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师德师风的建设研究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xiax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传统的师德观正经受冲击。目前,高校教师中存在多种不良行为,学校必须认清市场经济的特点,充分了解问题的复杂原因,多途径加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师德师风建设。
  关键词市场经济高校师德师风
  中图分类号:G4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311-01
  
  中国作为一个年轻的市场经济国家,正处在法制不完善、传统道德受到巨大冲击的时期。在内因、外因的双重作用下,高校教师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已刻不容缓。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素质退化
  一是职业责任感淡化、敬业精神衰退、理想信念丧失。当前,部分教师发生了价值迷失,不是把教师职业当作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崇高事业,而仅仅当作一种谋生手段,丧失了事业心、责任感,表现出缺乏进取精神,满足于一般性工作的特点。
  二是缺乏整体协作精神。由于不能正确对待同事和其它人际环境,部分教师或只讲竞争、不讲合作。由于缺乏相互尊重、取长补短的精神,导致教学、科研方面的共同协作受到影响,势必降低高校的科研效率。
  三是政治思想淡薄倾向。在一些教师看来,只需做好教学、科研工作,对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了解不多,学习不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不甚关注甚至漠不关心。
  (二)名利至上
  一是弄虚作假、学术腐败。在高校教育工作者中存在治学不严谨,心态浮躁,学术功利化倾向严重等问题,有的科研成果经不起推敲,有的甚至坠落为学术掮客,甚至学术骗子,出现剽窃等弄虚作假现象。
  二是主副业精力投入颠倒。个别教师以单纯挣钱为目的,不安心本职工作,置学校和学生于不顾,轻校内课堂教学,重校外兼职,为个人利益从事一些同自己业务提高关系不大的工作。
  三是价值扭曲,以教谋利。有的教育工作者用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处理师生关系,金钱至上、人情物化,视日常教学为一种智能输出,把教育教学看作是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甚至直接利用教师职权从学生身上谋利。
  这些不良的思想和行为极大的阻碍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这迫切要求我们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促进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高校师德师风存在上述问题,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包括制度不健全和道德自律、他律不力等。
  (一)内在的主观原因
  第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有一些教师认为,教学、科研是实际的工作,至于思想政治工作没有硬指标,如果耗用过多精力就会冲击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教学、科研工作不可能孤立进行。
  第二,个人主义价值观流行。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社会成员的本质归根到底是“经济人”,其行为不可避免带有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利己”的性质。又由于社会处在转型期,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道德失范、收入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容易诱使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流行,导致“重利轻义”等错误的价值取向。
  (二)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
  第一,外部约束不健全。高校师德建设没有形成一套健全的约束机制和操作规范。由于传统文化道德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逐渐显得苍白无力,自主的道德约束效益减小。此时,外部约束的缺位无疑会使师德师风建设无所依凭。
  第二,错误思想的误导。“重才轻德”的错误思想在高校教师中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如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对师德修养的要求过于笼统,不易操作,客观上产生了误导作用。
  第三,师德师风建设缺乏有效的方法。面对教师的工作性质、自身特点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绝大部分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在形式、方法和手段方面还不到位,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形式陈旧、内容单调、手段呆板等问题。
  
  三、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建议
  
  (一)道德约束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基础
  师德师风建设的基础是道德自律。由于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不能也不宜被完全法令化,因此还存在正式规则无法约束的行为。道德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非正式规则,作为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内在人格力量,有助于人们克服各种不良倾向。
  第一,建立正确的教师道德观。教师内心的是非标准,是一种行为原则和规范,它使教师能正确区分自身行为的是非,自觉抵制不道德行为的诱惑。因此,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应首先引导教师强化道德自律,坚持不懈地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第二,加强道德监督与他律。高校师德师风监督要实行自律和他律相结合。人的思想是不断变化的,人行为的稳定性也是有限的,环境往往可以强化或弱化、甚至改变人们的思想行为。师德师风建设,仅靠自律远远不够。高校的管理要善于对教师的思想、行为进行群体认知与评判、约束与规范,形成强有力的群体道德他律。
  (二)制度约束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必然要求
  道德是一种主观意识形态,在道德约束弱化时期,各种法律、制度以强制手段体现出道德的最低底线,对维护社会秩序是必要的。因此,应认真制定并执行科学的师德师风规范,并使规范制度化。第一,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规章制度。制度建设的关键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师德师风规章制度,尤其应建立一套科学的师德师风评价机制,避免考核的随意性、盲目性和腐败性。第二,强化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一是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机制两个方面。二是应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和监控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网络,对教师职业道德状况进行监督和评议。第三,强化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法制约束。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必须从德治推进到法治,强化教师的法律意识,尤其是尊重知识产权,处理好金钱和道德、法律的关系,“创收”时别忘了法制约束。
  (三)关注教师需求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人文保障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最终是由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状况决定的,所谓“衣食足而知荣辱”。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除了大力弘扬师德精神外,一定要多站在教师的角度,切实关注教师的利益需求,理解教师的合理要求,不断改善教师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条件,才能增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推动师德建设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春茂.高校师德建设要强化制度保障.光明日报.2005-09-07.
  [2]宋君华.浅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师德师风建设.南昌高专学报.2006(6).
  [3]周清湘.社会转型期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思考.现代企业教育.2008(2).
  [4]叶平.关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若干思考.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8(4).
其他文献
劳务派遣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新型用人形式,发展迅速.新出台后,其对于劳务派遣的相关规定引起了一些争议.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劳务派遣的相关规定,探讨劳务派遣发展的现状
刑事法律与民事法律对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不同规定,给司法实践带来了矛盾和困惑。这种格局使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得不到公平的待遇,损害了司法公正,也有违立法的初衷。刑事附
期刊
在我国法定的刑罚消灭事由中,超过追诉时效就是其中之一。但终其原因、适用始终存在着一定的争论,其利弊更是许多刑法学家着力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就其利弊,综合主要学说,对
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是中职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和管理的中坚力量,本文主要从注重班主任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和如何做好学生的思
众所周知,证据乃诉讼的灵魂。如今,证据规则的建立已经成为刑事司法制度改革的关键,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又是证据立法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国内刑事证据的现状,对非法证据出现的
在日常教学中,提问是一种必要的教学手段;是教师教学计划的有效反馈和进行课堂活动的纽带,是师生互动的一种途径;也是学生思维达到灵活使用所学知识的一种方法。要使课堂问题
期刊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工程量清单计价实施过程中一些常见的问题和应对策略,为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1、处理好确定工程合理低价问题;2、合
我连续做了五年的班主任,回想第一年做班主任时:虽然学校和班级都有规章制度,但学生的违纪现象仍然层出不穷;我在班级管理上虽比以前在内地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多得多,但班上
期刊
随着电气化铁路网络的不断扩展,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要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