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工作是高压力职业,教师是职业倦怠的易发群体,而高校教师群体中的辅导员在人才培养上担负着特殊职责,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大学生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队伍。了解高校辅导员的幸福感现状,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对幸福感的影响,提高高校辅导员幸福感对高校辅导员的管理和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幸福感
自20世纪末我国高校扩招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相互竞争的挑战。这种竞争,归根结底是质量与内涵的竞争,因此,高等院校已经步入了从数量、规模扩张到质量、内涵提升的重要发展阶段。在这一激烈竞争时期,高校辅导员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心理负荷日趋严重,特别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已成为工作中较严重的问题。
1、问题的提出 幸福感就是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评价,是主体与现实生活情境的协调及自我达到完满统一的自我认同及自我欣赏的感觉,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情感占优势的心理状态[1]。首都经贸大学2010年3月15日发布的2009《北京市社会生活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在金融危机中度过的2009年,北京居民幸福指数、安全感指数、社会诚信指数等8方面指数都有所增长。城区居民幸福感略高于郊区,公务员幸福感处于较高水平,而高校教师幸福感却显著低于全市居民平均水平。另有研究表明,作为一种职业性伤害,职业倦怠也正影响着高校辅导员的幸福感。而在教育过程中,教育与幸福是相互感染的,一个有教育幸福感的教师,会通过给学生以快乐而得到快乐的回报而感到幸福[2]。
2、职业倦怠对高校辅导员幸福感的影响
自从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登伯格和马勒诗首次提出“职业倦怠”这一概念以来,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外研究发现,工作负荷、角色压力、合作者、管理者都对工作倦怠有预测作用,这说明幸福感不仅受先天遗传、人格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如工作倦怠这样的负面心理状态的影响。与国外研究结论一致,阳红(2008)发现教师幸福感与工作倦怠相关显著,工作倦怠会直接影响教师的幸福感。张众(2008)提出职业倦怠是教师幸福感缺失的内在根源,认为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需要获得满足,潜能得到发挥,从而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并且得到外在和自我双重的良好评价,便可以产生一种持续快乐的心理感受和精神状态,而教师职业倦怠的结果,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工作都有许多消极的影响。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在人才培养上担负着重要职责,是高校教师群体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队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三维度的具体表现为:1)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基本或完全丧失,这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表现中最典型的症状。许多辅导员才开始工作时干劲十足、精力旺盛、主动性很强,但工作几年后常常表现出疲劳感,对自己的工作常觉得负荷沉重、耗尽心神,且对外界不当的教育指责常感到难以忍受,在情绪上缺乏热情与活力,对工作就逐渐变得缺少主动性、表现出惰性。2)去个性化(Deperonal lineation),也称人格解体或非人性化。指辅导员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学生、同事及家人。常常表现为减少接触或拒绝接纳学生,将学生视为没有感情的事物,用带有蔑视色彩的语言评价学生,对学生表现出冷漠、厌烦的情绪,因拒绝与排斥学生,故面对学生的问题时常感到束手无策,进而又产生“孺子不可教”之感慨,主要是因为有的辅导员在工作初期有着较强的成功信念,狂热地投入工作,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使他们的工作热情难以长期维持,最终信念系统塌陷,身心俱疲。3)个人低成就感(Dim in 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指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由于辅导员对工作已经失去了兴趣与热情,他们已逐渐感觉到工作沒有意义,工作中已不再有什么值得去做,即使做了也无法给学生或同事的生活带来更大的变化,从而对教育、管理心灰意冷。加上当他们的职业给他们所带来的诸如金钱、名誉、地位以及社会认可等回报与预期相比少之又少时,很多辅导员就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并倾向于自我贬损,将工作中的不成功归因于自己缺乏能力、运气等。据笔者在湖南三个本科院校调查显示:47%的辅导员认为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走错了路”或“迫于生计别无选择”。这些现象的存在都严重降低了辅导员的幸福感,同时对辅导员自身的成长进步以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进而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受到影响,难以培养出全面发展高素质的大学生群体。
3、减少职业倦怠,提高高校辅导员幸福感的建议
目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已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并且有加重的趋势。减少辅导员职业倦怠,努力将其转变为职业眷恋,达到自我与职业的和谐统一,对辅导员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无疑会起到积极地作用。
1)明确岗位职责,树立正确的高校辅导员人才观。
虽然长期以来,国家一直重视并采取多种措施提高高校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大大调动了辅导员投身教育的积极性,但在社会中仍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社会过分要求辅导员用社会理想中的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等。加上高校辅导员劳动具有长期性以及成果鉴定具有复杂性,其劳动成果并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致使目前社会上一些人认为高校辅导员人才价值低下。高校辅导员属于知识型人才,知识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参与分配,其价值不能用衡量简单劳动的方法来计算。同时,减少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就要减少辅导员的工作压力,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避免事务性工作缠身的状况。高校要根据辅导员的职责范围,明确他们的目标、任务、权限、范围及责任,建立反馈制、工作追踪制、绩效考核制等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让辅导员各施其责、分工合作、协调配合;高校要根据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兴趣特长、工作能力等,让他们分别主管学生日常事务、心理健康、形势教育、择业指导等工作,做到术业有专攻;高校要重视辅导员的劳动,正视辅导员的人才价值,树立科学的辅导员人才观,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计划、奖励考评机制等与辅导员有关的集体目标制定中充分听取辅导员的意见,激励辅导员将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很好地结合,从而发自内心地主动工作,增加工作幸福感。 2)端正職业形象,建立高校辅导员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
从社会心理刺激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来看,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获得的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3]。有效的社会支持可以为个体提供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增加其归属感、自信等,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减轻压力,从而提高幸福感。由于职业的特殊性,高校辅导员的形象往往被戏称为“万金油”、“救护员”、“高级保姆”等,相对于其他职业而言,职业地位不高、职业形象不好,而一种职业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感的产生取决于它的职业形象,因此,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获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是提高辅导员幸福感的有效措施。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及高校要进一步深化对辅导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制定具体有效地措施,科学、合理地反映辅导员的劳动价值,并确保措施的可行性,营造一个重视、关心辅导员成长进步的良好社会氛围,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激发辅导员的创造力,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减轻辅导员的心理负荷,预防与缓解辅导员的倦怠感与挫折感;同时,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强调辅导员在一种公共信任、支援的氛围中表现出干劲,使辅导员具有高度的自尊感和把工作视为一种可追求的事业,从而对工作的内容抱有积极、肯定的看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另外,高校应加大辅导员队伍内部的沟通交流,做到相互支持,排忧解难,多报道辅导员群体中的正面榜样,多宣传优秀辅导员的教育方法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构建一个团结互助的集体。
3)夯实职业前景,充分尊重高校辅导员的合理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高一级需要是在低一级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必须注重基本需要的满足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同样具有合理性。学校要确立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全校师生对学校理想未来的憧憬和设想,体现着全校师生的一致追求,是学校与师生目标的结合体,有着强大的内聚力,让每位师生都认识到这一目标与个人利益都是息息相关的,使所有成员都成为这一目标的自愿追求者。辅导员队伍作为一个年轻人居多的群体,其事业成功的需求较为强烈,高校应充分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树立以人为本的辅导员管理理念,改变重“事”不重“人”、只“管”不“理”的管理倾向,通过与辅导员沟通和情感交流,及时了解和发现辅导员的需求,并通过创设各种有利环境和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为辅导员搭建平台,为辅导员的发展服务。辅导员的职业前景主要体现在职称提高和职务提升两个方面。在职称评定上,最好建立单独的辅导员职称评定系列,制定与辅导员工作实绩相结合的评定标准,培养一批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修养的辅导员专家、学者,专心地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职务提升上,要把辅导员作为高校后备干部的“蓄水池”,要引入竞争机制,要按照“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原则,拓宽辅导员成长进步的渠道,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高校应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人文环境,也为辅导员创造更多的学习及科研的机会和条件,满足辅导员自我提高的需要和创造的欲望,重视辅导员专业精神的培养,通过举行教育论坛、创建工作室等平台,给辅导员提供各种体验和分享成功的机会,使辅导员感受到自我价值的体现,感受到被尊重、被关心,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从而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辅导员幸福感的提升。
4)塑造职业品质,增强高校辅导员的自我调适能力。
积极人格可以通过增加积极体验来获得,积极体验的增加是形成积极人格的主要途径。赛里格曼等积极心理学总结出24种积极人格特质:创造力、好奇心、开明、好学、洞察力、诚实、勇敢、坚持、热情、善良、爱心、善于交际、公平、领导才能、团队协作、宽容、谦虚、谨慎、自律、鉴赏、感恩、希望、幽默、虔诚[4]。教育是心灵的事业,它的幸福依赖于教师的积极创造,依赖于教师能否在教育过程中把与之相关的主客体内在地统一起来。要减少职业倦怠,辅导员就应主动塑造积极的职业品质,增强自我调适能力。一要运用积极认知的方式看待问题,多看到改革带来的好处与机遇,通过积极的幻想从消极事件中汲取积极的意义,应用幽默、信念、意志应付困难、不钻牛角尖,用合适的方式进行社会比较等积极体验来培养有利于自己幸福生活的人格特质。二要避免逃避,积极寻求发展。面对压力,要学会变被动为主动,冷静思考,认真分析优势劣势,积极寻求有利信息和资源,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如坚持体育锻炼、听音乐、外出旅游、参加文体活动等,努力将自己的消极情绪转化为具有社会价值的积极情感,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三要安心并喜欢本职工作,形成内在推动力,学会适应并积极挑战工作中的各种变化,将挫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减少挫折感。四要学会接纳和利用各种心理咨询,重视与家人、朋友及同事之间的情感交流。当压力过大时,能主动寻求亲朋好友或专业人士的帮助,释放心理垃圾,及时得到学生的理解、同事的帮助、领导的关心、家庭的支持,使自己能以更好的心态面对未来。五要掌握有效地身心放松调节方法,学会积极地进行自我调节,并在自我调节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广泛的兴趣爱好以及平和淡泊的人生观,从而促进和提高自身的幸福感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幼穗,吉楠.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新进展[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2):70-74.
[2]关珊.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J]基础教育参考2007,8:13-15.
[3]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IJ].天津社会科学,1998,1:24-27.
[4]Martin E.P.Seligman and Tracy A.Steen & Nansook Park & Christopher Peterson. Positive Psychology Progress Emprical Validationg of Interven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July-August 2005):412.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幸福感
自20世纪末我国高校扩招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相互竞争的挑战。这种竞争,归根结底是质量与内涵的竞争,因此,高等院校已经步入了从数量、规模扩张到质量、内涵提升的重要发展阶段。在这一激烈竞争时期,高校辅导员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心理负荷日趋严重,特别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已成为工作中较严重的问题。
1、问题的提出 幸福感就是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评价,是主体与现实生活情境的协调及自我达到完满统一的自我认同及自我欣赏的感觉,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情感占优势的心理状态[1]。首都经贸大学2010年3月15日发布的2009《北京市社会生活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在金融危机中度过的2009年,北京居民幸福指数、安全感指数、社会诚信指数等8方面指数都有所增长。城区居民幸福感略高于郊区,公务员幸福感处于较高水平,而高校教师幸福感却显著低于全市居民平均水平。另有研究表明,作为一种职业性伤害,职业倦怠也正影响着高校辅导员的幸福感。而在教育过程中,教育与幸福是相互感染的,一个有教育幸福感的教师,会通过给学生以快乐而得到快乐的回报而感到幸福[2]。
2、职业倦怠对高校辅导员幸福感的影响
自从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登伯格和马勒诗首次提出“职业倦怠”这一概念以来,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外研究发现,工作负荷、角色压力、合作者、管理者都对工作倦怠有预测作用,这说明幸福感不仅受先天遗传、人格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如工作倦怠这样的负面心理状态的影响。与国外研究结论一致,阳红(2008)发现教师幸福感与工作倦怠相关显著,工作倦怠会直接影响教师的幸福感。张众(2008)提出职业倦怠是教师幸福感缺失的内在根源,认为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需要获得满足,潜能得到发挥,从而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并且得到外在和自我双重的良好评价,便可以产生一种持续快乐的心理感受和精神状态,而教师职业倦怠的结果,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工作都有许多消极的影响。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在人才培养上担负着重要职责,是高校教师群体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队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三维度的具体表现为:1)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基本或完全丧失,这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表现中最典型的症状。许多辅导员才开始工作时干劲十足、精力旺盛、主动性很强,但工作几年后常常表现出疲劳感,对自己的工作常觉得负荷沉重、耗尽心神,且对外界不当的教育指责常感到难以忍受,在情绪上缺乏热情与活力,对工作就逐渐变得缺少主动性、表现出惰性。2)去个性化(Deperonal lineation),也称人格解体或非人性化。指辅导员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学生、同事及家人。常常表现为减少接触或拒绝接纳学生,将学生视为没有感情的事物,用带有蔑视色彩的语言评价学生,对学生表现出冷漠、厌烦的情绪,因拒绝与排斥学生,故面对学生的问题时常感到束手无策,进而又产生“孺子不可教”之感慨,主要是因为有的辅导员在工作初期有着较强的成功信念,狂热地投入工作,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使他们的工作热情难以长期维持,最终信念系统塌陷,身心俱疲。3)个人低成就感(Dim in 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指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由于辅导员对工作已经失去了兴趣与热情,他们已逐渐感觉到工作沒有意义,工作中已不再有什么值得去做,即使做了也无法给学生或同事的生活带来更大的变化,从而对教育、管理心灰意冷。加上当他们的职业给他们所带来的诸如金钱、名誉、地位以及社会认可等回报与预期相比少之又少时,很多辅导员就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并倾向于自我贬损,将工作中的不成功归因于自己缺乏能力、运气等。据笔者在湖南三个本科院校调查显示:47%的辅导员认为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走错了路”或“迫于生计别无选择”。这些现象的存在都严重降低了辅导员的幸福感,同时对辅导员自身的成长进步以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进而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受到影响,难以培养出全面发展高素质的大学生群体。
3、减少职业倦怠,提高高校辅导员幸福感的建议
目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已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并且有加重的趋势。减少辅导员职业倦怠,努力将其转变为职业眷恋,达到自我与职业的和谐统一,对辅导员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无疑会起到积极地作用。
1)明确岗位职责,树立正确的高校辅导员人才观。
虽然长期以来,国家一直重视并采取多种措施提高高校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大大调动了辅导员投身教育的积极性,但在社会中仍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社会过分要求辅导员用社会理想中的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等。加上高校辅导员劳动具有长期性以及成果鉴定具有复杂性,其劳动成果并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致使目前社会上一些人认为高校辅导员人才价值低下。高校辅导员属于知识型人才,知识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参与分配,其价值不能用衡量简单劳动的方法来计算。同时,减少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就要减少辅导员的工作压力,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避免事务性工作缠身的状况。高校要根据辅导员的职责范围,明确他们的目标、任务、权限、范围及责任,建立反馈制、工作追踪制、绩效考核制等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让辅导员各施其责、分工合作、协调配合;高校要根据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兴趣特长、工作能力等,让他们分别主管学生日常事务、心理健康、形势教育、择业指导等工作,做到术业有专攻;高校要重视辅导员的劳动,正视辅导员的人才价值,树立科学的辅导员人才观,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计划、奖励考评机制等与辅导员有关的集体目标制定中充分听取辅导员的意见,激励辅导员将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很好地结合,从而发自内心地主动工作,增加工作幸福感。 2)端正職业形象,建立高校辅导员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
从社会心理刺激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来看,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获得的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3]。有效的社会支持可以为个体提供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增加其归属感、自信等,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减轻压力,从而提高幸福感。由于职业的特殊性,高校辅导员的形象往往被戏称为“万金油”、“救护员”、“高级保姆”等,相对于其他职业而言,职业地位不高、职业形象不好,而一种职业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感的产生取决于它的职业形象,因此,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获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是提高辅导员幸福感的有效措施。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及高校要进一步深化对辅导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制定具体有效地措施,科学、合理地反映辅导员的劳动价值,并确保措施的可行性,营造一个重视、关心辅导员成长进步的良好社会氛围,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激发辅导员的创造力,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减轻辅导员的心理负荷,预防与缓解辅导员的倦怠感与挫折感;同时,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强调辅导员在一种公共信任、支援的氛围中表现出干劲,使辅导员具有高度的自尊感和把工作视为一种可追求的事业,从而对工作的内容抱有积极、肯定的看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另外,高校应加大辅导员队伍内部的沟通交流,做到相互支持,排忧解难,多报道辅导员群体中的正面榜样,多宣传优秀辅导员的教育方法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构建一个团结互助的集体。
3)夯实职业前景,充分尊重高校辅导员的合理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高一级需要是在低一级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必须注重基本需要的满足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同样具有合理性。学校要确立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全校师生对学校理想未来的憧憬和设想,体现着全校师生的一致追求,是学校与师生目标的结合体,有着强大的内聚力,让每位师生都认识到这一目标与个人利益都是息息相关的,使所有成员都成为这一目标的自愿追求者。辅导员队伍作为一个年轻人居多的群体,其事业成功的需求较为强烈,高校应充分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树立以人为本的辅导员管理理念,改变重“事”不重“人”、只“管”不“理”的管理倾向,通过与辅导员沟通和情感交流,及时了解和发现辅导员的需求,并通过创设各种有利环境和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为辅导员搭建平台,为辅导员的发展服务。辅导员的职业前景主要体现在职称提高和职务提升两个方面。在职称评定上,最好建立单独的辅导员职称评定系列,制定与辅导员工作实绩相结合的评定标准,培养一批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修养的辅导员专家、学者,专心地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职务提升上,要把辅导员作为高校后备干部的“蓄水池”,要引入竞争机制,要按照“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原则,拓宽辅导员成长进步的渠道,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高校应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人文环境,也为辅导员创造更多的学习及科研的机会和条件,满足辅导员自我提高的需要和创造的欲望,重视辅导员专业精神的培养,通过举行教育论坛、创建工作室等平台,给辅导员提供各种体验和分享成功的机会,使辅导员感受到自我价值的体现,感受到被尊重、被关心,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从而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辅导员幸福感的提升。
4)塑造职业品质,增强高校辅导员的自我调适能力。
积极人格可以通过增加积极体验来获得,积极体验的增加是形成积极人格的主要途径。赛里格曼等积极心理学总结出24种积极人格特质:创造力、好奇心、开明、好学、洞察力、诚实、勇敢、坚持、热情、善良、爱心、善于交际、公平、领导才能、团队协作、宽容、谦虚、谨慎、自律、鉴赏、感恩、希望、幽默、虔诚[4]。教育是心灵的事业,它的幸福依赖于教师的积极创造,依赖于教师能否在教育过程中把与之相关的主客体内在地统一起来。要减少职业倦怠,辅导员就应主动塑造积极的职业品质,增强自我调适能力。一要运用积极认知的方式看待问题,多看到改革带来的好处与机遇,通过积极的幻想从消极事件中汲取积极的意义,应用幽默、信念、意志应付困难、不钻牛角尖,用合适的方式进行社会比较等积极体验来培养有利于自己幸福生活的人格特质。二要避免逃避,积极寻求发展。面对压力,要学会变被动为主动,冷静思考,认真分析优势劣势,积极寻求有利信息和资源,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如坚持体育锻炼、听音乐、外出旅游、参加文体活动等,努力将自己的消极情绪转化为具有社会价值的积极情感,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三要安心并喜欢本职工作,形成内在推动力,学会适应并积极挑战工作中的各种变化,将挫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减少挫折感。四要学会接纳和利用各种心理咨询,重视与家人、朋友及同事之间的情感交流。当压力过大时,能主动寻求亲朋好友或专业人士的帮助,释放心理垃圾,及时得到学生的理解、同事的帮助、领导的关心、家庭的支持,使自己能以更好的心态面对未来。五要掌握有效地身心放松调节方法,学会积极地进行自我调节,并在自我调节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广泛的兴趣爱好以及平和淡泊的人生观,从而促进和提高自身的幸福感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幼穗,吉楠.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新进展[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2):70-74.
[2]关珊.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J]基础教育参考2007,8:13-15.
[3]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IJ].天津社会科学,1998,1:24-27.
[4]Martin E.P.Seligman and Tracy A.Steen & Nansook Park & Christopher Peterson. Positive Psychology Progress Emprical Validationg of Interven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July-August 2005):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