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波兰与全世界的荣誉之争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yue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波兰,一个近乎神奇的民族,三次灭国,又三次重生,孕育出了哥白尼与肖邦,建立了中欧的第一所大学,创造了欧洲第一部民主宪法,如今整体经济却还徘徊在欧洲“三线”国家水准。
  波兰人骨子里带着两份基因:自由与坚韧,促使“他们在强盛时难有作为,但在没落时却永不灭亡”。如此特性,也被生生镌刻到了攀登领域。
  可以说,反季节攀登8000 雪峰,是一场波兰人与全世界的荣誉之争。本文将说说在这场勇敢战役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故事与一个人物:1980年的珠峰冬季首登、波兰史诗级攀登家库库奇卡(Jerzy Kukuczka)。

被耽搁的攀登民族


  20世纪80年代之前,如今被许多人称为“冰上战士”的波兰人对喜马拉雅山脉的认知还非常稀少与零散。为什么这么说?要知道,1978年意大利“登山皇帝”梅斯纳尔已经无氧登顶了南迦帕尔巴特峰,此外在1950~1960年之间,登山领域的许多个第一都已被拿下, 比如艾格北壁、珠峰、 7大洲最高峰等。
  波兰在登山上的“先天不良”,并不在他们自身,而是出于时代的无奈。彼时,正值苏美冷战时期,还未脱离苏联的共产主义波兰,不允许登山者们参加海外任何考察,当旁边兄弟国家的小伙伴们纷纷走向世界巅峰时,波兰人只能留在家里当个看客。
  尽管有些失望,但波兰登山者们并没有气馁。既然不能出国,那就在国内找寻机会。于是,位于波兰与斯洛伐克边界的Tatras成为了这些年轻人的首个目标( 通常波兰登山者接触山峰的区域顺序为Tatras、Dolomites, 阿尔卑斯山或者高加索山Alps、兴都库什山Hindukush以及喜马拉雅)。
  在所有攀登中,有一位在冬季的表现格外亮眼,他就是Andrej Zawada—第一个被政府允许在20世纪70年代出国的攀登者,也是为波兰登山者构建反季节攀登8000米级雪峰梦想的人。毫不夸张地说,他是铸就波兰“冬攀王国”的启蒙师。
  当Zawada完攀了位于Tatras的所有大目标后,他开始思考:“为何不去尝试在冬天攀登高海拔雪山呢?”
  1974年的冬天,Zawada站在了洛子峰海拔约8200米的地方,并声称10年内珠峰也可以在冬天登顶。这让波兰登山者看到了迎头赶上世界其他地区、挽回错过时代的机会。当时的他们,不仅仅想攀登,更想书写历史。
  1980年,波兰攀登者们在Zawada的指导下雄心勃勃地向珠峰挺进了。

1980冬季的珠峰之巅


  1980年2月17日下午14时25分,珠峰大本营,传来了波兰登山者Krzysztof的卫星电话:
  “你好,大本营!你能听见吗?”
  “能听见,你们在哪儿?你好,你好!”
  “你猜怎么着?!”
  “你好!你好!”
  “我们在(珠峰)峰顶,我们登顶了!”
  “如果不是珠峰,我们不可能梦想来到这里攀登!”
  登顶的是两位波兰人:Krzysztof Wielicki与Leszek Cichy,整个攀登耗费整整10天。实际上,这次登顶能够顺利完成,前后花费了近3年。
  自从1977年起,Zawada就开始努力从尼泊尔当局获得冬季攀登的许可证。与此同时,波兰攀登者们则积极投入了训练中。1979年11月,许可证终于下来了,距离前往珠峰的时间所剩无几,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备齐登山队伍所需的全部装备、物资与金钱。
  接下来的几周,真的是见证奇迹的时候。
  你能想象吗?那时整个波兰的商店货架上,只能找到醋与伏特加,但是组织者们居然在规定的时间内设法筹齐了所有东西。
  1980年1月5日,由Zawada带领的波兰攀登队,共计20人(其中两位摄影师)外加5名夏尔巴人(由Pemba Norbu领导)在珠峰南面建立了大本营。
  攀登最初阶段比较顺利,10天内队伍已经在海拔7150米处建立了三号营地。异常顺遂的开局,甚至让队伍中的部分人怀疑:“为什么到目前为止,还没人在冬天登上过珠峰?”
  说曹操,曹操就到。没多久,狂风开始了,队伍不得不反反复复前进一段,又折返回来。一个月后,20位攀登者只剩下几名还有信心试图登顶。
  2月15日,是登山许可证规定的最后攀登期限。眼看时间将近,一名联络员出发请求尼泊尔方延期许可证,好在争取了两天,至2月17日。
  2月13日,Zawada、Ryszard Szafirski、Leszek Cichy与Krzysztof Wielicki以英勇的姿态爬上了珠峰南坳,并在此度过了一夜。Zawada疲惫不堪,打算放弃登顶,并鼓励年轻登山者继续。2月16日,Cichy和Wielicki抵达南坳口,夜间非常寒冷,气温低至-42℃,两人仅进食了果凍、冻干的小牛排以及少许以往攀登者留在南坳的面包。凌晨6时50分,两人轻装冲顶(每人仅携带一瓶氧气罐)。
  下午14时25分,两人抵达峰顶,记录了最低温度,保存了积雪样本,并留下了一个小十字架和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的祈福念珠,随后下撤。
  下撤往往比上升更加危险。此时的Cichy和Wielicki早已精疲力尽,两人没有手电,后者还冻伤了脚趾,导致行动异常迟缓。Cichy率先抵达了设在South Col的帐篷,一个小时后、Wielicki也回来了。他冻伤的脚趾,花了队伍一整夜时间处理,才得以保住。
  次日,两人下撤至三号营地,并与队伍其他成员会合。 2月19日,两位勇士顺利撤回了大本营。

登山奇才:Kukuczka


  1980年珠峰冬攀登顶,震惊全球攀登界,这是第一次有人证明人类真的能在冬季登顶8000 。随后4年,波兰人完全掌握了在冬季登顶高海拔雪山的秘诀,并从1984年开始以每年一座的速度完成了6 座8000 的反季节攀登。
  梳理这段辉煌的历史,你会惊讶地发现有一个人的名字出现了4次,其中3次为首登,1次开辟新路线。这个人就是Kukuczka—与梅斯纳尔平分秋色的世界级攀登家。
  1948年3月24日,Kukuczka出生在波兰南部的一座小城卡托维茨(Katowice),中学毕业后的第一份职业是矿工。这段工作经历,让他与绳索、攀登器械结下了缘分。
  1965年9月4日,Kukuczka被朋友带着来到了一面高25米的石灰岩前,此后发现“攀登才是一生最重要的事情”。随后,他加入了当地一所攀登俱乐部,仅用1年就通过了全部课程。
  1971年,羽翼已丰的Kukuczka在冬季完成了Tatra山最难的一条路线。24岁时,他又与搭档一起在May Durny Szczyt北壁开发了一条新线路。
  1977年,Kukuczka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喜马拉雅之旅,首座山峰为南迦帕尔巴特,世界第9高峰,海拔8126米。但非常遗憾,这次尝试以失败告终。
  两年后,他的攀登开了挂,凭借精湛、干净的阿式攀登,成为“登山皇帝”梅斯纳尔最大的竞争者,坊间传闻两人甚至一直在暗暗较劲谁将成为世界首个完攀14座8000 雪峰的人。
  结局尽管是梅斯纳尔率先完成,但在一定程度上,Kukuczka创造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攀登极致—1979年至1987年,他共计开辟了10条新线路,4次冬季攀登,仅1次使用氧气。
  1989年10月24日,Kukuczka在尝试以阿式攀登开辟洛子峰南壁新路线的途中罹难。不知道是不是上天的特意安排,他的第一座8000米也是洛子峰,那次成功登顶下撤时,他知道“自己一定会再次回到这里”。
  讓Kukuczka逝去的罪魁祸首是一根临时在加德满都市场上买来的二手运输绳,直径约6毫米,原本只想用来代替过度的主绳。那天,当他抵达洛子峰海拔8200米时,这根临时路绳毫无征兆地断裂了,导致他被瞬间被抛了下去,滑坠距离超过2000米。至今,他的遗体还未被找到。
  Kukuczka离开后,留下了妻子与两个孩子,其中一位孩子Wojciech Kukuczka也攀登了珠峰。我想,这种血脉相通向往自由、向往雪山、触摸未知的传承,是波兰人能够持续在冬季攀登中惊艳世界的最大因素。
  尽管还有一座K2未能拿下,但这场一国抵御一世界的荣誉之争,波兰人赢得相当彻底。这份坚韧,最终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可,也赢得了许多荣耀称谓—“冰上战士”“冬日之王”等。2018年1月,一支波兰登山队已整装完毕,准备向K2发起冲击,期待他们的凯旋,续写新的攀登传奇。
其他文献
2017年9月26日至10月3日,我跟随猛犸象登山学校招募的第一批中国学员来到瑞士,深入世界高山运动的发源地—阿尔卑斯山脉,进行初级雪山攀登培训,探寻猛犸象登山学校背后的故事。从零开始 人生第一座雪山  我们一行7人,6个人都没穿过冰爪用过冰镐,5个人没登过雪山,4个人没上过高海拔,2人没滑过雪,1人甚至从未见过雪。这次行程的强度和难度属于中级,虽然全程都有全能向导陪同、一切都已安排妥当,但对于大
中国首支民间女子珠峰(南坡)登山队队员。  实事求是地说,基于户外运动的高风险性恐怕任何保险公司都不可能有绝对万全的险种,因此在与慧择保险网副总裁蒋力、磨房保险平台负责人魏强两位第三方保险平台机构负责人以及中国首支民间女子珠峰(南坡)登山队队员子君的沟通中,所有话题参与者都会不约而同地建议:参与户外运动、赛事时,在户外机构、赛事主办方以其名义帮助参与者代为购买的保险外,自己不妨再购买一份或多份正确
1000极致探险体验
崇礼是一个魔幻的地方。  在崇礼只有两个季节,淡季和旺季。在崇礼只有两种颜色,绿色和白色。  盛夏,这里是绿色的坝上草原,属于侣万崇礼市民;冬季,这片白色的冰雪王国,属于百万游客。  七大雪国占领各自的山梁,万龙和云顶背靠背占领着红花梁,太舞守着玉石梁,喜鹊梁属于多乐美地,还有长城岭、富龙、翠云山。在300平方公里的白色领土上,他们守护着纵横群山的雪场和城镇。他们只能做半年的国王。  这里融汇京张
摄影 蘑菇王  两名攀登者、两个华人女孩子,刘卿(三文鱼)和易思婷(小Po),在2015年时定下了50天征战30座北美荒漠高塔的攀爬计划,最终提前15天告捷,创造了当年攀登圈的一项纪录。而在攀爬之余,三文鱼经常会安静地坐在高塔下的一角绘画,几十天的时间流淌而过,三文鱼也出品了不少有趣的画作,记录了两个女孩子对荒漠高塔的一次次尝试和努力。也许,你一辈子也不会用攀岩的方式来探访这些伫立于遥远美利坚荒漠
在科罗拉多州北部,有一座以爱为名的小城—爱之地(Loveland)。平日里,这是座浪漫文艺的艺术小镇;而当每年2月来临,这里就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让这座美国著名的甜心城(The Sweetheart City)陷入一场轰轰烈烈的全城热恋。每一年,爱之地(Loveland)都会举办各式各样的浪漫活动,庆祝2月14日情人节的到来。小城里挂满了写有爱情宣言的心形牌;可以喝到为情人节特酿的
都说开车太快,走路太慢,想要探寻一座老城的角落又不愿意浪费太多时间,自行车就是最合适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在一些欧洲城市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一些自行车底蕴深厚的国家,自行车甚至比汽车更为受宠。这一次,就跟着我们的车轮来盘点几座适合骑行的欧陆老城吧。    伦敦  一如既往的英式腔调  骑自行车早已成为英国人的生活习惯,不论上学还是上班都会选择自行车为交通工具,原因是伦敦高昂的交通费在全球都能排进前10
2018年7月5日,瑞士国家旅游局在北京怡亨酒店举办首次城市文化主题发布会,推广瑞士城市,精致小镇。瑞士不仅以自然美景闻名,它还是城市文化爱好者的天堂。瑞士国家旅游局今年首次在京舉办城市文化主题发布会推出瑞士精致城镇,推广苏黎世、日内瓦、伯尔尼、巴塞尔、圣加仑、琉森及日内瓦湖区。中国市场作为瑞士旅游第四大海外市场,自由行游客的增长已经超越了整体市场的增幅,文化等细分需求日益凸显。瑞士的城镇保存完好
每年一度的班夫山地电影巡展(Banff Mountain Film Festival World Tour)就像老朋友一样如约而至,自从2010年班夫中国将“班夫山地电影节”引入中国,便致力于户外影像与生活方式推广。2017年6~9月,班夫中国将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5个城市进行巡展,包含旗下3大夏季影展项目:班夫山地电影节 国际海洋电影节 磐石影展;2个独立影展项目:阳光跑步电影节 中国
2009年5月,《户外探险》杂志特别策划了“5·12地震周年回访”。10年前,杂志编辑部深入震中汶川映秀,以及户外小镇日隆镇(现名,四姑娘山镇)进行一周年回访。他们访问了日隆当地向导卢三嫂和袁二哥,听他们讲述地震当天到震后一年,日隆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当地登山向导的生活变化。  10年过去了。  当年的卢三嫂五十多岁了,依然靠开客栈为生,偶尔作为登山向导带领三哥的老朋友去登四姑娘山。她说,身体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