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必需的教育。人们在生活中得到教育,在教育中感悟生活,在教育中学会生活的技能,在运用生活技能的过程中得到教育。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生活的技能得到提升,人的品行也得到善的修炼,人的修为在生活中能得到充分的显现,同时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关键词:生活;教育;需求;发展
一、生活既教育的理论
生活教育理论是在生活教育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还拥有丰富而宝贵的实践经验。在陶行知的时期,生活教育运动经历了平民教育、乡村教育、科学下嫁、国难教育、抗战教育、民主教育六个阶段,在各个阶段,生活教育运动都有不同的特点与内容,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丰硕的成果。
在陶行知的历次阐述中,最完整、最明确的一次,则是给一位朋友的信中所谈的生活教育。他说,“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为避免瞎做瞎学瞎教,所以提出“在劳力上劳心”,以期理论与实践之统一。“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要把教育从鸟笼中解放出来。“即知即传”这一原则要把学问从私人的荷包里解放出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教人从源头上去追求真理。
陶行知认为,现在我们的主张,已经到了实现的时期了,问题是在怎样实现?从历史看来,可以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生活是生活,教育是教育,两者是分离而没有关系的。第二个时期,是教育即生活,两者沟通了,而学校社会化的议论也产生了。第三个时期,是生活即教育,就是社会即学校。
二、生活既教育的现实意义
1.教育的需求
陶行知说:“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在生活即教育的原则之下,人欲是有地位的,我们不主张以天理来压迫人欲”。我们这里主张生活即教育,就是要用教育的力量,来达民之情,遂民之欲,把天理与人欲打成一片。而我们今天的教育有没有达民之情,遂民之欲呢?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1997年至1998年做的全国性调查显示,28岁以下的城市青年希望自己的子女拥有博士以上学历的占44.5%。而据1999年所作的最新调查显示,全国城乡少年儿童的学历希望也高得惊人:希望拥有博士学位的近41%,其中城市占57%,农村占35%。同年,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公布的居民储蓄意愿调查结果表明:居民储蓄10%准备用于教育支出,高于准备用于购房支出7%的比重。教育投资成了家庭的第一投资意向。然而,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到2010年,中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只能从现在的9%到15%左右。应该说我们的教育还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
2.教育目标
陶行知说:“给生活以教育。”“我们应当利用自然界和社会的助力、阻力去培植幼年人的生活力,使他可以做个健全分子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这个学校(指师范学校)对于学生所要培植的也是生活力。他的目的是要造就有生活力的学生,使得每个人的生活力更加润泽丰富强健,更能抵御病痛,胜过困难,解决问题,担当责任,学校必须给学生一种生活力使他们可以单独或共同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而“有生活力的国民,是要靠着有生活力的教师培养的;有生活力的教师,又是要靠着有生活力的师范学校训练的。中国今日教育最急切的问题是旧师范教育之如何改造,新师范教育之如何建设。”
1993年7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儿童研究所发表了一篇题为《夏令营中的较量》的报道,披露了中日两国少年在一次探险夏令营中的不同表现。共青团中央书记处袁纯清书记在肯定我国青少年素质中积极一面的同时,指出其严重的缺陷:他们有抱负,但是缺乏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他们积极向上,但是缺乏与困难作斗争的意志和毅力;他们渴望更多的爱,但是往往不注意关心别人,缺乏同情心;他们追求美好的生活,但是往往不愿为之付出更多的劳动;他们智力发展比较快,知识面也比较广,但是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比较差;他们成人感确立得比较早,但依赖心理仍然强。归结起来有三条:一是生存能力弱,二是责任感不强,三是承受力差。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认真反思吗?
3.教育内容
“用生活来教育”人的特别本领就是不专靠自己的身体为工具,人能发明非身体的工具,制造非身体的工具,运用非身体的工具。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发明工具,制造工具,运用工具。生活教育教人发明生活工具,制造生活工具,运用生活工具。只有发明工具,制作工具,运用工具是真教育,是真生活。
据了解,从今年秋季开始,全国中小学一年级新生的主要学科用书,将使用根据修订后大纲编写的新教材,2001年以后其他年级、其他学科的教材也将到位。新修订的大纲加强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例如,小学语文要求学生学会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小学数学增加了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和初步分析的内容。这就是真生活,这才是真教育,它教人发明工具,制造工具,运用工具。
4.教学做合
“做”字有个特别定义,这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我们主张教学做是一件事的三方面:对事说是做;对自己之进步说是学;对别人影响说是教。”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学重在知识传授、记忆和再现,与实践严重脱节,不仅使学习变成目的模糊、枯燥乏味的填鸭过程,而且影响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养成,抑制了学生主动性与创造力培养,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所以,当前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实现教学观念的创新,突破传统的课程观和教师观,树立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新的教学机制。近年来,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开始逐步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显示出日益强盛的生命力。
三、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
陶行知形象地指出传统教育抹煞了人的聪明才智,堵塞了创造之路。“中国有两种病。一种是‘软手软脚病’,一种是‘笨头笨脑病’。害‘软手软脚病’的人,便是读书人,他的头脑一定靠不住,是呆头呆脑的。而一般工人农民都是害的‘笨头笨脑病’,所以都是粗手粗脚。”他还认为,“一个人要有贡献于社会,一定要手与脑缔结大同盟,然后,可以创造,可以发明,可以建设国家。”他提出:“解放眼睛,敲碎有色眼镜,教大家看事实。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布,使大家想得通。解放双手,剪去指甲,摔掉无形的手套,使大家可以执行头脑的命令,动手向前开辟。解放嘴,使大家可以享受言论自由,摆龙门阵,谈天,谈心,谈出真理来。解放空间,把人民与小孩从文化鸟笼里解放出来,飞进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丰富的食粮。解放时间,把人民与小孩从劳碌中解放出来,使大家有点空闲,想想问题,谈谈国事,看看书,干点与老百姓有益的事,还要有空玩玩,才算是有点做人的味道。”
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能尽量发挥出来。创新教育的重点不仅仅是那些操作层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强调创造一种适应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环境,更强调要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方式和习惯,涉及到教育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围绕创新教育的根本目标进行教育的综合改革,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是本课题的重要特征。可以说,创新教育是陶行知創造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深化,带有时代的特色。
参考文献:
[1]胡国枢.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
[2]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孙孔懿.教育失误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关键词:生活;教育;需求;发展
一、生活既教育的理论
生活教育理论是在生活教育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还拥有丰富而宝贵的实践经验。在陶行知的时期,生活教育运动经历了平民教育、乡村教育、科学下嫁、国难教育、抗战教育、民主教育六个阶段,在各个阶段,生活教育运动都有不同的特点与内容,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丰硕的成果。
在陶行知的历次阐述中,最完整、最明确的一次,则是给一位朋友的信中所谈的生活教育。他说,“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为避免瞎做瞎学瞎教,所以提出“在劳力上劳心”,以期理论与实践之统一。“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要把教育从鸟笼中解放出来。“即知即传”这一原则要把学问从私人的荷包里解放出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教人从源头上去追求真理。
陶行知认为,现在我们的主张,已经到了实现的时期了,问题是在怎样实现?从历史看来,可以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生活是生活,教育是教育,两者是分离而没有关系的。第二个时期,是教育即生活,两者沟通了,而学校社会化的议论也产生了。第三个时期,是生活即教育,就是社会即学校。
二、生活既教育的现实意义
1.教育的需求
陶行知说:“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在生活即教育的原则之下,人欲是有地位的,我们不主张以天理来压迫人欲”。我们这里主张生活即教育,就是要用教育的力量,来达民之情,遂民之欲,把天理与人欲打成一片。而我们今天的教育有没有达民之情,遂民之欲呢?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1997年至1998年做的全国性调查显示,28岁以下的城市青年希望自己的子女拥有博士以上学历的占44.5%。而据1999年所作的最新调查显示,全国城乡少年儿童的学历希望也高得惊人:希望拥有博士学位的近41%,其中城市占57%,农村占35%。同年,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公布的居民储蓄意愿调查结果表明:居民储蓄10%准备用于教育支出,高于准备用于购房支出7%的比重。教育投资成了家庭的第一投资意向。然而,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到2010年,中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只能从现在的9%到15%左右。应该说我们的教育还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
2.教育目标
陶行知说:“给生活以教育。”“我们应当利用自然界和社会的助力、阻力去培植幼年人的生活力,使他可以做个健全分子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这个学校(指师范学校)对于学生所要培植的也是生活力。他的目的是要造就有生活力的学生,使得每个人的生活力更加润泽丰富强健,更能抵御病痛,胜过困难,解决问题,担当责任,学校必须给学生一种生活力使他们可以单独或共同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而“有生活力的国民,是要靠着有生活力的教师培养的;有生活力的教师,又是要靠着有生活力的师范学校训练的。中国今日教育最急切的问题是旧师范教育之如何改造,新师范教育之如何建设。”
1993年7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儿童研究所发表了一篇题为《夏令营中的较量》的报道,披露了中日两国少年在一次探险夏令营中的不同表现。共青团中央书记处袁纯清书记在肯定我国青少年素质中积极一面的同时,指出其严重的缺陷:他们有抱负,但是缺乏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他们积极向上,但是缺乏与困难作斗争的意志和毅力;他们渴望更多的爱,但是往往不注意关心别人,缺乏同情心;他们追求美好的生活,但是往往不愿为之付出更多的劳动;他们智力发展比较快,知识面也比较广,但是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比较差;他们成人感确立得比较早,但依赖心理仍然强。归结起来有三条:一是生存能力弱,二是责任感不强,三是承受力差。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认真反思吗?
3.教育内容
“用生活来教育”人的特别本领就是不专靠自己的身体为工具,人能发明非身体的工具,制造非身体的工具,运用非身体的工具。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发明工具,制造工具,运用工具。生活教育教人发明生活工具,制造生活工具,运用生活工具。只有发明工具,制作工具,运用工具是真教育,是真生活。
据了解,从今年秋季开始,全国中小学一年级新生的主要学科用书,将使用根据修订后大纲编写的新教材,2001年以后其他年级、其他学科的教材也将到位。新修订的大纲加强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例如,小学语文要求学生学会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小学数学增加了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和初步分析的内容。这就是真生活,这才是真教育,它教人发明工具,制造工具,运用工具。
4.教学做合
“做”字有个特别定义,这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我们主张教学做是一件事的三方面:对事说是做;对自己之进步说是学;对别人影响说是教。”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学重在知识传授、记忆和再现,与实践严重脱节,不仅使学习变成目的模糊、枯燥乏味的填鸭过程,而且影响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养成,抑制了学生主动性与创造力培养,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所以,当前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实现教学观念的创新,突破传统的课程观和教师观,树立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新的教学机制。近年来,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开始逐步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显示出日益强盛的生命力。
三、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
陶行知形象地指出传统教育抹煞了人的聪明才智,堵塞了创造之路。“中国有两种病。一种是‘软手软脚病’,一种是‘笨头笨脑病’。害‘软手软脚病’的人,便是读书人,他的头脑一定靠不住,是呆头呆脑的。而一般工人农民都是害的‘笨头笨脑病’,所以都是粗手粗脚。”他还认为,“一个人要有贡献于社会,一定要手与脑缔结大同盟,然后,可以创造,可以发明,可以建设国家。”他提出:“解放眼睛,敲碎有色眼镜,教大家看事实。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布,使大家想得通。解放双手,剪去指甲,摔掉无形的手套,使大家可以执行头脑的命令,动手向前开辟。解放嘴,使大家可以享受言论自由,摆龙门阵,谈天,谈心,谈出真理来。解放空间,把人民与小孩从文化鸟笼里解放出来,飞进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丰富的食粮。解放时间,把人民与小孩从劳碌中解放出来,使大家有点空闲,想想问题,谈谈国事,看看书,干点与老百姓有益的事,还要有空玩玩,才算是有点做人的味道。”
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能尽量发挥出来。创新教育的重点不仅仅是那些操作层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强调创造一种适应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环境,更强调要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方式和习惯,涉及到教育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围绕创新教育的根本目标进行教育的综合改革,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是本课题的重要特征。可以说,创新教育是陶行知創造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深化,带有时代的特色。
参考文献:
[1]胡国枢.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
[2]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孙孔懿.教育失误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