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指标的历史教训

来源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全面回顾了社会指标在美国的发展历史,并提出了相关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在美国,宗教团体和其他社会改革者是社会指标发展的先驱,他们试图用客观的、可测量的数据来支持自己的社会改革。社会指标的的演变,经过20世纪初塞奇基金会的"群体指标"、30年代奥格本的《最新社会趋势》,到60和70年代的三部《社会指标》而走向终结。近年来,社会指标运动在国际机构和美国都呈现出了复兴的局面,如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这些社会指标不仅测量生活质量、健康城市,也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状况给予关注。其教训包括数据好不等于指标好、指标的价值难以保持中立、指标的使用应重视分析而不是测量,等等,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其他文献
宋刻递修本《陶渊明集》(《中华再造善本·集部》,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影印)卷九《集圣贤群辅录》上“作者七人”条:
文章首先回顾了凯恩斯主义理论所借助的计量经济学框架,该理论藉此从互不相连的定性讨论进化为一个能够系统地运用数据作估计的方程组,并在需要量化货币和财政政策时提供可操作的指导建议。接着,文章对导致这一框架在20世纪70年代失败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讨论。文章指出,现代宏观经济模型在政策指导上毫无价值,而沿着现在的思路所进行的任何修正也都无法改变这种情况。这一判断提出了一个有用的经济周期理论所必须具备的某些原则。
文章首先对作者认为有助于理解科学及其应用的一些方法做了简单梳理。然后用这一分析框架来讨论近来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文章认为,一些实际经济周期(RBC)学派经济学家所界定的数量化方法论站在了“现代(狭义上)意义上的”经济计量学的对立面。这和当前许多社会科学学者的一种倾向联系在一起,他们质疑统计严谨性的价值,越来越把他们所从事的学科研究重心放在寻找有说服力的观点而不是揭示客观真理。文章对宏观经济学的几条研究路径所作的简要描述表明,其并未遵循纯粹的RBC学派学者的方法论的研究路径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些研究取得的进
《东海若》是以寓言形式写成的宣扬净土信仰的文章,可能由于其浓厚的宗教色彩,因此历代“柳学”研究者很少问津。其实,在《东海若》提倡净土信仰及念佛、持戒等修行实践的背后,隐含着柳宗元火热的现世关怀与冷静的理性思考。
青词是道教斋醮时上奏天神的祝文,其文体渊源与上古以来的祭祀祝文有关。自汉至唐,道教斋醮时的祝告之文先称章,后称青词。“青词”之名始见于唐玄宗时期,偶尔亦称清词、绿章。中晚唐至宋代,青词创作繁荣,文体定型,成为一种具有专门用途和独立形态的文章体裁。青词写作格式严格,讲究文采,虽非文学作品,但亦略具文学性,其文学性主要体现在:骈俪对偶的语体;隶事用典的文风;文学化的修辞。
刘裕于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十月,率晋军攻克洛阳,修复晋五陵,置守卫,晋安帝随即颁发一道诏书加以褒扬(此事实际是由趋附刘裕的文人傅亮等人操作的,意在为刘裕登基造势),有“太尉公命世天纵,齐圣广渊,明烛四方”云云(《宋书·武帝本纪》)。“齐圣广渊”是颂圣之辞,
等级体系是准确判别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囿于逻辑关系与操作方法上的缺陷,以单项指标为基础的世界城市传统判别方法难以得到全面、客观和统一的分析结果。文章基于城市个体与城际联系双重标准研究世界城市的综合判别新方法,尤其强调从资本、产业、人口、运输及信息等方面反映城际之间的多元联系,并重构了综合指标体系,以个体判别指标评价城市自身实力,识别世界城市等级体系中容量较大的网络节点;以城际判别指标评价城市辐射能力,识别世界城市等级体系中流量较大的网络枢纽。
同治末年,申报馆在创办的报纸、杂志上刊载西方翻译小说,尝试失败后,又以先进的印刷设备与技术出版传统的旧小说。此举在经济上的成功导致了激烈的竞争,其结果是先进印刷术的普及,为近代小说崛起在物质生产层面做好了准备。已维持三百余年的出版传播、作者、理论、官方的文化政策与读者五个要素共同制约小说发展的系统平衡在这时被打破,新的平衡以及各要素间的联系因此而重新构建。此后,小说与政治两条发展线索渐行渐近,最后出现了交叉点,即“小说界革命”。
号称“小说渊薮”的《太平广记》,以其取材宏富,足资采择而流传不废。学术界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辑佚校勘、版本文献、语言文字、民俗生活、史料分类等方面,业已取得不少成果。关于《太平广记》在宋代的流传,仅见张国风先生《〈太平广记〉在两宋的流传》(《文献》2002年第4期,以下简称张文。又见张国风《(太平广记)版本考述》,
“分山到户”是当前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主要做法之一,“共有产权”则保留了传统的“按份共有”传统。文章应用“社会-生态”系统(Social—EcologicalSystem,SES)制度分析框架,以福建省5个案例村为例,通过分析在“分山到户”与“共有产权”两种改革模式中,社会一生态关键变量的互动对林改结果的不同影响,指出无论是产权“分置”或“统合”,都无法保证我国森林资源的永续发展,都是两种不完善的政策选择。单一的政策机制无法解决全部问题,更大的挑战在于从广阔的社会一生态系统视角入手,改善生态系统经营