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应走向活动化、生活化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mej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为了使这门课程能更切实地体现和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都应将幼儿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活动中,笔者注意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结合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实际生活开展了鲜活、生动的教育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一、在课堂活动中再现生活
  
  为了使幼儿能够获得真实的感受,《品德与社会》教材采用了大量真实反映幼儿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照片,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课文。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自己每天都在做的事情都来到了书上,都走进了课堂。而课堂的活动其实也是生活的再现。
  《品德与社会》课应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二、利用电教手段丰富课堂活动
  
  多媒體具有图文声像并茂,动静快慢结合的优点。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向幼儿提供形象直观的感性知识和大量的学习材料,幼儿通过人机交互作用,学习他们最感兴趣的知识,展开丰富的联想,拓宽思路。教学中,我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如:在教学《我们的地球》一课中,美丽的星球、七大洲、四大洋,举世闻名的建筑,异国他乡的风光,精彩纷呈的图片,真正把幼儿带入了一个美丽灿烂、声情并茂、富于挑战性的知识海洋,激发了幼儿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幼儿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认知活动中去 。
  在教学《遵守交通规则》一课时,我又将与课文有关的大量资料、信息输入微机,100多种交通标志与标线,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了解,然后相互交流学习体会,加强安全教育。幼儿畅谈心中的感受,收到良好的效果。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师就文提问,幼儿看书回答的老框子,形成了以境促情,以情化境的主动参与,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
  
  三、 联系经验,回归生活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的儿童会面临着各种问题,也会有各种困惑,老师引导他们在活动当中主动去判断、选择、认识、体验情感 ,总结经验。回归生活的过程是尊重人的过程,要尊重儿童们的天性,要尊重他们的自然生活,不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束缚。儿童是一道风景,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过程当中,必须去挖掘生活的意义、生活的价值。通过这个方式, 对幼儿的生活、对他们的行为规范、道德观念、思想品德等各方面有所启发。另外,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程要利用生活经验,还要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去经历,或者亲历。但是并不是说联系经验、联系生活,回到生活的原点就完了,还要再寻求新的起点,让儿童们有更多新经验的体验,通过经验的分析、判断、讨论研究,再生成新的问题。这也是学会建构他的价值观的过程。联系生活的经验,不只是把生活事件、把经验作为证据,作为事例来教学,而要挖掘生活经验、生活事件中所隐含的生活价值和品德价值,要有助于幼儿道德素质、情感、行为规范、生活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课程实施时,我们要 挖掘生活事件和生活经验的教育价值和意义,不要把它作为历史来讲,也不要把它仅仅作为案例来实施。
  
  四、将课堂拓展至生活
  
  陶行之说“社会即学校”,要“在生活中找教育”。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尽可能的创设条件向社会延伸,让幼儿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在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如教学《春游归来》一课,课前让幼儿进行环境污染调查,幼儿发现污染最严重的是村里的小河:河水散发着臭气,河面上漂浮着各种生活垃圾,污浊不堪……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显然仅靠孩子们的力量是力所不能及的。于是我们带领学生探寻污染原因,并设计出可行性方案。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把儿童生活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并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他们的现实生活受到教育,获取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总之,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树立“教学即生活”,“生活即教学”的观念,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让生活走进儿童,让儿童走进生活,让品德与社会课散发出独有的光彩。
其他文献
金秋九月,又到幼儿入园时,幼儿园门口满是哭闹的孩子和一脸焦急的家长,原来在家备受宠爱自由自在的孩子,现在要离开父母,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难免产生烦躁,忧伤,惊慌,无助等情绪,于是普遍抵制入园。幼儿这种入园不适应现象,不仅给老师带来许多麻烦,也使家长非常担心和忧虑,更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如何解决这一普遍的问题是值得每一位幼儿园教师深入思考的。下面是笔者在这一问题上的几点尝试。    一、 加强
期刊
幼儿时期是培养学习兴趣、态度和信心的重要时期,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的精神,数学活动应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主,为幼儿日后学习数学创造有利条件,为幼儿终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显得十分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在幼儿园中成功地开展数学活动,激起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 针对幼儿的心理特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
期刊
情感是影响幼儿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情感能激发出浓厚的兴趣,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和内驱力。幼儿英语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师生深化、交流情感的过程。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感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积极学習英语的过程就是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协调发展的过程。如果把学生的“
期刊
摘要:儿童的每一个方面的发展都是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整合性的发展过程。而数学活动中的多元智能的学习不但能促进这一发展过程,而且能促进其逻辑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用科学的方法正确引导幼儿开展多样化的活动,让幼儿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取更多方面的体验和成长。在发展幼儿多元智能的同时,应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幼儿个体和群体的智能发展状况,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分析他们的主导智能、优势智能、弱势智
期刊
摘要:新《纲要》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幼儿的能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尊重差异,就要满足不同孩子的不同需要。本文从实践层面综述了在帮助个别幼儿适应集体生活时,因人而异所采用的中心延续、依赖转移、投其所好、放低要求等几个有效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幼儿;依赖转移法集体生活;方法    幼儿开始入园时有一些不适应的
期刊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这是美国诗人史斯克兰·吉利兰(Strickland Gillilan)在《阅读的妈妈》这首诗里的原话,我们都知道这里的富有,其实指的是幸福——听妈妈读书的幸福。  很多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独立阅读的能力,在孩子很小时就尝试让孩子自主阅读,其实孩子识字很少,并且语汇积累也不够丰富,一本陌生的书会非常容易吓倒
期刊
在幼儿园德育工作中,为了实现预设目标,我们常常运用灌输的方法,迫使幼儿做出符合教师期待的道德行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长期研究证明,幼儿的意识成长是一种自主性成长,是基于其在内心心理活动的成长,成长的动机、力量、意志、情感都来自于其自身的学习和积累;自主性活动贯穿于儿童成长和思维发展的始终。  以此理论为指导,在德育工作中,笔者以幼儿为本,大胆创新,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并积极有效、深入
期刊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市区的家长总会在孩子的空余时间帮孩子安排到课外培训班学习,但农村的孩子由于种种原因,却在与电视做伴中度过自己的童年,给农村幼儿带来快乐的休闲时间,已成为我们大人的重中之重。  看到“休闲”二字,在许多人的心中都有这样的想法:从哇哇啼哭的婴儿开始,孩子们无时无刻不在接触周围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在放松自己,同时也是在学习,只是从上幼儿园开始学习规范化了,而空暇时间相对而言更加自由
期刊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我认为,要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兴趣,要多方面创设良好的环境,环境对孩子有着很多的暗示作用,可以引发他们多种兴趣。  关键词:环境;幼儿;阅读习惯    阅读不仅是一种学习手段,还是人们一项最为基本和重要的生存能力。幼儿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园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
期刊
摘要:在以主题活动展开的系列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园的资源与家庭资源对幼儿探索的支持各不相同,只有合作互补才显实力。我们就充分看好“家长”这一不可多得的资源,不断更新家长的观念,使他们不再是个旁观者,转变成活动的支持者与引导者,同时我们还在主题活动中及时的反思和调整,并合理运用家长资源、重视家长积极的有效的参与,这样不仅使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而且能让家长和孩子从中获益,一举数得。  关键词:主题活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