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UGUO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中国抗战历史摆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框架中比较,可以给我们一些重要启示。
  中国抗战比欧洲战场开始早,结束晚
  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的代价、做出的牺牲和贡献是无可比拟的,应该引起世界足够的重视。长期以来,中国抗战在世界二战史上没有应有地位,这与西方对中国的偏见有关,我们自己研究、总结、宣传得也不够。中国抗战比欧战开始早得多,结束得却最晚。德国进攻波兰、欧战爆发是1938年9月,1943年9月8日意大利投降,1945年5月7日德国战败签订降书,前后7年;而中国1931年起局部抗战,1937年全面抗战,到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降书,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降书,前后经历14年。相对于欧战时间,我们相当于打了两次“二战”。
  “九一八”事变后,虽然东北军采取不抵抗主义,蒋介石要求全国“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后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同盟军等乃至抗联,一直顽强坚持斗争。中国抗战很长时期处于面对强敌、孤立无援的境地,只能以“鏖战”方式持久抗战,使日寇深陷“泥潭”,通过长期消耗,拖垮日本军队,支持世界反法西斯战略大局。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中国抗战作过这样的评价:“中国抗战最大的意义在于牵制住了200万日军使其不能用于其他方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民歼灭日军约150万,占二战日军伤亡总数的70%以上;而中国军民为此伤亡3500多万人,日中伤亡比率约为1:23,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中国人民的抗战历史艰苦卓绝、波澜壮阔、可歌可泣,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不屈不挠、与法西斯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勇斗争精神,是人类和平事业的宝贵财富,足以载入世界文明史册。
  日本军国主义仍是威胁世界和平的敌人
  中国抗战为什么经历这么长时间,付出这么大的代价?这与日本法西斯的邪恶本性是分不开的。日本蛮横不讲理,嫌自己地盘小、资源少,总想扩张,不择手段,从其历史看,既无东方儒学道义,也无西方绅士礼义,就是个靠“武士道”打拼的海岛强盗国家。日本在世界上最早走法西斯道路,它在明治维新、确立近代天皇制时,就制定了以中国、朝鲜为主要侵略对象的“大陆政策”;一战期间利用西方列强无暇东顾,出兵山东,胁迫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把侵略魔掌伸向中国内地;战后野心更加膨胀,1927年“东方会议”上精心策划,1931年9月18日开始行动,妄图把中国和亚洲并入自己版图,进而称霸世界。日寇从侵占东三省开始,在长达14年的时间里,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惨绝人寰、罄竹难书,凶残无耻程度在世界上和人类史上都绝无仅有。但对这条发动二战的“领头狼”,欧美长期未能引起重视,如果不是珍珠港被炸,美国人还在梦里呢!
  日本政府至今没有彻底忏悔改过,反而想振戈重来。人们不应忘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纽约发表演讲时,曾扔下一句执迷不悟的狂言:“如果大家想把我叫作右翼的军国主义者,那就请便吧!”这是世界和平最危险的敌人!中国和世界各国都绝不能容忍,也绝不可掉以轻心。不但中国人民要警钟长鸣、同仇敌忾,同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复辟势力做坚决斗争,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都应该警醒起来,与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复辟势力做不调和的斗争。纵容邪恶,养虎为患,是对世界、对人类的犯罪。如果日本军国主义卷土重来,受害的将不仅是中国,是东南亚国家,美国和欧洲也绝对躲不过。
  民族利益至上是胜利之本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饱受欺凌,丧权辱国,其根本原因,就是在腐朽落后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封建礼教下,自私自利、一盘散沙,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抱不成拳头,形不成强大战斗力,故“地广不足以为大,人多不足以为众”,帝国主义列强即便弹丸小国也敢侵略中国。抗战成为中华民族由涣散走向团结、由分裂走向统一、由懦弱走向刚强的转折点。一切以民族利益至上,为了祖国统一、民族安危,各种政治力量都应捐弃前嫌,团结一致,共御外侮,这是民族大义,是胜利之本。
  今天,日本右翼复活军国主义,安全威胁迫在眉睫;美国加紧实施“亚洲再平衡”战略,力阻我对领海领土实施主权;两岸关系发展面临复杂局面,促进“和平统一”,不能只讲“和平”、不求“统一”,利益取舍必须服从民族大义,如果连统一梦都不能实现,民族复兴梦何以实现?那就对不起子孙后代!“内反分裂、外御敌侮”,是摆在当代中国人面前的新的“抗战”任务。只有真正记取抗战历史的深刻教益,为了中华民族的大利大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坚定不移、团结奋斗,才能共创美好未来。
其他文献
一   安静是一种修养,喜欢安静的人,常常喜欢独处。独处,不受环境干扰,不受他人左右。任心情去游走,任思绪去飞扬。用一个闲字恰到好处,有闲心,有闲情,有逸致。如果,一个绝对不喜欢独处的人,那他或她的心灵是空虚的。   安静,悠悠哉。 可听一曲流行音乐,是那么的宛转悠扬。常常被某一句歌词所感动着,所联想着。音律是那么的入心入肺,耳鬓厮磨,使之心旷神怡,陶醉其中。   可读一篇经典散文,词汇是那
期刊
船山先生不只是有“七尺从天乞活埋”的至大至刚,更有“六经责我开生面”的大智大慧。一、正、实,这应该是船山学最鲜明的三大特征,总体上,先生学问已臻于“六经责我开生面”的自许。就影响力而言,先生的圣贤学问可能不如先生的豪杰人格。应该讲,湖南人在近现代中华历史中所表现出的血性有先生“七尺从天乞活埋”的强大加持。“万物昭苏天地曙,要凭南岳一声雷。”时代呼唤新的文化英雄,愿向天再借王船山!  衡岳仰止唯七尺
期刊
相爱容易相处难,真爱却不能够在一起,离别的情调自古就在演绎着不同的版本,而最早的要数《诗经》中的《邶风·燕燕》了。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在这个时空里,千年前的别离
期刊
一   夏、商、周是中华文化跨入成熟门槛之后的起步期,蕴藏着决定民族生死祸福的一系列大问题。因此,虽然发掘出来的材料还很不完整,却也必须一遍遍地反复爬剔,从头细想,就像寻找这个庞大族群赖以生存的初始密码。   人类很多大文明,都灭亡在思维的荒原之中。如果早一点有人找到了赖以生存的初始密码,重新抖擞起独特的生命力,也就有可能避免灭亡。因此,就特别尊重一切濒临灭亡时的思考者。   就在一百年前,
期刊
司马承祯是道教学者,也是养生家。他精通医理,对养生有精到的论述,撰写了《坐忘论》《修真秘旨》《修生养气诀》《服气精义论》《天隐子》等养生专著,创建了一套以三戒、五渐、七阶为核心的养生理论。尤其在《坐忘论》中,他以《老》《庄》和其他道教经典为依据,并吸收了儒家正心诚意和佛教止观、禅定等思想,提出了自己的修炼方法,自称为“安心坐忘之法”,其中心思想是“守静去欲”,对后来的道教理论和宋明理学皆有十分重要
期刊
肖斯塔科维奇口述回忆录《见证》,转述一则寓言,颇能讽喻现实:  “一只甲虫爱上了一只毛虫,毛虫也向他报以爱情,但是她死了,躺着不动了,卷在茧里,甲虫悲伤地扑在他爱人的身上。突然,茧裂开了,飞出来一只蝴蝶。甲虫决心杀死这只蝴蝶,因为她扰乱了他对死者的哀思。他向她冲去,看到蝴蝶的眼睛是他所熟悉的   这是毛虫的眼睛。他差一点杀了她,因为除了眼睛以外毕竟一切都是新的。从此,蝴蝶和甲虫永远快乐地生活在一
期刊
记得辜鸿铭先生在他所作批评东西文化的一本书所谓《春秋大义》里边说到西方人教育的不同。他说:西洋人入学读书所学的一则曰知识,再则曰知识,三则曰知识,中国人入学读书所学的是君子之道。这话说得很有趣,并且多少有些对处。虽然我们从前教人作八股文章算得教人以君子之道否,还是问题;然而那些材料——《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则是讲的君子之道。  无论如何,中国人的教育,总可以说是偏乎这么一种意向的。而
期刊
在今年第6期的《国学》中,我们讨论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正确的断句方式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从语法角度“奉天承运”是“皇帝”的定语,整句话明确了封建社会统治者所极力宣扬的君权神授。  封建帝王为了强调自己的统治是天命所归,还称自己为“天子”,借此将自己神化。于是乎有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家天下”的统治思想下,没有什么是不可为的。本期选入《黄帝传说》一文,作者余秋雨先生在
期刊
在这一轮如火如荼的反腐行动中,中央巡视组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无论是中央巡视组接待处前排起的队伍,还是大批被中央巡视组查出问题的落马官员,都是其成绩的印证。   我国历史上,与中央巡视制度颇为相似的制度安排,被称为监察制度。那么我国古代的中央巡视组是如何工作的?  巡视监察制度,古已有之  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由来已久,实际上,有官就有察官,有官就有考课。监察、考课是逐渐连在一起的,但是,作
期刊
一位长者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非常幸运地获得了一颗硕大而美丽的珍珠,然而他并不感到满足,因为在那颗珍珠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斑点。他想若是能够将这个小小的斑点剔除,那么它肯定会成为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   于是,他就下狠心削去了珍珠的表层,可是斑点还在;他又削去了一层又一层,直到最后,那个斑点没有了,而珍珠也不复存在了。   我们平时斤斤计较于事情的对错、道理的多寡、感情的厚薄,在智者的眼里,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