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珠峰登山队3月15日从乌鲁木齐人民广场启程,5月16日成功登顶珠峰,5月30日圆满返回乌鲁木齐,共历时76天。新疆人第一次登上了世界屋脊,用脚步丈量了珠穆朗玛。
今夜无人入眠
5月15日,新疆啤酒登山队珠峰大本营的天空阴沉沉的,而大本营弥漫的气氛也像天气一样让人压抑,看似平静的面容都难以掩饰忐忑不安的心情。队员们能否冲顶成功,就在今夜一搏!
21时40分,队长杨春风与大本营取得联系,海拔8300米C3营地满天繁星,没有一丝风。队员们已经休息好了,大家起床、吃饭、装水、检查装备,准备向顶峰进发。
大本营指挥部技术顾问阿克布通过无线电叮嘱杨春风,队员出发后,到达海拔8600米第二台阶时,如果天还没亮的话,先不要横切,可以换氧气,但注意安全,第二台阶的雪肯定有点厚,那里的路绳细,通过时要一个个过。
23时15分,队员从海拔8300米营地出发。这里的海拔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了,很多人在这里会产生意识模糊、无法控制肢体的状况,虽然现在大部分攀登珠峰者都有充足的氧气,但在大量吸氧的情况下,许多人会对自己的体力产生夸大的估计,很容易发生危险。
5月16日零时左右,珠峰大本营的所有人员为出发的队员在营地附近的山坡上举行“煨桑”仪式,雪下得很急,篝火熊熊燃烧起来,松柏枝盖向火中,捂出滚滚浓烟向着珠峰飘去,火光从大本营发出,穿透漆黑的夜空,将祝福传向海拔8300米营地,大家纷纷把糌粑洒进火中,为即将向顶峰冲刺的队员们祈福,希望他们平安凯旋。
焦急地等待
夜深了,可帐篷里的每个人心里都绷着一根弦,毫无睡意。记者们每人手边都放着笔和采访本,耳朵机警地听着无线电台发出的任何声音。
为了度过这个漫长而寒冷的夜晚,缓和大家焦急等待的心情,技术顾问阿克布、总指挥侍海峰、杨春风的爱人良子玩起了扑克牌,良子看起来很平静,可是打扑克时却明显心不在焉,老是输牌。
我和其他几个新疆的记者,也是焦虑不安。为了调节气氛,大家开着玩笑,削了一大堆水果,煮了一大壶水果甜汤,这是今天晚上大家的“宵夜”。一边煮,大家还一边说:“要是队员冲顶后能立刻喝上这样的水果汤,该多好!”
大家都知道队员们现在正在从海拔8300米向海拔8600米的行进中。这中间有著名的第一台阶,还有一段有雪有冰的碎石坡,需要运动员有综合的攀岩攀冰技术。在快到第二台阶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岩石坡,需要运动员在这里横切50多米(即这个坡的一端是死路,必须从一个水平走过去,到这个坡的另一边,叫横切),在海拔这么高的地方,做这么长距离的横切动作,一旦中间有一个脚站立不稳,很可能发生意外。
海拔8600米的第二台阶是珠峰攀登的一大难关。1975年,我国登山队在这里架设了一架金属梯,大大降低了攀登难度,近两年,为了方便,我国在这里又架设了一具金属梯。
即便如此,由于珠峰峰顶天气变化无常,下午经常刮大风,非常危险。所以每天中午2点钟成了著名的“关门时间”,2点后再冲顶有极大的危险性。而这里也成了攀登珠峰最拥堵的地方,以一队10名运动员攀登一具梯子为例(还不考虑从顶峰下撤人员),每人攀登这个梯子的时间在5-10分钟(这是一般人的,要是女性,可能更慢,最慢的据说是20多分钟),最后一个人在这里等待的时间就是50-100分钟。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家毫无睡意。16日零时45分,忽然传来队长杨春风的声音,队员已到达接近第一台阶的山脊上。接下来,队员们要过第二台阶了。时间又过去了快3个小时,再也没有传来新的消息,大家都暗暗为队员捏了把汗。
惊人的速度
5月16日凌晨3时35分,终于又传来队长杨春风的声音:“全体5名攀登队员已经顺利翻过第二台阶,正在换氧气,没有风,但是下了中量的雪。现在队员准备冲顶。”
包括技术顾问阿克布在内,大家都惊讶于他们的速度,出发后仅用了四个多小时,全体队员就从海拔8300米翻过了第二台阶。阿克布说,如果按照这个速度,队员大概再过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到达顶峰。
速度快,表明队员的体力还不错,攀登过程也比较顺利,但是如果太早登顶,天还没亮,遇见顶上起风,容易冻伤,而且天黑,队员没法拍到清晰的照片,如果下撤到第二台阶时天还没亮,也容易发生危险。
阿克布告诉杨春风,要队员保持体力,雪太大就在第二台阶稍作休息,慢慢冲顶,最好能在天快亮时到达顶峰。
帐篷里唏嘘一片,大家小声地交谈:“太快了!”“不知那么大的雪,会不会对下撤带来影响?”
打扑克的开始扔下手中的牌,无心恋战了。而记者们都在奋笔疾书,有的眉头紧锁,有的高兴地笑笑,又不置可否地摇摇头。
这时,大本营的雪越下越急,地上厚厚的一层。就连看着最沉着冷静的技术指导阿克布也露出担心的神色,他开始联系海拔6500米前进营地的厨师,询问前进营地的天气情况,传回的消息是前进营地没有下雪。阿克布安慰大家:“只要上面不要刮风,就不会冻伤,大家不要担心。”
激动人心的时刻
5月16日凌晨6时10分,一宿没有睡觉的大家,开始趴在桌子上迷糊。突然无线电台发出声响:“我是杨春风,我已经到达珠峰峰顶!”
帐篷里一下骚乱起来,“登顶了!”迷糊的人立刻清醒过来,记者立刻拿笔记录下这激动人心的一刻,随即大家又恢复寂静,全都屏声静气接着听杨春风下面的话:“珠峰峰顶天边已经开始泛白!我在峰顶可以看到其他几个队员和登山协作正慢慢向峰顶攀登!”杨春风的声音听起来状态很好。
阿克布和侍海峰祝贺杨春风成功登顶,并嘱咐他在峰顶的佛像(佛像是另一支队伍的夏尔巴协作修路时带上去的)旁拍照,在下撤时注意安全。
通话结束后,大家激动地举起酒杯,为庆祝杨春风登顶成功干杯,并祈祷他平安下撤。
大家都翘首等着下一个队员的消息。记者林搏跑到帐篷外冲着因为太困而去小睡的其他记者喊:“登顶了!杨春风登顶了!”
其他记者一下子就挤进这个帐篷里来了,七嘴八舌地问我们刚才登顶的通话情形,一算时间,杨春风从海拔8300米出发到登顶花了也就7个小时,登过9座8000米以上高峰的技术顾问阿克布也觉得杨春风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凌晨7时09分,峰顶的杨春风向大本营喊话:“云南队员任子翔登顶了!”话音未落,就听到有人大喊:“杨春风,你高反(高山反应)了是不是?我是张京川!张京川于7点过9分登顶了!”接着听到杨春风的笑声,大家一听也笑了起来,这不是云南队员张京川的声音么。大概是杨春风太激动,把张京川的名字搞错了。随即大家又是惊讶,因为在平时的训练里,张京川经常都是最后一个到达目的地,没想到他第二个登上珠峰峰顶。杨春风在顶上呆了1个多小时,然后下撤。
帐篷里,大家越来越激动,心里也越来越惦记其他没上来的队员。8时05分,新疆队员安少华和云南队员任子翔登上珠峰峰顶,与张京川汇合。当任子翔向营地喊话时,他的声音发颤,显得非常激动:“我登上珠峰了!阿克布,你太伟大了!”
我看到记者张小弟的眼泪哗就流了下来,云南春城晚报记者杨杰的眼眶也一下子湿了。其他人也都是眉开眼笑。
因为一直都没有听到新疆队员安少华的声音,和他一起在顶上的张京川说他的体力有些透支,大家都很担心。后来在下撤时,终于听到安少华用无线电和大家通话:“我的体力还好,有一点透支,不过没有太大关系,请大家放心!”
另一名甘肃队员袁玮,让大家一直都悬着一颗心。在前面训练阶段,他的体力好是有目共睹的,可是一直到5月16日早上9时多,还没有他登顶的消息传回来。大家都非常着急。
一直等到10时50分,大本营终于等来了袁玮登顶的消息。这样,新疆啤酒珠峰登山队5名队员全部顺利登顶。
5月30日新疆啤酒珠峰登山队全体队员、工作人员,随行记者圆满返回乌鲁木齐,历时76天。新疆人第一次登上了世界屋脊,用脚步丈量了珠穆朗玛。
今夜无人入眠
5月15日,新疆啤酒登山队珠峰大本营的天空阴沉沉的,而大本营弥漫的气氛也像天气一样让人压抑,看似平静的面容都难以掩饰忐忑不安的心情。队员们能否冲顶成功,就在今夜一搏!
21时40分,队长杨春风与大本营取得联系,海拔8300米C3营地满天繁星,没有一丝风。队员们已经休息好了,大家起床、吃饭、装水、检查装备,准备向顶峰进发。
大本营指挥部技术顾问阿克布通过无线电叮嘱杨春风,队员出发后,到达海拔8600米第二台阶时,如果天还没亮的话,先不要横切,可以换氧气,但注意安全,第二台阶的雪肯定有点厚,那里的路绳细,通过时要一个个过。
23时15分,队员从海拔8300米营地出发。这里的海拔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了,很多人在这里会产生意识模糊、无法控制肢体的状况,虽然现在大部分攀登珠峰者都有充足的氧气,但在大量吸氧的情况下,许多人会对自己的体力产生夸大的估计,很容易发生危险。
5月16日零时左右,珠峰大本营的所有人员为出发的队员在营地附近的山坡上举行“煨桑”仪式,雪下得很急,篝火熊熊燃烧起来,松柏枝盖向火中,捂出滚滚浓烟向着珠峰飘去,火光从大本营发出,穿透漆黑的夜空,将祝福传向海拔8300米营地,大家纷纷把糌粑洒进火中,为即将向顶峰冲刺的队员们祈福,希望他们平安凯旋。
焦急地等待
夜深了,可帐篷里的每个人心里都绷着一根弦,毫无睡意。记者们每人手边都放着笔和采访本,耳朵机警地听着无线电台发出的任何声音。
为了度过这个漫长而寒冷的夜晚,缓和大家焦急等待的心情,技术顾问阿克布、总指挥侍海峰、杨春风的爱人良子玩起了扑克牌,良子看起来很平静,可是打扑克时却明显心不在焉,老是输牌。
我和其他几个新疆的记者,也是焦虑不安。为了调节气氛,大家开着玩笑,削了一大堆水果,煮了一大壶水果甜汤,这是今天晚上大家的“宵夜”。一边煮,大家还一边说:“要是队员冲顶后能立刻喝上这样的水果汤,该多好!”
大家都知道队员们现在正在从海拔8300米向海拔8600米的行进中。这中间有著名的第一台阶,还有一段有雪有冰的碎石坡,需要运动员有综合的攀岩攀冰技术。在快到第二台阶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岩石坡,需要运动员在这里横切50多米(即这个坡的一端是死路,必须从一个水平走过去,到这个坡的另一边,叫横切),在海拔这么高的地方,做这么长距离的横切动作,一旦中间有一个脚站立不稳,很可能发生意外。
海拔8600米的第二台阶是珠峰攀登的一大难关。1975年,我国登山队在这里架设了一架金属梯,大大降低了攀登难度,近两年,为了方便,我国在这里又架设了一具金属梯。
即便如此,由于珠峰峰顶天气变化无常,下午经常刮大风,非常危险。所以每天中午2点钟成了著名的“关门时间”,2点后再冲顶有极大的危险性。而这里也成了攀登珠峰最拥堵的地方,以一队10名运动员攀登一具梯子为例(还不考虑从顶峰下撤人员),每人攀登这个梯子的时间在5-10分钟(这是一般人的,要是女性,可能更慢,最慢的据说是20多分钟),最后一个人在这里等待的时间就是50-100分钟。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家毫无睡意。16日零时45分,忽然传来队长杨春风的声音,队员已到达接近第一台阶的山脊上。接下来,队员们要过第二台阶了。时间又过去了快3个小时,再也没有传来新的消息,大家都暗暗为队员捏了把汗。
惊人的速度
5月16日凌晨3时35分,终于又传来队长杨春风的声音:“全体5名攀登队员已经顺利翻过第二台阶,正在换氧气,没有风,但是下了中量的雪。现在队员准备冲顶。”
包括技术顾问阿克布在内,大家都惊讶于他们的速度,出发后仅用了四个多小时,全体队员就从海拔8300米翻过了第二台阶。阿克布说,如果按照这个速度,队员大概再过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到达顶峰。
速度快,表明队员的体力还不错,攀登过程也比较顺利,但是如果太早登顶,天还没亮,遇见顶上起风,容易冻伤,而且天黑,队员没法拍到清晰的照片,如果下撤到第二台阶时天还没亮,也容易发生危险。
阿克布告诉杨春风,要队员保持体力,雪太大就在第二台阶稍作休息,慢慢冲顶,最好能在天快亮时到达顶峰。
帐篷里唏嘘一片,大家小声地交谈:“太快了!”“不知那么大的雪,会不会对下撤带来影响?”
打扑克的开始扔下手中的牌,无心恋战了。而记者们都在奋笔疾书,有的眉头紧锁,有的高兴地笑笑,又不置可否地摇摇头。
这时,大本营的雪越下越急,地上厚厚的一层。就连看着最沉着冷静的技术指导阿克布也露出担心的神色,他开始联系海拔6500米前进营地的厨师,询问前进营地的天气情况,传回的消息是前进营地没有下雪。阿克布安慰大家:“只要上面不要刮风,就不会冻伤,大家不要担心。”
激动人心的时刻
5月16日凌晨6时10分,一宿没有睡觉的大家,开始趴在桌子上迷糊。突然无线电台发出声响:“我是杨春风,我已经到达珠峰峰顶!”
帐篷里一下骚乱起来,“登顶了!”迷糊的人立刻清醒过来,记者立刻拿笔记录下这激动人心的一刻,随即大家又恢复寂静,全都屏声静气接着听杨春风下面的话:“珠峰峰顶天边已经开始泛白!我在峰顶可以看到其他几个队员和登山协作正慢慢向峰顶攀登!”杨春风的声音听起来状态很好。
阿克布和侍海峰祝贺杨春风成功登顶,并嘱咐他在峰顶的佛像(佛像是另一支队伍的夏尔巴协作修路时带上去的)旁拍照,在下撤时注意安全。
通话结束后,大家激动地举起酒杯,为庆祝杨春风登顶成功干杯,并祈祷他平安下撤。
大家都翘首等着下一个队员的消息。记者林搏跑到帐篷外冲着因为太困而去小睡的其他记者喊:“登顶了!杨春风登顶了!”
其他记者一下子就挤进这个帐篷里来了,七嘴八舌地问我们刚才登顶的通话情形,一算时间,杨春风从海拔8300米出发到登顶花了也就7个小时,登过9座8000米以上高峰的技术顾问阿克布也觉得杨春风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凌晨7时09分,峰顶的杨春风向大本营喊话:“云南队员任子翔登顶了!”话音未落,就听到有人大喊:“杨春风,你高反(高山反应)了是不是?我是张京川!张京川于7点过9分登顶了!”接着听到杨春风的笑声,大家一听也笑了起来,这不是云南队员张京川的声音么。大概是杨春风太激动,把张京川的名字搞错了。随即大家又是惊讶,因为在平时的训练里,张京川经常都是最后一个到达目的地,没想到他第二个登上珠峰峰顶。杨春风在顶上呆了1个多小时,然后下撤。
帐篷里,大家越来越激动,心里也越来越惦记其他没上来的队员。8时05分,新疆队员安少华和云南队员任子翔登上珠峰峰顶,与张京川汇合。当任子翔向营地喊话时,他的声音发颤,显得非常激动:“我登上珠峰了!阿克布,你太伟大了!”
我看到记者张小弟的眼泪哗就流了下来,云南春城晚报记者杨杰的眼眶也一下子湿了。其他人也都是眉开眼笑。
因为一直都没有听到新疆队员安少华的声音,和他一起在顶上的张京川说他的体力有些透支,大家都很担心。后来在下撤时,终于听到安少华用无线电和大家通话:“我的体力还好,有一点透支,不过没有太大关系,请大家放心!”
另一名甘肃队员袁玮,让大家一直都悬着一颗心。在前面训练阶段,他的体力好是有目共睹的,可是一直到5月16日早上9时多,还没有他登顶的消息传回来。大家都非常着急。
一直等到10时50分,大本营终于等来了袁玮登顶的消息。这样,新疆啤酒珠峰登山队5名队员全部顺利登顶。
5月30日新疆啤酒珠峰登山队全体队员、工作人员,随行记者圆满返回乌鲁木齐,历时76天。新疆人第一次登上了世界屋脊,用脚步丈量了珠穆朗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