此,要以乘客需求为依据,并且要综合考虑地域文化、城市规划、环境特色等因素,提升城市地铁的文化传播价值,更好地服务城市发展。  地铁
期刊
摘要:探索传统建筑形式当代转译设计的可行性。以绩溪博物馆为例,将传统建筑空间作为转译原型,利用当代设计手法,从“形”译与“意”译两个方面展开分析,提出设计创新点,解读传统建筑形式在当代建筑设计上的转译路径。得出由传统到现代的转译设计过程。延续传统建筑文化,推动当代建筑设计进一步向前发展。  关键词:传统建筑形态 当代设计方法 转译设计 地域性 自然意境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探索木旋技艺下文创产品的制作形态、语言、手段和技巧。追溯木旋技艺起源、发展状况与制作工艺,分析木旋技艺下文创产品设计开发案例;前往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对当地木构建筑进行深入的田野考察,获取木旋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策略。木旋技艺从古至今,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通过木旋技艺设计开发木旋文创产品,符合当下开发手工技艺类文创产品的时代潮流,能够为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增添新的动力源。  关键词:木旋技艺
期刊
摘要:针对当前乡村建设和改建中地域文化的缺失,探讨在提倡建设生态乡村和宜居乡村、文创乡村语境下的竹建筑实践创新研究。从地域文化视角入手,提炼当地传统民居建筑形态及尺度,并结合地形地貌特征,挖掘建筑的自然属性,就地取材,营造出一种灵活可移动的模块化自然茶舍模式,使建筑与自然形成若有似无的绿色空间状态。寻找出适宜当地的建筑形态,赋予茶庭更多新的文化生命力。探索地域文化在竹建筑设计及竹建工法中的应用,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