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业建筑设计及发展浅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aweiai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业建筑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已经逐步走出了传统的厂房建筑设计,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对建筑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工业建筑设计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改变,本文主要就现阶段我国工业建筑设计的理念与发展趋势做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工业建筑;设计理念;发展趋势
  Abstract: the industrial build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 have been gradually out of the traditional plant construction design, modern industrial production to building had the higher, the renewal requirement, the design of the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in content and form changed dramatically,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of the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stage of the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trend was briefly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Design concept; 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业建筑作为从事工业生产的活动场所,为保障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工业发展也促进了工业建筑的发展。工业生产加工出的新型建筑材料提高了工业建筑的质量与使用寿命,工业化的施工方法也促进了工业建筑改革的进行,工业建筑承载着工业化时代的文明成果,可以说工业建筑与工业生产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作为城市建筑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建筑的规划布局,以及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对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环境保护问题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1.工业建筑发展史及我国工业建筑的发展现状
   现代工业建筑的发展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18世纪下半叶起源于工业革命最早的英国。随后蔓延到美国、德国以及欧洲、亚洲等几个发展较快的国家。20世纪初期,由于社会发展,技术更新,生产机械化,使得工业建筑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被人公认为一种新的建筑类型。我国鸦片战争后出现了工业建筑的雏形,但真正有较大发展是在解放以后。上世纪50~70年代的厂房大多在“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下指导建成的,工业建筑往往只考虑满足企业生产工艺和生产空间的要求,较少考虑环境因素对人的关怀,结果工业建筑设计几乎成了生产设备构筑物的简单包装。工业建筑的形象成了“傻、大、黑、粗”,存在着土地利用率不高,耗能,环境污染严重,工作环境及生活条件差等一系列问题。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工业建筑也随之飞速发展;而与此同时我国工业也从早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另外,由于经济水平的提升,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等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因此工业建筑在满足生产功能这个最基本的需求之外,也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有了一些新的设计理念与发展趋势。
  2.工业建筑的设计理念
  2.1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观念
   工业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从生态的角度去探讨与大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工业的发展之路。要求工业自身是自然循环的一部分,需要对城市环境设计、节能、节地、环境保护、防止污染等问题给予极大重视,目前对工业建筑的各种生态化探讨,已开始在建筑设计的创作实践中得到应用。另一方面,指工业在发展变迁中,工业建筑的自我更新与延续。首先,建筑并不是一次性的易耗品,某些工业建筑往往因为经济发展、技术更新和产业结构变化等原因,成为“旧建筑”,但其物质质量还能满足其他用途。按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应重视对这样的“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和再利用,使其最大限度的达到应有的实际使用期限。其次,广义的可持续性应包含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吴良铺先生在《建筑学的未来》一书中指出,应该把技術与人文的结合作为21世纪建筑学发展的一条原则,这也是解决工业革命后建筑技术与艺术分离的重要途径。工业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也要求物质的可持续性与精神、人文的可持续性并存。
  2.2工业建筑的“以人为本”
   随着对以人为本理念的传播与认识,人们开始关注工业生产中人的感受及其余工作效能的关系。在工业建筑中的人们往往长时间地处在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状态中,因而,工业建筑空间是更需要人性化关怀的场所,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宜人的空间环境可以减轻人们的工作疲劳,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相反,缺乏人性关怀的压抑空间(冰冷、单调、乏味),恶劣的工作环境(噪声、有害粉尘、拥挤、杂乱、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等)会使人们难以忍受,导致生理或心理的疾病,影响工业生产持久、稳定的发展。因此,无论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还是从关怀人对物质空间环境的体验和感受上,都要求工业建筑及其环境应该像其它公共建筑一样,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2.3资源的节约
   节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工业建筑设计应严格执行工业用地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非生产性设施用地比重等指标要求。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缩短工艺流程,推进工业企业走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工业厂房设计也应由分散向集中,单层向多层发展。采用联合厂房将生产性质相近、联系密切的车间有机整合;在综合考虑功能的基础上,厂房设计应尽可能向多层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从而达到节约土地的效果。
  3.当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新趋势
  3.1工业建筑的高科技化趋势
   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的技术革命,不仅带动了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和信息化,也引发了一批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新型工业和具有相应高技术要求的工业建筑。如新兴电子产业中,生产计算机芯片的微观制造业工厂等,不仅产品生产具有高精密性要求,其生产环境也具有超洁净、防微震和空间灵活性等高要求。此外,新科技所包括的结构体系、节点方式和建筑材料的创新为工业建筑的通用性和灵活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创造以技术美为审美特色的工业建筑提供了条件。
   由于工业始终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相随相伴,工业建筑相应的技术性要求和超大空间等特性,也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持,因此,以体现时代特征的高新技术的物质形态来表现工业建筑也就更能反映出生产企业与最新科技紧密关联的文化内涵。从而,使工业建筑的发展很自然具有高科技化趋势。
   工业厂房高科技趋势主要体现在新技术、新材料、新理论的应用,材料工业的发展和压型钢板生产工艺和能力的提高,也使工业厂房向轻质高强、结构体系大跨度、大空间、多层甚至高层、多功能方向发展;技术及设备上的发展也更好的满足了生产与管理的微型化、自动化、洁净化、精密化、环境无污染化等要求;而计算机技术、多媒体、现代通信、环境监控等技术与工业厂房艺术融合在一起,就使工业厂房出现了智能化的特点,人们就能获得提高工作质量的环境。
  3.2工业建筑的趋同与多元化
   科技的进步为建筑超越所在环境和地域条件的限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先进的技术设备可以保持生产空间所需的温湿度等物理指标,成熟的结构体系、建材和施工技术可应用于不同地点的每一个工厂,加上强大的现代资讯技术对于传播和复制的有力支持,使得现代工业建筑总体上呈现出全球性趋同化的发展。
  3.3工业建筑的文化性趋势
   工业建筑的文化性趋势,一方面是由于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在公众面前追求良好形象,以企业文化打造企业品牌,使工业建筑成为企业的形象代表,以物质形态来展示企业文化体征,突出企业个性,提升企业形象。从而在一些工业建筑创作中引入人文因素,开拓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则是工业建筑作为广义建筑学中的一员,在新时期条件下,对建筑审美价值和艺术性追求的新探索,也是关于工业建筑的文化性探索。
  3.4工业建筑的综合化趋势
   工业建筑的综合化趋势主要有以下方面促成。
   1)科技的进步推动着工业生产自动化的提高,使传统劳动型转为高技术型。为科研与生产的结合创造了条件。
   2)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的关注,使科研在工业生产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3)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对开发公众性开放空间的需求。
   4)企业从社会进步的人性化角度,对生产环境中生活化空间的拓展。
   因此,现代工厂除厂房外,往往还包含着办公管理、科研、展示,甚至健身休闲等文化设施,生产与生活、产业与科研、工业与民用等不同功能互相渗透与影响,使工业建筑不再仅以工业生产作为其单一用途,而且日益呈现出使用功能的综合化趋势,成为包容多类建筑的整体。
  总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要求也不断发展,对工业建筑设计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在工业建筑设计师们在设计时不应仅仅考虑工艺流程要求,而要在其中体现出更多的文化关怀,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还要更多地考虑,要在工业建筑建筑不仅考虑外观的优美、个性、与环境相协调,还要考虑建筑内更多的人文关怀,为员工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另外工业建筑也要体现科技工业的发展成果,将这些科技成果应用到工业建筑中去,创造出适应的智能化工业建筑;当然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也是工业建筑设计中应注重考虑的。
  参考文献
  [1]蔡荣,浅谈现代工业建筑发展趋势[J].科技咨询导报,2007
  [2]汤雪飞.现代工业建筑发展趋势[J].河南建材,2008
  [3]张松.我国建筑设计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
其他文献
摘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园林工程建设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各园林企业发展并不均衡,施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园林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停工、窝工等现象,造成了人力物力等资源的严重浪费。此外,对园林工程而言,苗木的质量与栽植过程工艺的控制是对园林工程最终效果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苗木的成活率对园林工程实际景观效果影响极大,若管理存在漏洞,导致苗木大量死亡,往往给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与不良社会效应。  
期刊
摘要:民用建筑的电气设计,既要充分考虑用电负荷日益增长的需要,又要充分满足供电的可靠性及安全性的要求。科技发展离不开电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建筑电气也决定了民用建筑的现代化程度。本文针对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重要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民用建筑;电气设计;问题及措施  Abstract: the civil building of electrical design, sh
期刊
摘要:随着房地产事业发展的日趋成熟,各种高档次精品住宅也在近几年中得到高度关注。高档精品住宅是以完善的居住条件、优美的绿化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备的住宅设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住宅户式中央空调室高档精品住宅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普通商品住宅建筑中,空调室外机对建筑整体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已经不能满足住户及开发商对于完美住宅的要求。而高档的中央空调以其灵活的分室控温、分时控制、分户计量成为了住户及开放
期刊
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城市地区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包括土地、水、地下空间建材和其他矿产等地质资源在内的多种自然资源作为物质基础,并以环境损失最小的方式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为了满足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发展以及城市地质环境保护的需要,明确城市地质工作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考虑到工作的超前性,从现在起就需要加强城市地区战略性、基础性工作。  城市地质工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城市景观园林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城市景观园林设计发展现状及趋势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城市 景观 园林 设计 发展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urban landscape design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规模和人口规模的急速膨胀,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接踵而至,城市的软肋逐渐暴露公众视线之下。近年来频繁的自然灾害如大范围持续将与天气所造成的洪涝更是对城市的给排水系统形成严峻考验,一场突袭的暴雨造成的积水就会给道路交通带来极大困扰,甚至导致部分城市路段瘫痪,新闻报道中街道成河的场面并不少见,甚至出现本来应该发挥泄洪作用的护城河非但不能有效缓解水量压力,反而倒灌入城造成更大损失和伤害的案例。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623.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多年的音乐教学中,我意识到音乐课必须遵循艺术的某些特有的美学组合原则才能真正发挥音乐美育应有的功能作用,才能引发学生持久的关注与兴趣,并逐渐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拓展思维能力,丰富自己的情感——艺术审美学习提高人的总体素质,才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终身学习,终身热爱与享受”的美育目标。  一、现实与缺陷  艺术美育重要作用是来自阶段
期刊
摘要:下文主要对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发展的现状,相互之间的竞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公路客运应对措施和建议,以达到提高高速公路客运核心竞争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高速铁路 公路客运 措施   Abstract: below mainly to the highway and railwa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ea
期刊
摘要:以广乐高速公路长基岭隧道为工程实例,通过综合应用TSP法、高密度电法和超前钻孔法,对相应的不良地层地段(YK90+990~YK91+030)做超前地质预报,较为准确地掌握了富水带和节理密集带的位置及规模。综合应用这几种超前预报方法能够解决各单一方法的缺陷,得到更准确的预报结果,为隧道掘进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关键字:超前地质预报,高密度直流电法,TSP,超前钻孔,长基岭隧道
期刊
摘要:车站北路浏阳河大桥是跨浏阳河的一座特大桥,主桥全长385m,最大跨径152m,采用变截面连续梁形式,本文主要阐述主桥的相关设计。  关键词:变截面连续梁,主跨152m ,结构测算 ,预应力设计  Abstract: the Station Road north across the liuyang river bridge is liuyang river a big bridge, th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