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油录井中实时可视决策系统的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perorn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石油工业的发展,油气勘探开发规模的扩大,录井行业也不断的创新改进着。通过技术的改进创新,录井技术已经由传统石油产业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随着勘探程度的增加和地质条件复杂的油气藏等增多,对油气层的识别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及勘探技术的改进等,都对录井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有待改进的问题。而对于作为数据传输的主要环节的录井队,这是一种新的要求与挑战,这要求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技术到设备的更高标准。实时可视决策系统的建立,有助于更好的完成这一要求。可以将接收到的现场数据实时传输到陆地,井眼轨迹和随钻测井资料可实时在三维地质油藏模型中显示,供钻完井和地质油藏专家综合分析、判断并及时下达指令,正确指导现场施工。
  【关键词】石油 录井 实时可视
  渤海油田以58327平方公里的面积居我国海上最大油田,是我国第二大原油生产基地。目前社会所需能源一半以上来自石油和天然气,而渤海油田在2010年达到了3005万吨的油气产量,是我国的主要石油生产基地。实时可视决策系统可以将接收到的现场数据实时传输到陆地,井眼轨迹和随钻测井资料可实时在三维地质油藏模型中显示,供钻完井和地质油藏专家综合分析、判断并及时下达指令,正确指导现场施工。这样,就能系统的整合资源,改变以往传统的“事后处理”为“事先避免”,保证钻井效果。
  1 油田开发中数据传输的重要性
  传统的模式是通过事先设计——出现问题后再召集人员做出分析修正——再设计这样的流程,这样的模式明显缺陷就是在油藏地质专家研究信息不全面,对钻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反映滞后,技术人员得被动解决问题,这同时也就意味着问题从出现到解决,需要花费较长周期。而具体到钻井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对油田的开发效果。
  实时可视决策系统可以将接收到的现场数据实时传输到陆地,井眼轨迹和随钻测井资料可实时在三维地质油藏模型中显示,供钻完井和地质油藏专家综合分析、判断并及时下达指令,正确指导现场施工。这样,就能系统的整合资源,改变以往传统的“事后处理”为“事先避免”,保证钻井效果。
  2 实时可视决策系统技术
  2.1 数据传输技术
  数据传输技术是实时可视决策系统的前提保证。由于目前国内数据传输技术无法以数据流同步连续传送到陆地办公室,而实时可视决策系统能够同步连续传送数据和图形,以达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及时写入地质油藏模型,所以实时可视决策系统的建立,确保了及时准确的决策指令和指导,保证了钻井效果。
  数据传输使用wits server数据传输服务器,能在第一时间上传所提取的数据到局域网并发送到陆地上,通过GWeb服务器再经由数据格式转换,提供Wits ML数据给Openwire软件传输到已建立的地质油藏静态模型。
  另外,井眼轨迹、LWD资料都会在三维地质油藏模型中实时直观显示出来,便于专家的综合分析判断,也便于陆地办公室及时下达正确的现场施工指令。
  最后,基于地质油藏静态研究结果,再结合数据传输的现场数据,便于完善和修改地质油藏静态。而现场的录井数据、随钻测井数据或其他相关数据,都可以被存储于路径数据库中,便于整个网络系统的调取参考。
  2.2 技术优势
  数据传输技术在实际工作中被普遍采用的仅限于把随钻测井、随钻测量数据和录井的资料信息以图形格式传递到陆地,其他的数据则多数通过FTP服务器传送,无法实现实时传输。而实时可视决策系统采用的是wits server数据传输服务器,其优势就在于第一时间同步发送测井录井数据到陆地办公室,通过客户端软件来实现对数据和图形的实时可视。
  同时,陆地上采用GWeb网络服务器来进行网络传输有更多优势。不仅能在安全性能上高于其他同类传输,更可以节省海上钻井平台的传输资源,不再增加额外的卫星线路。由此达到安全快速完整数据传输的目标。
  实时可视决策系统的建立与应用,不仅实现数据同步传输到陆地上,更以图形数字等形式在陆地办公室直观显示,更能使陆地办公室实时浏览录井工作现场的图形界面和数据界面,地质油藏人员能及时与钻完井作业人员沟通,保证了及时准确做出决策指导指令。
  3 实时可视系统的创建应用实例分析
  3.1 渤海湾旅大油田实例及分析
  渤海湾旅大油田群围岩渤海辽东湾中部,主要油层为上第三系稠油油藏,而开采稠油油藏主要采用钻水平井或钻水平分支井。常规的操作流程是先花费2-3天的时间来钻领眼,再回填,最后侧钻。通过钻领眼来确定着陆点。而实时可视决策系统在实际工作中,实时将作业现场的钻井数据、录井数据以及随钻测井、井眼轨迹等数据同步传输到陆地办公室,供地质油藏专家就这些数据和资料以及生产作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分析判断,并及时准确作出指导指令。由此降低钻井作业风险并提高决策准确度和效率,整体提高作业效率和精度。
  旅大油田通过实时可视决策系统在不钻领眼的情况下,成功钻成了4口水平分支井,6口水平井,且井眼轨迹在油层内最佳位置成功着陆。
  3.2 渤海NB油田实例及分析
  渤海NB油田处渤海海域西南端,属复式鼻状披覆构造,油田储层发育不稳定,原油试油产量较低,油水关系复杂,是中海油开发难度最大的油田。为了保证钻井效果,该油田建立了实时可视决策系统,以技术革新保证钻井效果。
  NB油田速度横向变化大,通过实时可视决策系统对单井和精简速度的分析,以及追踪砂体顶面等简历的变速度场等数据转换,通过井点校正后获得砂体顶面形态图。并通过一系列的数据误差调整,环境趋势修正,随时准确调整水平井着陆角度等措施,在已钻的15口水平分支井中有12口未钻领眼,并控制着陆点平均深度误差在1.59M,就此节省前期技术投入2000多万元。
  实时可视决策系统在渤海NB油田的水平井随钻作业中的应用,改善了其钻井效果。其中大部分水平井未钻领眼,同样保证了着陆点的精度;实现了由对水平井的实时跟踪,提高水平井的油层钻遇率和产量。节省了油田开发的前期投入资金,提高了油田开发的后期经济效益。
  4 结论
  实时可视决策系统的建立与应用,不仅实现数据同步传输到陆地上,更以图形数字等形式在陆地办公室直观显示,更能使陆地办公室实时浏览录井工作现场的图形界面和数据界面,地质油藏人员能及时与钻完井作业人员沟通,保证了及时准确做出决策指导指令。
  实时可视决策系统的应用,改善了钻井效果,确保了未钻领眼情况下着陆点的精度,为油田开发节省投资和提高产量。
  参考文献
  [1] 张社民.河南油田录井技术应用主要问题技术探讨,《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
  [2] 王新,宋朝晖,林晶.直井钻机钻超浅层稠油大位移水平井钻井完井技术,石油钻探技术,2006
  [3] 俞学礼.渤海油田开发的历程,中国海上油气工程,1990
  [4] 张春阳,黄焕阁,安文忠.渤海稠油油田水平分支井钻井完井技术,石油钻探技术,2005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最基本的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主阵地。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自制力逐渐加强,学习也相对主动,所以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
下勐劈: 一觉醒来,美梦实现了rn泉水环绕着山寨,竹林风景如画,傈僳族特色民居点缀其间,整齐的竹篱笆,宽敞干净的青石板路,农家门口的瓜棚上挂满了各种瓜果,俨然回到了“梦想
期刊
作为“五五”以来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大型煤炭生产和出口基地,兖矿集团有限公司仅仅用十五年时间就建成了一个年产千万吨以上的大型矿区,创造了中外矿区建设史上的奇迹,成为
刚刚过去的8月,由美国债务危机引发的全球股市动荡令世人胆颤。不过,某些中国人对美债危机的反应却耐人寻味。美国在中国有许多拥趸者,多年来每当美国出现麻烦的时候,他们总会抢
小说名为《金锁记》,显然指示着在这里黄金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金钱至上观念和封建礼教的双重压力下,曹七巧从一个健康单纯的姑娘变成了一个失去人性,为金钱所困的疯狂的
建筑模板的施工技术不仅能够有效使施工效益增长,还能够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而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填补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的缺点,加速了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并且效果明显
第13届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满载丰硕的成果于6月21日落下了帷幕。本届哈洽会是在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中俄经贸合作精神和我省第九届党代会精
基础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与核心,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其施工质量,抓好各项施工技术,根据基础工程的实际特点进行施工,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避免安全事
记者:在这个时间节点召开这个会议,对于德宏州有怎样的意义?rn卫岗:这是我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进一步加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
期刊
气候条件是影响建筑形态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域的气候条件,往往会造就出不同形态、特点的建筑类型,从某种角度而言,气候造就了建筑.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当前,我国正处于特殊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