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古镇有个扣子博物馆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ep_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广东番禺的沙湾古镇,古色古香的街巷纵横交错。从挂着“蹈和巷”路牌的巷口拐进去,就能看到一个小院落,门上挂着“扣子博物馆”的匾额。朝门里面一望,迎面是一副对联:纽小乾坤大,扣微学问多。
  博物馆的女主人刘冰青生于广东饶平,长于广州。9年前,她在香港的古董街偶然见到一位老妇人堆了一大堆古董扣子,正在待价而沽。这批扣子不但材质不同、形态各异,而且看上去似乎與今天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扣子大为不同。刘冰青顿时来了兴趣。一来二去,两人谈得投机,老妇人就将这批扣子全部转让给了她,总共1万多枚。
  在扣子博物馆的展厅里,一枚枚精美的扣子被分门别类地放置在小盒里,或者陈列在简约的挂墙玻璃柜中,其中一些还与金属、织物等编织连缀在一起,变成了挂饰、手镯、戒指等等。金字塔形、圆球形……许多扣子一眼看上去,就像是精工制作的珠宝。刘冰青曾向许多从事纽扣生产、服装设计等工作的专业人士咨询这些扣子的来龙去脉,却无人能够说清楚。但一位艺术策展人朋友告诉她,这些扣子都是手工制品,许多都是独一无二的。
  对这批扣子的好奇驱使刘冰青钻到了这个小众的研究领域之中。一天,她在一幅敦煌壁画的图片中,看到一尊佛像的臂上装饰着一枚蓝色的圆形饰物—这不就是自己收藏的其中一枚扣子的样子吗!这个发现,让她对扣子中深藏的东西文化的交流、互鉴有了独特的理解。
  刘冰青说,要理解扣子里蕴藏的传统文化,需要有更大的视野。博物馆展厅中有一张江浙风格的清代雕花木床,上端中部装饰着古罗马风格的鹰徽和宝球,宝球下方雕有在古埃及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的莲花纹,莲花纹两侧是延伸开去的卷草纹—极富中国特色的唐草纹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张床里蕴藏的东西方文化交融,正和这批古董扣子里的艺术语言相呼应。
  “这是这批扣子里最珍贵的之一,”刘冰青指着一枚金灿灿的扣子对记者说,“它用的技术,叫作织纹雕金。这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已为金匠们使用,但后来逐渐濒于失传的一种雕金技术。后来,始创于意大利的一家奢侈品牌将这种技术重新发扬光大,获得了盛誉。”另一枚金色覆面的扣子,表面的卷草纹以及基底独特的配色表现出了丝绸之路文化元素,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独特见证。
  纽扣虽小,也可以反映不同地域的特点:来自中国的纽扣往往是充满中国风情的,最常见的就是刻有复杂花纹、漆朱红漆的纽扣,既有木头扣,也有金属扣;来自法国的纽扣,最有名的就是带有彩色绘画的精品陶瓷纽扣;来自波希米亚地区的纽扣,最常见的是晶莹剔透的有色玻璃纽扣。此外,还有棕榈树果实经过窑烧烘焙制作而成的象牙色纽扣,充满了特有的风情。
  2018年,刘冰青在始建于南宋的沙湾古镇中长租下一座已有300多年历史的民居。从当年的7月到第二年 2月,她用了8个月的时间,把这里变成了一座竹荫静谧、花草葱茏的扣子主题文化体验馆。她将自己收藏的彩色玻璃、雕花床件、古风雕像等也布置在这里,营造出了一处“方寸间见天地之阔”的闹中取静的空间。
  刘冰青说,周朝反映周王朝礼仪的《周礼》《礼记》等书中就出现了“纽”字,“纽”就是相互交结的扣结。在秦代兵马俑的衣甲上就能看到类似纽扣的部件,说明中国人使用纽扣的历史非常久远。早期的纽扣是以布帛为主料,通过盘缠制作而成的,称为“盘扣”,一直到今天还在使用。元代,草原游牧民族善骑射,喜游动,在服饰上要求紧身灵便,因此一般所穿衣物对襟处自领口向下均匀排置纽扣四枚,为圆形硬物所制,缝钉于襟缘。元末至明代,无论官民,均已在衣服上大量使用纽扣,这是当时人们对纽扣的需求和制作水平提高的反映。明代开始出现了金属纽扣,贵族、富豪人士衣服上的纽扣多以金、银和玉石之类珍贵材料制作,且大多镂饰吉祥图案和花纹,镶嵌珍宝,装饰性远重于实用性,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刘冰青介绍,14世纪,中国人的子母扣传到了欧洲。当时,剪裁合身并带有纽扣的衣服都是由专业的设计师设计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甚至曾用1.3万枚珍贵的纽扣镶制一件王袍。各种盛大的活动也都留下了相应的纽扣。就连一场小小的农作物比赛,主办方都要使用特别定制的纽扣。17、18世纪,男式服装日趋繁复。真丝、绸缎、天鹅绒等各种华丽的材料都被运用其中,纽扣自然也要和它们相称。于是,每一粒小小的纽扣都要经过珠宝设计师的精心打造,再由艺术家在其表面进行二次加工。这样的纽扣堪称艺术品,流传下来的不多,都价格不菲。
  一个贵族家庭一般都会收藏50~150个材质、颜色、风格各异的纽扣。除了一件衣服上用的四五个固定纽扣外,剩下的纽扣会像穿项链一样穿在铁丝上,只在主人出席社交场合时才轮番亮相。而用金银丝精工制作出各种纹饰图案的纽扣,更是纽扣中的“贵族”。
其他文献
一天,小本尼问爸爸哈里:“爸爸,股市是什么?”  哈里说:“本尼,你还太小,弄不明白的,以后我讲给你听。”  本尼说:“我没有你想的那么小,我现在就想知道。”  哈里嘆了口气,轻轻地摇了摇头说:“好吧,我告诉你。股市就好像……你买了两只鸡,鸡下蛋了,来年,你就有了30只鸡;这30只鸡又下蛋了,孵出小鸡,最终你有了成千上万只鸡,变富有了。你瞧,这就是股市,本尼,你明白吗?”  本尼说:“明白。”  
期刊
茶泡飯,即茶水泡米饭。在中国南方地区,人们常以热茶水泡冷饭食用,还可加入盐、梅干、海苔等配料。茶泡饭材料简单,制作方便,不仅口味清新,还能去腻、消食。
期刊
我们不用走远,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我在自家楼下欣赏一树野杏花时,一个在这里住了30多年的邻居从车里钻出来,问我在看什么。  当我告诉他时,他惊讶不已。35年了,他都不知道就在我们楼下目力所及之处,有着年年繁花似锦的野杏花树。  这样的情形很多人都遇到过。一年过去了,也不知道身边的树何时开花,何时长叶,又在何时落尽了叶子。  我一步步丈量过,就在围着楼房一圈几百步的小小区域里,竟然生长着98
期刊
伊朗的霍尔木兹岛地处波斯湾,离主要城镇约有5英里的距离,原本是一个几乎被人遗忘的岛屿。为了开发旅游业,当地人请来建筑师,想打造一个特别的度假村。建筑师考虑到旅游业的需要,设计出了一组色彩鲜艳的建筑。  建筑师说,选用这些色彩,不仅是为了与这个岛屿的自然风景相融合,也是为了在视觉上营造一种气氛,让人度假时会有愉悦、轻松感。  整个度假村坐落在波斯湾海岸,村内约200个色彩鲜艳的圆屋顶连成一片。村内共
期刊
当你从超市买袋装农作物食品,比如燕麦片时,包装袋上通常会列有食品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譬如每100克蛋白质含量多少、脂肪含量多少、碳水化合物含量多少等等。  这都是实验人员通过化学方法测出来的。要测定食品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一般需要几天或几周时间。但现在,有芬兰科学家发明了一款手持式的“作物感应器”,你只要拿着它对作物一扫,大约5秒即可测出它的各种营养素的含量。  与传统化学方法不同,“作物感应器”
期刊
每天以拉窗帘为“暗号”,报个平安;一旦窗帘没拉开,那就是有事了!—别误会,这可不是搞地下工作,而是两位老人之间的一个互助约定。近年来,邻里之间各种各样的为老互助新模式不断出现,发挥了重要作用。  防意外:“互助约定”保平安  在宁夏银川,65岁的王秀萍每天早上7点半,都会关注83岁的邻居徐花枝家中的窗帘有没有拉开。徐花枝独居在家,王秀萍和她约定,每天早上7点半,她家的窗帘若还没有拉开,自己就会登门
期刊
炎热的夏天让人感觉非常难受,但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并不是在中午12点。这个事实很多人都知道,然而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受太阳辐射时,空气中的各种气体直接吸收的热能只有14%左右,43%左右的熱能被地面吸收。地面吸收了太阳的辐射热能后,再通过辐射、对流等形式将热能向空气中传递。这种热能传递,是气温增高的主要原因。  虽然夏天的中午太阳光最接近直射地面,地面和空气受热最强,但地面释放出的热量少于太阳所
期刊
民政部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老龄人口将突破3亿。面对庞大的老龄人口,养老机构一床难求的困境如何破解?居家老人的安全和健康又该如何保障?南京市对家庭养老床位的探索是突破困境的路径之一,值得关注和推广。  2017年9月,南京市印发《南京市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实施办法(暂行)》,在全市铺开建设。经过4年来的探索实践和总结提升,全市已建成家庭养老床位5701张,相当于建设了50个中等规模的养老院。 
期刊
转眼已是五黄六月。一天,雷石柱正要去锄地,刚走到大门外,看见南边涌起一片黑云,风刮得很紧,村边的树木不停地摇摆。黑云渐渐扩大,从南面山头上涌过来,太阳完全被遮没了,天空中黑暗无光,远处响着一连串的雷声。  雷石柱看了看天色,知道是要下雨了,便返身回到家中。刚拿出烟袋抽了几袋烟,只听院里一阵紧急的脚步声,抬头一看,见门被推开了,进来的是老武,顶着一头汗,背上背着个布袋。老武把布袋放下,一面擦汗,一面
期刊
大戏台前,“老广们”围坐桌前,一边品尝粤式点心,一边欣赏粤剧;一片金灿灿的稻田中,“袁隆平”爷爷专注地端详着手中的稻穗……走进位于广州塔下的“帷幕开啦”蜡像艺术馆,你会与许多亲切的场景、熟悉的人物不期而遇。  这些作品,均来自一个叫周雪蓉的女人。  今年47岁的周雪蓉是一名蜡像艺术工作者。她以真挚的情感、精湛的技艺,创作出神似真人的蜡像作品,赢得了业内外的交口赞叹,被称作中国版“杜莎夫人”。更可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