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苦辣皆真情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13499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伴随着一系列美食纪录片的热播,在中国文坛上也刮起阵阵美味旋风。有与读者分享吃喝经历的;有在美食中讲述对生活、情感、人生的领悟的;更甚者还将生活情趣、人生沧桑都纳入其中……这些美食作家将人生的酸甜苦辣都寓于文字中,带着我们品尝世间百味,展现出了更深远的味道。
  杭州的桂花卤
  摇下来好多簟的桂花,先装在篓里。然后由母亲和我,还有我的小朋友们,一同把细叶子,细枝,花梗等拣去,拣净后看去一片金黄,然后在太阳下晒去水分。待半干时就用瓦钵装起来,一层糖(或蜂蜜),一层桂花,用木瓢压紧装满封好,放在阴凉处;一个月后,就是可取食的桂花卤了。過年做糕饼是绝对少不了它的,平常汤圆、糯米粥等,挑一点加入也清香提神。桂花卤是越陈越香的。
  (节选自琦君《桂花卤·桂花茶》,题目为编者加)
  母亲的苦瓜酿
  做酿的过程是很需要耐心的。母亲得先把苦瓜放在淘米水里浸泡一阵,再用清水将它们洗净、掏空,再一根一根地将它们切成一段一段的管筒状。做酿的酿心,用料是很讲究的,通常放些猪肉、香菇、花生、糯米等。那猪肉,选的必是半肥瘦的夹心肉,而买回的肉,母亲是决不会为了省事而用市场里的搅拌机去搅肉的。她总是系上围裙,站在案台边用心地将它们慢慢剁碎。至于花生,母亲也要讲究,选的都是本地花生,将它们炒香脆后去皮,再捣碎。香菇也早已泡好,切丝,小剁,然后连同切好的葱段一起放在弄好的猪肉和花生的盆子里。是该放调料的时候了。母亲将黄酒、精盐、白糖、花生油、一品鲜按着分量往盆里倒,末了,再将这些馅料用力搅拌均匀。工序确实挺长,而这些,也仅是完成了部分。剩下的时间里,这些馅料将安静地进行它们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让自己身上的香味互相缠绕、互相渗透,在安静的等待中,一场关于味与味之间的交织在一只盆子里悄然进行,既不动声色,又波涛涌动。
  (节选自李燕霞《苦瓜》,题目为编者加)
  信远斋的酸梅汤
  信远斋铺面很小,只有两间小小门面,临街是旧式玻璃门窗,拂拭得一尘不染,门楣上一块黑漆金字匾额,铺内清洁简单,地道北平式的装修。进门右手方有黑漆大木桶,里面有一大白瓷罐,罐外周围全是碎冰,罐里是酸梅汤,所以名为冰镇。什刹海会贤堂的名件“冰碗”,莲蓬、桃仁、杏仁、菱角、藕都放在冰块上,食客不嫌其脏,真是不可思议。有人甚至把冰块放在酸梅汤里!信远斋的冰镇就高明多了。因为桶大罐小冰多,喝起来凉沁脾胃。它的酸梅汤的成功秘诀,是冰糖多、梅汁稠、水少,所以味浓而酽。上口冰凉,甜酸适度,含在嘴里如品纯醪,舍不得下咽。很少人能站在那里喝那一小碗而不再喝一碗的。
  (节选自梁实秋《酸梅汤和糖葫芦》,题目为编者加)
  自家种的辣椒
  每年最初结的辣椒个头小,鲜嫩,我舍不得炒着吃,摘下来后,蘸着醋和麻油生吃,不辣,甜丝丝的,还有着淡淡的青涩味,原汁原味,不破坏其营养成分。辣椒生长旺季时,每天可以摘很多,我经常送些给亲邻好友,大受欢迎。记得有一次,我带了几袋自家的辣椒,本来准备一家给一袋的,结果被第一家的主人全部截留。我喜欢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家收获的蔬果,成就感超强。去年,我家种的几盆朝天椒,足足晒了五大串,挂在园中的枇杷树上,看着就喜庆。晒干的辣椒磨成粉或熬制成辣椒油,做汤、做菜时浇上一勺,美味又省事。每年拔辣椒秧子时,摘下来没有成熟的小小辣椒,剪碎后和蒜、姜拌在一起,加稍许盐、糖,装瓶腌制放入冰箱,早晚一小碟,大增胃口。
  (节选自董静《辣椒的诱惑》,题目为编者加)
  【延伸训练】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是极为丰富的,各地都有独特的美食。虽然有些已经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需要你去发现和记录。请以“寻访身边的美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取一种美食,写出它最显著的特色;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角度示例】
  1.体现地域文化的美好。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地区又有着独具特色的风味美食和饮食习惯。比如说,街头巷尾有哪些让你念念不忘的早点夜宵?你游览过的地方有哪些特色美食?不妨将写作的触角直接伸向美食,为读者呈现充满诱惑的舌尖情思。
  2.感受人类情感的芬芳。你是否也有这样的记忆,无论时光怎样流逝,却怎么也挥之不去。是奶奶亲自为你磨好的甜豆浆?是爷爷给你烤的红薯?还是和小伙伴们偷的桃子、枇杷……因为亲情,因为乡情,因为童心,所以就有了特别的情愫。写作时,可将舌尖记忆与美好情感结合起来,让爱的芬芳在舌尖绽放。
其他文献
宿命被包裹成湿漉漉的姜糖,被不知名的泪水冲刷。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愿你我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往事葱茏竞入怀  我们打从娘胎里就相识,只因你我的母亲是极要好的闺蜜,平素两家就经常走动,我们便在那个时候熟络起来。  论岁数,我长你半岁,于是,适逢过年过节,你便对我“奚落”一番,戏谑地称我为“大龄女青年”。  岁月见证了我俩的友谊,我说。  岁月是把杀猪刀,看你都长“鱼尾纹”了,你接着说。  那年的
期刊
中国早期的服装多不用纽扣,只在衣襟处缝上几根小带,用以系结,这种小带的名称就叫作“衿”。《说文·系部》:“衿,衣系也。”段玉裁注:“联合衣襟之带也。今人用铜钮,非古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为了不使衣服散开,人们又在腰部系上一根大带,这种大带就叫腰带,它与今天人们所用来系束裤裙的带子名称虽相同,但作用并不一样。  古人对腰带十分重视,不论身穿官服还是便服,腰间都要将其束上。天长日久,腰带便成了服装中
期刊
【秋之天籁】  “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远古的《诗经》里描述了季节的转变。西风起,月冷霜寒,虫鸣断续,伴着捣衣的砧声,夜风中的箫声,思妇远望征人,虫语的低吟亦如她的心声。这种意象定格在诗书里,便是一幅幽凄伤情的画卷,让人回味无穷。但我觉得常人世界里的秋虫声,又是另一种自然诗篇。幼时在一乡下亲戚处,跟着婶婶去田野里守秋。我们爬上木柱搭成的高高的草棚,田野里的作物尽现眼底。婶婶略有睡
期刊
水袖是戏曲演员身上所穿的戏服衣袖前端的白色部分,原是代表古人衬衣的衣袖。一般戏曲服装上的水袖,长度仅为五十多厘米。而作为主要表演手段时所运用的,其实是特制的长袖,一般长约一米,宽六十余厘米。在欣赏戏剧时,我们往往可以看到演员们常运用大幅度的形体动作,配合着冲袖、甩袖、翻袖、转袖等功法,完成了一个个高难度的技巧表演,借以表达愤怒、忙乱和激动等不同的感情。  在戏曲中的许多剧种里,不管是京剧、豫剧、越
期刊
回忆是老式留声机上的一张旧唱片,沾惹尘埃,遍布伤痕,咿咿呀呀,呀呀咿咿……我们的故事就在这悠扬的音乐声中拉开了帷幕。  忘不了刚来到学校时,你是第一个同我说话的人。你和我一样,扎着马尾辫,一张时刻洋溢着微笑的脸上镶嵌著一双黑宝石般会说话的大眼睛, v型小脸,樱桃小嘴,还有鼻梁上那架写满求知的眼镜。哦,我们真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忘不了那个春天的清晨,刺耳的起床铃被拉响了。睡在上下铺的我们,互
期刊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并仔细观察所配的图片,将其改写成散文,答题纸自备。  春山古寺绕沧波,石磴盘空鸟道过。  百丈金身开翠壁,万龛灯焰隔烟萝。  云生客到侵衣湿,花落僧禅覆地多。  不与方袍同结社,下归尘世竟如何。  2.你知道下面这篇散文所讲的是哪首诗吗?  月夜阑珊  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啊!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  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画写在榜
期刊
代表作品: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唐·崔颢《黄鹤楼》)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的佳作之一。诗人登临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时,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如今,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与湖南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
期刊
天津包子也是远近驰名的,尤其是苟不理的字号十分响亮。其实不一定要到苟不理去,搭平津火车一到天津西站就有一群贩卖包子的高举笼屉到车窗前,伸胳膊就可以买几个包子。包子是扁扁的,里面确有比一般为多的汤汁,汤汁中有几块碎肉葱花。有人到铺子里吃包子,才出笼的,包子里的汤汁曾有烫了脊背的故事,因为包子咬破,汤汁外溢,流到手掌上,一举手乃顺着胳膊流到脊背。不知道是否真有其事,不过天津包子确是汤汁多,吃的时候要小
期刊
代表作品: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玉门关,始建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隋唐时,玉门关关址由敦煌西北迁至敦煌以东的瓜州晋昌县境内。俗话说得好:“一座玉门关,半部河西史。”从金戈铁马的玉门关到安居乐业的玉门镇,从一座天籁佛音萦绕的小庙宇演变成当今蜚声中外的石油新宠,历史的嬗变和轮回的因缘,都让人感觉到有一种莫名的惊艳。
期刊
代表作品: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北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阳光下的西湖碧波荡漾,风景旖旎;雨幕后的西湖雾霭茫茫,时隐时现。不一样的美景却都如美人般婀娜多姿,惹人怜爱。正如西施无论是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而西湖不管是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令人神往。  苏轼两度赴任杭州,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正是作于其初次担任杭州通判之时。  西湖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