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John Bitchener 与Neomy Storch的新作进行了介绍,并做了简要评价。该书较为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二语写作反馈领域的最新研究以及理论依据,为国内二语写作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以及为二语写作反馈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书面纠正性反馈与二语发展》;二语写作;反馈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8-00-02
二语习得在研究领域里一直具有争议性,因此也产生了很多关于此方面研究成果的话题就是书面纠正性反馈。其中, 反馈是否能促进二语的发展是一个引发了很多针锋相对的观点。例如,Truscott持续地对二语习作中的语法错误提供反馈这一行为进行了批评,而有大量的研究人员则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书面纠正性反馈无论是对于学习者在短期,还是长期的写作表现方面都有明显帮助。
奥克兰大学的John Bitchener教授以及墨尔本大学的Neomy Storch合作的新书Written Corrective Feedback for L2 Development(John Bitchener&Neomy Storch.2017.Written Corrective Feedback for L2 Development. Bristol;Buffalo:Multilingual Matters.ISBN 9781783095049 )从认知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两个视角,围绕纠正性反馈是否对二语发展有积极影响这一议题,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和批判性的分析并基于该分析提出一系列研究建议和展望。
一、全书简介
全书分为六章。在第一章中,作者介绍了该书的写作目的,界定了核心概念,解释了书面糾正性反馈研究的意义,并对全书的结构框架进行了总体介绍。第二章从认知理论视角探讨了书面纠正性反馈与二语发展的关系。第三章从认知理论视角下对书面纠正性反馈研究进行了回顾。第四章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探讨书面纠正性反馈与二语发展关系。第五章在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对书面纠正性反馈研究进行了回顾。第六章作者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二、简评
(一)认知理论视角下的书面纠正性反馈
作者分析了二语学习的中心目标与两种能力(习得性的能力和学得的能力)以及两种语言知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关系[1]。作者认为二语学习的中心目标就是在理解和使用目标语言的过程中达到或者接近本族语的语言能力,这种语言能力达到的标准就是语言学习者可以在口头的真实互动中连续、自动、准确、恰当地使用目标语言。
对于这两种语言能力和语言知识,并不是没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两种知识处在大脑的不同部位,学得的知识无法转化为习得的知识。这就是二语习得理论中的无接口立场(non-interface position)。这一立场也为Truscott 所支持。持强接口立场的人认为,显性知识通过恰当语境下的练习,可以转化为隐性知识。弱接口立场的人,认为显性知识可以转化为隐性知识,但是该转化在方式与时间上有诸多限制,比如语言中的一些变体形式(如be动词),通过不断地强行记忆,可以转化为隐性知识,最终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实现无意识地正确使用。但是类似于否定这种结构,其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则要求学习者刚好处在需要使用这种语言形式阶段的时候才能实现。
认知加工理论、显性知识、陈述性知识的内化理论等都是建立在来自外界的信息输入基础上。对于二语学习者而言,存在正面输入(Positive evidence),也就是目标语中可接受的语言形式、语言结构和负面输入(negative evidence),即目标语中所不能接受的语言形式,书面纠正性反馈属于后者。输入假说认为可理解性的输入(正面输入)就足以促进二语的学习,但是互动论学说认为,仅仅接触正面二语输入是不够的,学习者还需要知道哪些输出不符合二语规范,二语学习者需要能够在纠正性反馈的帮助下纠正自己的错误。互动论学者以基于内容的语言学习环境以及沉浸式的语言环境的学习者为例,他们的语法准确性要远低于二语的流利性,但是这些学习者如果被提供负面输入(纠正性反馈),他们的语言准确性则可得到有效提升。
在认知理论框架下展开的研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一些研究仅仅观察有限的语言错误上的改进;其次,对于一些结论,例如有焦点的(focused)比分散式的(unfocused)书面反馈更有效,缺乏重复性的研究进行跟踪比较;最后,不同研究中的变量控制不统一而导致研究结论不一致的情况。
(二)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书面纠正性反馈
社会文化理论是建立在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研究基础之上,该理论解释人类的生物学意义上的认知禀赋如何发展演化为独一无二地相比其他物种的更高层次的人类自身可以掌控的认知能力。其关键假设是人类的更高层级的认知发展只能发生在专家和新手之间的互动,这些互动受到诸如物质性的和符号性的媒介诸如电脑、语言、手势的影响。在所有的符号性媒介中,语言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工具。社会文化理论与认知发展理论的最大的区别是,它认为认知功能首先出现在人类的社会互动交流中,然后在个体之间内化,该内化并非新手模仿专家的简单过程,而是新手与专家一起建立知识,该知识被新手加工成为自己独一无二资源的一个过程。在社会文化理论里,二语习得的影响因素(比如动机、教育环境等)被视作是一个整体体系,而不是一组松散的变量。
社会文化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最近发展区。在最近发展区内提供帮助,该帮助可以让学习者完成高于自己的能力范围的任务。该帮助是最低限度、必要的帮助、灵活的(contingent)和动态的(dynamic)帮助。学习者的需求可能发生变化,因此专家需要能洞察学习者对帮助的需求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当有信号表明学习者不再需要帮助时,帮助就需要立即退出。当学习者发出需要帮助的信号时,帮助就需要再次进入。需求的变化并不是一个线性的、逐级渐进的过程,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专家所提供的帮助需要最终能帮助学习者不仅完成手头的任务,更重要的是鼓励其逐步承担更大的责任、实现更大的任务目标。这一过程中,学习者获得自我调节的能力,这是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最终学习者可以不再需要依赖于专家完成任务。专家需要在恰当的时间实施或放弃对学习者的控制。在最近发展区内提供的帮助是无法事先设定的,它是在协商过程中发现的结果,这种帮助被称为“支架”。 社会文化理论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认为媒介在学习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媒介是讲个体与社会连接起来的过程,通过实体或者符号象征实现。一切人工制品如计算器、电脑等都是实体媒介,而数学公式、乐谱、语言等都是符号媒介。这些工具是行为发生的条件,可以塑造人们的行为。媒介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媒介的改变也会引发行为的改变,例如尺子被计算器所替代改变了人们进行算术计算的行为方式。社会文化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之一是活动理论,其最初由维果茨基提出,在经过Leontiev和Engestrom的发展以后,逐渐成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从活动理论视角看,书面纠正性反馈不再是一个单独发生的提供帮助的事件,而是一种活动。这个活动发生在一个具体的教育环境里而不是社会真空中。运用活动理论分析和研究书面纠正性反馈会同时关注活动中的个体和社会因素,而不是将微观和宏观割裂开看待,因为这些因素是相互作用的,很难将它们分开。要更好地理解学习者和教师在书面纠正性反馈中的行为,就需要考虑个体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不仅如此,研究应该采用一种历时的案例研究设计,因为历时研究中对多稿的反馈观察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反馈活动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包括目标、规则,以及行为规范。
在社会文化理论框架下展开的研究,一些结论的局限性则表现在:首先,一些研究声称教师所提供的支架式的書面反馈,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能比非支架式的反馈更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然而在互动中合作构建的知识是否被内化,学生在写作新的文本时能否独立使用该内化的知识,缺乏相关证据;其次,一些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一对一的会议形式的反馈;最后,一些研究虽然证明反馈能提升学生的写作稿件的质量,但是并不能证明学生的二语得到了发展。
三、结语
该书的最显著的特点是逻辑架构非常清晰,理论综述深入浅出,实证研究的综述简明扼要。各个章节既能相互呼应,也可以独立成章。其能较为全面系统地从语言习得的理论角度对书面纠正性反馈做了一个综述性的研究。并且,它也可以作为二语写作教师的在书面反馈方面的工作手册,这是它的实用价值。该书将书面纠正性反馈置于主流的两大语言习得理论框架之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且对近些年的相关研究案例进行了分析。对于从事写作研究的人员而言,该书为书面纠正性反馈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纠正性反馈多发生在外语或者二语的环境里,二语发展的衡量标准应该可以更有灵活性,外语学习者的语言体系,根据Spolsky(1990)的观点,是自成一个整体的系统,从语言学习者的视角判读其语言是否有发展,也许更能体现纠正性反馈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岑海兵.基于弱接口说的语法教学[J].嘉兴学院学报,2011,23(1):112-116.
(责任编辑:张咏梅)
关键词:《书面纠正性反馈与二语发展》;二语写作;反馈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8-00-02
二语习得在研究领域里一直具有争议性,因此也产生了很多关于此方面研究成果的话题就是书面纠正性反馈。其中, 反馈是否能促进二语的发展是一个引发了很多针锋相对的观点。例如,Truscott持续地对二语习作中的语法错误提供反馈这一行为进行了批评,而有大量的研究人员则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书面纠正性反馈无论是对于学习者在短期,还是长期的写作表现方面都有明显帮助。
奥克兰大学的John Bitchener教授以及墨尔本大学的Neomy Storch合作的新书Written Corrective Feedback for L2 Development(John Bitchener&Neomy Storch.2017.Written Corrective Feedback for L2 Development. Bristol;Buffalo:Multilingual Matters.ISBN 9781783095049 )从认知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两个视角,围绕纠正性反馈是否对二语发展有积极影响这一议题,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和批判性的分析并基于该分析提出一系列研究建议和展望。
一、全书简介
全书分为六章。在第一章中,作者介绍了该书的写作目的,界定了核心概念,解释了书面糾正性反馈研究的意义,并对全书的结构框架进行了总体介绍。第二章从认知理论视角探讨了书面纠正性反馈与二语发展的关系。第三章从认知理论视角下对书面纠正性反馈研究进行了回顾。第四章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探讨书面纠正性反馈与二语发展关系。第五章在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对书面纠正性反馈研究进行了回顾。第六章作者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二、简评
(一)认知理论视角下的书面纠正性反馈
作者分析了二语学习的中心目标与两种能力(习得性的能力和学得的能力)以及两种语言知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关系[1]。作者认为二语学习的中心目标就是在理解和使用目标语言的过程中达到或者接近本族语的语言能力,这种语言能力达到的标准就是语言学习者可以在口头的真实互动中连续、自动、准确、恰当地使用目标语言。
对于这两种语言能力和语言知识,并不是没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两种知识处在大脑的不同部位,学得的知识无法转化为习得的知识。这就是二语习得理论中的无接口立场(non-interface position)。这一立场也为Truscott 所支持。持强接口立场的人认为,显性知识通过恰当语境下的练习,可以转化为隐性知识。弱接口立场的人,认为显性知识可以转化为隐性知识,但是该转化在方式与时间上有诸多限制,比如语言中的一些变体形式(如be动词),通过不断地强行记忆,可以转化为隐性知识,最终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实现无意识地正确使用。但是类似于否定这种结构,其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则要求学习者刚好处在需要使用这种语言形式阶段的时候才能实现。
认知加工理论、显性知识、陈述性知识的内化理论等都是建立在来自外界的信息输入基础上。对于二语学习者而言,存在正面输入(Positive evidence),也就是目标语中可接受的语言形式、语言结构和负面输入(negative evidence),即目标语中所不能接受的语言形式,书面纠正性反馈属于后者。输入假说认为可理解性的输入(正面输入)就足以促进二语的学习,但是互动论学说认为,仅仅接触正面二语输入是不够的,学习者还需要知道哪些输出不符合二语规范,二语学习者需要能够在纠正性反馈的帮助下纠正自己的错误。互动论学者以基于内容的语言学习环境以及沉浸式的语言环境的学习者为例,他们的语法准确性要远低于二语的流利性,但是这些学习者如果被提供负面输入(纠正性反馈),他们的语言准确性则可得到有效提升。
在认知理论框架下展开的研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一些研究仅仅观察有限的语言错误上的改进;其次,对于一些结论,例如有焦点的(focused)比分散式的(unfocused)书面反馈更有效,缺乏重复性的研究进行跟踪比较;最后,不同研究中的变量控制不统一而导致研究结论不一致的情况。
(二)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书面纠正性反馈
社会文化理论是建立在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研究基础之上,该理论解释人类的生物学意义上的认知禀赋如何发展演化为独一无二地相比其他物种的更高层次的人类自身可以掌控的认知能力。其关键假设是人类的更高层级的认知发展只能发生在专家和新手之间的互动,这些互动受到诸如物质性的和符号性的媒介诸如电脑、语言、手势的影响。在所有的符号性媒介中,语言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工具。社会文化理论与认知发展理论的最大的区别是,它认为认知功能首先出现在人类的社会互动交流中,然后在个体之间内化,该内化并非新手模仿专家的简单过程,而是新手与专家一起建立知识,该知识被新手加工成为自己独一无二资源的一个过程。在社会文化理论里,二语习得的影响因素(比如动机、教育环境等)被视作是一个整体体系,而不是一组松散的变量。
社会文化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最近发展区。在最近发展区内提供帮助,该帮助可以让学习者完成高于自己的能力范围的任务。该帮助是最低限度、必要的帮助、灵活的(contingent)和动态的(dynamic)帮助。学习者的需求可能发生变化,因此专家需要能洞察学习者对帮助的需求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当有信号表明学习者不再需要帮助时,帮助就需要立即退出。当学习者发出需要帮助的信号时,帮助就需要再次进入。需求的变化并不是一个线性的、逐级渐进的过程,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专家所提供的帮助需要最终能帮助学习者不仅完成手头的任务,更重要的是鼓励其逐步承担更大的责任、实现更大的任务目标。这一过程中,学习者获得自我调节的能力,这是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最终学习者可以不再需要依赖于专家完成任务。专家需要在恰当的时间实施或放弃对学习者的控制。在最近发展区内提供的帮助是无法事先设定的,它是在协商过程中发现的结果,这种帮助被称为“支架”。 社会文化理论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认为媒介在学习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媒介是讲个体与社会连接起来的过程,通过实体或者符号象征实现。一切人工制品如计算器、电脑等都是实体媒介,而数学公式、乐谱、语言等都是符号媒介。这些工具是行为发生的条件,可以塑造人们的行为。媒介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媒介的改变也会引发行为的改变,例如尺子被计算器所替代改变了人们进行算术计算的行为方式。社会文化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之一是活动理论,其最初由维果茨基提出,在经过Leontiev和Engestrom的发展以后,逐渐成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从活动理论视角看,书面纠正性反馈不再是一个单独发生的提供帮助的事件,而是一种活动。这个活动发生在一个具体的教育环境里而不是社会真空中。运用活动理论分析和研究书面纠正性反馈会同时关注活动中的个体和社会因素,而不是将微观和宏观割裂开看待,因为这些因素是相互作用的,很难将它们分开。要更好地理解学习者和教师在书面纠正性反馈中的行为,就需要考虑个体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不仅如此,研究应该采用一种历时的案例研究设计,因为历时研究中对多稿的反馈观察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反馈活动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包括目标、规则,以及行为规范。
在社会文化理论框架下展开的研究,一些结论的局限性则表现在:首先,一些研究声称教师所提供的支架式的書面反馈,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能比非支架式的反馈更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然而在互动中合作构建的知识是否被内化,学生在写作新的文本时能否独立使用该内化的知识,缺乏相关证据;其次,一些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一对一的会议形式的反馈;最后,一些研究虽然证明反馈能提升学生的写作稿件的质量,但是并不能证明学生的二语得到了发展。
三、结语
该书的最显著的特点是逻辑架构非常清晰,理论综述深入浅出,实证研究的综述简明扼要。各个章节既能相互呼应,也可以独立成章。其能较为全面系统地从语言习得的理论角度对书面纠正性反馈做了一个综述性的研究。并且,它也可以作为二语写作教师的在书面反馈方面的工作手册,这是它的实用价值。该书将书面纠正性反馈置于主流的两大语言习得理论框架之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且对近些年的相关研究案例进行了分析。对于从事写作研究的人员而言,该书为书面纠正性反馈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纠正性反馈多发生在外语或者二语的环境里,二语发展的衡量标准应该可以更有灵活性,外语学习者的语言体系,根据Spolsky(1990)的观点,是自成一个整体的系统,从语言学习者的视角判读其语言是否有发展,也许更能体现纠正性反馈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岑海兵.基于弱接口说的语法教学[J].嘉兴学院学报,2011,23(1):112-116.
(责任编辑:张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