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由于受到2007年密集宏观调控政策的滞后作用以及世界经济趋缓等因素的影响,GDP增速可能略有回落,但仍将保持11%左右的高增长,本轮经济扩张性增长周期不会结束。消费需求是三大需求中拉动经济增长最积极、最有效、最不易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也是结构调整和政策鼓励的着眼点,因此——
推动消费持续增长的四大因素
本轮消费周期晚于经济周期的启动,消费增长更具持续性。从理论上讲,经济增长和消费扩大基本应是同步的,但是我国经济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肩负着改革旧有体制的重任,面临着行政干预和市场调控的两难选择,因此,发展经济和扩大消费常常是不同步的。本轮经济景气周期起始于2002年三季度,距今已有6年多的时间,但是居民消费需求启动升温是在2004年以后,消费启动晚于经济启动使消费增长更具持续性和扩展空间。此外,消费主要是个人行为,一旦居民收入积蓄达到相当的水平,消费结构升级、消费热点转换往往具有较强的延续性,不会因外界因素干预而简单停止,而2008年仍处于经济增长的上升阶段,消费的增长势头更不会减弱。
举办奥运会将促进服务消费的大幅增长。2008年我国将在北京首次举办盼望已久的奥运会,奥运会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但是与奥运有关的工程建设、服务设施已提前几年在相关城市的比赛场所进行,对发展经济和扩大消费的拉动作用是很大的。据专家测算,奥运会将拉动中国经济当年增长0.3个百分点。除了投资的拉动外,从前期准备到举办奥运会,无论是广告业、旅游业、餐饮业、商业等都将开辟新的增长空间。奥运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和中国30多个省份的数以万计观众将大幅增加所在地旅游、餐饮、住宿、通讯和交通、文化娱乐和其他各项服务消费的支出,这将极大地促进服务消费的快速增长,这是其他营销手段不可媲美的。
此外,国家税务总局刚刚下调了八个行业的所得税率,其中对娱乐业、饮食业降幅较高,新的税率从2008年1月1号算起,税率成本降低有利于价格下浮,将吸引更多的服务消费。
城乡居民收入增势良好仍将是支持消费扩大的重要因素。分析表明,最近几年收入增加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显著提高。2007年上半年城市居民每百元收入带来的消费增量是55.4元,比2000年提高18元。农民收入增长对消费的带动作用更大,2007年上半年农民每百元收入带来的消费增量是79.9元,比2000年提高30.6元。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前景依然乐观,将继续支持消费的增长。
从城市居民看,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涨工资的后续工作仍未结束,8月1日国务院又决定2008-2010年连续3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且提高幅度高于前3年的水平,全国总算账,届时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水平将超过每人每月1200元。2007年一些省市给职工涨工资已落实到位,2008-2010年还要继续增长,退休职工基本属于低收入阶层,涨工资对于消费增加有直接作用。从农民收入看,2007年农民收入增长有望创近年增速的新高,收入对消费的滞后作用将在2008年不断显现。此外,2007年国家连续6次提高存款利率,2008年中国有望告别连续多年的负利率。利息提高不仅会产生替代效应,也会产生财富效应,良好的收入预期也会促进城乡居民即期消费的增长。
抑制出口客观上要求扩大国内消费。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出台了一系列取消优惠和限制性措施,从8、9、10月数据看,调控政策有所见效,出口增速逐月有所减缓。如果这一势头在2008年得以延续,那么对于高速增长的工业经济压力是比较大的,目前我们许多行业的高增长甚至产能过剩是通过增加出口需求来消化的,如果出口量减少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压缩产能自行淘汰,二是千方百计扩大国内消费,前者恐怕是任何一个企业都不愿发生的。中国消费市场增长速度和规模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媲美的,特别是广大的农村消费市场潜力无限,有远见的企业一定会两条腿走路,内需和外需两手抓。
不同于2007年的特征走势
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幅将有所降低。2007年食品价格快速上涨,CPI单月涨幅和年涨幅都将创1997年以来的新高。国家采取了动用储备甚至增加进口以及控制乱涨价等措施,随着农副产品供求的紧张局面得以缓解,2008年物价涨幅将明显低于2007年,预计CPI上涨3.8%,商品零售物价上涨2.8%。由于物价水平降低,消费品零售额的名义增长将有所降低,预计增长15.8%,低于2007年0.4个百分点。
汽车和住房消费将呈现平稳增长。汽车和住房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最重要的产品,2002年前后我国汽车和住房消费曾呈现“井喷式”超快增长,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的特殊情况,迅速增长的汽车消费带来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和停车困难等问题,住房自有率提高导致房价快速攀升,房价和收入比远远高于国际水平,普通百姓无法承受。为了解决消费发展中的问题,国家和各地政府出台一系列调控措施,意在引导消费市场的持续健康增长,这些措施短期内会对汽车和住房消费产生降温的作用。
从汽车政策看,一是2007年国家统一调高了车船使用税,缴纳税额上限平均提高一倍左右。二是财政部表示燃油税准备工作完成并将适时出台,目前国际油价维持80多美元的高位,2008年有可能开始实施燃油税,如果燃油税率过高将影响一大批开车族。三是小排量汽车销售下滑,由于鼓励节能环保的小牌量汽车的政策仅是一句口号,没有有效的政策措施,2007年1-8月小排量汽车销量全国下降11.7%,北京至少下降25%以上。四是一些地方政府对汽车消费征收税费,如深圳在提高停车费标准后,最近又对汽车消费者征收交通拥挤费,上海也即将出台征收车辆拥挤费的政策,这些都会对购车和用车者产生影响。预计受多种政策的影响,2008年私人购车消费增幅将比2007年有所减缓。
住房消费也不容乐观。一方面目前房价居高不下,2007年前三季度,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分别上涨5.6%、6.3%和8.2%,10月份增长9.5%,涨幅呈现逐季加大的态势。2008年奥运会结束之前,房价不会明显下降,供应有限的新楼盘和快速上涨的价格,将使许多购房者裹足不前。另一方面第二套住房的首付比例提高至40%-50%已在实施,也将限制部分消费者的购买。
2008年消费走势的初步预测
根据上述分析,2008年消费增长结构和特征较2007年有所不同,但是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仍将保持。我们的预测还考虑了消费景气预警系统的结果。
消费景气指数是根据经济增长、收入水平等超前先行指标的变化趋势,判断未来消费景气指数的走势。国家信息中心编制消费景气预警监测显示,我国消费景气先行指数从2005年1季度至2007年3季度呈现连续上升的走势,并不断创出新高,2007年3季度消费先行指数约为106.5,预计4季度达到108.2,成为2005年以来的最高点。由于消费先行指数超前一致指数4-5个季度,目前消费先行指数处于快速上升阶段,预示着2008年前三季度甚至全年消费景气一致指数都将呈现高涨的态势。
初步预计,2008年将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2993.9亿元,同比增长15.8%,名义增速低于2007年0.4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后,消费实际增长12.5%,与2007年的增长水平基本持平。城市和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6.0%和15.3%,农村消费减缓速度小于城市,两者差距缩小。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将有力推动农民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向更大范围扩展、以更快速度增长。城市消费由于汽车和住房消费增长趋于平稳,新增消费增幅将小于往年。
扩大消费的四大保障
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的力度仍需加大。这两年农民消费增速与自身相比提升较快,但是,增幅始终低于城市消费,农村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也无明显提高,个别时期还在下降,因此扩大农村消费还需增加力度。不仅要关注增加收入,还要让产能过剩的生产企业紧扣农村市场的脉络,为农村市场度身定做有针对性的消费品。最近几年我们一直在强调扩大农村消费,但是,没有几个企业真正把农村市场需求研究透彻,许多产品生产脱离了农村的实际,过分城市化的商品农民不喜欢,消费受到局限。因此,要鼓励企业根据农民消费特点改进工业产品设计,向农民供应价廉物美的农村适用型商品,刺激农民的潜在消费欲望。对于该类企业国家可在税收和贷款等方面予以优惠,扶持他们的长期发展。
建立对低收入阶层补贴的长效保障机制。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基尼系数最大的国家之一,要提高全民整体消费水平、消除贫富差距、保证低收入者消费水平的正常增长,在目前国家财力日趋增强的条件下,建议国家建立对低收入阶层补贴的长效保障机制,划拨专项财政支出,在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或经济社会发生重大波动时用于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补贴,保证在非正常情形下,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不出现明显下降。目前我们的补贴制度不够完善,补贴标准、补贴经费来源、补贴时间和补贴对象短期随机性较强,民政部门应建立低收入群体的详细档案资料,并定期更新信息,把补贴制度长期化、规范化,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低收入者在有困难时,及时得到政府的补贴资助,这是扩大消费的重要补充。
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要优先考虑低收入群体。1998-2000年前后城市多项福利制度的改革,让广大居民对未来支出的不确定充满担忧,消费急剧萎缩。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后,随着收入增加和预期改善,消费局面大为改观。但是,现在的低收入群体仍然未从福利制度取消的阴影中解脱出来,对未来支出的恐惧依然是他们扩大消费的主要障碍。因此,医疗、养老和就业等社保制度建立健全,首先要把低收入者作为要保障、要安抚的对象,他们的后顾之忧大于中高阶层、支付能力弱于中高阶层,但又是边际消费倾向最高的阶层,消费潜力较大,如果合理恰当、覆盖面广的社会保障制度落实到位,低收入群体的后顾之忧得以缓解,这部分人释放的新增消费量是巨大的。
建立规范、科学和定期公布的服务消费统计体系。最近几年随着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改善,非物质性的服务消费快速增长,但是由于统计制度的不完善,服务消费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服务消费的统计缺乏连续性和可比性,低估、漏报的现象普遍发生,许多省份只有在几年一次的经济普查中才能发现问题,只好不断追加经济数据,这样既模糊了三次产业的贡献,给经济构调整增加了盲目性,又无法有效监控服务业的发展促其更好发展。因此,国家亟待建立科学、规范化和定期发布的服务消费统计核算系统,争取做到双月或每季度公布一次服务消费数据,用科学方法准确反映服务消费的增长变化,及时反映市场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这样扩大服务消费的政策制订才有据可依、有的放矢,否则服务消费永远是经济发展的短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