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蓝京华的作品多是捡别人废弃的生锈铁片,老房子拆迁废弃的砖头,野外的泥土、树叶等。这些废弃的材料经过他的艺术处理,成为蕴含丰富信息的艺术品,实现一次升华。
【关键字】蓝京华 废弃物 装置艺术品
我的开始之日便是我的结束之时,
一座座房屋不断竖起来又倒下去,
化为瓦烁一片,被扩展,
被运走,被毁碎,被复原……
——艾略特
从“美丽废墟”到一块砖,人的生存环境是由物质组成的,人也是物质的合成。那么艺术家是物质与人之间的媒介与通道。艺术家是物质前面的镜子,物质在《词典》里的解释是:具有重量的在空间占有地位,并依感官而存在,称为物质。说到底,物质更明显的特点就是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客观存在;精神的物质则是人介于客观之间没有名状,不可触摸的心灵力量。关于与物质相联系的平均状态,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表明:“任何优越状态都被不平均状态不声不响地压住,一切原始的东西都在一夜之间被磨平为早已众所周知之事,一切奋斗得来的东西都变得唾手可得之事,任何秘密都失去了他的力量”!
只有魔术师才能把普通而遗弃的物质变成宝典,变成被议论的金字塔。装置艺术家蓝京华就是个魔术师,他一度被称为“用砖的活化石堆砌美丽的废墟”的圣匠,他的作品似乎就是要戳破物质是一切的重要证据,他从不起眼并极其普通的砖上获得灵感,并在个人的精神限度上进行了突破。
从时间的还原和现场的组合,不仅仅是依靠艺术家卓越的想象力,这很难排除艺术家的情怀和品德,美国哲学家欧文.埃德曼在《艺术与人》中说:“认为艺术与道德有同样的纯洁感官的作用,指出很多道德体系建立的目的是从感官开始的,是为了使情感、爱好和思想纯净,而艺术首先就是纯净感官,艺术家的作品同样具有道德力量”由于可见,艺术家的道德会产生一种观念和行动,那么,蓝京华的作品“从一块砖到美丽的废墟”中,自然会想到一个动词,“拆”,普通中“拆”带有二种意识,或由拆迁带来的巨款成就了许多人一夜暴富的梦想,由普通市民到亿万富翁,再由无名房主翻身为身系数套、或十几套雄居一二线城市的包租大佬。的确,南柯一梦之神话再次复活了,政府的作为,使城市的建设不断优化,更是推动了房产的发展;但是,拆的巨大利誘惑使其无休止加刷,也往往使既得利者铤而走险,他们破坏者城市的本来面目,摧毁了人与人精神空间的独立,这不得不令人发指深思。中国的城市发展,致使能源与文脉的彻底消弭则,这彻底地反映一个时代人心的浑浊和精神的缺失,网络一串串的暴力事件,一具具的血汗控诉。蓝京华的砖在艺术的转换中不只是把它变成一份证据,当然也没有忽略社会发展史上的某些历史与事实。
对照在社会学和诗画层面理解,砖已不是我们所谈论“砖”狭义的说法,它已是今天带给我们最活跃的语境,它的语言被拉宽,意义被深化,他的厚度一定会被读者、艺术家、批评家展开,于是,人们很快就会想到——柏林墙!1989年11月9日全世界的电视观众目睹了在柏林上演的伟大一幕,长久以来作为东西方对抗最有力标志的柏林墙在刹那之间轰然倒塌,它号称为是无法攀登的屏障。柏林墙倒塌之前,柏林墙两边的人谁都没想到这堵墙会逝亡,美苏关系紧张的高压线的消失,不是因为苏联和东德的军事失败,相反,当时苏联领导的华沙集团在军事上正超过美国领导的北约集团,更不是因为苏联与东德经济崩溃。说到底,砖石之墙垒起来变成一种灵魂约束和禁锢人民的时候,信念之墙早已倒塌,围墙的建立是因为自身社会制度的危机,围墙的倒塌是因为自身意识形态的倒塌,人们渴望回归人性的灵魂,竭斯里抵地反对对人性的禁锢、封化。有学者指出,“柏林墙的倒塌说明,苏联与东欧人民不接受这种视个人为国家财产的意识形态与道德真空的社会制度,毕竟,人不是物质的动物,人更是精神的动物,物质永远决定不了精神”。
显然,蓝京华的砖有种公共社会的身份,它成为一种民生关注的符号,在体制单一的国度里,那些建设以及建筑单元成了美丽的废墟和痛苦的摆设,不单是苦因的轮回,里面名状的是集体苦难和喊声,蓝京华在艺术和社会的层面担当了悲悯,他以细微之心体恤人民的沉重并重叙了事件,他的及时和反应是有效的,痛快点。
好的作品必须有所揭示,予人启迪,蓝京华的砖,相互缠绕相互排斥,堆起来像美丽的小丘,里面包裹着工业的瀍河;当砖的水平线坍塌下去的时候,又像沙滩面临海讯,数万只陌生的脚印被带走……所有这些,投射在砖上模糊的影像,少女、旗帜、宝塔、总统、佛陀,种种宗教、处处法规;还有赞美、谩骂、蹿动、喘息……细小的物质隐藏着茂密的语言!每件作品从砖的释放中找到依据和归属,那些建筑,那些人,那些不再言说的工具,试图穿过烟雾回答什么?抓紧什么?质问什么?粗砺的砖紧紧依靠着就是一堵无形的墙,就是被承载而流失的民族灵魂。
艺术是人的内心多维空间的再展开,是所有力量的合围,蓝京华对艺术史和文化脉络有清晰的认识并嵌入这个主题,用观念和修辞对应现实,他的作品,大胆的假设与咄咄逼人的询问是成功的,他以无人问津的老砖构成他作品的元素,他回避了常人以奢华璀璨的物体进行组合变成冠冕堂皇的艺术,他善于捕捉新的语言,在解构繁复杂社会背景中刨根问底,他稹密的思考使社会民主时间的脚步向前迈进,这是他人生与艺术的重要价值。
【关键字】蓝京华 废弃物 装置艺术品
我的开始之日便是我的结束之时,
一座座房屋不断竖起来又倒下去,
化为瓦烁一片,被扩展,
被运走,被毁碎,被复原……
——艾略特
从“美丽废墟”到一块砖,人的生存环境是由物质组成的,人也是物质的合成。那么艺术家是物质与人之间的媒介与通道。艺术家是物质前面的镜子,物质在《词典》里的解释是:具有重量的在空间占有地位,并依感官而存在,称为物质。说到底,物质更明显的特点就是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客观存在;精神的物质则是人介于客观之间没有名状,不可触摸的心灵力量。关于与物质相联系的平均状态,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表明:“任何优越状态都被不平均状态不声不响地压住,一切原始的东西都在一夜之间被磨平为早已众所周知之事,一切奋斗得来的东西都变得唾手可得之事,任何秘密都失去了他的力量”!
只有魔术师才能把普通而遗弃的物质变成宝典,变成被议论的金字塔。装置艺术家蓝京华就是个魔术师,他一度被称为“用砖的活化石堆砌美丽的废墟”的圣匠,他的作品似乎就是要戳破物质是一切的重要证据,他从不起眼并极其普通的砖上获得灵感,并在个人的精神限度上进行了突破。
从时间的还原和现场的组合,不仅仅是依靠艺术家卓越的想象力,这很难排除艺术家的情怀和品德,美国哲学家欧文.埃德曼在《艺术与人》中说:“认为艺术与道德有同样的纯洁感官的作用,指出很多道德体系建立的目的是从感官开始的,是为了使情感、爱好和思想纯净,而艺术首先就是纯净感官,艺术家的作品同样具有道德力量”由于可见,艺术家的道德会产生一种观念和行动,那么,蓝京华的作品“从一块砖到美丽的废墟”中,自然会想到一个动词,“拆”,普通中“拆”带有二种意识,或由拆迁带来的巨款成就了许多人一夜暴富的梦想,由普通市民到亿万富翁,再由无名房主翻身为身系数套、或十几套雄居一二线城市的包租大佬。的确,南柯一梦之神话再次复活了,政府的作为,使城市的建设不断优化,更是推动了房产的发展;但是,拆的巨大利誘惑使其无休止加刷,也往往使既得利者铤而走险,他们破坏者城市的本来面目,摧毁了人与人精神空间的独立,这不得不令人发指深思。中国的城市发展,致使能源与文脉的彻底消弭则,这彻底地反映一个时代人心的浑浊和精神的缺失,网络一串串的暴力事件,一具具的血汗控诉。蓝京华的砖在艺术的转换中不只是把它变成一份证据,当然也没有忽略社会发展史上的某些历史与事实。
对照在社会学和诗画层面理解,砖已不是我们所谈论“砖”狭义的说法,它已是今天带给我们最活跃的语境,它的语言被拉宽,意义被深化,他的厚度一定会被读者、艺术家、批评家展开,于是,人们很快就会想到——柏林墙!1989年11月9日全世界的电视观众目睹了在柏林上演的伟大一幕,长久以来作为东西方对抗最有力标志的柏林墙在刹那之间轰然倒塌,它号称为是无法攀登的屏障。柏林墙倒塌之前,柏林墙两边的人谁都没想到这堵墙会逝亡,美苏关系紧张的高压线的消失,不是因为苏联和东德的军事失败,相反,当时苏联领导的华沙集团在军事上正超过美国领导的北约集团,更不是因为苏联与东德经济崩溃。说到底,砖石之墙垒起来变成一种灵魂约束和禁锢人民的时候,信念之墙早已倒塌,围墙的建立是因为自身社会制度的危机,围墙的倒塌是因为自身意识形态的倒塌,人们渴望回归人性的灵魂,竭斯里抵地反对对人性的禁锢、封化。有学者指出,“柏林墙的倒塌说明,苏联与东欧人民不接受这种视个人为国家财产的意识形态与道德真空的社会制度,毕竟,人不是物质的动物,人更是精神的动物,物质永远决定不了精神”。
显然,蓝京华的砖有种公共社会的身份,它成为一种民生关注的符号,在体制单一的国度里,那些建设以及建筑单元成了美丽的废墟和痛苦的摆设,不单是苦因的轮回,里面名状的是集体苦难和喊声,蓝京华在艺术和社会的层面担当了悲悯,他以细微之心体恤人民的沉重并重叙了事件,他的及时和反应是有效的,痛快点。
好的作品必须有所揭示,予人启迪,蓝京华的砖,相互缠绕相互排斥,堆起来像美丽的小丘,里面包裹着工业的瀍河;当砖的水平线坍塌下去的时候,又像沙滩面临海讯,数万只陌生的脚印被带走……所有这些,投射在砖上模糊的影像,少女、旗帜、宝塔、总统、佛陀,种种宗教、处处法规;还有赞美、谩骂、蹿动、喘息……细小的物质隐藏着茂密的语言!每件作品从砖的释放中找到依据和归属,那些建筑,那些人,那些不再言说的工具,试图穿过烟雾回答什么?抓紧什么?质问什么?粗砺的砖紧紧依靠着就是一堵无形的墙,就是被承载而流失的民族灵魂。
艺术是人的内心多维空间的再展开,是所有力量的合围,蓝京华对艺术史和文化脉络有清晰的认识并嵌入这个主题,用观念和修辞对应现实,他的作品,大胆的假设与咄咄逼人的询问是成功的,他以无人问津的老砖构成他作品的元素,他回避了常人以奢华璀璨的物体进行组合变成冠冕堂皇的艺术,他善于捕捉新的语言,在解构繁复杂社会背景中刨根问底,他稹密的思考使社会民主时间的脚步向前迈进,这是他人生与艺术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